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垂钓方法
鳜鱼垂钓方法
鳜鱼垂钓方法
一、活饵诱钓法
此法可以不用浮漂、铅坠,凭手感觉桂鱼是否咬钩。不过这个方法需要钓鱼人搜鱼,春夏两季搜边,秋季搜底。
1.钓饵
桂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小鱼、小虾为主食。可用泥鳅做饵,长大约10厘米,钩子挂背上。用锋利的钩尖从肛门附近的背部处皮下刺入。注意不要伤其脊骨和内脏,保持它的活性。
2.搜边
⑴鱼竿:用1.5~2.1米的海竿或矶竿。选用钓竿要轻,钓桂鱼是手不离竿的,选重的会很累。
⑵钓线:2号以上。搜桂鱼很容易磨线。需经常检查靠近钩子那一段的钓线。有磨损就要换。
⑶钩子:用大的,桂鱼嘴大,吃食很猛。伊势尼9号以上的钩子。钓桂鱼容易损失钩子,不需要好钩子,但要锋利。每次可准备10来个绑好的钩子。
⑷铅坠:不用铅坠,绑个链接即可。如果水流太急,也可以加一点小铅坠。
⑸准备一块布,挂饵或者钓上桂鱼取钩子时都用得着。
垂钓时,挂个泥鳅靠边扔进石洞、石缝附近即可。泥鳅会自己钻石洞、石缝。每个钓位钓4~5分钟,没鱼就换位。钓上一条之后不要走。桂鱼一般都是成双成对,很可能钓上第二条。一般桂鱼吃食迅猛,一口吞下钓饵就跑,此时应顺势提竿。
3.搜底
秋季,桂鱼会躲在岩石边附近的水草之中。要钓远、钓底。钓竿,用2.4米或3.0米的海竿。远投钓底,主要也是靠搜。每个点钓4~5分钟。
二、加坠钓法
钓饵可用活的小泥鳅、小鱼或小虾从尾部的上端钩入,不要弄伤活饵的内脏,保持其鲜活。钩上有坠,不用鱼漂。垂钓时将饵钩轻轻放入钓点,将钓线绷直,慢慢提起。每提起大约30厘米就停住,让铅坠牵着鱼饵游动,10秒钟后如果无鱼咬钩,再向上提大约30厘米左右,如此重复向上。最后,将鱼饵沉底重新开始。也可将饵钩甩出,握住鱼竿让活饵在水底处于溯游缓缓前进状态,当感到竿梢下弹有震动时,迅速提竿。
以活虾作饵最佳,活虾可购买,也可在垂钓时备一些皮糠等撒在河旁诱捞。虾长3~5厘米为宜,鱼钩可用普通鲫鱼钩。线宜长,一般比竿长0.5~1米,坠子要重。
三、打窝钓法
在经常有桂鱼出没的水域。用炒香的麦麸(即:麦皮)加水拌成半干半湿状态,抛到近岸处,引诱小鱼前来觅食。等小鱼抢食的声音引来桂鱼后,将带有较轻的铅坠与鱼漂、挂好鱼饵的钩放入窝内。鱼若咬钩,漂沉下,便可以提竿。若无鱼讯,可上下轻提鱼线或左右移动,诱鱼咬钩。
有条件的话,可到屠宰场买一些生的大骨头,最好是牛马羊等大型动物骨,剁成块(20公分以下),量要大,最低20斤以上投入钓点,等待发窝,一般2小时以上。
可用1.5号线直接绑钩,用大坠,至少50克(因为水急,大坠才能定位),6~7号伊势尼钩。
四、甩竿钓法
甩竿钓法更适宜于夜钓。将鱼饵挂好,投入钓点,收线绷紧,将竿在岸边放好,竿梢夹上小铃。如此设置4、5支竿。一旦铃响即观察竿梢,如弯下或有大的震动应该扬竿收线提鱼。
钓桂鱼也是有危险的。因为桂鱼的背鳍刺、臀鳍刺和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所以人被刺到就会很危险,因此取桂鱼最好是带上厚手套或厚毛巾,顺着鱼头到鱼尾的方向将挺起的鱼鳍按下,再进行摘钩。
钓鱼提竿的技巧
在我们钓鱼的过程中,提竿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我们能控制得好话就能钓上鱼,相反,就会让鱼白白的跑掉。那么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
在我们钓鱼提竿技巧分为松、直、抖、呛。
松:就是说在我们收线的时候要张弛有度,收线的时候鱼的反抗力弱时可快收。如果反抗力大的时候,我们就要立刻的松线。若是牵强的话,反而会跑掉。
直:就是在我们收线的时候要朝直,直往上抬。切勿左摇右摆的,鱼儿在水中发威时,力量要超过体重若干倍,收线时阻力很大的。这个时候只要往前抬,才能承受压力,如果左右摆动的话,很容易造成断竿的。
抖:就是在鱼上钩后,一定要稳住。先抬起轻轻抖动一下,让鱼钩往深处钩去。钩在鱼嘴里钩牢了,不仅鱼吐不出钩,收线时也可减少滑钩的失误。但一定要轻轻地抖竿,重了会钩破鱼嘴而脱钩。
