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早产怎么办
胎位不正早产怎么办
感染是早产第一大隐患
妊娠晚期,准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早产,而感染特别是生殖道感染是引发早产的第一因素。不管呼吸系统、肠道等全身性感染,还是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一旦波及羊膜,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
所以说,预防早产,首要是防感染。准妈妈一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饭或外出就餐,避免急性肠胃炎和腹泻;二要多喝水,防感冒;三要穿棉质、宽松内衣裤,一天一换,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
一旦准妈妈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问题,及早到医院做妇科检查,查白带常规。确诊后选择相应的阴道栓剂。切莫因为害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放弃用药,否则,阴道炎症可能上行感染宫内,反倒容易导致早产甚至流产。
不过,孕晚期使用阴道栓剂治疗妇科炎症时,放药不能放得过深,动作也要轻一点。
双胎、多胎、胎位不正防早产
怀双胞胎、多胞胎的准妈妈,同样10月怀胎,孕育风险更大,她们都是早产的高危人群。除了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外,这类准妈妈即便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也最好提前到妊娠36周入院。而一旦出现持续性子宫收缩,肚子出现密集的紧绷感,或下腹有下坠感、持续性后背酸痛、阴道出血等问题,很可能是早产征兆,须随时发现随时就诊。
除了怀双胞、多胞胎的准妈妈,胎位不正的妈妈也要当心早产,建议无不适症状者妊娠38周入院待产。
不过,臀位、横位这两种胎位不正的妈妈,如果不存在脐绕颈的问题,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膝胸卧位,或许能纠正你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这样纠正:准妈妈穿着宽松、纯棉衣服,采取跪伏的姿势,双膝弯曲跪在床上,大腿与床保持垂直;同时,臀部高举,胸与肩膀尽量贴近床面。维持此姿势2~10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15分钟,每日早晚做一次,连做1周后复查胎位。
准妈孕期常见异常妊娠现象
胎位不正:臀位、横位、斜位、面产式等均称之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准妈妈很关心宝宝的胎位,常在怀孕不久就询问医生胎位问题。事实上,3个月前的胚胎处于浮游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变换姿势。而六个月之前的胎儿,约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怀孕8个月前,颇为常见,父母无须担心,大部分宝宝在8个月后,便会很规矩地转正。
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由于种种激素因素而产生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形成所谓妊娠性糖尿病。糖尿病对母亲的影响,除了血糖不易控制、容易肥胖之外,也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尿路感染等。此外,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比率也会比一般人高出数十倍之多。
对于胎儿除了易有巨婴症导致难产之外,长期高血糖也容易导致子宫胎盘血管病变,而引起胎儿生长迟滞甚至胎死腹中,不可不慎。所以,糖尿病孕妇应接受医师及营养师的建议,控制饮食或以降血糖药物控制,以确保母子平安。
若胎儿头围及腹围均较小,称之为“均称形生长迟滞”,主要原因有妈妈体重增加不良、子宫内感染、先天异常、染色体异常等,不过,也可能是由于父母的体型较小,基于遗传的因素,胎儿自然也会小一些。
早产:大部分的早期子宫收缩,可能只是假性阵痛,但,若子宫收缩频率每20分钟有4次以上,或1小时有6次以上,且子宫颈已经有进行性变薄扩张的情形,即是早产性阵痛,应卧床休息并配合医师指导使用安胎药。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在未有生产阵痛之前,羊膜已自然破裂而导致羊水流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多胞胎、羊水穿刺、子宫闭锁不全等,均可能造成早期破水。怀孕6个月之前,若不幸破水,胎儿存活率不高且早产并发症很多,一般建议终止妊娠。
脐带脱垂的情况与产生原因
(1)高危险群:脐带脱垂多发生在胎位不正、多胞胎、双胞胎、胎儿过小、胎儿生长迟缓、有早产情况的孕妇。
(2)胎位不正是常见主因:会发生脐带脱垂的个案,通常都有脐带先露的情况,也就是脐带比胎儿更靠近子宫颈,或是与胎儿最靠近子宫颈的部位并列或在侧边。而会发生脐带先露的个案,表示孕妇骨盆与胎儿先露部位间有空隙可以容纳脐带,这大多发生在胎位不正(例如臀位、横位、肩部先露、脸先露、额先露)的孕妇,而非枕骨先露的正常胎位的孕妇。
(3)孕妇骨盆狭小、胎儿不易进入骨盆腔:也容易有脐带脱垂的情形。
会产生脐带脱垂的情形,首先子宫颈口要有张开的现象,才能让脐带掉出,其次要羊膜破裂,脐带才可能掉出来,因此通常产妇都有破水和阵痛的现象。
胎位不正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类
1. 母体的因素 如:多胎次产妇、子宫内肌瘤或子宫先天异常(子宫纵隔)及前置胎盘。
2. 胎儿的因素 如:早产、多胞胎、羊水过多症、巨婴症、发育先天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水脑)。
胎位不正并不会造成怀孕的不良后果,只是孕妇在生产时必须面临生产方式的选择;大部分产妇无法自知胎位不正,大多经由检查才得知。由于正常的胎位是头位(臀部朝上),妈妈在感觉到明显的胎动时,子宫的上半段会有胎儿踢动的感觉。
臀位时可以在肚脐以上听到胎心,做腹部检查时在子宫上部可摸到胎头。另外,超声波检查也可看到胎儿头部位于子宫上部。
绝大部分的胎位不正到后来都会自动地转为正常胎位,但如果接近生产时还是胎位不正(约5%),可寻求医师协助。
