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噪音会伤宝宝听力
玩具噪音会伤宝宝听力
独生子女的普及,加上生活条件的提高,父母买玩具自然是毫不吝惜,只要市面上出现的新、奇、怪的玩具,父母都乐于“有求必应”。
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对孩子有益,有些玩具因为噪音过大,会损伤孩子的听力,有些形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机构曾对七类儿童玩具(载人电动玩具车、弹簧发声玩具、惯性玩具等)噪声的分贝进行了测试,其中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噪声达74-97分贝;玩具机动车、连射的机关炮等,在10厘米内噪声会达到80分贝以上;还有一种大型“音乐枪”,噪声可达110分贝以上。
小儿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例如,一些经过挤压能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一直是父母们逗引婴儿的玩具,但该玩具在10厘米内吱吱的声响可达78~108分贝,这对婴儿难免会造成惊吓,并损伤听力。另外,还有些幼儿玩的冲锋枪、大炮、坦克车等玩具,在10厘米之内,噪音会达到80分贝以上,长时间玩肯定会损伤儿童的听力。
在人的耳蜗里,存在着1.5万到2万个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就不能再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而这种损伤多是不可逆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已具备较完善的听觉,由于儿童的鼓膜、中耳、内耳的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就更为敏感。如果玩具的噪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
时应该考虑噪声因素,不要一味地求新,求怪,应尽量挑选那些益智的玩具品种,避免孩子接触高音喇叭、电钻等高噪音环境,放电视机、收录机的音量宜适中,即使家里有噪音大的玩具,也应尽量少玩,以减少噪音带给孩子的危害。
对于噪音引起的孩子听力下降,家长也不必过于惊慌,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适当的治疗,例如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营养和配合氧疗等,小儿的听力损伤相对容易恢复。只要及早发现问题,接受治疗及定期检查,就能避免噪音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切不可拖延。
5种用耳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9岁以下儿童戴耳机
据加拿大儿科专家提示,千万不要给9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音乐。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器官组织还非常脆弱,若给婴幼儿带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声压直接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刺激听觉器官,使之异常兴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当给婴幼儿欣赏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让宝宝听一阵子就休息一会儿;且绝对不能给孩子戴着耳机听音乐,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要知道,大于90分贝的音量就会对耳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另外,连续两小时戴耳机会导致听力损伤、不可恢复。建议不要让孩子千万不要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在不同的环境里,听神经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虽然你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和在安静的环境里小音量听歌感觉是一样的,但前者对耳膜的伤害更大,因为自身耐受噪声的程度并没有改变。
学龄前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
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规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视娱乐性噪声的污染,最好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更不要让他们直接使用耳机。再有,家长为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细细甄选,勿让噪音玩具伤害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听觉器官。听音乐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虽然戴耳机可以很大程度过滤到周围的噪音,但对耳朵的直接伤害也最大!
穿叫叫鞋
叫叫鞋叽扭叽扭的离20米都听的清清楚楚的,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躯传送到宝宝耳朵,孩子听到的声音其实比旁人听到的声音大得多。而且市面上的鞋子质量参差不齐,发声设备质量不一,刺耳声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听力。当一只鞋不响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一脚轻一脚重,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孩子跛行。
宝宝玩发声玩具
发声玩具跟叫叫鞋相类似。很多发声玩具的音量过大,简直成了噪音,如果把它们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所以,在给宝宝买发声玩具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能够调节音量的玩具,并且注意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有品质保证的发声玩具。买回来之后,即便是可调节音量的玩具,也要控制宝宝玩耍的时间。
