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A为什么能治疗“多汗症”呢
肉毒素A为什么能治疗“多汗症”呢
生理学研究证实小汗腺的分泌功能受交感神经的乙酰胆碱能支配,如局部的乙酰胆碱分泌被阻断,汗腺分泌就会停止。肉毒素腋下注射能起到阻断或减少局部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最后达到制止多汗症患者大量出汗的效果。一般在肉毒素针剂注射后2~3天出汗明显减少,1周后多汗基本消失,疗效维持半年左右,也有部分患者更长。如果合并有腋臭者,也会有效减少臭异味。注射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腋下多汗症而言有安全便捷的显著优势。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多汗症的临床表现
1.全身性多汗症
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低血糖、妊娠和绝经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脊髓和周围神经的损害),帕金森病、嗜铬细胞瘤、水杨酸中毒、虚脱等亦可导致全身性多汗。
2.局部性多汗症
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倾向。多汗部位主要在掌跖、腋窝、会阴部,其次为鼻尖、前额和胸部,其中以掌跖、腋窝部最为常见,皮肤可浸渍发白。多汗呈短暂或持续性,情绪波动时更明显,无明显季节性。掌跖多汗往往伴有手足潮冷或发绀现象,跖部因汗液分解可产生特殊臭味。腋窝多汗通常无异味,不同于腋臭。鼻尖、前额和胸部的多汗往往与刺激性食物有关,常在进食辛辣食品、热咖啡、热茶、饮烈性酒时发生,又称为味觉性多汗症。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3.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主方:防己黄芪汤
用法: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4.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
用法:
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5.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三仁汤
用法: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6.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汤
用法: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预防多汗症的方法
1.单纯的味觉性多汗应避免饮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多汗症有哪些并发疾病
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2.精神因素所致的多汗症,应积极自我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
腋下异味有哪些表现
1、相关体症
观察耳耵是糖耳、油耳类似中耳炎、湿性粘糊性耳耵。有狐狸尿臭味,活动发热后加重。内衣色素沉着。观察所穿内衣腋窝部位有发黄变色现象。腋毛结晶也是狐臭的主要症状。腋毛上存在有黄白色的细小结晶颗粒或伴有比汗液粘的液体粘连物。
2、气味
最典型的狐臭的主要症状为局限性极难闻的汗臭异味,主要发生在腋下、会阴部,常为多汗时且有极其难闻的臭味加重。气味轻重程度与多汗、年龄有关,以夏季加重,青春发育期臭味最浓,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3、多汗
狐臭与腋下多汗症有关,狐臭患者大都有多汗症,但多汗症的人并不见得有狐臭,多汗症主要是由精神紧张所导致,多汗只是狐臭的症状之一。故长久以来有人主张利用神经阻断术来治疗多汗症,同时可收到减轻腋臭的效果,但因原凶大汗腺仍存在于腋窝皮下组织内,仍无法来根除狐臭。
肉毒杆菌毒素 A 治疗多汗症有何优缺点
(1)优点:复发率低,操作简便,组织损伤轻,痛苦小,安全有效,不影响第二天正常生活工作。
(2)缺点:需要疗程,两次治疗间隔时间至少半年,有复发的可能。
腋下多汗症是什么病
王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平时经常需要应酬谈生意。王先生人微胖,很容易出汗,尤其是夏天,两腋下的衣服常常湿漉漉一大片,非常狼狈。
前不久,王先生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希望医生帮忙想想办法。接诊的是皮肤科主治医师钟剑波,他建议王先生选择肉毒素治疗多汗症。王先生起初挺纳闷,觉得肉毒素不是女性用来瘦脸美容的吗,难道还有其他作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接受了治疗,一段时间下来,王先生发现效果很不错。
和男性相比,女生更注重出汗的问题。
26岁的沈小姐是平面广告模特,沈小姐人长得高挑美丽,但因为腋下多汗还伴有轻度腋臭,经常使用止汗露,用久了之后,腋下皮肤色素暗沉,很不雅观,沈小姐即使到了盛夏时节也不敢穿无袖衣服,也不愿意去泳池游泳,因此失去了很多拍摄机会。沈小姐考虑过做微创手术,但又害怕疼痛,一直很纠结。前几天听说肉毒素能治疗多汗症,觉得很新鲜,赶紧上医院咨询治疗。
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吴黎明说,每年临近夏天,到门诊就诊的多汗症病人都特别多。多汗症是指出汗超过保持热稳定体温所需的生理性数量,有些人全身出汗很多,有些局限在一定部位多汗,也有人一紧张就多汗,虽然对于身体健康没有致命性影响,但对日常生活、社交和职业活动影响很大。
“有些病人夏天即使轻微活动,腋下就会湿一片,夏天衣服穿得轻薄,很容易被发现,病人会觉得特别难堪。”
钟剑波说,治疗多汗症,临床上有许多办法。
比如外用药物,10%-30%氯化铝无水酒精溶液,5%-10%甲醛溶液或2%-10%戊二醛溶液等,但维持时间短,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
