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吞食异物急救宝典,或许可以救孩子的命 小心提防,把握细节
这份吞食异物急救宝典,或许可以救孩子的命 小心提防,把握细节
1、尽可能将食物(包括果冻)捣烂、碾碎以后再喂给孩子。
2、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不可边玩边吃或仰卧位进食。
3、孩子哭闹或嬉笑时,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
4、勿使小儿接触纸片、碎鸡蛋皮等生活垃圾。
5、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包括笔帽、塑料管、纽扣等。
6、玩气球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气破碎片放在嘴上吸。
7、教育孩子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的坏习惯。
1粒瓜子夺走2岁男童生命
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2月22日,深圳福田一名2岁的男孩因吃瓜子不小心卡住了喉咙,家人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但经过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救治,孩子仍然面呈紫色,心电图一直为直线,最终孩子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孩子的生命如此脆弱,一颗小小的瓜子,竟然让他和自己的家人永别了!然而在我们身边,很多爹妈会随手把瓜子等零食放在桌面上,任由孩子抓来吃。在他们眼里,瓜子对孩子来说顶多是比较容易上火罢了,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孩子吃瓜子发生呛喉的事件并不是个例,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为吃瓜子而发生呛喉的意外:
1、2013年,重庆一位妈妈剥好瓜子喂给自己10个月的宝宝吃,孩子吃了一大把瓜子后发生呛咳,险些因此发生窒息,后经医生及时救治才脱险。
2、2014年2月,江苏一名13个月大的男宝宝因吃瓜子发生呛喉,送到医院时孩子面色死灰,有气无力,经过医生的一番救治,从孩子的声门下取出了瓜子壳,孩子才被救活过来。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对大人来说很安全的瓜子,对孩子来说却有可能是“危险的杀手”。
朵妈曾见过身边一些爸妈会给孩子吃瓜子,每当这时,我就会问他们一句:“孩子这么小能吃瓜子了吗?”这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可以吃了,之前就吃过了,没事……”
但数据研究表明,孩子3岁之前,最容易发生异物呛喉。不管孩子是第几次吃瓜子,只要他还小,随意进食这类零食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
孩子异物呛喉,千万不能这样做!
孩子不慎发生异物呛喉,很多家长会马上采取急救办法,企图帮助孩子咳出异物。但有些办法不仅无法帮助孩子咳出异物,还有可能增加窒息的风险。
▪ 拍背:孩子的气管被异物卡住后,顺着背拍,只会把异物拍进气管深处,使异物更难取出。
▪ 借助工具夹出来:如果施救者不是专业的医生,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把异物推向气管更深处,增加取出异物的难度。
▪ 催吐:催吐更适用于误吞有毒物质的情况,而不是异物呛喉。这种情况下催吐,可能会使孩子胃部的食物反流到气管,增加窒息的风险。
▪ 喝水:气管有异物时喝水,可能会加重孩子呛咳的情况,还可能会使某些卡在气管的异物发生膨胀(比如馒头),加重孩子呼吸困难的症状。
不慎发生异物呛喉,这个方法能救孩子一命!