近距离、大音量的音乐胎教
很多妈妈不知道,过度用耳造成听力损伤可能在宝宝胎儿时期就发生了。
有些准妈妈为了在胎儿期就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买了许多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的音量来听,有时甚至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肚子上,以为这样能让胎儿听得更清楚。等宝宝出生后,经医院听力测试后才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期就已经受到了损伤。
因此,准妈妈一定要正确选择胎教音乐、控制好音量。音乐胎教应在胎儿3个月之后才开始,在较大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录音机或音箱不要离胎儿太近,音量适中;挑选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
哪些行为可能会伤害宝宝的听力
胎教要正确选择音乐。应选择在怀孕三个月后在空间较大的环境中,播放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不要离胎儿过近。
切勿直接将音箱的扬声器放在腹壁上,以防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尽量别给宝宝掏耳朵。切忌用不清洁的毛线针、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否则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很容易将耳道深处的鼓膜刺破,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
减少生活中的噪音。记住,给宝宝玩声音很大的发声玩具,势必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也应让婴儿远离娱乐或者放爆竹等超高分贝的场所。请记住: 声音每增加10分贝,就意味着有损于耳朵的噪音增加10倍。
保持鼻咽部的清洁。预防感冒,预防中耳炎。一旦感冒应及时医治,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导致感染。此外,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否则应立刻用医用棉球将耳朵擦干,建议游泳时佩戴耳塞。
孩子生病谨慎用药。在不大了解药物的性能和病情的情况下,别盲目地要求医生为孩子打针吃药。对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有些药物对听力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给孩子用药慎之再慎。
勿在孩子周围吸烟。研究表明,家长吸烟的孩子与那些不吸烟者的孩子相比,更容易患感冒及耳部感染,从而影响听力。
宝宝长牙哭闹怎么办 吸引宝宝注意力
给宝宝喜欢的玩具转移注意力,或者在宝宝哭闹的时候给宝宝听听潺潺的流水声,水声拥有着特殊的魅力,宝宝会被沙沙的流水声所吸引而忘掉哭泣。或者来点小噪音刺激一下,这里的噪音并不是如同装修时尖刺的声音,小噪音的声波反应是乱中有规律,如果家里有吸尘器的话,可以选择开小挡,如果有将收音机扭到2个电台之间,制造一些小噪音,让宝宝的注意力分散忘掉哭闹。
这三件事容易导致宝宝听力受损
一、过度掏耳朵。
宝宝的细胞代谢能力很强,所以,宝宝的耳朵中经常会有耳屎,所以,很多家长就会给宝宝掏耳朵,这个习惯如果经常进行的话,宝宝的听力就很容易受损,因为,宝宝的耳内发展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同时,不干净的工具,也给宝宝的耳朵带来感染,掏耳朵就容易导致宝宝的听力损伤。
二、用力擤鼻涕。
人的耳和鼻是相通的,所以,很多鼻子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听力,比如,当宝宝流鼻涕的时候,家长如果用力给宝宝擤鼻涕的话,宝宝的耳膜就会鼓起,容易造成宝宝耳鸣,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宝宝的听力。
三、处于噪音环境。
噪音对宝宝的听力损伤很大,如果宝宝长时间处于噪音的环境,噪音就会损伤宝宝的“感应接收器”,让宝宝的听力在潜移默化中,变得退化,进入到安静环境中,宝宝的听力就会明显的感觉到损伤。
伤害宝宝听力行为大盘点
尽管花费了百分之两百的耐心和精力去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还是有不少父母容易忽略宝宝的听力问题。比如经常给宝宝掏耳屎,你以为干净,其实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听力。宝宝的听力敏感又脆弱,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日常生活中伤害宝宝听力的行为都有哪些?
1、常替宝宝掏耳屎
宝宝的外耳道跟成年人很不一样,发育不成熟,外耳道结构复杂,耳朵里的皮肤也很娇嫩。
经常给他掏耳屎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者掏伤皮肤引发炎症,生疖长疮;万一操作不当还极易捅破宝宝的鼓膜,给听力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
临床医生还发现经常掏耳屎的宝宝容易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尽管这种瘤是良性的,但手术切除后也很容易复发。
耳屎一般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打哈欠等活动而自行脱落。如果实在太多,可以用润湿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若耳垢堆积影响听力,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更为妥当。
2、经常带孩子玩电动摇摆车
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电动摇摆车,身体随着音乐节拍晃动非常快乐!即使宝宝很喜欢,你也不应该经常带他去玩,这很伤听力。
