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最容易得冻疮
哪些人最容易得冻疮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小、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预防冻疮的措施。
哪些人最容易得卵巢癌
哪些人最容易得卵巢癌,可以说卵巢癌的病因不明确,打那时与年龄,生活饮食,环境等很多因素相关。
下面就细说一下高发人群:
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不孕症者。
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
月经初潮早、未生育或未婚独身等女性,卵巢癌发病率高。
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女性。
卵巢癌可在女性任何年龄段发生,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的女性。特别是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
卵巢癌也具有遗传因素倾向,凡是家族有卵巢、乳腺、结肠肿瘤病史者,都应该注意,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做了相关的检查。
精神因素如性格急躁、精神长期被压抑或受到强烈刺激的女性,则发病危险性相应会增加。
环境污染如经常接触滑石粉、石棉、每天吸20支以上香烟、受放射线照射的女性,患病危险性较其他人要高出几倍。
哪些人最容易得艾滋病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更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
美国大部分艾滋病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别高,在罗马、米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 42%,而在美国则为17%。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ⅸ)(还有其它因子缺乏者,主要且最多的发病者是因子凝血因子ⅷ或ⅸ)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ⅸ),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ⅸ)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 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 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因子ⅷ或者和ⅸ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
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ⅸ) 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 ~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ⅸ)而染上艾滋病的 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 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 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 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 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
冻疮的临床表现
对于长过冻疮的患者而言,冬天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冻疮的复发性非常强。长过冻疮的地方,来年的冬天,如果防护不当,很有可能又会长出来。
表现为单个或多发的肿胀性鲜红或暗红色斑疹、丘疹或结节,严重者可见水疱和溃疡。通常伴瘙痒或烧灼感,好发部位为手指、足趾、足跟、大腿、鼻子和耳朵。一类特殊的冻疮发生于大腿部,多见于经常穿紧身不透气裤子的人,表现为蓝色至红绀性斑块。肢端冻疮也常见于有饮食障碍的患者。刻意减肥而运动过度的人也易得冻疮。自然病程会持续数周,具有自限性。
以上是冻疮的临床表现,害怕长冻疮的朋友们,适当的多穿衣服,避免潮湿的环境。保持易发部位的干燥做好重要的预防工作。严重的冻疮朋友们,可到医院就诊。
哪些人最容易得痔疮
司机:司机因工作性质总是坐着,长期久坐不动容易加重肛门的淤血状态,引发和加重痔疮的发生。
厨师:厨师这一行的弊病是久站。从解剖学层面看,人体直肠上的静脉及其分支没有静脉瓣,血液由下向上穿过直肠肌层向心脏回流时,在地心吸引力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血液淤积。而厨师工作期间经常站立,加大了痔疮的发作可能。
生意人:饮食不规律、应酬饭局多是这个人群的特点。饭局上人们进食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精细食物多,但粗纤维食物则吃得少,容易便秘,从而导致直肠肛门部位充血,久而久之肛垫组织就会松弛。
电脑一族:整天操作电脑的人多数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很多人甚至通宵熬夜玩电脑打游戏,此外电脑一族多数喜欢晚睡
哪些人最容易得胃癌
1、嗜酒如命的人,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长期或一次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元凶,感染上这种病菌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喝劣质酒。喝酒前要适量进食,以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溃疡时,分餐制就非常必要了。2、喜欢吃太烫食物的人,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3、喜欢吃熏肉的人,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三种人最容易得食道癌
在所有癌症中,食管癌的两个特点不得不提:
1.有家族史的人占64%~69%之多;
2.共同生活16年以上的人,一同患癌的几率占到一半以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导致食管癌的发生的原因。
欧美医生报告,食管癌与饮酒关系密切,饮酒量越大,发生食管癌概率越高,每日酒量3杯以上者,食管癌发生率为不饮酒者10倍以上。
威士忌等烈性酒比啤酒危害更大。
致癌原因和酒精本身毒性、酿造原料或过程中的污染有关。
吸烟也有类似关系,致癌危险性随每日吸烟量而上升,如每日吸烟35支者,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4倍。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称,爱吃热烫饮食,比如火锅、热饮等,进食快,食物偏硬,长期食用粗糙或蒜、醋、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由此可见食道癌大多数都是起源于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坏习惯,尤其是根据这样的调查显示了家族性的食道癌很常见,说明在一起相互影响从而增大了患食道癌的几率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少吃一些腌制的食物。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总是急着吃,不要多吃很多烫的食物,也不要经常抽烟喝酒,这是对食道很大的损害!
哪些人最容易得肝病
容易患肝病的人包括:小儿,老年,孕妇,嗜酒者。
小儿容易患肝病是因为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一旦被肝炎病毒感染,很容易形成免疫耐受而致病,一般会发展成为终生携带者。
老年的肝脏机能减退,机体免疫系统下降,肝脏清除毒素的能力也下降,从而造成容易病毒肝脏,而且肝功能容易损害。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孕妇肝脏的负担加重,免疫力下降,部分孕妇可因肝功能损害而出现黄疸等,中医称“子黄”。因此,有肝病的妇女怀孕,定期密切关注肝功能的变化是必须的。
至于嗜酒,众人皆知。 “酒伤肝”。 可造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癌。因此,少饮酒,不酗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前提,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二两。
此外,喜欢在外吃喝的人,须防甲肝、戊肝等急性传染性肝炎。更重要的,是少吃高脂食物,少吃宵夜,小心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