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特点有哪些
帕金森的特点有哪些
开关现象
所谓"开关现象"指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和加重(关期)间波动,关期伴有明显的无动症,开期常伴有异动症。在生活中常表现为突然僵硬、无法动弹,比如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等,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然后突然缓解,伴有明显的异动症。"开关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副反应,机理尚不明确,其发生与服药时间、药物血浆浓度无关,故无法预测发生关期的时间。
异动症
而所谓"异动症",是指舞蹈样或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肌强直或肌痉挛可以累及头面部、四肢、躯干,有时表现单调刻板的不自主动作或肌张力障碍。
无论是"开关现象"还是"异动症",治疗上都比较困难,表现为持续时间不定,病症程度深浅不一,因此对患者来说,"开关现象"和"异动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可谓严重。
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的出现分为器质性和心因性两种,前者表现为即使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仍然不见改观。而心因性,则是由于担心病症无法治愈产生的心情烦躁等情绪。患者可能变得哀伤、忧郁,同时这样的情绪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家人,并表现为对他们乱发脾气,最终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情绪,造成情绪上的恶性循环。
帕金森病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接下来简单给大家讲解一下帕金森病的症状特点显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先,帕金森患者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容易被旁人觉察的异常症状
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迷走神经背核危害构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缘由。患者常呈现顽固性便秘,这是因为肠蠕动的运动徐缓所造成的,钡餐查看可见大肠无张力乃至构成巨结肠。很少呈现肠梗阻。食道、胃及小肠的运动妨碍可导致吞咽困难、食道痉挛以及胃一食道倒流等,吞钡查看可见反常的食道缩短波。
脸部皮脂排泄增多乃至呈现脂溢性皮炎在本病也多见,特别是脑炎后患者尤为明显。有的患者很多出汗,可仅限于震颤一侧,故有人认为是因为肌肉活动添加所造成的,并非因为交感神经妨碍。有的患者很多出汗,但大多局限于震颤一侧,不扫除是肌肉活动添加所造成的。
尿急,尿频和排尿不畅是常见的表现,其间尿失禁呈现于5%~10%男性患者中,这是因为无效的高反射性逼尿肌缩短和外括约肌功能妨碍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前列腺肥壮导致,或服用抗胆碱药物所造成的。
性功能妨碍。超越一半的患者存在性功能妨碍,特别是性交次数少和没有性生活,男患者早泄、阳萎常见,女患者缺少性高潮。
2)嗅觉减退
有些帕金森氏病病人嗅觉减退或缺乏。一个气味分辨试验评分是显示90%病人分辨不同气味的评分低于正常范围,其中75%病人对急性阈值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出现早,并且似乎与疾病持续时间无关。
3)情绪与智力改变
某些帕金森氏病病人还可以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表现为抑郁和(或)痴呆的症状。部分病人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自制力差,无自信心,悲观厌世;有的则表现情绪焦虑、多疑猜忌、固执、恐惧、恼怒等。
数据显示约14%~18%病人逐渐发生痴呆,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运用学会的知识的能力降低,行动的愿望减少,思维迟钝,视觉空间觉障碍,智力的下降等方面。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中帕金森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平时不容易察觉,特别是老人,很多人以为这是老人表现出来的一种正常的状态,所以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多加注意。
2。其次,帕金森患者前期表现为静止性震颤
震颤是因为肢体的协同肌与拈抗肌接连发作接连的节律性的缩短与松懈所造成的。帕金森氏病典型的震颤为停止性震颤,即患者在安静状况或全身肌肉放松时呈现,乃至体现更显着。
震颤频率为4~6Hz,震颤常最先呈现于一侧上肢远端,典型的体现是拇指与委曲的食指间呈“搓九样”震颤,跟着病况的开展,震颤渐涉及整个肢体,乃至影响到躯干,并从一侧上肢扩大至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通常最终劳累。上、下肢均劳累时;上肢震颤起伏大于下肢。只要极少数患者震颤仅呈现于下肢。
停止性震颤是一种复合震颤,常伴跟着替换的旋前一旋后和委曲一扩展运动,并且不会单纯以一种方式呈现,通常是可变的。发病早期,停止性震颤具有波动性,在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暂时不见,但数秒后又呈现;至后期震颤在随意运动时仍继续存在,心情激动、焦虑或疲惫时震颤加剧,但在睡觉或麻醉时不见。当前,肌电图,三维加快测量计等技能可用于调查震颤的节律与频率,但尚无一项技能可作为客观评价震颤的规范。
3。行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症状特点显示
在病变早期,某些帕金森患者由于前臂和手指的僵直入可造成上肢的精细动作变慢,运动范围变窄,突出表现在写字歪歪扭扭,越写越小,尤其在行末时写的特别小,称为写字过小征”。
跟着病况逐步开展,呈现举措蠢笨、不协调,平常生计不能自理,各项举措完结缓慢,如患者在进行一些连续性举措时存在艰难,半途要中止顷刻后才干重新开始;不能一起做两种举措,如患者不能一边答复问题一边扣衣裳;不能完结连接有序的举措,精密举措受影响,如洗脸、刷牙、剃须、穿脱衣裳和鞋袜、系鞋带和钮扣,以及站立,行走、床上翻身等均有艰难;患者的联合运动功用受损,行走时双上肢的前后摇摆削减或彻底不见,这往往是本病早期的特征性体征;
4。肌僵直也是帕金森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症状
肌僵直对于不同的帕金森患者有着不同的显示。僵直可累及四肢、躯于、颈部和头面部肌肉,而呈现特殊的姿势,在出现肌僵直的时候患者四肢、躯干、颈肌同时受累时,病人出现“猿猴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双上肢紧靠躯干,双手置于前方,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略为弯曲,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屈曲,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手在腕部向尺侧偏斜。肌僵直严重病人可引起肢体的疼痛,易被误认为肩周炎、风湿,需注意鉴别。
患了帕金森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1、供给充足水,以补充水分消耗,也减少药物副作用。
2、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
