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小儿急性肾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1、在发病初期,处理小儿急性肾炎饮食控制极为重要,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30~40g),有水肿和高血压的患儿还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量,应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2、处理小儿急性肾炎应绝对卧床休息。当肉眼血尿消失,浮肿消退,血压正常后,才逐步恢复运动。
3、对于存在感染病灶的患儿,处理小儿急性肾炎可常规肌肉注射青霉素。
4、对于并发其他症状的患儿,处理小儿急性肾炎还应采取对症治疗。
急性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小儿急性左心衰竭可成为急性肾炎的首发症状,如不及时鉴别和抢救,则可迅速致死。急性肾炎时,由于水钠潴留,全身水肿及血容量增加,肺循环瘀血很常见。因而在没有急性心衰的情况下,病人常有气促、咳嗽及肺底少许湿罗音等肺循环瘀血的症状,因病人同时存在呼吸道感染,故肺循环瘀血的存在易被忽视。反之,亦有将这种循环瘀血现象误认为急性心衰已经发生。因此,正确认识水钠潴留所引起的肺瘀血或急性肾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是十分重要的。
2、高血压脑病:以往高血压脑病在急性肾炎时的发病率为5%~10%,近年来和急性心力衰竭一样,其并发率明显降低,且较急性心力衰竭更少见,此可能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关。常见症状是剧烈头痛及呕吐,继之出现视力障碍,意识模糊,嗜睡,并可发生阵发性惊厥或癫痫样发作,血压控制之后上述症状迅速好转或消失,无后遗症。
3、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的急性期,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大量增殖,毛细血管狭窄及毛细血管内凝血,病人尿量进一步减少(少尿或无尿)。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大量滞留,则在急性期即可出现尿毒症综合征。
4、继发细菌感染:急性肾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易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和尿路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则应积极对症处理,以免引起原有病加重。
肾炎病人能吃什么食物呢
(1)赤小豆冬瓜烧乌鱼:鲜乌鱼一条,去鳞和内脏,连皮冬瓜500克,赤小豆50克,葱头3枚,清水适量,不加盐,煮汤,分多次服食。
(2)鲤鱼粥:鲤鱼1条,大米30克。鲤鱼去鳞内脏,洗净,和大米加清水适量,煮1小时,分次服吃。
(3)冬瓜大蒜赤豆饮:冬瓜半个,去内瓤、瓜籽,纳入大蒜60克,赤小豆30克,沸水煮二小时,取汁饮。
(4)荠菜鸡蛋汤:鲜荠菜100克(干品30克),洗净,加水3碗,煎至1碗时加鸡蛋1个(去壳搅匀),煮熟,饮汤吃蛋,每日1~2次。治小儿急性肾炎水肿血尿症状者。
(5)荠菜粥:新鲜荠菜100克(干品50克),洗净切碎,同大米50克煮粥,一日分次吃完。治小儿急性肾炎出现水肿血尿者。
小儿扁桃体发炎症状
(1)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a.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局部症状,包括明显的咽痛、吞咽困难、耳部疼痛、扁桃体周围脓肿、呼吸困难、耳鸣、耳痛、呕吐、高烧等。
b.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包括烦躁、哭闹、夜惊、怕冷、昏睡、身体抽搐、全身酸痛、便秘、食欲不振等。
(2)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a.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局部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流口水、口臭、刺激性咳嗽、扁桃体周围脓肿、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言语共鸣障碍、头痛、低烧等。
b.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包括容易感冒、消化不良、全身无力、烦躁、哭闹、夜惊、睡眠打鼾等。
(3)小儿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小儿扁桃体炎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风湿热、支气管哮喘、败血症、咽旁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淋巴结炎等。
关注小孩健康警惕急性肾炎
小儿肾炎的临床特点
小儿急性肾炎多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上的儿童尤其多见。一般在感冒、皮肤感染一周后易出现小儿肾炎。由于其种种表现不疼不痒,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就有可能耽误病情。
一般来说,急性肾炎在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病等先驱感染。刚开始可能会有低烧、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一般的发烧感染没有什么区别,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常被忽略。
浮肿和少尿是本病的特点,一般浮肿先从患儿的眼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所以,当孩子发生上眼睑浮肿时,就应查清楚原因,看看是因为喝水多或休息不好,还是因为得了肾炎。
肾炎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当然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常常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产生抗原,通过血液产生抗体,抗体经过肾脏时,沉淀在肾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抗原抗体起免疫反应时,并吸引补体参加,从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
呼吸道细菌感染会引发肾炎
提起小儿急性肾炎,很多家长都不会在意,他们觉得这是大病,不容易和孩子沾上边。其实小儿急性肾炎是3岁以上小儿的常见病之一,尤其是在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时候,都易继发肾脏免疫损伤,出现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当然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常常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产生抗原,通过血液产生抗体,抗体经过肾脏时,沉淀在肾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抗原抗体起免疫反应时,并吸引补体参加,从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而脓胞疮一般是由葡萄球菌引起,同样也会产生类似抗原,也通过类似途径,在肾小球基底膜产生抗原、抗体和补体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肾脏的功能是不断过滤和排出人体的废物。如果肾脏工作程序问题,肾脏不能正常清除这些废物的时候,就产生了血尿和蛋白尿。
小儿急性肾炎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一般在感冒、皮肤感染一周后易出现小儿肾炎。由于其种种表现不疼不痒,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就有可能耽误病情。本病在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病等先驱感染。开始有低烧、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一般的发烧感染没有什么区别,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常被忽略。浮肿和少尿是本病的特点,一般浮肿先从患儿的眼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所以,当孩子发生上眼睑浮肿时,就应查清楚原因,看看是因为喝水多或休息不好,还是因为得了肾病。
