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应该做哪些检查

手足口应该做哪些检查

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

1、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

2、病毒分离采取病人的水泡液,唾液等以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至:

(1)豚鼠脚掌皮内,4~5天后在其足趾间出现水泡;

(2)小鼠脑内及其乳鼠腹腔内而致死亡;

(3)猪肾,小牛肾细胞培养中出现细胞病变者,则可认为分离到口蹄疫病毒,可进一步用特异性血清鉴定其型别。

3、血清学试验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现在还没研制出防疫这种病毒的疫苗,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特别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手足口症状:

发热,体温达到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卫生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必要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

2、预防宣传。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上幼儿园上学。

3、卫生教育。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上厕所后都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还要教导孩子不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做好检查。幼儿园在教学期间也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有发热,出皮疹的状况的时候要立即通知孩子的家长,并把孩子及时隔离送医院检查治疗。在注意观察一下周围孩子是否有疑似症状的发生,如果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必要时做好停课准备。

5、成立预防小组。幼儿园除了要做好卫生检查以外,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预

防小组,把每天入园孩子们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从入园到出园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孩子每天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都注意。每天进出幼儿园的教室或者其他人员都要做好消毒动作,保证在园孩子们的健康。如果发现感染的孩子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

手足口病需要做的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3、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度。

4、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5、病原学检查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6、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看来,对于手足口病儿的检查工作十分复杂,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能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这样会更有保障,如果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孩子确实有手足口病的病症,那么建议您最好在第一时间找医生为孩子进行治疗。

夏季宝宝出疹子或和手足口病没关系

长疹不是手足口病的“专利”

手足口病一般会引发手掌心、脚掌心、臀部和口腔内部长疱疹,并伴随发热等症状。但是,长疹子并非手足口病的“专利”,发热也不能当成衡量患儿病情轻重的标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患儿都会有长疹和发热的现象。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口腔不适,需要重视,可查看小孩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尤其是手掌、足底等,观察有无皮疹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得过还能再得

在众多家长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认为手足口病在得过一次后就有了免疫力,不会再得,因此放松警惕。其实并非如此。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种人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人感染后只获得某种型别肠道病毒的免疫力,而对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的感染仍然没有免疫力。所以患一次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可能再次患手足口病。因此,家长千万不能在宝宝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就掉以轻心,特别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更应每天检查孩子的皮肤和口腔,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如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的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二、物理学检查

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手足口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5.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临床诊断基础上

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可确诊。

二、物理学检查

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手足口病检查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二、实验室诊断

1、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5、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可确诊。

三、物理检查

1、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手足口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3.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度。

4.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5.病原学检查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6.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2.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1成人手足口病有时候毫无表现,只是感到无力。但是也有一些成人的手足口病会有发烧,手脚溃烂,口舌生疮这些明显的表现。成人得了手足口病,要及时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以免病情扩散。

2成人手足口病是会传染给小孩子的,因此要注意得病之后,不要过多的接触小孩子。事实证明,很多小孩子的手足口病是大人传染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大人一定要特别谨慎。

3成人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同时应该保证卧室里的窗户打开,空气流通,另外,得了手足口病的大人要注意休息,最好是等到手足口病的所有症状都痊愈再接触孩子。

注意事项:成人手足口病一样不可大意,它不仅关系着成人的健康,更关系着成人身边的孩子的健康,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成人如果觉得自己感冒了,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手足口病前期是和感冒非常相像的。

手足口病检查诊断

一、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二、实验室诊断

1、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5、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可确诊。

三、物理检查

1、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开始 怎样判断孩子手口足病

观察孩子看是否有:

(1)手足口臀四部位有疱疹

手足口病除了手足口有疱疹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以及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不过这些疱疹多半在数天后干涸、消退,无痕迹,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2)有感冒发烧现象

手足口病还会发生类似感冒发烧的现象,通常临床上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发烧温度38.5度左右,一般以温水擦浴、多喝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若高烧持续不退,就预示着手足口病可能向重症发展了,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3)口里有溃疡

在口腔黏膜出现分散状的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患者会表现口痛、不思饮食、流口水等症状。

(4)其他并发症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患者,可能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症状,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如果患者在学校或生活环境周围有接触过手足口病,并伴有上述病症表现的,如: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说明患者得了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如果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甚至抗拒进食或喝水,婴儿频繁吐奶、大量流口水、手抠嘴巴等举动,我们要提高警惕宝宝是否患上了手足口病。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且嘴里长满疱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溃疡,那么建议您赶紧送小孩去医院检查,这时,医生往往会给开单要求小孩验血,检查血常规。如果白细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细胞高出许多,就会诊断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