3、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禁烟酒。
4、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65%是有益处的。
5、限制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0.8克为宜.帕金森病人的症状睡眠后减轻,全天蛋白质分配应白天少,晚餐适量增多。
6、帕金森患者选择饮食时,应考虑到老年病人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应结合帕金森病及老年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总热量。
患了帕金森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上就是专家针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的患者朋友们。专家指出,患有帕金森疾病并不可怕,只有我们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多多注意帕金森的饮食健康,是可以降低帕金森的危害程度的。
帕金森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国在世界上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居全球之冠,因此无论现在还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帕金森氏病在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帕金森病通常起病隐袭,不易被患者本人及家属注意发现,病程进展相对较为缓慢,呈逐渐加重的特点。专家说引起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有很多,简单列举了几条给大家供于参考。
原因之一有老龄化:帕金森病多在60岁以上发病,但65岁以上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并不高,因此年龄老化只是帕金森病危险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目前至少有6个致病基因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但帕金森病中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还是散发病例。遗传因素也只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因素之一。
不过同时专家也表示帕金森病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由于帕金森氏症确切的病因不清,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根治的方法,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确诊,病情迁延,症状持续,给病人及家庭带来很多痛苦。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
首先,针灸治疗帕金森,要注意什么。根据帕金森的临床症状,选用头针治疗。如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用运动区。共济失调,可选用平衡区。语言障碍,可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分选语言区。如果有感觉障碍,可选择相对应的头针感觉区。
其次,针灸治疗帕金森注意。针灸的选穴问题。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实际施治过程中。可根据,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选用,这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还有,针灸治疗帕金森的话时间的问题。定时开穴施治。采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定时。开穴进行,针灸,将可在,选穴少的情况下。取得较为突出,的疗效。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帕金森,身体有其他发热等,不宜针灸,可暂停针灸。
帕金森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治疗法:
主要是根据中医治疗帕金森的原理而来。帕金森疾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采用人体穴位中的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人体主要穴位,可根据帕金森的实际病情增加或是减少穴位。施针时,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不可操作1小时。一般针灸治疗法的疗程是10-15天。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帕金森患者的实际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时,施针时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存在治疗周期长的特点,这跟帕金森疾病的特性有关系。帕金森属于顽固性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这些特性导致了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周期。不仅仅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疾病周期长,其他方法治疗帕金森也存在周期长的特点。
帕金森用针灸能治好吗?针灸也不是随便就能使用的。对于帕金森,涉及到的是我们的大脑。因此,我们的针灸更是不能马虎。否则的话,会导致针灸治疗帕金森的效果,变得更差。
如何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有效治疗
1、定位病灶位置
治疗帕金森,要确定帕金森发病的病灶(人们常说的“病根”)位置,这样才便于针对病灶点进行精确治疗。帕金森患者可以通过“神经影像定位仪”进行帕金森病灶点的定位。
2、制定“一对一”治疗方案
由于每位帕金森患者的病情程度等情况不同,所以,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帕金森治疗专家会针对每位帕金森患者 制定“一对一”的精确治疗方案。
3、根据方案 接受治疗
专家根据制定的“一对一”治疗方案,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全电脑数字化高新短波冲击技术”的治疗(不开刀、无副作用),该技术释放的“短波磁”可作用于患者病灶点,冲击溶解病灶,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
4、康复护理过程
治疗任何疾病,都需要一定的护理时间,所以帕金森患者通过治疗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帕金森患者大约需要3—6个月的康复护理过程。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或家属在网络上查阅治疗、预防资料时,经常搞不清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以为都是同一种病。实际上,通常所说的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