呛:就是让鱼多呛几口水。收线到一定程度,为防止鱼切线,挣扎逃脱,需将鱼的头部抬出水面,再迅速放下水去。反复几次,再用兜网去兜,就容易收上来。
鳜鱼的经济价值
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罗非鱼的钓法
(1)罗非鱼属底层鱼类,食性广而杂,常用的钓饵有:蚯蚓、面团、饭粒、红虫等。以红虫为最佳。有一种罗非冻饵,其效果远超传统饵料。
罗非鱼 (2)钓具一般以2.4~6.3米的手竿为好,钓线以0.15~0.25毫米采线为宜,浮漂采用塑料立漂,鱼钩用3~5号的长柄伊势尼钩。钓线长约2.5~3.5米,以操作方便为准。垂钓时要求坠的下头着地,上头悬起,使鱼钩朝天。
(3)罗非鱼食量大,集群性强,所以用诱饵撒窝时要求量大,一般撒在离岸1米左右,成宽60厘米、长1.5米的带状。用量2~3千克。可用菜子饼、豆饼、鸡饲料、鸭饲料、鸡肝为诱饵。
罗非鱼吞钩后常不动,鱼漂只是由直立变斜侧。发现此情况,立即提竿,将鱼拉出窝点,再提拉上岸,以免惊动鱼群。
垂钓罗非鱼不可沉钩、悬钩。此外罗非鱼口内有小尖齿,其臂鳍、腹鳍、背鳍坚硬,很易刺手,所以垂钩该鱼时应带手套以保护自身安全。摘钩时用毛巾盖住鱼身,用摘钩器,取下钩子。
夏钓黄颡鱼的三大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天气、钓时和水色的选择
由于黄颡鱼有较强的怕光**性,所以,夏季垂钓黄颡鱼,出行的天气最好选择在阴天、大雨过后的细雨靡靡的天气。如果遇到涨水时节,水色混浊的时候晴天也是可以出钓的,但在水质较清、阳光强烈的晴天垂钓黄颡鱼的效果是较差的。
选对合适的天气是垂钓黄颡鱼的前提,其次就是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出钓时间,通过多年的作钓总结认为钓黄颡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傍晚或夜晚,尤以傍晚后至上半夜这段时间,钓效最佳。因为,夜幕降临后,黄颡鱼才开始从隐蔽处游到近岸活动并进入觅食的小高峰。另外,钓黄颡鱼的时间并不是只能在早晚和夜晚,白天的浑水水域里也能钓出好效果,特别是夏季下大雨、暴雨后造成水位上涨水色浑浊并有一定的流速时,垂钓的效果往往也不错。
二、精配饵料,优选钓具
钓黄颡和钓其他鱼种一样,也需要打窝子诱鱼,我认为做窝钓鱼比不做窝钓鱼的效果要好。因为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食源范围较广,喜食小鱼虾、绿蚯蚓、蚌肉、红蚯蚓、红虫、鸡鸭肠等。根据这一特性,钓黄颡时我一般用鸡鸭鹅等家禽肉的下脚料剁碎打窝子,如:将杂鱼、鸡鸭内脏、绿蚯蚓捣碎抛入窝点做窝子。
垂钓黄颡鱼的钓组配置要根据垂钓的方法决定。
1)手竿传统钓时
根据水面和钓点的大小、远近配置钓竿,但一般鱼竿选择5-7米较轻便的软钓竿即可,以增强上鱼的手感,钓线可以用0.6-1.0号线。由于黄颡鱼嘴大,所以鱼钩可以用的偏大一些,用5-7号带倒刺长柄钩为好。
2)在明水区用台钓也可以
但由于饵料基本上用的都是荤腥饵料活食,所以,钩要换上带倒刺的,以防止饵料在抛竿时脱落。
3)在用抛竿垂钓时
最好选用串钩,相对爆炸钩而言,串钩在水底的分布范围要比爆炸钩大很多,这样也就使钓饵的分布范围变大,黄颡鱼中钩的几率也相应的得以提升。
4)在用延绳钓法时
主线可根据水面的大小配置,一般用100-200米长即可,太长操作不便也容易乱线。子线、鱼钩一般配100-150个左右都可以,前提是延绳钓法一般适宜有船或皮筏等工具。
总之,不论用什么钓法,垂钓黄颡鱼时摘钩器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黄颡鱼吞钩猛,常常把鱼钩吞到喉咙里造成摘钩困难,有摘钩器可以很方便的将鱼钩取出来。另外,由于黄颡鱼出水后,身上的刺常是**的,用手直接摘钩容易被其硬刺给扎到,同时用一般的鱼护装鱼容易挂鱼护,最好带上如塑料桶、盆、折叠的帆布包装鱼较好。
三、选好钓点,用对钓法
垂钓黄颡鱼钓点选择很重要,因为黄颡鱼生性怕光且游速较慢,又喜好群居,很少做远距离觅食,所以,垂钓过程一旦选对钓点可连续钓取很多条。通过多年垂钓黄颡鱼,我感觉在以下地方选钓点较好:河道涨水时近岸水质较浑浊、有缓流的洄水湾处;水下有漩涡的边缘处;出水口、进水口两侧有水草、乱树枝、碎石堆的边缘;水面有水草、水下有障碍物或乱石堆附近;桥墩、涵洞、近岸有陡坎边。