美国国民民健康中心统计过,大约有520万的6-16岁孩子的听力由于噪音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幼儿的比例则更高。
曾有记者去街头测试过,电动摇摆车的发出的噪音可达到104.9分贝。超过85分贝的噪音极易损伤孩子的听力,长时间接触噪声会诱发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3、经常让孩子戴耳机
许多孩子特别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看电视,许多家长也见怪不怪。与成年人长期用耳机听力受损一样,耳机也会损伤儿童的听力,并且更严重。
临床上有很多儿童因佩戴耳机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的病例。耳机会让耳膜被近距离的声音刺激,而且耳机的频率特性也很高,特别损伤听力;此外耳机塞入耳朵后,耳朵被长时间摩擦容易引起外耳道炎。
因此关于耳机,建议成年人不要连续使用超过1小时;对于宝宝来说,则建议不要给他们使用耳机。
4、孕妈近距离地听大音量的胎教音乐
有些宝宝出生时听力就比较弱,但家族并没有遗传病史,很有可能就是胎教过程中出了问题。
有些孕妈为了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经常放胎教音乐给肚子里的宝宝听,甚至有些为了让宝宝听得更清楚还会把音量调高或把录音机、音响等靠近肚子,这么做小心让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时期就受损。
选择胎教音乐时应多选舒缓的、柔和的音乐,同时注意控制音量和听的频率。
宝宝年纪小不会表达,听力受损了很难发现,所以更需要父母多加重视,若有以上损害听力的行为,应立即改正,以免酿成悲剧。
让宝宝听力正常发育的方法
1)5种用耳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9岁以下儿童戴耳机
据加拿大儿科专家提示,千万不要给9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音乐。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器官组织还非常脆弱,若给婴幼儿带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声压直接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刺激听觉器官,使之异常兴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当给婴幼儿欣赏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让宝宝听一阵子就休息一会儿;且绝对不能给孩子戴着耳机听音乐,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要知道,大于90分贝的音量就会对耳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另外,连续两小时戴耳机会导致听力损伤、不可恢复。建议不要让孩子千万不要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在不同的环境里,听神经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虽然你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和在安静的环境里小音量听歌感觉是一样的,但前者对耳膜的伤害更大,因为自身耐受噪声的程度并没有改变。
学龄前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
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规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视娱乐性噪声的污染,最好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更不要让他们直接使用耳机。再有,家长为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细细甄选,勿让噪音玩具伤害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听觉器官。听音乐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虽然戴耳机可以很大程度过滤到周围的噪音,但对耳朵的直接伤害也最大!
穿叫叫鞋
叫叫鞋叽扭叽扭的离20米都听的清清楚楚的,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躯传送到宝宝耳朵,孩子听到的声音其实比旁人听到的声音大得多。而且市面上的鞋子质量参差不齐,发声设备质量不一,刺耳声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听力。当一只鞋不响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一脚轻一脚重,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孩子跛行。
宝宝玩发声玩具
发声玩具跟叫叫鞋相类似。很多发声玩具的音量过大,简直成了噪音,如果把它们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所以,在给宝宝买发声玩具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能够调节音量的玩具,并且注意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有品质保证的发声玩具。买回来之后,即便是可调节音量的玩具,也要控制宝宝玩耍的时间。
近距离、大音量的音乐胎教
很多妈妈不知道,过度用耳造成听力损伤可能在宝宝胎儿时期就发生了。
有些准妈妈为了在胎儿期就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买了许多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的音量来听,有时甚至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肚子上,以为这样能让胎儿听得更清楚。等宝宝出生后,经医院听力测试后才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期就已经受到了损伤。
因此,准妈妈一定要正确选择胎教音乐、控制好音量。音乐胎教应在胎儿3个月之后才开始,在较大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录音机或音箱不要离胎儿太近,音量适中;挑选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