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征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帕金森病的病因还不清楚,病理改变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而发病。而帕金森综合征则是已知病因的,即脑的病理改变使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多巴胺产生不足或不能传输多巴胺来维持正常神经功能所致。
tips——何谓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所以又把帕金森综合征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如何防止得帕金森
如何防止得帕金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预防帕金森的方法并不了解,这样就容易诱发帕金森发作,为了使自己远离帕金森的困扰就应当做好帕金森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自己的一生不会受到帕金森的困扰。可能大家对帕金森的预防还不是特别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帕金森的防治办法。
如何防止得帕金森?防止得帕金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锻炼。提倡让患者多锻炼,这是可以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的有效方法。锻炼时,应选变化较多、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比如让患者多走走弯曲的石子路,这对于延缓运动功能减退,很有好处。
二、如何防止得帕金森??预防帕金森病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据悉不戴面具喷洒农药更易患帕金森病,避免重金属锰以及放射线污染。如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群应注意自身与危险因素的隔离,关于预防帕金森病的方法,还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汽车尾气含大量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可令细胞死亡。
三、防止得帕金森应该注意避免精神疲劳。精神压力大、用脑过多易导致脑细胞提早衰退;避免用铝锅炒菜。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铝锅烧菜,因为铝离子分解会沉积在细胞内,加速细胞衰老。
四、饮食。帕金森病患者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容易便秘,要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粗纤维食物和西瓜、香蕉等有通便功效的水果。此外,多巴类药物不仅要空腹服用,像鸡蛋、肉等高蛋白食物晚上吃,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如何防止得帕金森”这个问题,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现在大家对防治帕金森不再感到陌生了吧。帕金森危害不容小觑,因此中老年人特别需要重视做好相关的护理和预防,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做好帕金森的防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其实很多人对于帕金森病都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很多人把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混合为一种病,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听听小编的介绍吧!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或家属在网络上查阅治疗、预防资料时,经常搞不清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以为都是同一种病。实际上,通常所说的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
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征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帕金森病的病因还不清楚,病理改变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而发病。而帕金森综合征则是已知病因的,即脑的病理改变使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多巴胺产生不足或不能传输多巴胺来维持正常神经功能所致。
tips——何谓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所以又把帕金森综合征称为 “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帕金森病,该病因黑质纹状体变性、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约占帕金森综合征的80%。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表现类似帕金森病,但程度重,病变广,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包括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路易体痴呆(DLB)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是由药物、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病因所致。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安定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Fahr病、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等。
临床表现1.帕金森病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包括起动缓慢,冻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一般姿势不稳是晚发的症状。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临床表现除了具备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外,尚有突出的锥体束征、小脑萎缩、认知损害等,受累部位范围较广,症状较重,对抗帕金森病药物反应不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多系统萎缩(MSA) 目前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MSA-P和MSA-C型,其中MSA-P型表现为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综合征症状,MSA-c有突出的小脑损害,但无论何种类型,MSA首发症状多为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或膀胱残余尿增加),男性有勃起障碍等,可在出现帕金森综合征之前数年即存在。(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以假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障碍和轻度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比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较早出现步态不稳、跌跤现象。(3)皮质基底节变性(CBD) 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减少、肌阵挛、姿势障碍、肢体肌张力增高(上肢多不对称)、皮层复合觉缺失、失用,异己肢感现象等。晚期可出现痴呆、步态不稳和平衡障碍。(4)路易体痴呆(LBD) 主要症状为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样表现和幻觉。进行性加重的皮质性痴呆是其特征性症状,可伴发失语、失认、失用和空间定向障碍。部分以肌僵直、运动减少、姿势障碍、步态异常和震颤等帕金森病样表现为首发症状。