◇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它的发明者是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前不久因心脏病逝世),自从这种急救方法问世以来,被称为“拯救最多生命的急救措施”,其施救步骤如下:
▪ 对于1岁内的孩子
1、大人一只手支撑着宝宝的身体及头颈部,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大人的手臂(或大腿)上,头部稍低于身体躯干;另一只手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
2、让宝宝仰卧在大人的手臂(或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此方法也适用于成人)
大人从背后抱住孩子,一手握拳顶住宝宝的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按在拳头上,双手同时用力向上、向内紧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除了瓜子,这些“危险”的零食要提防
▪ 干果类零食:干果类零食属于小颗粒、有窒息风险的零食(如葡萄干、花生、开心果、巴旦木、杏仁等)。美国营养学会甚至建议,要等到孩子4岁以上时才能给他们吃葡萄干。
▪ 果冻:婴幼儿在进食果冻时,很容易把果冻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形成气管异物;另外由于果冻质地较软、表面非常滑,万一卡在气管内,取出的难度也非常大。因此,不少品牌的果冻包装上会注明“3岁以下的婴幼儿谨慎食用”。
▪ 带核水果:某些水果的核(如荔枝、龙眼等),也有可能会意外呛入孩子的气管。
▪ 黏性较大的食物:一些黏性较大的食物,如糯米糕、花生酱等,在孩子吞咽的时候,可能会黏住食道,导致食道堵塞。
▪ 长面条:给孩子做面条时,最好提前将面条折断或掰碎,以免孩子进食时误吸到气管中。
▪ 纤维较丰富的食物: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更难嚼碎,如牛肉干、鱿鱼丝等,孩子往往没经过充分咀嚼就吞咽下去了,很可能会卡在食道处。
小孩鼻子进异物怎么办 身体异物呛噎急救方法
1.不要让孩子用鼻子吸气,避免异物深入气管。
2.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堵住无异物的另一侧鼻孔,让孩子擤鼻涕把异物吹出。孩子年龄较小需尽快就医。
3.在孩子配合且异物较圆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吹气法”
吹气法:
1.让孩子端坐或站立并张嘴,家长也张嘴紧贴孩子的嘴;
2.肯孩子呼气时,堵住无异物的鼻孔,朝孩子的嘴里猛吹一口气。
4.当吹气法无法取出异物、异物不规则且尖锐、长时间无法取出且鼻腔流脓、孩子呼吸困难;需要尽快就医。
1.小鱼刺可让孩子试着用力咳嗽,让细小的鱼刺随气流脱落。
2.如果鱼刺很大且硬,孩子特别疼痛需要尽快就医,不要使用醋或食物强行吞咽,很容易划伤食道甚至刺穿食道。
1.看孩子的眼睛是否出现异常,如红肿或痘痘的存在。
2.把孩子的眼皮翻起来,用干净的湿棉签将其取出。也可以让孩子多眨眼刺激流泪,小的异物就会被冲出来。如果还是没出来可以让孩子偏头,然后用干净的水轻轻冲洗,过程中不断眨眼。
3.如眼睛出现异样或异物无法取出要及时就医。
1.施救的同时拨打120.
2.分年龄救治
1岁以下的孩子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方式:
先拍背5次:家长或施救者坐在椅子上,让婴儿爬在腿上面朝地面,一只手支撑头颈部、胸部,另一只手拍或按压背部。拍5次后,异物如果未取出,进行下面的动作;
按压胸部5次:让婴儿仰卧,用一只手稳住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快速挤压胸部5次。挤压深度为胸部的1/3~1/2,若异物未取出请重复直到救援到达。
PS:此急救方式不适用与孩子呛到后大声咳嗽和哭闹的阶段!
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方法1:施救者跪在孩子背后,从背后抱住孩子的腹部,双臂围环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孩子的腹部;另一只手捂在拳头上,双手急速用力向内向上挤压,重复直到异物排出。
方法2:让孩子平躺,双手五指并拢,掌根放在腰腹部,迅速用力挤压,直至异物突出或救援到达。
3.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当孩子已经处于叫不醒的阶段,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宝宝喉咙被异物卡住怎么办
如果宝贝真的噎着了:
1、检查他能否呼吸,有没有哭或者咳嗽的情况。如果他仍然能够呼吸,而且伴有咳嗽,我们就要叮嘱他安静下来,同时继续咳嗽,把食物咳走。
2、不要拍他的后背,这可能会让食物卡得更紧,一旦堵住气管,他就没法呼吸了。避免使用海姆利克法,猛地压迫宝贝的肚子,这有可能加重呼吸阻塞,已经不再是安全的方法了。
3、陪伴在宝贝身边,看呼吸是否有好转的迹象。
4、如果几分钟之内不见好转,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宝贝完全无法呼吸:
1、把他头朝下放在大腿上,让他的脑袋处于胸部下方。
2、用掌根在他两块肩胛骨中间的地方用力拍几下,把食物震离气管。
3、再次检查有没有呼吸的迹象。
4、如果还没有,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来之前,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指导你正确施救。
宝宝噎着不同食物的处理方法:
小而硬的东西
小玩具或玩具零件、糖果、钮扣、果核或坚果类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我们所采用的催吐方式是: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急救者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急救者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用进行挤压。
3、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软而粘的东西
年糕、口香糖、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粘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孩子噎着了,这时我们所采取的催吐方式是:
1、让孩子侧躺。
2、要孩子将嘴巴张开,如果您可以看到噎在喉咙里的东西的话,请用手指将东西抠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后舌根,帮助孩子催吐。