2)不当护理方式也影响听力
除了让宝宝安全用耳之外,还需要避免不良的日常护理对宝宝听力的伤害。
1、尽量别给宝宝掏耳朵
为了保持宝宝耳朵内部清洁,有些父母会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或是小发夹等物,在宝宝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碰撞,就会造成宝宝耳道深处的鼓膜受损,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使宝宝的听力受损。
父母不需要经常给宝宝挖耳垢,更切忌用不清洁的毛线针、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保持宝宝耳朵的清洁,可用湿毛巾简单擦拭外耳,正常情况下,耳垢会自行脱落出来。如果宝宝的耳垢实在太多,以至影响到了听力,还是带他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比较妥当和安全。
2、不要造成耳疾和外伤
通常宝宝会由于感冒、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原因而引发中耳炎,严重的话就会影响听力;有时宝宝淘气,父母一时冲动打宝宝的巴掌,一不小心打到耳部,也可能造成鼓膜破裂而影响听力。因此,需要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避免感冒;喂奶时妈妈要注意姿势,避免奶水流入宝宝的耳道;宝宝淘气时,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揪宝宝的耳朵,更不能打耳朵附近的部位。
3)了解各年龄段宝宝听力发育情况
除了避免以上这些有损宝宝听力的行为外,父母还应该了解孩子听力减退后的症状,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时期听力是否发育正常。
新生儿:距离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他没有任何反应,或者他听到你的声音后并没有安静下来。
8~12个月:你孩子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转过头去,或者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没有对应地呀呀学语。
1岁半:孩子不能说出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比如妈、爸,或者你让他做那些你教过的动作,他一直不会做。
2岁:孩子没有通过眼睛看见你的提示,他就不能按照你发出的一些简单命令去做。
3岁:孩子不能断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象走、我、进来、大等等。
4岁:孩子不会把有些比较近的经历联系起来,他不懂前后或者左右这些简单的方向。
5岁:孩子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很难听懂。
上学后: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听力减退的表现是:经常性的漫不经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低于同一时期的孩子,或者频繁地感冒或耳朵疼。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上所描述的任何一个问题,或者他的行为能力达不到同一年龄段儿童的中等水平,你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伤害孩子听力的五种行为
一、让9岁以下孩子戴耳机
儿科专家强调,家长一定不要让9岁以下的孩子戴耳机,尤其是是给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乐。婴幼儿听觉器官尚处于发育时期,家长如果给婴幼儿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其声压将影响幼儿脆弱的器官组织,刺激很薄的鼓膜使之非常兴奋,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给婴幼儿听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调小音量,而且不能一直给宝宝听,听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绝对不能戴着耳机听音乐。连戴两小时的耳机就损伤听力而且不能恢复。此外,尽量别让孩子在嘈杂的环境里听音乐,听力神经在不同环境里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即使听歌感觉一样但嘈杂环境对耳膜的伤害更大。
二、带学龄前孩子去KTV、酒吧、电影院
父母在平常就要有意识的带孩子避开噪音污染,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污染,因此像KTV、酒吧、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就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也不要让孩子直接使用耳机。此外,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尽量别选择噪音玩具来伤害宝宝稚嫩的听觉器官。给宝宝听音乐时尽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给宝宝穿叫叫鞋
“叽叽”的叫叫鞋能让父母听到20米外宝宝的脚步声,但是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体传递到宝宝耳朵时,宝宝听到的声音别旁人听到的大很多。而且现在市面上鞋子质量良莠不齐,叫叫鞋的发声设备质量不过关的话,就变成刺耳的噪音损害宝宝听力了,其中一只鞋子不响时,宝宝走路就会变得一轻一重,容易导致跛行。
四、给孩子玩发声玩具
和叫叫鞋的情况类似,发声玩具如果音量过大就成了噪音污染,对于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它们的宝宝来讲,是伤害听力的近身“杀手”。所以家长给宝宝买发声玩具时最后是能调节音量的玩具,而且要购买声音质量好的玩具。
五、大音量、近距离的音乐胎教