1)钓黄颡鱼选用手竿钓时
近似于底钓鲫鱼、鲤鱼,但垂钓的技术要求没那么高,黄颡鱼吃钩都是吞钩,吃钩的漂相基本上是送漂或黑漂,不存在什么涮饵、轻口、滑口什么的。钓黄颡鱼也要打窝,但窝料要以腥为主。漂的调与钓要追求适度灵敏,因为黄颡鱼吃钩猛,在提钩时机的把握上以早为好,当发现漂有开始送漂、黑漂时就要提竿,提竿太迟它常把钩吞到肚子里,造成无法摘钩或过早死亡,特别是高温时不利于鱼的保鲜。黄颡鱼喜欢吞食活饵,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饵料尽量保持新鲜,用蚯蚓或红虫时候要保持蠕动、摇摆状态,以增强诱鱼效果,要勤采取提、拉、拖、逗的方式,以引鱼追食。
2)在用抛竿钓的时候
钓线要略为粗一点,因为深水区碰到其他肉食性大鱼机会较多,以防线过细损坏钓组。在抛钩后,如长时间没动静,也要间隔一会向岸边拖、逗一下,但拖的距离不要太远,一般不要超过0.5米,既让饵料“活”起来,又让鱼能追的上饵,如一个人照看多把抛竿,竿稍上最好配小铃铛,以便及时发现鱼讯。
3)延绳钓时
当串上饵料后,在船或皮划上要沿近岸约一米深的水域依次下钩,边下钩船边后退,这样,在水底布出一道钩阵,以增加钓取的范围。这种钓法一般适宜晚间应用,傍晚下钩早晨收钩,这种方法钓获量大,鱼密度大的情况下,一次就能钓获几十条黄颡鱼,我常看到渔民使用此法但休闲钓者用的很少。
注意事项:
黄颡鱼身上的三根刺都有毒,这是它用来自卫的武器,所以,摘钩时要特别小心,一旦被它的刺刺中会马上发生痛、麻、出血、局部肿胀症状。但被黄颡鱼轻微刺伤也不要慌张,可用手指尽快挤出或用嘴吸出伤口的血,再在伤口附近吐一些自己的唾液做几次按摩,一般过一个小时左右就可消肿。如果被严重扎伤,应及时到就诊,以防感染。用延绳钓方法时,钓者要注意安全,不会游泳者不宜参与操作。
鳜鱼的养殖技术
亲鱼选择及培育:鳜鱼产卵喜流水,人工繁殖先选择1~2千克的健康无伤病的亲鱼专池饲养,喂以野杂鱼或商品饲料时,可进行人工催产,注射鲤脑垂体或HCG、LRH--A等激素,任其自然排卵。鳜鱼卵微粘性,比重比水大,易沉入水底。在环道中孵化应加大流速,每秒不能低于0.2米。受精卵经3~4天,即可孵化出鱼苗。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获得较多的鱼苗。也可捞天然鱼苗养殖。
苗种培育宜用水泥池,面积以几十平方米为宜。要求水质清新有微流。另外要附设小型饲料鱼苗培育池(繁殖期与鳜鱼基本同步的其他鱼类),以保证活饲料的供应。鳜鱼有弱肉强食习性,缺乏饲料时会互相残食,影响成活率。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鱼苗经10~15天饲养,可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这时可转入成鱼养殖。
养殖方法:混养一是在成鱼池中混养,二是在亲鱼池中套养。一般5月份左右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种,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放20~40尾(所放家鱼最小规格应比鳜鱼大1倍),鱼塘亩放30~50尾;放养罗非鱼、鲫鱼较多的成鱼塘可多放,每亩50~70尾;罗非鱼繁殖过多的塘,每亩放100尾左右。混养鳜鱼的塘不宜再放养鲢、鳙等夏花,因鳜鱼长速快,会吞食小规格家鱼种。由于鳜鱼比家鱼耗氧量大,因此混养鳜鱼的塘水质不要过肥,要定期限注入新水。鳜鱼对药物敏感,施用药物时应掌握算准浓度,在水温高的季节采用低剂量或停止用药。成鱼塘套养鳜鱼,主要利用池中天然野杂鱼类作饲料,也可套养部分罗非鱼亲鱼繁殖鱼苗供食。有条件的靠近江湖的塘可灌江纳苗,引进野杂鱼作食物。鳜鱼饲养4~5个月,可长至3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每亩可产鳜鱼5~8千克。
单养即专池饲养。池塘面积1亩左右,水深1.5~2米,水质要求清新,水要保持微流。亩放3厘米左右夏花鳜鱼1000尾左右,并根据鱼存量合理投放罗非鱼、麦穗鱼、虾等野杂鱼,或螺、蚌的肉糜,供鳜鱼食用。投饲量按池养鳜鱼总重的3%~5%投喂