吞进鱼刺卡住了
1、如果是细小的鱼刺,可以吞一大口白饭。
2、让孩子的嘴巴张开,如果可以看得到鱼刺的位置,就用小镊子将鱼刺夹出。
3、如果无法看到或无法取出时,就请前往耳鼻喉或外科就医。
如何避免宝宝噎着情况的发生:
1、要给宝贝吃含有硬的块状物的食物,比如坚果、爆米花、硬糖块、玉米片和未经烹煮的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块、芹菜条、苹果片)。我们可以把这些生的水果和蔬菜擦成碎屑,或者蒸一蒸,也可以把豆子一类的食物碾碎。
2、剔除果核。
3、剔除鱼刺。把鱼、肉和香肠的皮也去除。把肉切成小块。
4、把宝贝看好,吃东西的时候多留意。
5、宝贝吃东西的时候,别让他跑,玩儿,哭,或者笑。确保他坐得比较舒服,好安静地吃东西。
6、绝对不要强迫宝贝吃东西,那样会噎到他。
关注"我的热心医生"微信号(rxys99),专
吃东西噎住的急救方法
(一)、年龄较小者
(1)、小而硬的东西。糖果、玩具小零件等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应该这么做: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经过上述的急救之后还是无法排除的话,可以将孩子从后面抱起来,头朝下,用拳头对准孩子的心窝,,均匀用力的挤压。
3、若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2)、软而黏的东西。年糕、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黏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当孩子噎着了,这时应该这么做:
1、让孩子侧躺。
2、如果你可以看到孩子喉咙里的东西,那就让孩子张开嘴,你用手指把嘴巴里的东西拿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孩子后舌根,帮助孩子催吐。
最有效的是使用哈姆力克法:即腹部快速按压法。此法同样也适用于哮喘发作、误吞异物等情况。
方法1:站在宝宝身后,双臂环绕宝宝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直到驱除异物为止。
方法2:宝宝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宝宝胸部,用掌根在肩胛区间的脊柱上连续有力地拍击四次,使异物排出。
若是婴儿噎食可让婴儿趴在抢救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四下,使婴儿咳出异物。或者用手指伸进婴儿口腔,刺激其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什么时候需要医生?当你发现:
1、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发紫等请尽快送医,因为异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了。
2、咳嗽剧烈、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3、挤压胸部时,孩子会感觉疼痛。这很有可能是吞入回形针、玻璃或其他金属片了。
(二)、年龄较大者
1、中上腹部加压法
若患者年龄偏大,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助者双臂从患者背后环绕其腹部,拇指对着患者上腹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用力冲击、压迫腹部,反复多次。
2、骑身推腹法
患者如陷入昏迷,立即拨打120,同时使其仰卧,救助者骑在病人身上,双手掌根部放在腹部正中线脐部稍上方,用力向头部方向快速冲击5次,若异物未咳出,再重复冲击若干次。
3、背部拍打法
先让患者尽力弯腰,头尽量放低,然后用手掌用力连续拍打背部,以促使异物排出。
宝宝吃东西噎住的急救方法
一、噎住了,快用3大急救法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噎住了,千万不要惊慌,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立即对孩子进行急救,迅速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拍背法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侧后位,一手置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击6-8次。
推压腹部法
将孩子仰卧于桌子上,家长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压,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让孩子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海氏手法
较大的儿童可采用立位急救,家长站在儿童后方环抱儿童,左手握拳顶住儿童腹部脐与剑突之间,右手压在左手上面,双手向上向后方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以利异物排出。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微弱,面色发乌,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宝宝吃东西噎住了,家长们具体要怎么办
导致儿童意外窒息原因第一是进食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坚果(如花生、瓜子、荔枝、龙眼、葡萄)之类的食物;纽扣、玩具的小零件等硬物;还有一些软而粘的面包、果冻等食物。噎着不同的东西,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小而硬的东西
糖果、玩具小零件等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应该这么做: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进行挤压。
3.若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软而黏的东西
年糕、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黏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当孩子噎着了,这时应该这么做:
1.让孩子侧躺。
2.让孩子将嘴巴张开,如果你可以看到噎在喉咙里的东西的话,请用手指将东西抠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孩子后舌根,帮助孩子催吐。
三、什么时候需要医生、黄金急救时间
什么时候需要医生?
