养生健康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头疼艾灸管用吗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头疼艾灸管用吗

头疼艾灸是有治疗效果的。

通过艾火熏灸,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化痰祛湿,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从而对头疼起到缓解效果。

头疼艾灸管用吗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血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细。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

1.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施灸穴位:百会,风池,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心俞,脾俞穴。

头疼艾灸哪里最有效

艾灸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镇痛,清热开窍,升阳举陷之功,对头疼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头疼有外感头疼和内伤头疼之分,而外感头疼有风寒头疼,风热头疼和风湿头疼之分,内伤头疼则有肝阳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以及瘀血头疼之分,因此艾灸治疗时应分型施灸。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取穴

多以厥阴经和太阴经腧穴为主。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

艾灸处方:百会,太阴,头维,上星,列缺,合谷,阿是穴。

取穴方义:百会,太阴,头维,上星诸穴标本兼顾,皆能调和经气,疏通络脉;列缺,合谷皆治头面五官之疾,镇痛效穴;阿是穴调和局部气血,以痛处为穴,故上穴配伍,共奏通经活血止痛之功,通治一切头痛。

辩证分型艾灸

外感头疼艾灸

风寒头疼:症见头疼连项或有紧束感,遇热痛减,恶风寒,常喜裹头带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风热头疼:症见头疼而昏胀,甚则如裂,遇热加重,恶风发热,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风湿头疼:症见头疼昏沉,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阴雨加剧,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风寒头疼加灸风池,风门穴;风热头疼加灸曲池,外关,大椎穴;风湿头疼加灸风府,足三里穴。

内伤头疼艾灸

肝阳头疼:症见头掣疼而眩,多偏于一侧,烦躁易怒,面部或有烘热,或兼胁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象弦或弦数。

肾虚头疼:症见头空疼兼眩晕,腰膝酸软,耳鸣,或遗精,女子或有带下,舌质红,苔薄或剥,脉象沉细或弦细无力。

气虚头疼:症见头疼绵绵,时发时止,遇劳则重,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而无力。

血虚头疼:症见头隐疼而晕,心悸怔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苔薄,脉象沉细。

痰浊头疼:症见头疼昏蒙而重,或眩而欲呕,胸闷脘痞,纳呆,或呕哕痰涎,舌苔白腻,脉象滑或弦滑。

瘀血头疼:症见头疼经久不愈,疼有定处,多有刺痛感,常伴随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象细涩或沉涩。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肝阳头疼加灸太冲,阳辅,太溪;肾虚头疼加灸太溪,肾俞;气虚头疼加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加灸三阴交,血海,膈俞;痰浊头疼加灸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头疼加灸行间,血海,三阴交。

操作手法

1.艾炷灸:头部穴位可用小艾炷灸,每穴灸3-5壮,余穴用艾条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隔物灸:附片,艾叶,姜片均可随证选用,每穴灸5-10壮,每日灸1次。

3.艾条灸:每穴用艾条悬灸5-10分钟,偏寒偏虚者可灸至20分钟。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肝阳上亢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胁肋胀满,头疼眩晕,心烦易怒,面赤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较大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风池,太冲,中封,阳辅。

头疼艾灸哪个穴位 温和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太阳穴、上星穴、合谷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头痛艾灸哪个穴位 回旋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头疼艾灸哪里最有效 头疼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对某些功能性头疼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疼也能改善症状,但应同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2.部分患者忧郁头疼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易产生消极,悲观,焦虑,恐惧情绪,在艾灸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腰疼艾灸管用吗 腰疼艾灸哪里最好

阿是穴就是指疼痛的部位,阿是穴(痛点)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

腰疼可以灸命门然后选取痛点。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

腰疼可以灸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这处穴位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

腰疼可以灸灸足三里、曲池、中脘这些穴位,因为这些穴位可以调整全身气血,恢复阴阳平衡。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所以灸肾俞,以补肾气。局部选取大肠俞、天枢、腰阳关、腰俞,可以缓解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条督脉,其余就全是膀胱经了,脊椎左右各两条。只要打通膀胱经,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决。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风湿困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粘附艾炷,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待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风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图解 牙疼怎么艾灸

艾条温和灸:悬灸合谷,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即可。效果不明显时加灸颊车,足三里,每次5-10分钟。

艾条雀啄灸:取颊车,外关,配伍合谷,大椎,将艾条的一段点燃,对准穴位像鸟雀啄食一般,一上一下的施灸,灸条距离皮肤0.5-1厘米,按照先灸头部穴位,再灸背部和四肢的顺序施灸,每穴10-15分钟,灸到局部红晕温热为止,每日1次,7日为一个疗程,疼痛消除即止。

尿酸高导致脚痛怎么办 艾灸缓解疼痛

尿酸高引起脚趾头疼时还可通过艾灸进行缓解疼痛,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能够温经驱寒,加快痛风石溶解,缓解痛风。

艾灸方法: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脚趾头疼痛位置,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头疼艾灸管用吗 肾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空,每兼眩晕,腰酸腿软,神疲乏力,遗精,妇女带下,舌红少苔。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少阴肾经穴,背俞穴进行治疗。

用艾柱隔姜灸,取厚度为0.2-0.5厘米的新鲜姜片,穿刺数孔,放于所选穴位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施灸穴位:肾俞,命门,太溪,完骨,天柱,风池。

