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荆芥穗别名: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荆芥穗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荆芥穗有治疗感冒,麻疹,风疹,头痛,疮疡初起的作用,荆芥穗用药禁忌是阴虚头痛忌服荆芥穗。

药名:荆芥穗

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4.5——9g 。

来源: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

脑血管瘤食疗方

食疗方一、

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食疗方二、

小米150克,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碎。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去渣取汁,入麻子仁、小米同煮粥。每日空腹食1次,适用于中风以及大肠涩滞。

食疗方三、

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食疗方四、

黄芪50克,南蛇肉(蟒蛇,蚺蛇)200克。将黄芪和南蛇肉加生姜3片,油、盐、水各适量煲汤,饮汤食蛇肉,每日1次。此方有补气、养血、祛风湿、舒筋络功效,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以及风湿关节痹痛。

食疗方五、

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6~7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作面条放入汁中煮熟。每日空腹食1次。有解热生津、祛风开窍功效,适用于中风所致言语謇涩、神志昏愦、手足不遂,或预防中风以及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菜有几种

食疗方一、

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食疗方二、

小米150克,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碎。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去渣取汁,入麻子仁、小米同煮粥。每日空腹食1次,适用于中风以及大肠涩滞。

食疗方三、

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食疗方四、

黄芪50克,南蛇肉(蟒蛇,蚺蛇)200克。将黄芪和南蛇肉加生姜3片,油、盐、水各适量煲汤,饮汤食蛇肉,每日1次。此方有补气、养血、祛风湿、舒筋络功效,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以及风湿关节痹痛。

食疗方五、

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6~7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作面条放入汁中煮熟。每日空腹食1次。有解热生津、祛风开窍功效,适用于中风所致言语謇涩、神志昏愦、手足不遂,或预防中风以及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

食疗方六、

海带50克,洗净、切丝,用醋、盐适量调拌。分2-3次吃完,每日1次,用于冠心病。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菜多种多样,上面推荐的只是一些比较容易烹饪的食物,而且食材也比较容易找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患很有帮助,从健康有效的食疗中去呵护你的身体,帮助消灭体内存在的病毒,每一天都注重食疗保健工作,相信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很快消失。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一般在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后入药,其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之功效,在临床一般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

需注意的是,由于其主要通过发汗来解表,所以表虚自汗、阴虚面赤的患者禁用荆芥穗,以免病情更为严重。

荆芥穗与荆芥的区别

荆芥穗是荆芥的花穗部分,只是植物的一部分,整体呈圆柱形,长度大约有3-15厘米左右,而荆芥指的是全株植物,地上部分晒干都可入药,所以荆芥穗与荆芥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在药理成分和功效作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荆芥可以代替荆芥穗吗

可以代替。

荆芥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而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是同一种植物,具有同样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荆芥是可以代替荆芥穗的。

但由于植物部位不同,药效会有所区别,并且用于治疗的话,都是联合用药的,不可由自身随意将药物进行替代,需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方

1、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6~7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作面条放入汁中煮熟。每日空腹食1次。有解热生津、祛风开窍功效,适用于中风所致言语謇涩、神志昏愦、手足不遂,或预防中风以及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

2、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3、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生荆芥与荆芥炭和芥穗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这两个功效主要是生荆芥的功效,除了生荆芥外,还有用荆芥炭和芥穗这两种属于荆芥,但是又和生荆芥的作用稍有不同的药。

生荆芥,就是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

芥穗,这个是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

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常识。

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分清如何应用。

相关推荐

荆介与益母草有何区别

两种植物的样子很像,茎都是四棱的,花都是粉色的,细微的区别只在叶子的形状上。但是功效不一样。 1、荆芥 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2、益母草 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

荆芥的功效作用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 传统经验认为本品为风病、血病和产后的要药。 1、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咽疼、眼结膜炎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治疗咽炎、扁桃体炎 前人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可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

治疗皮肤瘙痒4种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紫甘蔗皮方 材料:紫甘蔗皮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先将紫甘蔗皮烘干,然后研成细末。 用法:将紫甘蔗皮细末和香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即可。 外用偏方2、四味外洗液 材料: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艾叶90克。 做法: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瘙痒处,每天1次,连用3-5天即可。 外用偏方3、荆芥穗方 材料:荆芥穗30克 做法:取一个纱布袋,荆芥穗烘干后放到里面包好。 用法:将荆芥穗均匀的撒在瘙痒的地方,用手掌来回揉搓到有热感为止。 外用偏方4、花椒水 材料

肛门湿疹可以同房吗 肛门湿疹的偏方治疗

组方: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做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 功效:风湿热邪流注肌肤。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组成:苦参、芒硝各60克,白矾50克,蛇床子30克,花椒、艾叶、荆芥各15克。每日1剂,煎水熏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功效:主治肛门湿疹。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各15克,荆芥穗、防风、僵蚕、浮萍、生甘革各10克,薄荷、蝉蜕各6克。煎水熏洗患处。 功效:主治

荆芥对人体有何功效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 部分。入药用干燥茎叶和花穗,清香气 浓。荆芥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 轻宣升散,具有祛风解表,宣毒透疹, 理血止癌的功效。用于感冒寒热、头 痛、目痒、咽痛、咳啦、麻療、风夺、 痈疮、吐血、便血、崩漏、产后中风、 血晕等。

肛门湿疹的偏方治疗

苦参外洗方 组方: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做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 功效:风湿热邪流注肌肤。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苦参芒硝方 组成:苦参、芒硝各60克,白矾50克,蛇床子30克,花椒、艾叶、荆芥各15克。每日1剂,煎水熏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功效:主治肛门湿疹。 银花牛蒡子方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各15克,荆芥穗、防风、僵蚕、浮萍、生甘革各10克,薄荷、

荆芥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其实临床上荆芥还有很多的应,由其是对于治疗一些像麻疹,风疹这样的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荆芥更是能发挥出很好的疗效。 荆芥——桑一又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

荨麻疹用什么擦有效果

1、醋酒擦拭 用料:52度白酒1份、醋2份。 做法:将上述材料混匀,外涂患处,每天2次,以止痒为度。 功效: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自觉恶风恶寒者。 2、马齿苋 材料:新鲜的马齿苋适量。 做法:马齿苋清洗干净,最好用盐水浸泡几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清洗好的马齿苋捣烂,如果能取其汁的话更好,把捣烂后的马齿苋或汁液直接敷涂于荨麻疹患处5—10分钟,每天可进行1—3次,直到荨麻疹的痛、痒及疹子等症状消除。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凉血、杀菌消炎、散瘀消肿、止痒止痛,适用

荨麻疹偏方民间偏方 荆芥白酒

材料:荆芥穗50克,白酒适量。 做法:将荆芥研为细末,白酒调敷,发作时敷于患处。 功效:荆芥能够发表、祛风、理血,内含的挥发油是其散风、清血热风毒的药理基础。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等麻疹及各种皮肤瘙痒病。

荨麻疹可以用冰块敷吗 荨麻疹冰敷不如药敷好

材料:冰片6克、黄连粉20克、大黄粉25克、滑石粉45克。 做法 (1)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细粉末。 (2)将粉末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直接外敷清洗荨麻疹的部位,每天清洗两次即可。 疗效:有效清热止痒,帮助消除出疹现象。并可为皮肤补水,滋润皮肤、彻底清除面部污垢及化妆残渍。 组方:大风子50g、荆芥穗50g。 制法:大风子50g,捣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冷却至35C后使用,荆芥穗50g,粉碎,过120目筛,装人布袋内备用。先将大风子水涂于患部,稍干后将荆芥穗粉均匀散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揉搓,摩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