内服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能药、抗抑郁症药或镇静药等,但病人口服后会出现口干、嗜睡、恶心、眩晕等副作用,许多病人不愿意接受。
外科手术也能治疗多汗症,最常见的是腋窝部软组织切除术,腋窝皮下脂肪抽吸术或交感神经切断术,但手术风险比较大。
肉毒素治疗相对来说最安全,在国外,这已经是腋下多汗症治疗的金标准。当然,对全身多汗的治疗并不适用。
一般来说,肉毒素注射的安全剂量为500U,治疗腋下多汗只需要100-200U即可,一般3-7天见效,治疗后高峰期出汗量可以减少75%以上,一次治疗一般可以维持一年有效。
当然,肉毒素治疗也有一定要求,患者必须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病史,腋下局部没有皮肤病,没有相关药物过敏病史,且需要年满12周岁。
在听完王先生的故事之后,很多人是不是也觉得自己的腋下多汗症也有了一个详细的认识?希望自己能够赶走这个“恶魔”。但是不要盲目的行动,最好去医院做个彻底的检查之后遵循医生的指示来进行治疗。相信在不久后,你也会爱上夏天,也能够享受到夏天带给你的凉爽。
多汗症患者严重时会自卑 治疗多汗谨防四误区
1、内服药物治疗手汗可引起严重干渴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内服药号称能治疗多汗症,也有一些称能通过中药的调理来治疗多汗症。
网友小文吃了多年的中药调理,抑制交感神经的西药也来来去去吃了好几十种,但药一停,效果全无,手指头还是滴滴答往下流汗,甚至因为药物吃得久,身体的耐药性增强,继续吃药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事实上,内服药多用于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包括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可以说内服药多数用来调理多汗症,无法从根本上治愈,所以多汗症内服药逐渐趋向淘汰。
2、外擦止汗剂效果维持时间短暂
常见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其中市面上常见的一种止汗剂叫做乌洛托品溶液,对局部抑制汗液有一定的效果。
网友流星使用乌洛托品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手上起了红疹,痒得不行,不得不停用,还得吃过敏药,没法解决多汗症带来的尴尬,却多了一份困扰。虽然使用乌洛托品溶液短期有看得见的干爽效果,但是,它的副作用是会导致皮肤过干和瘙痒,而且长期使用人体容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更有甚者会出现不良状况,导致湿疹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也有人会出现过敏反应。
由于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所以一些专家也不建议使用止汗剂。
3、电离疗法仅1-2次治疗后效果明显降低甚至无效
多汗症患者也会采用物理疗法,常听说的是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指的是电解水离子,据悉,这种物理止汗法是用直流电将自来水电解过之后,带正极和负极的粒子在皮肤的角质层,与细胞发生化学作用,在汗腺口构成堵塞,减少汗腺分泌,达到临时止汗的效果。
小智也深受多汗症的困扰多年,他听朋友的建议在网上买了一个自制的止汗剂,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效果显著,但是慢慢地用下去,电压加得再大也没有什么效果了。其实,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多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该疗法可保证短时的干爽,长时间使用,人体的耐受度提高后就会慢慢失去效果,也不能达到治愈多汗症的效果。
4、手术治疗是风险最大效果最佳的疗法
多汗症患者病情严重时才会想到用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但效果确实最佳的。多汗症的手术疗法包括切除或吸出汗腺等局部手术,或是这些疗法的结合使用。
有时,手术疗法可能产生一个代偿性流汗的副作用。因为病人原本就有过度流汗的倾向,在手术后身体会继续分泌大量汗水,并经由新的区域排出。例如,一名进行完ETS疗法的患者可能会很失望地发现,尽管他的手不再过度流汗了,但那些汗水都会从他的背部和腹部流出。
不过,随着医学发展日渐成熟,许多研究者和专家都在寻找术后降低代偿性流汗和其它副作用的方法。但是,患者不能因为手术治疗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因为目前治疗多汗症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手术。
所以,多汗症患者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尽早治疗才是摆脱多汗症的困扰哦。
多汗症严重吗
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
传统治疗多汗症的方法有很多,但往往难以奏效,其中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催眠疗法、心理疗法、电离子透入法和针灸等。胸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唯一有效而持久的方法,但是以前双侧开胸施行手术创伤大、切口疤痕影响功能和美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西医可采用病因治疗、服用抗胆碱能的药物或是镇静剂。不过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根治多汗症。手术方法治疗多汗症可根治,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代偿性多汗。
腋窝多汗的病因