臀位孕妇,如果估计胎儿体重小于3000克,母体骨盆无异常,胎儿情况良好,可以经阴分娩;对估计体重大于3000克的臀位儿,多数采取剖宫产,以免发生严重的后出头困难。横位胎儿必须剖宫产。
孕晚期疾病注意事项
1、肚子痛:一般来说,早产儿通常用腹部疼痛等各种手段,发出提前进入骨盆的信号,因此怀孕后期严重的腹部疼痛有可能是早产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准妈妈应该马上到医院接受检查。
2、水肿:生理性水肿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产后会慢慢自愈,准妈妈不用太过担心。日常不要吃得过咸、不易消化、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要避免久坐或久站,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也能够减轻水肿情况。
3、阴道分泌物增多:正常情况下,怀孕37周时,胎儿在妈妈腹中的位置不断下降,下腹坠胀,不规则宫缩频率增加。准妈妈会不断地想上厕所,便次增加,阴道分泌物也更多了,要注意保持身体清洁,因为理论上分娩可能随时来临。
4、胎动频繁:孕晚期胎动一般正常时每小时胎动在3次以上。12小时胎动在30次以上表明胎儿情况良好,但由于胎儿个体差异大,有的胎儿12小时可动100次左右,少于20次意味着胎儿有宫内缺氧。
5、胎位不正:通常,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而其他类型胎位是胎位不正的情况。如果胎位不正在预产期前1-2周仍没有调整过来,则大多都需要接受剖腹产手术,以避免产道压迫脐带造成胎儿缺氧。
孕30周胎位不正怎么办
怀孕时一种非常神圣的事情,我们可以亲眼见证生命的奇迹,但是如果我们的胎位不正的话,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都会导致出现死胎的情况,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尽快解决这样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宝宝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那么孕30周胎位不正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看下以下的介绍吧。
事实上,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想要更快的解决的话,一定要根据胎位不正的原因来采取适合的方法,然后在合理地注意自己的饮食,这些对于可以对胎位不正的治疗起到帮助的。
胎位不正的纠正及注意事项
1、横位应做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初产妇多作剖腹产;经产妇,胎儿较小、骨盆够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
2、膝胸卧位操纠正。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在硬板床上,俯撑,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然后去医院复查。
3、医生为孕妇施行转向”。如果在孕32周-34周时,胎儿仍未转向,医生就要考虑为孕妇实行外转胎位术,让胎儿翻转,使孕妇能顺利分娩,外转胎位术有一定的风险性。操作时,会导致脐带缠绕或胎盘早剥。
4、针对胎位不正,我国有针灸治疗的成功先例。用针刺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妇科检查诊断为臀位、横位、斜位的孕妇。
5、作好产前检查,预先诊断出胎位不正,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妈妈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有关孕30周胎位不正怎么办的问题就健康到这里,胎位不正导致的危害非常可怕,有可能会导致早产甚至死胎的情况发生,所以为了我们宝宝的健康着想,我们一定要尽快的解决这样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38周胎儿发育标准
怀孕38周已经快到了临产期,此时如果胎儿达到了一下标准便是正常发育的。
胎儿胎长约47.5cm,胎重3100g。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8±0.59cm,腹围的平均值为30.63±2.83cm,股骨长为7.20±0.43cm。
这周,胎儿身上覆盖着的一层细细的绒毛和大部分白色的胎脂逐渐脱落,皮肤皱纹逐渐消失。这些分泌物会被胎儿随着羊水一起吞进肚子里,在肠道中渐渐变成黑色,在胎儿出生后排出体外,也就是“胎便”。
如果宝宝不是头位。那么医师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剖腹产。其实各位妈妈不用太担心,现代医学现已有较为先进的办法保障胎儿及孕妈妈的安全。到医院做好产检,由医师依据孕妈妈的具体情况决议临产办法。你的胎盘正在渐渐老去,小宝宝现已蓄势待发了呢!如果这个时分胎位不正,就要考虑临产办法了。
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么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异常,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通常,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胎儿背朝前胸向后,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盘曲,头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额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约有3%准妈妈可能胎位不正(臀位),引起的原因有:早产;胎儿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儿生长过慢;脐带太短;子宫畸形;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多胎等。故发现后必须详查胎儿与准妈妈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胎位不正怎么办
什么是胎位不正?