当你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时:
1.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发紫等请尽快送医,因为异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了。
2.咳嗽剧烈、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3.挤压胸部时,孩子会感觉疼痛。这很有可能是吞入回形针、玻璃或其他金属片了。
黄金急救时间
6分钟,是孩子噎住窒息后的黄金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根本就是争分夺秒的事,如果1分钟内开始急救,被救回来的可能性是90%;如果5分钟才开始抢救,那成功率就降到40%—50%。脑循环缺氧6分钟后,可能造成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异物卡喉的急救知识
1、异物卡喉怎么办
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冲击法
气球都玩过吧?一不小心吹的太大了,就会用手捏气球让气从气嘴里“跑出来”。这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物理原理。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腹部冲击法,急救者双手握拳,给患者来个“背后拥抱”(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造成上腹部下陷,膈肌上升,密闭的胸腔有了压力后,突然看见气管这道“曙光”,异物很有可能跟随每次冲击所产生的强大气体,顺势排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做法却因人而异。
如果是1岁以下的宝宝
1.1、拍背法。家长将宝宝头朝下,用前臂扶住,然后一只手用来支撑其头部和颈部,另一只手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5次。
1.2、压胸法。这在第一种做法实施无效后进行,家长让宝宝平躺在自己的大腿上,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快速按压宝宝的胸下廓和脐上的腹部,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是1-3岁的宝宝
家长把宝宝抱起来,手臂贴着宝宝的前胸,一只手捏住其颧骨两侧,另一只收托住其后颈部,在宝宝背上拍打1-5次。
如果是成人
这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原始的做法,成人可采用站姿急救,开始依旧“背后拥抱”来个亲密接触,左手握拳,使虎口贴在患者腹部位置,右手握住左手手腕,然后急速向患者腹部上方施压,直到异物吐出为止。
不管是宝宝还是成人,吃东西的时候要一心一意,异物卡喉这么尴尬的事情,还是不要被你碰上的好。
2、幼儿卡喉急救方法
旦发生儿童憋闷窒息的情况,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从背后抱住患儿的腰部,使患儿骑坐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重复而有节奏进行,直到异物排出。以上方法未奏效,应马上让患儿取右侧卧位,使异物由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拍背法,让儿童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儿童咯出异物。注意!婴儿异物堵塞千万不能顺着拍背,大多数市民以为顺着拍背能把异物拍下去,拍到食管里,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顺着拍背只会把异物拍到气管深处,越堵越严重。
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立即就地进行心脏及肺的复苏,可以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把宝宝平放在硬板床上,用2-3个指头压住胸骨下段,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冲击压迫,深度为2厘米,频率为100次/分左右。对于新生儿可用拇指按压法,将手掌伸开握住儿童半个胸廓,大拇指按住胸骨下段,另四个手指并拢于置于背部,然后相对挤压。注意胸外按压不要用力过大,避免胸郭骨折。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首先要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宝宝的头尽量后仰,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住患儿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吹入宝宝口内,见胸廓扩展起伏才算有效。再放开鼻孔使气体随胸廓回缩而排出。如此反复,频率为30-40次/分。注意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以防肺泡破裂形成气胸。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则要按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摩15次这样反复进行。当在颈前或腹股沟内侧部位触及动脉搏动,或紫绀的面色渐转为红润,甚至出现自主呼吸时,说明抢救有效。当然,与此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尽快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3、异物卡喉的急救步骤
3.1、神志清醒,能够咳嗽的患者应让其不断咳嗽。
喉咙内卡入异物时,如果能够咳嗽,应鼓足力气,不断用力咳嗽。通过自己咳嗽把异物咳出来是最有效的方法。
3.2、神志清楚,但不能用力咳出异物或无力咳嗽时可采用背部拍击法或挤压法。
背部拍击法:拍打后背,一只手的手掌撑住患者前胸,用另一只手掌的掌根部快速用力地拍打患者肩胛骨中间部位4-5次。此时,患者的头部应比胸部位置低。
挤压法:站在患者背后,单手握拳,从患者腋下环绕至脐部。另一只手同样绕至患者脐部,握住握拳的手,向上迅速挤压4-5次。
怎样防止呼吸道异物
1、将食品切成小块,细嚼慢咽。特别是年糕等食物,注意不要粘住喉咙。
2、吃饭时不要说笑。
3、饭前和吃饭过程中不要过量饮酒。
4、小儿嘴里塞满食物时不要走动、玩耍。
5、婴幼儿身边不要放置小件物品。
宝宝喉咙卡异物急救方法
孩子是一个弱小的群体,很容易被外界伤害到。家长们要多注意保护孩子,生活中也要多学习一些急救措施,例如孩子喉咙卡异物的急救方法。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以后要多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那真的发生该怎么做呢?