过度用耳伤害宝宝听力的事情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生了,因为很多孕妈咪在对胎儿做音乐胎教时,每天都开大音量着来听,甚至将大音量的录音机贴近肚皮,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听得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婴儿经医院听力测试后会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丛胎儿时期就受到了损伤。
所以,建议孕妈咪听胎教音乐时要注意控制音量,控制时间,最后在胎儿3个月后才开始音乐调教,听音乐时宜在较大的空间环境里进行,孕妈咪不要离录音机或者音箱距离太近,音量要时钟,音乐要选择节奏舒缓、柔和的古典音乐。
关于扭扭车对低龄幼儿的危害
扭扭车是一种塑料的儿童玩具,设计为三轮,稳定性好,风靡于一到五岁的低龄幼儿中,花上几十上百元钱,就能给孩子买一辆。由于扭扭车能平稳地在地上刷刷滑过,家长们都觉得这种车既经济又安全,却不知,危害却悄悄地隐藏其中。
1、损伤听力。噪音是扭扭车带给孩子最主要的危害。扭扭车的最初设计,是利用方向盘扭转产生向前的牵引力,这种运动的方式产生的速度较慢,产生的噪音不大。但在实际中,使用扭扭车的主要为三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年龄小,手臂力量小,无法用手带动车子向前,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骑在扭扭车上,用脚撑地向前滑动(石头的腿估计就是这么用力过猛扭伤的)。这种方式使扭扭车的速度大大提高,但相应产生的噪音也提高许多。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绝大多数扭扭车,厂家为追求低成本,轮子的生产材料都采用普通硬塑料而非弹性好、声音小、磨损后依然细腻光滑的PU即聚胺脂(既轮滑鞋鞋轮所采用的材料)。由于扭扭车是塑压成型的整体,车体类似音箱,在不平滑的平面会造成极大的噪音。儿童使用扭扭车时处于噪音场的中央,更加深受其害。瑞典一家科研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说,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地测出婴幼儿对声音的灵敏度,但有证据表明,孩子们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宝宝在3—5岁前是听力发育的黄金阶段,在此噪音干扰下,听力敏感度会降低30%—50%,严重的会造成阶段性失聪。
2、 影响智力。耳聪目明则为聪明,如果宝宝听力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智力发育。
3、 影响性格。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儿童,性格会焦虑、烦躁、叛逆不安(这个我持保留意见,孩子玩扭扭车的时间应该还不能到达“长期”的标准)。
4、 影响骨骼发育。由于扭扭滑板车轮子小,没有减震装置。在不平滑的地面滑行震动极大,会使宝宝幼嫩的骨骼发育不良;大部份低龄幼儿都要骑坐在扭扭车上,将腿分得很开以便脚掌着地向前滑动扭扭车,这种坐姿对宝宝幼嫩的髋关节肯定会有影响。
5、造成罗圈腿、脚板外八字。很多宝宝在驱动扭扭滑板车时,都是采取双脚在地面撑着向前滑动的方式驱动,易造成罗圈腿和外八字(网上还有直接说明骑扭扭车导致足变形的例子)。
6、由于扭扭车没有刹车装置,从坡上向下滑行对宝宝也非常危险,扭扭车的座位前方突起,如快速滑行时遇到阻隔物,车速骤降,会损伤小男孩的生殖器。
或许说得有些太过严重,不过还是建议低龄幼儿暂时不要玩这个车,危险多于好处,我个人认为噪音严重和影响骨骼发育这两点绝对是存在的。因此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一定要玩,就要好好引导宝宝,首先要尽量选择在光滑的地面骑行以减低噪音;第二,要靠扭动前方向驱动,而不能靠双脚撑地滑动驱动。
小心节日鞭炮声会损伤宝宝的听力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会放鞭炮来庆祝节日。但鞭炮声对宝宝的听力会有一定的影响,距离燃放点越近,噪音就越大,对宝宝听力的损伤也就越大。母婴专家指出,小心节日鞭炮声损伤宝宝的听力。
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节日的鞭炮声损伤宝宝的听力:
1.挂灯笼、彩灯等庆祝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宝宝的耳朵,还可以减少家人接触的空气污染物。
2.如果你不愿意放弃春节放烟花的传统,就选择噪音较小的品种,比如手持电光花、地面喷花和转花等。
3.不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阳台也不行。
4.外面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时,关紧家里的门窗,减少宝宝接触的噪音量。你还可以让宝宝待在离燃放爆竹地点较远那侧的房间里。
5.如果你想让宝宝也观看到窗外热闹的场景,可以用棉花团或婴儿耳塞保护他的耳朵。如果用棉花团,注意棉花要卷紧,不要让棉絮碎卡在宝宝的耳道内。此外,棉花团不要塞得太深。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虽然能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但如果声音非常大,谁也说不好,这些防护措施是否有效。所以,最好尽量让宝宝离噪音源远一点。
6.噪音太大的时候,你还可以让宝宝吃奶或喝水,因为吞咽动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宝宝的耳鼓膜。
7.有些宝宝对吵闹的噪音格外敏感,你要注意观察你的宝宝,如果他受不了了,就带他到安静的地方休息。
8.所有的宝宝听到大的噪音都可能会害怕。但是,如果你家小不点儿听到突然的巨响后好像很痛苦的样子,要及时带他去就医。
9.如果你担心宝宝的听力出现其他问题,也要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给你的宝宝做一些测试,看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春节如何不让鞭炮声伤害宝宝耳朵
非常大的声音确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损伤宝宝的听力。非常大的声音,指的是85分贝以上的噪音。听力损伤的程度,跟声音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宝宝与声源的距离,都有关系。
一个大概的参考原则是,如果你略提高嗓门就能盖过噪音,那它应该就不会伤害宝宝的听力。如果你不喊别人都听不见你说话,那这样的噪音对你的宝宝来说可能就太大了。