胎位就是胎宝宝在子宫里的位置,正常的胎位称为头位,是指头部在最下面,分娩时胎宝宝头部先进入产道。如果妊娠7个月胎宝宝的头部仍不在最下面,而是其他部位在最下面,就是典型的胎位不正了,最常见的是臀位和横位两种。
一般来说,胎位不正有以下几种类型:
臀位:胎宝宝先露出来的部位是臀部,比较常见,原因包括准妈妈早产、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骨盆狭窄、子宫肌瘤等。
横位:胎宝宝先露出来的是肩胛骨,发生率低于臀位,原因包括前置胎盘、产道有肿瘤堵塞、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双角子宫、骨盆狭窄或经产妇等。
复合式:胎宝宝先露出来的部位是胎头、臀部、胎儿的手或脚,发生率较低,原因包括早产、骨盆狭窄、先露部过高合并早期破水。
颜面位:胎宝宝先露出的是脸部,发生率和复合式相当,原因包括骨盆不相称、胎头不能屈等。
额位:胎宝宝先露出的部位为前额,不常见,原因主要是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及胎头不能屈。
枕后位:胎宝宝先露出的是胎头的后脑部,发生率相对而言比较高,原因主要是由于头盆不相称,男性骨盆的准妈妈较易发生。产程开始时,可能是枕后位,大部分可以在产程中转成枕前位,如保持持续的枕后位,就是难产,专家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是需要阴道助产还是剖宫产来帮助准妈妈分娩。
为什么会胎位不正?
早产、多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过慢、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以及子宫内胎盘大小、附着在子宫内的位置等都与胎位不正有密切关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分清。
就各个妊娠时期来说,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并不相同,甚至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胎宝宝发育还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在妊娠5个月左右,母亲宫内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有充足的活动余地,几乎将近一半左右会发生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随之降低。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妊娠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不到10%的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而到了9个月时胎位不正的比率大约只有5%。
胎位是否纠正?
根据胎位不正在孕期不同阶段的发生率来看,如果在妊娠早中期,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大可先不必惊慌,胎位不正本来就是很常见的情况,大多也会在足月时转变成为正常的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转为“头位”。准妈妈应该按时进行相应的孕前检查,关注胎位的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看一看是否胎位能够自行纠正。进行一些定期的保健活动、恰当的锻炼等。
通常来说,准妈妈如果在妊娠36周仍为胎位不正时,几乎就表示诊断确定,虽然有极少数准妈妈在临盆生产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但是也不能冒然行事,要及时沟通、讨论,并决定生产的方式。
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后,一般不建议准妈妈采取纠正胎位的方法,而是令胎宝宝自行改变胎位,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准妈妈同意后,就会进行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准妈妈分娩,如剖宫产等。但是准妈妈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胎位,再选择是否进行一些运动来纠正,比如进行膝胸卧式运动。
膝胸卧式运动
产前臀位,通常建议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逐渐转正。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妈妈采取跪伏姿势,两肘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使胸部尽量贴近床面。
3.双膝弯曲,保持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与地面垂直。
4.维持这种姿势约2分钟,逐渐适应后可将时间延长至5—10分钟,每天做两到三次即可。
纠正胎位的误区
现在胎位不正时,已经不建议准妈妈选择采取纠正胎位的措施了,因为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准确知道。如果盲目地纠正胎位就有可能产生另一面的副作用,比如胎盘绕颈等。胎盘绕颈要比胎位不正严重得多。
准妈妈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因为胎位不正而心情极度抑郁,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胎位不正怎么生?
胎位不正是不是一定要施行剖宫产?我认为,如果准妈妈怀孕周数足够,骨盆腔够大,胎儿体重也正常,并且准妈妈有过自然生产史,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的。但是为了降低胎儿受伤的几率以及避免一些宝宝产后的并发症,只要是胎位不正,医生都会建议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因为实践证明,阴道生产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很难控制,而针对胎位不正施行剖宫产,则胎儿的并发症可以相对减少些。
为什么会出现胎位不正
早产、多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过慢、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以及子宫内胎盘大小、附着在子宫内的位置等都与胎位不正有密切关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分清。
就各个妊娠时期来说,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并不相同,甚至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胎宝宝发育还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在妊娠5个月左右,母亲宫内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有充足的活动余地,几乎将近一半左右会发生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随之降低。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妊娠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不到10%的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而到了9个月时胎位不正的比率大约只有5%。
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后,正规机构一般不建议准妈妈采取纠正胎位的方法,而是令胎宝宝自行改变胎位,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争取准妈妈的同意后,就会进行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准妈妈分娩,如剖宫产等。但是准妈妈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胎位,再选择是否进行一些运动来纠正。
胎位不正虽然可能引起很多孕期危险,但是我们也不用慌张,可以通过与专家的积极配合,再进行适当的辅助运动来纠正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