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水蜜杏的历史

白水蜜杏的历史

产于山西运城。是盐湖中主要资源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的矿藏总储量达八千三百七十多万吨。溴、钙、碘、钾、硼以及锂、刨、锶、镓、铷等多种稀有元素的储量也很丰富。还有一种与盐共生的硝板,即白钠镁矾,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镁的复盐,厚度2-4米,贮量为一千六百多万吨矿体露出地表。这是经过前人几千年产盐而形成的一种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历史/白水蜜杏

主要产于运城席张五马、李家坟一带,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种杏个大形圆,淡黄透白,略缀红色,皮薄肉厚,质细汁多,含纤维少,味甜醇香,并含有果酸、果糖、蛋白质、钙、磷、镁、铁、抗坏血酸等。

白水羊头的菜品历史

白水羊头马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白水羊头属北京清真小吃,由前门外廊房二条马玉昆首创,经马家六代人经营,在京城小有名气。清道光年间马氏家庭世代经营的“白水羊头肉”,由

白水羊头 马纪元为家庭经营的“第一人”,后经马启承、马熙、马重义、马元凤以及马玉昆,从道光年间创业起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经历了六代人,一百七十余年。《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撒得如雪飞,清脆不腻爽口香。”其制作工艺、作料配制上都有独特之处,更以其选料精、涮洗干净、刀工细腻、大刀薄片、味道醇厚、口感奇佳,而名满京华,口碑甚佳。

盐水的历史沿革

盐水区可说是台湾最古老的郊区之一,原居住有西拉雅族,在郑芝龙、颜思齐来台前(1621年)就已有汉人移民进入,是船只进入八掌溪的集散地。最早称大龟肉庄(疑为西拉雅人称舄湖之转音),后改为大圭壁庄;清雍正年间设盐水港堡。盐水一词台语指咸水,因临倒风内海,港内有咸水而得名。又因地形略微弯曲,状似新月,故称之为月津、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谚,繁华一时。

日据时期,日本当局兴建铁路纵贯线,并预计于盐水设置车站,但最后并未完成。传言此因地方仕绅唯恐“斩断地龙”,影响地方发展而作罢。然台湾铁道史一书中记载,当时日本人乃为考虑盐水地区尚有河运之便,遂在三条计划线(分别经由盐水、新营、白河)中,选择条件较平均,经由新营的路线。

稍后官方虽一度研议新营经由盐水至北门屿(今布袋)的支线弥补不足,但亦未完成。最后虽有民营糖业铁路(轻便铁路)连结新营车站并延伸至布袋,但盐水荣景已不再,区域中心机能为新营所替代。

盐水港因日军为巩固据点,于布袋兴建堤防而淤塞。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于此地设置塩水街,划归台南州新营郡管辖,战后改设台南县盐水镇。2010年改为台南市盐水区。

白酒的历史

唐代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元代

元代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黑龙江酿酒>>,1978年))明代时称白酒为火酒。

明代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中国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代

白酒是清朝发扬光大,逐渐替代“杜康”的朝代,绝大多数的蒸馏酒名牌都创始于清朝。

中药面膜怎么做 茯苓美白面膜

茯苓作为保健药材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用来美容,能够帮组祛斑增白,润泽肌肤,提高肌肤免疫力。

材料:茯苓、白芷、当归、白芨、杏仁各5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茯苓、白芷、当归、白芨、杏仁研磨成粉状之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调匀后加入蜂蜜再次混合均匀。

用法:洁面后将面膜涂抹在脸上20分钟后温水冲洗干净。

杏子禁忌人群 杏子有几种

严格来说,蔷薇科杏属植物的果实都可以称之为杏,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杏子按用途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食用杏类、仁用杏类和加工用杏类。

食用杏类的常见品种有:河北大香白杏、北京水晶杏、青岛少山红杏等;仁用杏类的常见品种有:白玉扁、龙王扁、西山大扁等;加工用杏类的糖分多,主要产自新疆地区,常见品种有:有克孜尔苦曼提、阿克西米西以及克孜尔达拉斯等品种。