鲫鱼钓鱼技巧
钓鱼技巧
鲫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十分常见的淡水鱼,鲫鱼广泛分布,即便是野外也有着可观的数目,因此是不少休闲钓友的主攻对象鱼。那么野生的鲫鱼怎么钓才好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野钓鲫鱼的方法
我们想要野钓鲫鱼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字:小、细、灵。需要记住的是,野钓鲫鱼宜用双钩、双坠,近钓、守钓、底钓、动钓。
(1)双钩的好处
大家知道野钓鲫鱼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双钩吗?这是因为双钩的目标比单钩大一倍,双钩一上一下,能使鱼容易发现钩而咬钩。双钩可以挂两个饵,不同色味的饵料任鱼儿挑选,双钩有时会有两条鱼同时咬钩。
(2)双坠的好处
双坠灵敏,能迅速及时地将鱼儿咬钩的信息传递到浮漂上,而且漂送得高。
(3)近钓的好处
岸边处的水草茂盛,水温适宜,是鱼儿最佳的活动场所。
(4)守钓的好处
野河水面宽广鱼儿少,要使鱼儿尽快聚拢起来,必须打窝。钓的时候要重点对有鱼的窝子保窝,使鱼留在窝中。如果垂钓者不打窝,拿着手竿到处去找鱼,要找到鱼的踪迹,难度是很大的。
(5)底钓的好处
野外的鲫鱼经常栖息在水底,只有天气稍微暖和后会游动岸边浅水层觅食,其余时间都在水底,因此在野河垂钓要坚持以底钓为主。
(6)动钓的好处
鲫鱼的眼睛像青蛙的眼睛一样,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几乎视而不见,但对动的物体却很敏感的。我们在钓鲫鱼的时候,可以适度的提下竿,让钓饵动起来,模仿虫儿在水中运动,以便鱼儿能够发现,诱使其咬钩。
二、野钓鲫鱼的配备
(1)钓鲫的钩要小
大多数的鲫鱼都在50克以下,所以宜选长柄小钩,以便于摘钩。
(2)钓鲫的线要细
细线隐蔽性好,鲫鱼不易发现,容易上钩。线的长度大概是竿的1/2或1/3,长竿短线,钩入窝时能垂直下落。
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桂鱼,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我们所说的桂鱼学名鳜鱼,又可以称为桂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体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上下颔前有小齿,体色棕黄,腹灰白,体侧有许多不规则斑块、斑点。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也食虾类,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这样做可以成功垂钓草鱼
草鱼生长迅速,口感良好,受到许多人的喜欢,那么大家知道怎样钓草鱼吗?钓草鱼有什么技巧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钓草鱼,从选择钓点等七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钓草鱼技巧,一起看看吧。
一、垂钓时岸上尽量要保持安静
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说话声音也不要过大,过大声响会影响草鱼进食。特别是有草鱼上钩上岸后,钓友会过于激动兴奋,会向其他钓友大声议论甚至会大声描绘中鱼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
二、抄网要在抛投的第一竿前就打开准备好
每一年的洪水期过去后,池塘中的鱼情是十分理想的,垂钓时往往竿子还没有投完,先投的几支竿子可能就有草鱼中钩。如果抄网没有准备好,就不利于及时抄鱼。另外,由于草鱼性情活泼,冲劲大,力量大,因此,事先要将渔线轮的卸力调好,使其用力拉线线能出去且线不断的位置,以防到时在调整曳力时手忙脚乱,操作不当造成跑鱼。
