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穴位图 二人上马

小儿推拿穴位图 二人上马

二人上马位于小儿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通常易拇指指端或揉或掐,被称为揉上马或者掐上马。其中揉上马可以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小儿补肾滋阴的重要推拿手法。

二人上马的准确位置图 二人上马功效

揉上马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之功,为补肾滋阴要法。主要用于治疗腹痛,小便赤涩,潮热,牙痛,小便淋沥等症。

小儿推拿穴位图 小天心

小天心为与儿童手指的掌根部,为大小鱼际交界处的凹陷中,进行小儿推拿的时候或揉、或掐、或捣等。根据小儿疾病的特点,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镇惊、利尿、明目等;掐、捣小天心主要能够镇惊安神,可以用来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夜啼不安等疾病。

腮腺炎小儿推拿手法 腮腺炎推拿配穴

分阴阳1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阴阳;推上三关与推下六腑两穴相结合,并采用上少下多的方式,可助气活血,达到消肿的目的;揉二人上马可让体热下行,通过小便从体内排泄出去。

小儿推拿时需注意哪些

小儿推拿为中医特有

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吃药,更惧怕打针,所以想要治愈病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推拿。近些年来,推拿的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们还特别放心。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推拿穴位、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中医典籍在这方面进行论述。“小儿推拿是完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为中医所特有的,西医没有小儿推拿。”陈红向记者介绍说。

他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建按摩科开始,便已设有小儿推拿,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北京小儿推拿发展得并不好,据了解,仅有明德医院等几家医院设有小儿推拿。现在北京提倡中医药进社区,他在今年9月份医院组织的中医药进社区讲座时,就把小儿推拿知识介绍给社区居民,反响很好。

小儿推拿穴位代草药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了解,从中医推拿的原则上来看,任何儿童都是可以进行推拿的,但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推拿的效果最佳。

陈红介绍,小儿推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穴位代替草药,穴位组方相当于中医的汤药组方,穴位抓准了,就达到了疗效。清朝有中医儿科专著《幼科铁镜》记载曰:“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这里的“上三关”指的是穴位,“麻黄、肉桂”是中药名,推这个穴位达到了服用中药的效果。

另外,在小儿推拿中,穴位推拿的轻重和次数相当于汤药的剂量。和成人推拿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特点不同,小儿推拿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形成了以“按摩掐揉推运搓摇”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一般情况下,让小孩感觉到疼的手法要放到最后,不然小孩哭闹起来特别不配合医生,也就影响了疗效。”他说在小儿推拿过程中,不宜轻、不宜重、不宜缓、不宜急,一分钟按揉多少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上推还是下运都要根据病情来定。

陈红强调,小儿推拿并非百无禁忌。“小儿推拿在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时有显著疗效,如夜啼、便秘、腹泻、干呕、溢奶、咳嗽、食欲不振等小儿常见病,但不是包治百病。”他表示,患有较严重疾病、需要动手术、休克等情况下并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在推拿过程中哭闹或有排斥情绪,最好安抚好孩子情绪后再推拿。

有一些观察比较细微的记者朋友们注意到诊室墙面上所粉刷的都是卡通人物,而且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山楂、柚子、零食以及一些可口的水果。而据他们所说,这些都是结合一些小朋友的喜好来进行设计的,因为这些对孩子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安抚的作用。

小儿推拿忌盲目进行

小孩病症多发且症状复杂,年轻妈妈看到小儿推拿有独特疗效,看了网络介绍或有关书籍,就自行给小孩进行推拿,陈红认为,这有诸多隐患。“家长可以学小儿推拿,但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是主导,家长只是起辅助作用,家长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表示,小儿推拿要想起到疗效,推拿人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懂中医理论,能够辨证论治;第二要熟练地掌握推拿手法。

家长不懂辨证,若手法失当或用错手法,不仅治不了病,很可能还加重孩子病情。他和记者举了一个通过磨腹治小孩便秘的例子。若为实证,则需泄;若为虚证,则需补。在手法上,顺时针方向是泄,逆时针方向为补。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辨证,对症下方,手法不同,取得的效果截然相反。

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小儿推拿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针对这种现象,陈红呼吁要去除鱼目混珠,严格行业标准,规范运作机制。“小儿推拿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进行,小儿推拿不是按摩,切忌盲目进行。”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儿推拿所并不能保证安全,若推拿失当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就曾接诊过这样的儿童病患。事实上,国家对中医院小儿推拿项目的价格有着严格的标准,费用并不高,而社会上某些养生机构却是高消费。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小儿自汗的推拿方法 小儿里热自汗推拿方法

推拿主穴:推清板门穴7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推清天河水1-2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板门穴可滋阴清热,消除胃热;推四横纹有缓解便秘的作用;推清天河水有清热之功,可缓解口渴的症状。

推拿配穴:推补肾经5分钟,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可固表滋阴,清利小便;推下六腑与推四横纹相结合,有消除肠热的作用,清肠热与胃热,可帮助消汗。