白水蜜杏的功效与作用

1.白水蜜杏的营养

白水蜜杏是北方人很喜欢的一种水果,蜜杏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蜜杏含有大量的糖类和粗膳食纤维对人体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同时蜜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很丰富,如钙、磷、铁等,同时蜜杏还含有胡萝小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等,还有其它很多的营养成份如枸橼酸、番茄烃、鞣酸等。

2.白水蜜杏的功效

1)蜜杏是一种味酸甜,同时还有很好的润肺定喘的作用,蜜杏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蜜杏的维生素A的含量是很高的,可以很好地预防癌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斐济国就是生产蜜杏的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没有发现过癌症病人,这可能是和这些居民常吃蜜杏有关。蜜杏还含有一种叫苦杏仁苷的化学物质,是有很好的防癌和治癌作用的。

白芍的历史传说

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种植、加工中药材技术。但每味药他都要仔细品尝,弄清药性后,才用到病人身上。

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华佗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了屋前。华佗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药性。

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走出去,却不见人影,只见那棵芍药。华佗心里一动:难道它就是刚才哭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又回屋看书去了。

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独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华佗听罢笑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尝过了它的叶、茎、花,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

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

杏仁奶茶的做法

吃什么可以让你早日下“斑”,独家祛斑私密食方——茯苓杏仁奶茶

白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也被称之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白茯苓不但是一种保健药物,它还具有祛斑,祛痘和美白滋润肌肤等美容功效,并且具有瘦身作用。

对于白茯苓的美容记载,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除了著名的三白汤之外,有美白、祛斑作用的方剂也不少,如《洪氏集验方》中记载的琼玉膏,其中就有茯苓,有益气养阴、润肤增白的作用。《经验后方》记载就说,如果吃茯苓至百日的话,可以肌肤润泽、延年耐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保存的慈禧太后内服的13个长寿、补益的方子里,使用白茯苓的,就占到了将近一半。

古医家认为白茯苓可以很好地去除消除老年斑、黄褐斑,以及妇女产后那种产生的黑斑,

茯苓杏仁奶茶,添加了杏仁,可以健脾宁心,面色红润,对付春季出现的色斑、小痘痘等有不错的效果,常喝茯苓杏仁奶茶还有一定的助睡眠作用,能缓解春季出现的烦躁情绪。

白茯苓粉、杏仁粉在超市里,磨五谷粉的地方有卖的。

茯苓杏仁奶茶

材料:白茯苓粉50克、杏仁粉50克、牛奶250ML、蜂蜜适量。

茯苓杏仁奶茶的做法

1.白将茯苓粉倒入锅中,用凉开水化开。

2.加入杏仁粉,煮5分钟。

3.然后放入牛奶,关火。

4.调入蜂蜜即可。

特别提示:

1.白茯苓不易溶于水,先用凉开水化开,然后再煮。

2.白茯苓一般都是煮粥,或是做成面食。

杏及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杏,又名杏子、杏实。杏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在水果中仅次于芒果,人们将杏称为“抗癌之果”。杏仁较杏肉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

汽水的历史

汽水是个广义词,包括现在的七喜、可乐、雪碧等都可以称之为汽水。它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不过并未形成品牌。

1772年,英国人普利斯莱特(Priestley)发明了制造汽水设备的雏形,将二氧化碳打入水中,形成气泡水溶液,他指出,将二氧化碳打入水中后,会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并且可以和其他成分的香味一同逸出,这种水具有很大的医疗价值。普利斯莱特(Priestley)是制作汽水的始祖。

到了1807年,美国人在气泡水中添加了果汁用以调味,这种产品大受欢迎,于是开始了工业化生产。随后,又在气泡水加入其他香精、色素等添加物,并进行包装,使得这种在气泡水中添加其他添加物的汽水在欧美等工业化生产并发展到了全世界。

汽水开始形成品牌,成为了当下七喜、可乐、雪碧等品牌。

至当下,汽水因其高热量、色素等有害添加而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反而是没有任何有害添加的气泡水[注解]越来越受欢迎。现今,气泡水在欧美大行其道,正在形成品牌。

