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参考值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参考值
在孕早期的时候做B超是不能判断是否怀孕的,但现在可以用血HCG来确定。血HCG不仅灵敏度髙,而且还因为是“量化”的数据,故而可以准确的判断。
HCG正常参考值:
血HCG的正常值<10μg/L,β-HCG的正常值<3.1μg/L。
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很大,即人同人是不相同的,没有可比性,只可自身比较。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在妊娠最初3个月,HCG水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
尿-HCG(HCG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iu l="" 40="">5000IU/L,孕60~70天>(8~32)×104IU/L(清晨尿HCG水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hCG值随时间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 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
孕妇甲功改变不要轻言甲亢
孕妇怀孕时当然有发生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还要知道
1、怀孕的时候,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蛋白升高,导致检测甲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也就是说正常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增高些,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不能看化验单里的参考值。
2、怀孕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也可以使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它可以导致妊娠期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是妊娠早期甲亢最常见的原因。记着是一过性的,常发生在妊娠前三个月,无需治疗。
3、孕妇肾脏清除甲状腺素增多,还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
怀疑宫外孕做哪些检查
1、尿妊娠试验
尿妊娠试验是诊断宫外孕的一种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如尿妊娠试验结果呈阳性,可初步诊断宫外孕,如结果呈阴性,需进行下一步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2、血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检测
血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检测是早期诊断宫外孕的一个重要方法,并可辅助判断胚胎的活性。宫外孕患者血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一般低于正常宫内妊娠者。
3、血孕酮检测
正常情况下,在怀孕早期,孕妇体内的孕酮水平大多稳定,检查均无异常,但在怀孕8周时,进行孕酮检测,如孕酮值每毫升小于15ng。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简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
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所以在临床应用β-HCG亚基的特性做特异抗体用作诊断以避免β-LH的干扰。HCG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
(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
(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着床晚会影响hCG值吗
着床晚肯定会影响HCG的情况。HCG值是受孕以后升高的,一般隔日翻倍,如果受孕晚的话,这个相对也比较低,但是只要隔日翻倍的话,问题不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增高: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细胞瘤,畸胎瘤,异位HCG分泌肿瘤(如胃癌、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肝癌,卵巢癌,消化系统类癌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也可增高。排卵期也可引起发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现象。建议定期检查,排除心理因素。
一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就是说明怀孕。一般正常人β-HCG放免测定值小于3.1, 如果超过5就可以考虑受孕可能, 如果超过10基本可以确定怀孕。建议你隔天在去测试血HCG如果HCG值呈翻倍升高则不是宫外孕反之则宫外孕的可能比较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提示与妊娠有关,根据你提供的病史,考虑你已怀孕,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怀孕6~8周12000~270000U/L,你的算正常,考虑是先兆流产,建议你立即到医院行B超检查, 保胎治疗高这个检测值需要结合妊娠的时间来分析。在孕7-10周的时候,是最高的,可以达到几十万。如果这样的检测值放在这个时段,那肯定是异常的。如果在停经30几天内是这个检测值,那也是异常的。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呢?由上可知,当检测出人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偏高的结果后,这种情况多是表明被检者已经出现了怀孕的迹象,而胎儿的情况,则有可能是葡萄胎或者畸胎瘤等的状况,因此,女性一定要通过更为严格的孕检来进行检测。
唐氏筛查结果报告单怎么看啊
“校正”里的结果是根据“结果”那一栏的数据算出来的。
报告单上的“结果”那一栏的数据,是指孕妇血液中检测到的AFP、hCGb的实际浓度。是实际的检测结果。
“校正”那一栏里的MOM,即中位数值的倍数,指产前筛查中,孕妇个体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是正常孕妇群在该孕周时血清标志物浓度中位数的多少倍。这个是算出来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一般范围为0.7-2.5MOM。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
在解读报告时,医生还会将甲胎蛋白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妇的年龄、体重、怀孕周数输入电脑,由电脑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症的危险性,不同医院使用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化验结果标明的几率大于正常参考值几率(如1/275),则结果为阳性,表示胎儿患病的几率较高,为“高风险”,应进一步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语: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写为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36.7kDa,大小7.5×3.5×3纳米。hCG为异源二聚体,其α亚基与促黄体素(LH)、促滤泡素(FS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α亚基相同,其β亚基则不同。α亚基含92个氨基酸残基,β亚基含145个氨基酸残基。女性体内hCG的合成在受孕后显著提高,血浆和尿液中hCG的存在是怀孕的最早期信号之一,用于妊娠检测。
妊娠中的雌性哺乳类,不仅其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且胎盘的绒毛膜也可分泌。后者即称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妇尿中的这种物质称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分为糖蛋白,分子量约为30,000,等电点pH=2.95,由两个亚基构成。有类似促黄体激素的作用,给动物以HCG后,幼小的小白鼠的卵巢即发育成熟,而家兔未交配即排卵。
hcg的简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所以在临床应用β-HCG亚基的特性做特异抗体用作诊断以避免β-LH的干扰。HCG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HCG所特异的。 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
1、血HCG 的正常值<10μg/L,
2、β-HCG的正常值<3.1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