小儿推拿可以治疗流鼻血吗

掐右端正穴。

右端正穴位置:在中指末节,靠小指侧中部处。

该穴位治疗鼻出血的有效穴位,可以迅速止血。推拿的时候用拇指压住右端正穴,停止流血之后亦可多掐压一会,从而肱巩固疗效。忌掐压左端正穴,其效相反,会加剧鼻子出血。

配穴

揉小天心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肺经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揉小天心针对外感风热有疗效;推补肾经可治肝火上逆;推清板门穴缓解胃热;推清肺经舒缓肺热;揉阳池穴,二人上马穴,推清天河水可醒脑清神,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推拿穴位图 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小儿前臂内侧,掌横纹与肘横纹的中点连线上。推拿是主要使用指腹由掌横纹直线上推至肘横纹处,为清天河水。清天河水的推拿手法较为平和,可以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要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能够清热而不伤阴分。

相关推荐

宝宝痢疾小儿推拿 虚寒痢小儿推拿

主证:久痢不愈,下痢稀薄,混夹粘漩,白冻,甚至滑脱不禁,腹痛,里急后重轻微;神萎好卧,面色苍白,肢冷喜温,腹胀食少,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弱,指纹淡红。 治则:温阳祛寒,扶正尽邪。 推拿处方:补脾土,板门,肾水,内八卦,大肠,推三关,四横纹,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关元,天枢,肚角,龟尾,百会,上推七节。 推拿方义:补脾土,板门,肾水,推三关,揉外劳,一窝风,二人上马,神阙,关元以温阳祛寒,健中促运;推四横纹,补内八卦,大肠,揉天枢,肚角,上推七节以理气,导滞,止痛;如果滑脱不禁,

婴儿呕吐怎么推拿 惊吓型呕吐推拿手法

症状表现:受到惊吓后,患儿会心烦气躁,睡眠变浅,容易惊醒,呕吐时发时止,呕吐物通常伴有黏液,或还伴随身体发热或发烧的症状。 推拿手法: 主穴:分阴阳1分钟;揉小天心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体内阴阳紊乱;揉小天心可镇静安神,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可安神醒脑,缓解患儿烦躁不安情绪。 配穴:推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板门可清胃热,降体温;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元气虚弱型小便不通推拿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经,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元气得培,阳动关启,小便自通。

小儿食欲不振如何推拿

伤胃型食欲不振 常见症状:孩子情绪低落,有明显的饥饿感,但觉得食之乏味,很容易产生饱腹感,讨厌油腻的食物,皮肤通常干燥而缺乏光泽 ,且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推拿方法: 主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有平和胃气,促进肠胃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推四横纹穴,揉合谷穴也有平和胃气之功,可缓解孩子恶心不思饮食的症状。 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揉小天心穴3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可行气通滞,帮助排泄,通利大便;揉小天心穴,二人上马

新生儿黄疸小儿推拿 小儿阳黄推拿主穴

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板门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分阴阳1分钟,以阴为重。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推清板门穴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可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分阴阳以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正常肤色。

小儿推拿痢疾怎么治疗 湿热痢小儿推拿

主证:腹痛窘迫(里急),年幼而则曲腰啼哭,便时不爽(后重),年长儿可诉肛门坠胀,下痢赤白脓血,量少而频,肛门红赤;壮热,口干不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清热化湿,行气通滞。 推拿处方:清胃经,板门,小肠,大肠,天河水,退六腑,泻二人上马,推四横纹,平运内八卦,揉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 推拿方义:清胃经,板门,小肠,天河水,退六腑,泻二人上马以清热化湿,推四横纹,平运内八卦,清打常,揉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则理气,通滞,止痛。

婴儿哮喘推拿手法图 肾虚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咳喘痰多,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加重,形体消瘦,神惫,面色青黑,自汗,四肢逆冷,夜多小便,苔光薄,尺脉虚大。 治则:滋阴,补肾,定喘。 取穴:推补肾水15分钟;揉二人上马15分钟,运肺经8分钟,配穴揉掌小横纹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水可补肾阴;配揉二人上马以温肾阳,固下元,肾气充,下元固,则喘息可平;推运肺经,加强宣降清肃功能;揉小横纹以豁痰止咳而定喘。

小宝宝怎么练腰部力量

1、宝宝腰部力量锻炼法 锻炼宝宝的腰肌。妈妈与宝宝玩引拉游戏。即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面对孩子,一边和宝宝说 妈妈帮你坐起来玩好吗?一边慢慢用双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将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帮助仰卧床上,反复进行 3~6 次。或者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腰部或腋下,扶成站姿,两腿成 45 度角分开,然后双手扶腰,将宝宝身体向下推按成坐姿,片刻再扶起。反复进行 4~6 次。小宝宝怎么练腰部力量 2、推拿法帮助宝宝锻炼身体 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身心放松。做

推拿对小孩到底好不好 运气血排毒

推拿穴位及反射区可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有利于排毒,还可以改善皮肤吸收营养的能力和肌肉张力,使身体不紧绷,筋骨不易受伤,有助于身体放松,而人的手与手指都具备了可舒缓疲倦和疼痛的能力,特别是手指,是人类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部位,给小儿推拿是最合适的。

小孩腮腺炎怎么推拿

主穴 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2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揉阳池穴1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一窝蜂可疏风解邪;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可滋阴清热,解毒泻火;推清板门穴,揉阳池穴可解胃热,同时也可降体温,还有清火的功效。 配穴 分阴阳1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阴阳;推上三关与推下六腑两穴相结合,并采用上少下多的方式,可助气活血,达到消肿的目的;揉二人上马可让体热下行,通过小便从体内排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