[注解]气泡水(Sparkling Water),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主要成分是碳酸,也就是碳酸水。当压力降低,超过饱和量的二氧化碳就会以气体的方式从水中溢出,因此水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故而得名。

相关推荐

甜食的历史

到了周代,还专门设有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唐代,长安的市场上已有了专门做冰买卖的商人。宋人王郅《云仙杂记》书中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到了晚唐,商人为了招来生意,在冰中加糖,更吸引顾客。到了宋代,中国的冷食种类就更多了。如北京,汴京市场上出售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街上卖的“雪泡梅花酒”等。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冰酪”,如当时诗人杨万里所描绘:“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元朝时的商人

馓子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词人、美食家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

乳饼的历史

乳饼的历史不可考。 不过可以大概有两个线索。 1. 云南只有滇西北大理白族和滇东南彝族撒尼人有制作乳饼的工艺。 2. 撒尼人的长篇叙事里记载他们来自大理。这个传说在史料中能找到对映。 成书于唐朝中期的《蛮书》 记载了南诏攻打洱海周围的河蛮后强行将河蛮迁至今昆明附近(离路南不远)。河蛮是公认的白族先民之一。所以今天撒尼人制作的乳饼和白族人制作的乳饼很可能是同一起源。因此,乳饼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9世纪。 3.路南乳饼是云南彝族的传统食品。其中以路南彝族自治县的乳饼最为正宗。乳饼长约25~30厘米,宽10~12

深州蜜桃的介绍

命名和历史 深州蜜桃具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深州县志》记载:汉时“深州土产曰桃,往时有桃贡,……北国之桃,深州最佳,谓之蜜桃”。“深州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并列为进献皇宫的贡品,是寿桃的原型。现在深州蜜桃主要分布在深州西北部的滹沱河故道上,穆村乡西马庄附近。 成份 深州蜜含糖高达13-18%,果汁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维生 素、胡萝卜素、钙、磷、铁等成份,鲜食、加工皆为上品。 国家保护 深州地处黑龙港流域滹沱河古冲积扇前缘,年平均温度12.8℃,年均降水量500毫升。独特的

Gymboree品牌历史

1976年,在美丽的三藩市,两个孩子的母亲琼·伯恩丝女士创立了第一家Gymboree金宝贝早教中心,从此欢声笑语不断从这里传出。 Gymboree是伯恩丝女士自创的单词,她的灵感来自于“Jamboree”与“Gym”。Jamboree是美国南方一种嘉年华的名称,代表无穷欢乐;Gym有运动的含义,也是Growing Young Minds的缩写,即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合在一起,寓意着一个亲子专属的欢乐成长园地。在上课时,伯恩丝女士发现服装妨碍了孩子的自由活动,1986年,第一条为方便孩子活动的Gymbor

蒜薹的历史

大蒜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古今注》和《农政全书》考证,古代种植的蒜最初叫卵蒜。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西域引进一种“胡蒜”,其形态比我国原栽培的卵蒜头大,所以称为大蒜,卵蒜也就相对的被称为小蒜。 苍山种植大蒜则在西汉之后。东汉崔实著《东观汉记》载:“李恂,为兖州刺史,所种园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据《后汉书》载,李恂原东汉章帝(公元76-88年)时代人士,由西北来山东任刺史,带进部分胡蒜种,于官府后园种植,收获分赠下属人员。可以设想,东汉时期,山东普遍所种皆为小蒜,

酒的的历史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

花露水的历史沿革

1905年,香港建厂的广生行开始生产国人第一款花露水“双妹牌”。“花露”二字取自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之词《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中的“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1908年(清光绪34年)中国大陆花露水最早源起于明星花露水,最早的诞生地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当时颇具盛名的上海中西大药房,研发出一种盛装在绿色玻璃瓶的花露水。并将这瓶透明绿的香水取名为「明星花露水」,并且将Logo设计为一个拉著舞衣裙摆款款答礼的女孩,主攻女性市场。随即花露水席卷上海,一跃而成知名的国产香水。 负责生产明星花露水的化妆品部门也

混沌的历史

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由来 汉朝匈奴之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雪糕的历史

冰棍和冰激凌是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当你吃到凉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最早制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中国。中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