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对于非身体正常生长所导致的流口水,除了接受治疗外,妈妈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来改善。食疗的方法天然又健康,对宝宝没什么伤害,是不错的选择。下面推荐几种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1、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2、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3、白术糖
【原料】生白术30~60克,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怎么办 保证清洁
宝宝流口水如果家长们护理不当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宝宝下巴红的现象,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怎么办?宝宝流口水下巴红如何正确护理?为缓解宝宝流口水下巴红的症状家长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宝宝下巴的清洁,宝宝流口水期间家长们需要及时擦干口水保证宝宝下巴部位的清洁以免加重宝宝流口水下巴红的症状。
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怎么办 使用围嘴
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期间,家长们为避免增加宝宝颈部感染的几率还可以为宝宝准备围嘴,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期间家长们可以每天给宝宝戴上围嘴,这样的话可以有效避免加重宝宝流口水下巴红的症状。
宝宝一直流口水是生病了吗?
一、宝宝流口水属于正常现象吗?
等到宝宝4个月后开始添加含淀粉的辅食时,对唾液淀粉酶分泌刺激较大,而且宝宝这时候也开始会吃手了,唾液腺分泌更多,婴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全,口腔浅又小,这个阶段口水就很多了。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口水,这种情况等宝宝吞咽功能比较健全时自然会缓解。
二、宝宝有呛咳声和“痰”声也正常
当宝宝口水太多积累在咽喉部和口腔时,小喉咙就会发出“呼哧、呼哧”或“咕噜、咕噜”的声音,白天和晚上都会出现,尤其是当宝宝体位发生变化时,声音更大,还有可能出现呛咳声。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等到宝宝逐渐长大。学会吞咽口水后,情况就会好转直至消失。有的宝宝可能8、9个月时就会吞咽口水了,有的则到2岁时还流着口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如果宝宝流口水的时间超过了正常时期,那就应该找医生诊治了。
三、应该警惕宝宝流口水的四种情况
有的宝宝流口水可能预示着身体有疾病,爸爸妈妈要学会观察辨别。
1.流口水伴有流鼻涕、发烧的情况
宝宝如果一边流口水,另一边还流鼻涕、发烧那可能得了是扁桃体炎或者咽喉炎。咽喉部会因为扁桃体炎出现红肿不适的症状,进而影响宝宝的正常吞咽。建议妈妈们要多喂宝宝喝水,病情严重时就得上医院做下检查。
2.流口水同时行为还异常
如果宝宝流口水时还伴有昏迷等异常行为的话,爸妈就得特别留意了,宝宝可能患了诸如面部神经麻痹、智障、脑膜炎后遗症等神经方面的疾病。建议家长发现宝宝这种异常行为时,要带到医院好好检查治疗,消除了发病原因后,宝宝流口水的症状也会逐渐好转并痊愈的。
宝宝长牙会流口水吗 宝宝长牙流口水的处理方法
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造成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保持唇部皮肤的干燥清洁;准备一块柔软的棉布,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留口水的地方皮肤比较娇嫩,如果动作太重,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擦口水的棉布要经常洗烫。
当宝宝流口水时,不要责怪他,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围嘴,围在宝宝的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围嘴应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而且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也要勤换洗,保持干燥清洁。
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的现象,那么可以涂抹一点有收敛作用的药膏,尤其是嘴角部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口水对皮肤的刺激性,保护宝宝的皮肤。不过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则不宜自己用药,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另外,鹅口疮,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也可有流口水的表现,应进行鉴别诊断,以便进行确诊治疗。
宝宝流口水要流到多大
通常宝宝流口水要流到1岁半左右才会停止。
宝宝的这种流口水现象,会从宝宝3个月开始越来越多,一般在长牙时期是宝宝流口水的高峰期,很多爸妈对此都非常头疼,不过家长们可放心,宝宝流口水的现象会随着宝宝的长大而渐渐消失,通常在宝宝一岁半的时候,牙齿长的齐全了,吞咽能力强了,宝宝口水也会渐渐消失了。
两岁宝宝感冒流口水的原因有哪些
口水是一种很好天然的润混食物的液体,口水中所含的成分可以分解食物中酶成分和一些营养成分,从而能让我们人体可以更好的吸收。
宝宝刚出生。刚出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宝宝分泌口水的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好,所以还不能分泌出口水。
宝宝四个月。等到宝宝长到四个月了以后,家长们开始渐渐的给宝宝添加一些含有淀粉的食物当做辅食,由于这个时候宝宝分泌口水的功能就开始慢慢完善,就会刺激神经,宝宝就会开始流口水了。
宝宝五到六个月。这时宝宝流口水的量就会开始增多,但是因为宝宝的吞咽功能好没发育的完全,宝宝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吞咽食物的动作,嘴巴里面的空间也还没那么大,口水就会流出来。
宝宝七个月以后。宝宝就开始要开始长出小牙齿啦,同时牙齿的长出,会引起宝宝牙龈的不舒服,刺激到牙床上的神经,导致宝宝大量的分泌口水,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里很会流口水是很正常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牙齿慢慢都长出来后,嘴巴的容量也就变大了,也可以慢慢的吞咽了,宝宝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慢慢变的少。也会由于个体的不同,有些宝宝流口水的时间会有些久,但是一般宝宝在成长到两岁的时候就不会了。
也有些流口水是因为宝宝生病的缘故。当宝宝流口水还同时有口角破了甚至发炎,不吃东西的话,就是由于口腔炎所引起的,如果吃东西没有力气,小脸很消瘦,这就是由于消化不良,肚子里有蛔虫。