先来看看宝宝们都吞下了什么?硬币、发夹、图钉、钮扣电池、扣子等,笔帽、橡皮、玩具的小零件、蚕豆、葡萄、黄豆等,五花八门。其中,宝宝最爱吞的还是硬币,占了半数以上,从一角到一元都有。
不过,医生们最怕还是宝宝吞了软质食物,最危险的就是果冻。宝宝吞咽发育不完善,万一堵住气管,几分钟人就没了。即使果冻老老实实地待在食道,又滑又软也无法像硬币可用钳子夹出;如果拿取软物用的负压吸引器来吸,也容易堵塞。
如果突然发现宝宝面色不好,呼吸困难,第一时间不是送往医院,而是立即急救让异物排出。
第一步,用手指抠催吐,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喉咙深处,按压舌根来催吐。
第二步,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让宝宝俯卧趴在腿上,头低一点,膝盖顶着宝宝的胃,用空心拳从下往上快速叩击宝宝背部两侧,一分钟100次左右。注意避开脊柱和腰两侧的肾区。
如果宝宝在3岁以上,能独立站稳,还可以采取站姿。让宝宝上身略向前倾,大人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两个大拇指顶住胃,猛烈而迅速地往上顶。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的双腿,用空心拳拍后背。
家里如果有2个人,一个人紧急处理,另一个人拨打120。一般卡得不深的气管异物在家里拍拍背就咳出来了。如果3分钟还不见效,估计是卡得比较深,要赶紧上医院。提醒3岁以内的宝宝最喜欢用嘴去感知世界,家长们务必将小物品收拾好,以免被宝宝误吞。
什么是气道异物
任何与气体无关的东西进入气管内都叫气道异物,它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剧烈呛咳,不过当异物存留在气管的一侧时,也可能暂时不会出现咳嗽,但此后会间断地出现咳嗽,甚至发热。
为什么会发生气管异物
在喉以上的部位叫咽腔,咽喉往下可分为两个腔道,前面叫气道,后面是食道,两者之间有一重要组织叫会厌软骨。当进食时,会厌软骨遮蔽喉腔,使食物不能进入到气道里;反之,当喘气和说话时,会厌软骨张开,使气体能够顺利进入气道内。若在吃饭时同时说话,会厌软骨关闭不严,使食物进入气道内,从而导致气道异物。
如何预防儿童发生气管异物
1、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3岁以内宝宝不要给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5岁以下宝宝不要吃泡泡糖和不要进食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
2、教育孩子正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
3、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小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4、对于刚会爬、会走的宝宝,周围不可放置小物件,以免抓到后放入口中。
5、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切不可急于从其口内挖取或打骂。
6、调制孩子饮食时,应仔细小心,防止有异物掺杂。
7、告诉孩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吃瓜类时吐出瓜子,最好将瓜子取干净后再给孩子吃;吃水果时要吐出果核,切勿囫囵吞食。
结语:有关孩子喉咙卡异物的急救方法,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救方法当然要掌握,更重要的是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预防措施要做好,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对孩子的伤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