曾有人做过测试,城市中夜间环境的噪音值一般不会超过60分贝,但在燃放鞭炮期间,燃放点的噪音平均值都超过90分贝,最大值达到110分贝,特别是在除夕。距离燃放点越近,噪音就越大,对宝宝听力的损伤也就越大。
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节日的鞭炮声损伤宝宝的听力:
1.挂灯笼、彩灯等庆祝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宝宝的耳朵,还可以减少家人接触的空气污染物。
2.如果你不愿意放弃春节放烟花的传统,就选择噪音较小的品种,比如手持电光花、地面喷花和转花等。
3.不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阳台也不行。
4.外面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时,关紧家里的门窗,减少宝宝接触的噪音量。你还可以让宝宝待在离燃放爆竹地点较远那侧的房间里。
5.如果你想让宝宝也观看到窗外热闹的场景,可以用棉花团或婴儿耳塞保护他的耳朵。如果用棉花团,注意棉花要卷紧,不要让棉絮碎卡在宝宝的耳道内。此外,棉花团不要塞得太深。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虽然能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但如果声音非常大,谁也说不好,这些防护措施是否有效。所以,最好尽量让宝宝离噪音源远一点。
6.噪音太大的时候,你还可以让宝宝吃奶或喝水,因为吞咽动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宝宝的耳鼓膜。
7.有些宝宝对吵闹的噪音格外敏感,你要注意观察你的宝宝,如果他受不了了,就带他到安静的地方休息。
8.所有的宝宝听到大的噪音都可能会害怕。但是,如果你家小不点儿听到突然的巨响后好像很痛苦的样子,要及时带他去就医。
9.如果你担心宝宝的听力出现其他问题,也要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给你的宝宝做一些测试,看是否真的存在问题。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声音超过85分贝可造成损伤
噪音大小的衡量标准是用分贝为单位,我们日常普通谈话声为30-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以上,大声喧哗或高音喇叭为90分贝。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当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对婴幼儿的听力有损伤,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小宝宝,听力发育还不完善,经常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孩子的听力,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警惕。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宝宝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4.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宝宝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4.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
玩具噪音会伤宝宝听力
独生子女的普及,加上生活条件的提高,父母买玩具自然是毫不吝惜,只要市面上出现的新、奇、怪的玩具,父母都乐于“有求必应”。
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对孩子有益,专家指出,有些玩具因为噪音过大,会损伤孩子的听力,有些形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机构曾对七类儿童玩具(载人电动玩具车、弹簧发声玩具、惯性玩具等)噪声的分贝进行了测试,其中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噪声达74-97分贝;玩具机动车、连射的机关炮等,在10厘米内噪声会达到80分贝以上;还有一种大型“音乐枪”,噪声可达110分贝以上。
小儿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例如,一些经过挤压能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一直是父母们逗引婴儿的玩具,但该玩具在10厘米内吱吱的声响可达78~108分贝,这对婴儿难免会造成惊吓,并损伤听力。另外,还有些幼儿玩的冲锋枪、大炮、坦克车等玩具,在10厘米之内,噪音会达到80分贝以上,长时间玩肯定会损伤儿童的听力。
专家指出,在人的耳蜗里,存在着1.5万到2万个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就不能再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而这种损伤多是不可逆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已具备较完善的听觉,由于儿童的鼓膜、中耳、内耳的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就更为敏感。如果玩具的噪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
时应该考虑噪声因素,不要一味地求新,求怪,应尽量挑选那些益智的玩具品种,避免孩子接触高音喇叭、电钻等高噪音环境,放电视机、收录机的音量宜适中,即使家里有噪音大的玩具,也应尽量少玩,以减少噪音带给孩子的危害。
对于噪音引起的孩子听力下降,家长也不必过于惊慌,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适当的治疗,例如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营养和配合氧疗等,小儿的听力损伤相对容易恢复。只要及早发现问题,接受治疗及定期检查,就能避免噪音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切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