此外,爸妈要特别注意别在认为宝宝可爱时就情不自禁的捏一捏宝宝胖胖的脸颊,唾液腺会因为捏脸颊的动作分泌更多口水,加重宝宝流口水的情况。
一岁小儿流口水有益处吗
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只吃母乳或奶粉,而这些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分泌的唾液就很少,此时宝宝一般很少有口水流出。但是4个月以后,吃了米粉等含淀粉的辅食,刺激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再加上此时有的小宝宝还喜欢吮吸手指等,更加重了唾液腺的分泌,而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功能又不健全,不会把流出来的口水咽下去。同时,长牙也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导致口水增多。等到宝宝的学会吞咽以后,口水自然会减少。
不过宝宝流口水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而且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可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妈妈在了解到流口水的好处之后,担心和苦恼有没有消失了很多呢?不过长时间流口水终究是弊大于利的,小编建议妈妈一定要注意护理,不能让口水伤害到孩子娇嫩的皮肤,如果在一岁之后仍然会流口水,就要去医院检查治疗。
治疗宝宝流口水的4款食谱
治宝宝流口水食谱:白术糖
原料:生白术30-60克、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治宝宝流口水食谱:姜糖神曲茶
原料:生姜两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治宝宝流口水食谱: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治宝宝流口水食谱: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宝宝流口水怎么治 宝宝流口水食疗
原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原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水65O毫升。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宝宝流口水的好处
也许有的家长会奇怪,宝宝流口水怎么会有好处呢?其实,宝宝流口水是有好处,也有坏处的,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正常的,那么,宝宝流口水什么情况是疾病征兆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宝宝流口水的好处与坏处,好处如下:
1、润滑作用。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
2、清洁作用。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3、促进作用。口水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可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怎么办 涂抹药膏
针对宝宝流口水下巴红症状,严重的情况家长们可以选择涂抹药物来进行改善和治疗,宝宝流口水下巴红期间由于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受到细菌侵扰加重病情,所以宝宝流口水下巴红症状严重的话可以涂抹一些药膏,考虑宝宝身体特殊性的关系建议避免选择含有激素类的药膏,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膏。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异常情况
1、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伴有口角溃疡,那宝宝患上的可能是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宝宝在感染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后,可能在口腔或者舌头上出现溃疡,因为溃疡会很疼,所以宝宝就会表现出吞咽困难,拒绝进食。
2、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时侯,如果会伴随口角长水泡,宝宝可能得的疾病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
3、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还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4、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同时,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宝宝病理性流口水症状
1.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此时宝宝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口角炎,从而引发流口水。
2.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口腔粘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此时宝宝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口腔炎,从而引发流口水。
3.宝宝流口水较多且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此时很有可能是由于宝宝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而引发流口水。
4.宝宝流口水较多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此时很有可能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而导致流口水。
5.宝宝流口水带有黄色或者淡红色,有点臭味,并伴有有轻微发热、不愿意吃东西、烦躁不安,可能是得了舌炎或是牙龈炎。
宝宝流口水食疗方法
很多宝宝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作为大人看到了经常会不以为然,认为擦掉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症状是可以治疗的。接下来就介绍几种能够治疗宝宝流口水的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一、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白茯苓30-50克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三、姜糖神曲茶
【原料】生姜两片,曲半块,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四、白术糖
【原料】生白术30-60克,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