大部分患儿的血尿是肉眼看不见的,仅在显微镜下才发现有红细胞。只有少部分患儿肉眼可见血尿。血尿的颜色有的呈鲜红似洗肉水样,有的似浓茶色,这与尿液的酸碱性有关,希望在观察患儿的尿液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1.抗生素治疗
每天要注射5-10万u/kg的青霉素,分为两次进行肌肉注射;或者分两次点滴滴入50-100mg/L头孢噻肟。
2.利尿
每天分三次口服氢氯噻嗪,每天要口服1—2mg/kg。
3.降压
每天进行利血平的肌肉注射,量是0.07mg/kg;或者每天口服三次利血平,量是0.02mg/kg。如果孩子得了高血压脑病,需要同时配合其他一些药物,例如硝昔钠5mg溶于浓度为5%的l00ml的葡萄糖液中,静滴八到十分钟,一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可以根据孩子血压的情况调整速度,或者肌肉注射浓度为50%的硫酸镁0.1ml/kg。
小儿肾病治疗
1.小儿急性肾炎:
(1)西医治疗原则: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法,急性期处理主要是对症处理,纠正病理及生理异常,防止急性期严重合并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如抗感染、利尿降压等。
(2)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须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急性期宜发汗、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尤其清热解毒是治疗急性肾炎的重要环节;恢复期宜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常用的方药有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等。
2.小儿肾病综合征:
(1)西医治疗措施:水肿较重者利尿消肿,防止合并症、抗感染及抗凝药物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的应用。
(2)中医治疗措施: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总的可分为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不外乎人体气血阴阳虚弱,邪实以水湿潴溜为主,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治疗原则是扶正邪与祛邪同时进行,标本兼治;常用的药物有四君子合五皮饮加减、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等。
3.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1)西医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抗感染、抗过敏,寻找病因,避免使用过敏性食物及药物。
(2)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辩证认为,本病早期多属血热实证,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佐以利湿;慢性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或脾气虚弱,治疗当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常用的方药有犀角地黄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加减、四君子汤合五苓汤加减等。
4.小儿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1)西医治疗原则: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治疗的关键是对于乙型肝炎本身进行有效的治疗,抗免疫药物的应用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2)中医辩证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病程一般较长,病情缠绵难愈,多属虚中夹实证,治疗当以扶正邪祛邪、攻补兼施为基本大法;常用的药物鱼腥草汤和菟丝子汤加减等。
5.小儿肾功能衰竭:
(1)西医治疗措施:
少尿期:减轻高分解代谢状态,预防及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治疗如降压、利尿,防止心衰,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常用药物:扩张小动脉药物和利尿剂联合使用,如多巴胺及酚妥拉明等;
多尿期:注意防止感染,氮质血症好转后补充蛋白质;
恢复期:注意调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中医治疗方法:根据小儿肾功能衰竭正虚邪实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多采用正邪祛邪、标本同治之法;常用的药物温脾汤合小半夏汤加减,肾气丸合吴茱
小孩皮肤感染会引发肾炎
肾脏的功能是不断过滤和排出人体的废物,如果肾脏工作程序问题,肾脏不能正常清除这些废物的时候,就产生了血尿和蛋白尿。但是如果处理得当,95%以上的急性肾炎是可以有效治疗的,但预防尤为重要。所以,做家长的要细心了,切不可粗心大意,耽误了孩子的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小孩子爱打闹,总是不注意会划破皮肤,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引发感染。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很少有人重视起来,认为稍微包扎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殊不知经常性的皮肤感染可能会引发急性肾炎的发生。
肾炎通俗来讲就是肾脏的炎症,是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肾病。小孩急性肾炎是在小孩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都易继发肾脏免疫损伤,出现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多发于学龄前小孩,3岁以上的小孩尤其多见。一般在感冒、皮肤感染一周后易出现小儿肾炎。由于其种种表现不疼不痒,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就有可能耽误病情。一般来说,急性肾炎在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病等先驱感染。刚开始可能会有低烧、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一般的发烧感染没有什么区别,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常被忽略。浮肿和少尿是本病的特点,一般浮肿先从患儿的眼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所以,当孩子发生上眼睑浮肿时,就应查清楚原因,看看是因为喝水多或休息不好,还是因为得了肾炎。
小孩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小儿急性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当然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常常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产生抗原,通过血液产生抗体,抗体经过肾脏时,沉淀在肾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抗原抗体起免疫反应时,并吸引补体参加,从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而脓胞疮一般是由葡萄球菌引起,同样也会产生类似抗原,也通过类似途径,在肾小球基底膜产生抗原、抗体和补体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肾脏的功能是不断过滤和排出人体的废物。如果肾脏工作程序问题,肾脏不能正常清除这些废物的时候,就产生了血尿和蛋白尿。