三、检查爆炸钩、串钩的钩尖锋利程度
钓鱼的时候需要检查相关的钓鱼工具,要保证钓鱼钩上的钩尖必须锋利,钩尖钝了,草鱼吃钩会出现只看竿稍弯弓但提竿不上鱼。同时,钩上的糟食宁干勿稀。稀,由于流水作用附钩时间不长或抛投时钓饵落底易被流水冲走,造成空钩。另外,爆炸钩上还可挂两粒嫩玉米粒。爆炸钩饵团可捏成葡萄球状或刺猬状。
四、正确的抛投饵料
一般野河下游河宽一般在200-380米,一般陡岸30-50米就可以达到河底的最深处,因此最远投竿50米以上就可以了,由于主流的流向作用,可确保钓饵落在河底的深浅结合部位上,这真是大鱼的觅食通道。
每竿要确保抛投在固定的钓点上,范围最好不要超过2平方米,抛投后要尽量快速放线,使饵团快速落底,钓饵落底后要将竿慢慢扬起,使其到达河坎上,这样钓线不会在走动,再将海竿放在支竿架上,然后夹上铃铛(夜晚垂钓要插上夜光棒或报警器)。
各种鱼类不同的栖息水层
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同一时间、同一水面、同样的溶氧量、技术同样熟练的人钓鱼,收获却往往大不一样,有的水域或钓点鱼爱上钩,有的水域或钓点鱼则不爱上钩,有的地点这种鱼易上钩,有的地点则那种鱼爱上钩,下面介绍各种鱼类不同的栖息水层。
这是因为各种鱼类,由于它们对食物的需求不同,经常栖息和活动于不同的水层。鲢鱼、鳙鱼主要捕食浮游生物,所以经常栖息活动于浮游生物较多的水体上层。草鱼和团头鲂爱吃水草的根、茎、叶,则经常栖息活动于水的中下层。鲤鱼、鲫鱼则主要取食底栖生物,则通常栖息活动于水的底层。鲇鱼和黄颡鱼,不仅喜食底栖动物,而且怕光,白天钻进洞内,只有在阴天和夜间大量出游,在水底层觅食。
我们常钓的鱼类,大多数主要分布于水体中层以下,并且越是接近水底,鱼的密度越大。因此,钓者在钓鱼时,除非个别鱼类需用特殊钓法,一般是采用底钓密度越大。因此,钓者在垂钓时,除非个别鱼类需用特殊钓法,一般是采用底钓法。
老人可做的娱乐健身项目
①垂钓
钓鱼是一项非常富有吸引力的户外活动,它除了给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外,还会对每一位热爱它的老人提供身心健康之乐。
钓鱼是一种休闲,钓鱼的情趣兼有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奔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垂钓者活动于江河湖海之滨,手持钓竿,杂念皆抛,可陶冶情操,养心修性;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可增进健康;欣赏周围的湖光山色,可心旷神怡;如果能钓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则更是其乐无穷!如果能致力于钓鱼的科学研究,提高钓鱼技巧,则可丰富钓鱼者在养殖、气象、水文、力学方面的知识。同时,钓鱼活动可以给老人带来更多的朋友,增添生活的乐趣。
钓鱼是一种健身运动,钓鱼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动,主要是跑路、垂钓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垂钓动作。它可以使人的整个肌体、器官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体质。静,则要求聚精会神,专心等待鱼儿上钩,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动物实验证明,大脑皮质通过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维持着人的正常机能。因此,神经细胞是否萎缩,对人的衰老变化起着主要作用。大脑皮质的过度紧张,会影响人体正常机能的 运转,从而导致体内外环境失调,引起各种脏器的功能降低。钓鱼活动是保持神经系统健康,使老人心理、生理都有收益的良好手段,是理想的健身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