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的步骤
新生儿复苏的步骤
新生儿初步复苏的步骤如下:
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因会引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2.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3.吸引。在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将新生儿的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过度用力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的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13.3kPa)。
4.擦干。快速擦干宝宝全身,拿掉湿毛巾。
5. 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果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预防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
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早给予治疗,以减少存活者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同新生儿窒息,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鼻内粘液,生后再次挤出或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预防缺血缺氧性脑病,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和孩子缺血缺氧性脑病。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鼻内粘液,生后再次挤出或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刚出生的宝宝缺氧怎么办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儿科医生共同协作进行。事先必须熟悉病史,对技术操作和器械设备要有充分准备,才能使复苏工作迅速而有效。Apgar评分不是决定是否要复苏的指标,出生后应立即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来确定复苏措施。
(一)ABCDE复苏方案 A(air way):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B(breathing):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D(drug):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价。前三项最为重要,其中A是根本,通气是关键。
(二)复苏程序
1、最初复苏步骤 ①保暖:婴儿娩出后即置于远红外或其他方法预热的保暖台上。②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③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④在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粘液,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先吸口腔,再吸鼻腔粘液。⑤触觉刺激:婴儿经上述处理后仍无呼吸,可采用拍打足底2次和摩擦婴儿背来促使呼吸出现。以上五个步骤要求在生后20秒钟内完成。
2、通气复苏步骤 婴儿经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者可予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喘息和(或)心率<100次,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15-30秒后心率如>100次,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如心率不增快或<80次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O秒,无好转则行气管插管术,同时给予 1:10000肾上腺素 0.1-0.3ml/kg,静脉或气管内注人;如心率仍<100次,可根据病情酌情用纠酸、扩容剂,有休克症状者可给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20μg/kg,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最大量不超过每分钟20μg/kg;对其母在婴儿出生前6小时内曾用过麻醉药者,可用钠络酮0.lmg/kg,静脉或气管内注人。
3、复苏技术 ①复苏器加压给氧法: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但不盖住眼睛;通气率为30-40次/分,手指压与放的时间比为1:1.5,临床可见到胸部呈浅呼吸状;加压2分钟以上者须插胃管,以免过多气体人胃而致腹胀。②胸外按压心脏: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双指法,操作者一手的两个指尖压迫胸部,用另一只手或硬垫支撑患儿背部;按压速率为120次/分(每按压3次,间断加压给氧1次),压下深度约为l-Zcm,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壁;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搏动。③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在复苏过程中出现以下指征者要求在20秒钟内完成气管插管和一次吸引。指征为:胎粪粘稠或声门下有胎粪颗粒需吸净者;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胸廓扩张效果不好,或心率在80-100次、不继续增快者;疑诊膈疝儿。
上面就是对刚出生的宝宝缺氧怎么办的介绍,希望对家长的认识有帮助。新生儿出现缺氧的情况,家长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发现的时候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采取合适的方式积极治疗,同时做好孩子平时的护理措施,保证孩子能够尽快的康复。
怀孕甲亢对宝宝的影响 甲亢孕妇生产的注意事项
1.B超观察胎儿甲状腺大小、是否有甲状腺肿大。如有异常,可能造成难产,考虑剖宫产。分娩方式选择,除产科因素外,一般可以阴道分娩,多数顺利。
2.甲亢孕妇一般宫缩较强,胎儿偏小,产程相对较短。有报道新生儿窒息率高。产程中应补充能量,鼓励进食,适当输液,全程吸氧及胎心监护,q2~4h测血压、脉搏、体温1次,注意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3.如产妇心功能不全,产程进展不顺利,有胎位不正、胎头仰伸、胎头不能入盆等情况,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产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新生儿出生时儿科医师应在场,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留脐带血检查甲功。
新生儿复苏要准备什么
新生儿复苏准备是针对医护人员来说的。那么医护人员在做新生儿复苏时要准备什么?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师各1人。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比如新生儿保暖设备、氧气源、复苏器械、复苏药物等。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方法
1、抢救措施
(1)迅速清理呼吸道。
(2)刺激呼吸,无自主呼吸者,可轻弹足底并使用促醒药纳络酮,必要时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同时给予面罩吸氧。