二、小儿急性肾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肾炎一般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儿童,6-9岁最为常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但是肾炎的发病并不是细菌或病毒直接损伤肾脏而发生的炎症,而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体内产生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肾脏损伤而致病。
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并不太明显,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发现的时候时候就已经很晚了,有的甚至已经到了尿毒症期。虽然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并不太明显,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以下为大家介绍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疾病的危害。
小儿慢性肾炎早期症状之一:眼睑浮肿
小儿慢性肾炎早期产生眼睑浮肿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到损坏,使患儿体内的水和钠增多,过多的水积在体内疏松组织里,而眼睑是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眼睑浮肿的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退。
小儿慢性肾炎早期症状之二:血尿
血尿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即为肉眼可看见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混浊且呈红色,有的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而镜下血尿则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可以发现,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大于1个。血尿是大部分小儿慢性肾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当然,血尿的原因众多,肾炎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当家长发现小儿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检查,必要时需做尿常规检查以排除肾性血尿的可能。
小儿慢性肾炎早期症状之三:尿中泡沫增多
尿中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并且相互联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儿尿中有蛋白,张力较高所致。当然,这一症状准确性差。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往往会被家长或者孩子忽视。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医院查尿液,以排除蛋白尿的可能。因为慢性肾炎最早期的改变是尿液。
小儿肾炎早期症状之四: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
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贫血的患者如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是否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小儿肾炎早期症状之五:约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
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症状等。因上述症状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
小儿肾炎早期症状之六: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
小儿肾炎早期症状之七: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
小儿肾病以原发性为多见,主要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临床常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全身明显凹陷性水肿及肾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这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导致不可逆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处理得当,95%以上的急性肾炎是可以治好的。
孩子扁桃体炎后警惕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浮肿和少尿是本病的特点,一般浮肿先从患儿的眼睑开始,逐渐扩大到全身。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小儿急性肾炎作为一种感染后免疫反应,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之后。当然小儿急性肾炎预后大都良好,不留任何后遗症,但如果发病早期处理不当,或一些严重病例,则可转为慢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而危及宝宝的生命。
在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病等先驱感染。开始有低烧、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浮肿和少尿是本病的特点,一般浮肿先从患儿的眼睑开始,逐渐扩大到全身。指压不凹陷,浮肿时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没有尿,大约1-2周内尿量逐渐增多,浮肿也逐渐消退。大部分患儿的血尿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少部分患儿肉眼可见血尿。血尿的颜色有的呈鲜红似洗肉水样,有的似浓茶色。一般这种肉眼可见的血尿在1-2周内消失。
高血压患儿的表现就是恶心、呕吐、头晕,但如果血压上升过急,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早期患儿尿量显著减少,浮肿加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进而病情可急剧恶化,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灰白,四肢冰冷,频繁咳嗽,咯出粉红色泡沫样痰,说明患儿有心衰发生。如果患儿在发病的早期头晕严重,恶心、呕吐,并出现一时性失明,严重者突然惊厥、昏迷,则为高血压脑病的表现。部分严重的病例在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以上这些情况,如不及时得到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当您的孩子前一段出现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的历史,而又出现浮肿和少尿的现象,应及早进行诊治。
小儿急性肾炎又名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是一种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疾病。多见于3~10岁儿童,而且以男孩为多,2岁以下幼儿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