到医院可能需要检查宝宝的粪便,若粪便中检测到具体是哪种手足口病病毒呈阳性,那就说明是哪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呢?手足口病常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手足口病出现之后要积极诊断,积极治疗,以免手足口病的病情加重而给人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很多人对手足口病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在口腔和咽部出现疹子。手足口病比较容易出现在小儿身上,患儿可自觉口腔和嗓子疼痛,因此要好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流食,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长泡

一般先从口腔开始长泡。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肠道病毒,喜欢在人体潮湿、皮肤粘膜薄的地方生长,因此当人体感染手足口病发作时,首先出现病症的部位就是口腔黏膜有分散状的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然后开始患儿可能会接着出现发烧或不发烧的现象,最后患儿的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注意 疱疹性咽峡炎也会出现口里长泡的现象,如果之后患儿仅仅只有口里长泡,而手、足、臀部没有长疱疹,说明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另外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

3岁以上的孩子会的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患者的唾液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因此三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接触了患者的唾液,也是会被感染手足口病的。因此手足口病的传播与年龄无关,只是三岁以下儿童更容易被感染。 手足口病的病毒还可以通过患者的粪便,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说,手足口病人的粪便要进行处理,进行填埋,不能出现在人多密集的地方,要不然的话很多健康人就会被感染到手足口病。 如果三岁以上的儿童,吃到手足口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也是会被感染手足口病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孩子,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更不应该把东西随便乱扔。 所

怎么预防小儿手足口

手足口病在在儿科疾病中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此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孩子没有及时的治疗,严重的话会出现疱疹,尤其是手足部位,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所以怎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就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那么如何在家庭里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呢?儿科权威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要特别注意孩子房间的通风透气,要保持好孩子房间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天都要帮助孩子打扫、消毒。 其次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去,以免引发孩子感染到小手足口病病毒。 第三,成人和孩子的家长都有可能感染到小儿手足口病病毒,不过

手足口病应该如何诊断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

手足口病和湿疹区别

1、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发病部位是不同的,手足口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就是手部和脚部以及口腔等;而湿疹的发病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手部或者是脚部,在躯干、肘关节、四肢、脸部等都有可能会出现。 2、形态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手足口病出现的皮疹主要就是疱疹,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小红点,慢慢就会变成小水泡,而且皮疹是随着皮肤横纹的走向长的;而湿疹主要的表现就是皮肤会有潮红现象,同时还会有瘙痒现象,有时还会发生溃烂或者是渗液。 3、分布规律不同 手足口病和湿疹的分布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手足口病严重的时候也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随着季节变化,手足口病将进入每年的高发期。新安晚报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了解到,为了防止手足口病,今年我省将对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加强防控,其中小学、托幼机构将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2013年我省总发病率较上年有所下降,但部分地区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较往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其中阜阳、宿州、滁州、合肥、蚌埠等地发病和重症病例较多,宿州、阜阳、亳州、六安等地死亡病例较多,南方部分地区有发病上升的趋势。 今年我省将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疫情以及聚集

手足口病与手足癣的区别

1、手足口病与手足癣的症状区别 手足癣由霉菌感染,有传染性,多发生在指、趾间和手掌、脚掌上,有时也会蔓延到手背、脚背上。在指、趾缝间及手、脚掌等处多汗潮湿的地方,发病率较高。 脚癣也叫脚气,初起时多为针尖大小的水泡,水泡不断生出,一阵阵搔痒,抓破后可有小量透明渗出液,数天后脱皮,脱皮后几天后复再起水泡,夜晚痒得更厉害。有时手掌有小块脱皮,又叫鹅掌疯。 儿童手足口病的急性起病,会引起口痛、厌食、发热以及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等症状,而且多数在于靠近舌、颊黏膜以及硬额等处,也非常有可能波及牙龈、扁桃体、软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吗

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是肠道病毒,约有20多种肠道病毒会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发,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食物传播是常见的传染方式。孩子进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都可能受到肠道病毒的侵袭而染上手足口病。 其次,手足口病患者的体液中也含有致病病毒,如咽喉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唾液等,若孩子们一起玩耍时接触了彼此的分泌物,很可能就会感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致病病毒还可能附着在患者使用的一切物品上,如玩具、餐具、毛巾、床上用品、衣物等,如果不注意消毒,病毒残留在这些物品上,健康的孩子一

手足口病验血能查出来吗

手足口病验血无法验出来。手足口病是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最早的症状是:发热,手掌、脚掌、口腔、肛周起红色疱疹,疱疹中间有一点白。严重的会连手腕、手臂、脸上都有疱疹,看你这个是多大的孩子被感染了,14岁以上的基本不会有事,10岁以下儿童比较危险,免疫力还比较低弱。尽快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治疗的话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一边补液,一边用抗病毒的药,如果早期,可以选择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和一些抗病毒的口服药,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合剂,银黄颗粒等。 下面是手足口病的诊断条件: 1、口腔内的粘膜或舌头伴有一处或多处糜烂(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