(3)循环兴奋药的应用,对于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的,给予肾上腺素0.1ml/kg-0.3ml/kg静脉注射。
(4)当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时候,则需要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情况,因此需要给予新生儿维生素K1肌内注射。
(5)保暖。
(6)纠正酸中毒,静脉输入碳酸氢钠。
(7)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护送至新生儿室观察。
2、护理措施
复苏的ABCDE方案是指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重点是通畅呼吸。复苏前准备对有发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应有儿科医师在场,加强产儿科合作,避免因错过抢救时间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纳络酮、碳酸氢钠、维生素K1、可拉明、洛贝林、氨茶碱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儿复苏囊、给氧面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吸痰管等。
(1)畅通气道,摆正患儿体位,头轻度伸仰位,不可过度伸展或过度屈曲。还要注意保暖,选择适宜的吸痰管,先口咽后鼻腔地清理分泌物。吸引器负压不超过13.3Kpa,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疾病预防
预防同新生儿窒息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鼻内粘液,生后再次挤出或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一)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
(二)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
(三)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早给予治疗,以减少存活者中后遗症的发生率。
新生儿出生窒息怎么办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儿科医生共同协作进行。事先必须熟悉病史,对技术操作和器械设备要有充分准备,才能使复苏工作迅速而有效。Apgar评分不是决定是否要复苏的指标,出生后应立即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来确定复苏措施。
ABCDE复苏方案:①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②建立呼吸,增加通气。③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④药物治疗。⑤评价。前三项最为重要,其中吸净呼吸道黏液是根本,通气是关键。
1.最初复苏步骤
(1)保暖 婴儿娩出后即置于远红外或其他方法预热的保暖台上。
(2)减少散热 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
(3)摆好体位 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
(4)在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 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先吸口腔,再吸鼻腔黏液。
(5)触觉刺激 婴儿经上述处理后仍无呼吸,可采用拍打足底2次和摩擦婴儿背来促使呼吸出现。以上五个步骤要求在生后20秒钟内完成。
2.通气复苏步骤
婴儿经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者可予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喘息和(或)心率<100次,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15~30秒后心率如>100次,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如心率不增快或<80次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O秒,无好转则行气管插管术,同时给予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或气管内注人;如心率仍<100次,可根据病情酌情用纠酸、扩容剂,有休克症状者可给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对其母在婴儿出生前6小时内曾用过麻醉药者,可用钠络酮静脉或气管内注人。
3.复苏后观察监护
监护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和窒息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异常、感染和喂养等问题。
新生儿出生时窒息应该早点预防,对于高龄孕妇和高危新生儿来说,一定要加强监护,定期做孕检。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临产的时候尽量不要用麻醉药,对于新生儿窒息,医院方面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来抢救。
新生儿复苏后监护
1、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应继续监护,包括:
(1)体温管理。
(2)生命体征监测。
(3)早期发现并发症。
2、继续监测维持内环境稳定包括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红血球压积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
3、复苏后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有助于估计窒息的程度。及时对脑、心肺肾及胃肠等器官功能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异常,以减少窒息造成
的死亡和伤残。
4、应定期监测血糖,低血糖者静脉给予葡萄糖。
5、如合并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是怎样的
1、抢救措施
(1)迅速清理呼吸道。
(2)刺激呼吸。无自主呼吸者,可轻弹足底并使用促醒药纳络酮,必要时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同时给予面罩吸氧。
(3)循环兴奋药的应用。对于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的,给予肾上腺素0.1ml/kg-0.3ml/kg静脉注射。
(4)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
(5)保暖。
(6)纠正酸中毒。静脉输入碳酸氢钠。
(7)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护送至新生儿室观察。
2、护理措施
复苏的ABCDE方案是指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重点是通畅呼吸。复苏前准备对有发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应有儿科医师在场,加强产儿科合作,避免因错过抢救时间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纳络酮、碳酸氢钠、维生素K1、可拉明、洛贝林、氨茶碱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儿复苏囊、给氧面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吸痰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