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往往难以奏效,其中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催眠疗法、心理疗法、电离子透入法和针灸等。胸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唯一有效而持久的方法,但是以前双侧开胸施行手术创伤大、切口疤痕影响功能和美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目前军区总院胸外科开展的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创伤小、显露好、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而持久,可同期完成双侧手术,患者乐于接受。到目前为止,医院已经为数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后患者多汗症状立即消失,2~3天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就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未有复发症状,疗效满意。总之,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最安全有效的手段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多汗症从发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等)、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疟疾、结核等)和长期生病造成体质虚弱。只要这些全身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多汗的情况就能得到解决。二是精神性出汗,由于高度紧张和情绪激动造成,是因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内服一些镇静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具有暂时性的效果,但有口干等副作用。三是味觉性出汗,属于另一种生理现象,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多汗,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进行治疗,只须忌口。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多汗 常用食疗验方
中医治疗多汗,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常用的食疗验方有: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适量乌梅、桃干,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
此外,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因此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输液中盐分也不能太少,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蛋白,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
上面就是关于利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多汗症的方法介绍,通过这些方法,那么我们就需要注重了,如果在生活当中,你发现自己也存在多汗症的现象,不妨尝试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中医方法,因为这种治疗方法是从内而外的调理身体,可以避免副作用问题的发生。
多汗症怎么办
1、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腋下多汗就一定是腋臭吗?
腋下多汗是腋臭的症状?腋下多汗一定是腋臭吗?很多人都爱出汗,特别的夏季出汗量大增,为此关于腋臭的问题也成为热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腋下多汗是不是腋臭这个问题的解释。
其实,腋臭与腋下多汗症有关,腋臭患者大都有多汗症,但多汗症的人并不见得有腋臭,两者比例大约为7:3。多汗症主要是由精神紧张所导致,多汗只是腋臭的症状之一。故长久以来有人主张利用神经阻断术来治疗多汗症,同时可收到减轻腋臭的效果,但因原凶大汗腺仍存在于腋窝皮下组织内,仍无法来根除腋臭。
据专家介绍腋下多汗症,这种症状如果不伴随腋臭,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一般是由于身体虚胖或者虚弱等原因造成的。需要我们关注的腋下多汗症状是由于腋臭而引起的腋下多汗,称之为多汗,其实更像一些粘液和晶体,腋臭患者的腋下总会产生一些黄色的警惕,有刺鼻的味道。很多人认为这正是腋臭的主要发病原因。其实,这是腋臭的症状而非病因。
以上是对腋下多汗是不是腋臭的解释,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明白,腋下多汗只是腋臭的症状之一。如果您患有腋臭,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小编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治疗多汗症
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常用的食疗验方: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输液中也不能盐分太少,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蛋白,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