头疼艾灸哪个穴位

温和灸

艾灸穴位:百会穴、太阳穴、上星穴、合谷穴。

操作方法:取合适的体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隔附子灸:

艾灸穴位:涌泉穴。

操作方法: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厘米的薄片,用针扎数孔,用大、中艾柱点燃放在附子片中心施灸。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附子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10壮。

回旋就

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相关推荐

艾灸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怎么样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脚后跟疼可以艾灸

脚后跟疼可以艾灸。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艾灸可以舒筋活络,调理气血,既能帮助身体部位疏通不通导致的痛,也能促进营养帮助缓解不荣导致的痛,所以脚后跟疼很适合使用艾灸来治疗。 脚后跟疼艾灸取穴 1.大钟穴 定位:大钟穴位于脚内踝后下方,在跟腱内侧前方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施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钟,以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疏通经络,排毒御寒,

吹空调着凉了头痛怎么办

方法一:姜汤发汗 吹空调着凉了头痛,多是因为空调的寒气直中头部所致,寒性收引疼痛,这个时候可以远离空调房,喝上一杯温热的姜汤,稍稍发汗后,头痛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了。 1.红糖姜汤 材料:干姜20克,红枣15克,赤砂糖50克。 做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 2.葱白姜汤 材料:老姜6片,葱白(带须)2段。 做法:在干净的锅中,放入少许冷水,把葱白连须和姜一起放入锅中煮,水开后,煮5分钟,立即关火,趁热喝。 方法二:按摩缓解 吹空调着凉了头痛,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

头痛做艾灸的哪个穴位

艾灸是可以治疗头痛的,但是艾灸不求空穴,就是艾灸的穴位不是很重要,因为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您一定要知道疾病位置在哪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艾灸会有痛点,有些人可能是偏头痛,偏头痛就是头部局部地区痛,那么这里就是我们艾灸的重点,也叫作患处艾灸艾灸中经常会提到阿是穴,阿是穴就是没有固定名称和位置,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缓解点为腧穴。 还有治疗头疼的穴位,应该取穴,大椎,痛点,阿是穴,合谷,太冲。痛点是施灸的重点。 另外如果是给自己艾灸的话,那么建议用好的艾条吧,好的艾条效果比较好的,但是现在市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 胃疼艾灸有用吗

胃疼艾灸有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胃疼主要与脾胃有关,病位在胃而及于脾,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血瘀凝滞等,这些原因最易引起脾胃气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艾灸特定穴位,可以疏通运行不畅的脾胃之气,增强了疏通的力量,从而达到缓解胃疼的作用。

头痛怎么艾灸

头疼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全身性的原因,也许是鼻炎所致,也许是失眠导致,也许是精神紧张,也许是发烧或肿瘤导致。这里又分风寒头疼和风热头疼、偏头痛、丛集性头疼、紧张性头痛、经络受阻性头疼。头疼的类型分很多, 取穴:百会,大椎,风府,列缺。后脑勺头疼配灸昆仑穴。百会、大椎穴是诸阳之气用于疏通阳气,表散寒邪;风府祛风;列缺宣肺气;昆仑疏泄足太阳经气,驱寒散风,活络止痛。艾灸方法:因百会有头发,所以这个部位施灸的时候如果用艾条,最好是他人帮助手持艾条,扒开头发施灸,10-15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罐,用单罐艾灸罐,里面

艾灸治疗湿疹效果好吗 艾灸治疗湿疹的正确方法

艾条雀啄灸:艾条火头像麻雀啄食一样,在穴位皮肤上下移动,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 艾炷无瘢痕直接灸:选择合适的体位,在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即扫除艾炷,更换新的续灸,连灸3-7壮,穴下皮肤充满红晕为度。 每日施灸一次,或在瘙痒发作时施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以患者无疼痛且有温热感为度。

咽喉肿痛艾灸哪里

风热外袭致咽喉肿痛 主要症状: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吞咽或咳嗽时加剧,伴随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 艾灸疗法:灸天容,曲池,尺泽,扶突,大椎,外关,合谷,少商穴。 操作手法: 用艾条温和灸,将一支艾卷点燃,施灸者右手持艾卷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以病人觉得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肺胃实热型咽喉肿痛 主要症状: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伴随高热头痛,烦渴,口干口臭,咯痰黄稠,腹胀便秘,小便

艾灸多长时间一次合适呢

艾条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于多种疼痛性疾病都是有好处的,如痛经、偏头痛、胃寒疼痛、高血压等。 一般情况下,每天灸一次,每次灸30分钟即可,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烧烫伤,皮肤距离身体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烫伤,一般以局部感觉微微灼热为度。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孕妇的下腹部不能艾灸,颜面部禁忌艾灸,做艾灸的时候精力集中。 可以的,每天三十分钟艾灸 一般情况下,可以灸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 艾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也就是说艾灸的一

冬天为什么膝盖疼 艾灸缓解膝盖疼

艾灸位置: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称为阿是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涌泉。 艾灸方法:由于需要艾灸的位置腿脚上都有,应该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一般灸10-15分钟一个穴位,每日1次。 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弄反了。 艾灸功效:中医认为膝盖疼的病变部位在膝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本法简单方便,患者在家可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