3.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各种已知原因,包括血管病、药物、感染、中毒、外伤等所致的帕金森病样表现。(1)药物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多由服用多巴胺能耗竭剂或具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的抗精神病药或钙离子拮抗剂引起。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居多,多出现于用药后3个月内。多数患者症状可逆,停用相关药物数周或数月后症状可消失。表现为服用相关药物后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迟缓、运动减少、姿势不稳等锥体外系症状。起病较快、进展迅速是其特点。震颤较轻微或不出现,但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较明显,还可出现静坐不能,口、面、颈及肢体的不自主运动。(2)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碎步,步态不稳,对称性铅管样肌僵直,缺乏静止性震颤,半数以上患者有假性球麻痹及锥体束征;以下肢受累为主,对左旋多巴治疗无效。
4.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可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和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具有某些帕金森病的特点。常见:(1)肝豆状核变性 多有肝功损害及肝硬化,发现角膜K-F环和血清铜,铜蓝蛋白低即可确诊。(2)Fahr病 以锥体外系症状,癫痫,智力减退为主要症状,临床上需排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继发因素引起的基底节钙化。(3)Hallervorden-Spatz病 由泛酰酸激酶基因突变引起,患者多有锥体系、锥体外系、大脑皮质等多部位受累的表现,MRI检查显示特征性的“虎眼征”。
为什么帕金森综合症不等于帕金森病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故又把帕金森综合症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若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老年人抑郁需警惕帕金森
识别帕金森病抑郁症
洪教授说,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震颤,僵硬,多在60岁以后发病。国内外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0-70%,而且与年龄相关,65岁以上患者帕金森抑郁的发生率更高。所以,家中如果有年龄较大的帕金森患者,家人一定要密切留意患者情绪、行为等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帕金森抑郁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帕金森抑郁表现又有他的特殊性。
相比单纯性抑郁症,患者年龄大、无诱因、精神症状伴随明显器质性病变:
1、单纯性抑郁症一般发生在20-50岁之间,65岁上发生单纯性抑郁症的机率较小;帕金森抑郁患者年龄多数偏大,而且年龄越大,抑郁症的发生率越高。
2、单纯性抑郁症一般有明显的社会生活事件刺激,或者由于生存压力过大等负面因素引起;帕金森抑郁不一定有明显的诱因。
3、单纯性抑郁症多为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帕金森抑郁除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外,还有肢体活动障碍、认识障碍等器质性疾病的表现。
临床症状有一定的隐蔽性:
1、帕金森抑郁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症状有老年抑郁症的特点,有时在抑郁、低落等情绪方面的表现不一定特别突出,他们更多表现为身体方面的不舒服,例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焦虑烦躁、疲惫无力、记忆力减退、行为迟缓等症状。
2、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在早期就已表现明显,而躯体症状出现相对较晚,这就使帕金森抑郁的诊断更加复杂。他提醒,当老人出现很严重的抑郁症状时,家属也应密切留意老人有没有出现四肢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帕金森病症状。
抑郁、帕金森,双重提防
洪教授曾收治过一位74岁的男性帕金森抑郁患者,表现为情绪极度消极、低落,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家里得专门派一个人陪着他,以防他想不开。家人多次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抗抑郁治疗一年,效果不明显。最后,心理医生建议到神经科来就诊,检查发现,他有肌肉强直、右侧肢体轻度震颤,是一位帕金森患者,经过帕金森药物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半年后,患者情绪又恢复了以往的开朗。
洪教授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帕金森病抑郁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不管是先发现老人患有抑郁还是帕金森病,家属们都应该要做好双重提防,因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只有接受帕金森病系统治疗的同时,进行抗抑郁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何做好帕金森患者的护理工作
1.作为患者您是否已经对帕金森有了具体的了解,如果没有认识帕金森是什么,那么需要努力让帕金森病人了解疾病起病缓慢,逐渐发展的特征;治疗目标是减轻帕金森的症状,预防帕金森的合并症,尽最大可能推迟病残时间。这是最主要的帕金森的护理方式、
2.鼓励帕金森病人自己也要懂得该如何护理,比如说日常的生活习惯等等。自我护理,如扣钮扣、系鞋带、举筷进食,主动运动,平衡训练,尽可能增加独立性。
3.帕金森的护理在生活中冶需特别关注,鼓励或协助帕金森病人做主动运动,从完全被动至自己做一部分,做好安全防范,移开环境中的障碍物,地面平坦,协助帕金森病人移动,防止摔伤,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堆积唾液,防止吸人性肺炎,清除过多分泌的油脂,做好皮肤护理。
4.饮食指导,尽可能让帕金森病人独立进食,但必须避免呛咳,让帕金森病人细嚼慢咽,食物应高蛋白、高热量并多进食含纤维较多的水果、蔬菜。因此,帕金森的护理在饮食方面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