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厚朴的注意事项 润肠通便
川厚朴的注意事项 润肠通便
川厚朴服用后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而且还能促进食物残渣的排出,所以对于一些排便困难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川厚朴,可以很好地缓解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热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热秘的证候: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心烦,口干口臭或口舌生 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病机:肠腹燥热,津伤便结。治法:泄热导滞,润肠通便。常用药物:麻子仁20克,白芍20克,枳实15克,大黄10 克,厚朴15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 虎杖20克等。用法用量:中药水煎法,煎为汤剂,等分早晚服用,连用 1~3服,通便即停服。
润肠通便的中药
1、肉苁蓉:味甘性温,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它质地柔润,药性缓和,补而不峻,无燥烈之害。药理学研究表明肉苁蓉有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并有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肉苁蓉中所含有的无机盐类及亲水性胶质类多糖,有推动肠蠕动、促进排便的缓泻作用。有人用肉苁蓉熬粥或煲汤喝,对防治老年便秘也很有效。
2、决明子: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
3、麻仁丸(蜜丸或胶囊)
成分包括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炒白芍。用于肠燥便秘、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和痔疮便秘。口服,蜜丸为一次9克,一日1—2次;胶囊为一次3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中药帮你告别青春痘
消肿解毒茶
材料:白芷7克、川芎3.5克、蒲公英10克。作法:将药材一起放入保温杯中,加入1000c.c.的热水冲泡,浸泡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化脓。适合对象:颜面潮红、粉刺红肿疼痛或有脓疱者。注意事项:肠胃功能较弱,易腹痛者不适用。
厚枳除胀茶
材料:厚朴7克、枳实7克、当归3.5克。作法:所有材料入锅中,加水1000cc,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15分钟,过滤即可。功效:排除宿便。适合对象:皮肤表面有丘疹、结节、囊肿,小便色浓、习惯性便秘者。注意事项:厚朴、枳实除胀排便,容易腹泻的人不适用。
参芎活血饮
材料:川芎3.5克、白芷7克、丹参10克。作法:将所有药材加水1000cc,大火煮沸,转小火炖煮20分钟,待凉即可服用。功效:活血化瘀。适合对象:面唇灰暗、痘疤明显,暗疮经年不退者。注意事项:女性月经量多者,于月经周期间不宜服用。
当归润肤饮
材料:当归、麦冬各10克、川芎3.5克。作法:将当归、川芎、麦冬捣碎,加水1000cc,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15分钟,过滤即可。功效:养肝补血、滋养津液。适合对象:颜面干燥,丘疹表面皮肤粗糙脱屑者。注意事项:皮肤易出油黏腻者不宜大量服用。
便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
应针对便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治疗,对不存在肠道狭窄、梗阻等器质性病变的便秘患者,保守治疗原则是增加摄取膳食纤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用峻泻剂。
膳食纤维能改变粪便性质,使粪便膨胀、刺激结肠动力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有麦麸、水果、蔬菜、胶质、玉米、纤维质、大豆、果胶等。
定时排便的目的可以防止粪便堆积、嵌塞,训练前应先清肠,尽量鼓励患者早餐后解便。
药物治疗可分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高渗性泻剂(乳果糖、山梨醇等)、刺激性泻剂(蓖麻油、蒽醌类药物)。
中医治疗:
一 辨证论治
1.实秘
(1)热秘:
治宜清热通腑润肠。代表方麻子仁丸(火麻仁、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大黄)。大便秘结粪块坚硬,加元明粉软坚通便,属胆、胰疾病加柴胡、黄芩、金铃子。属阑尾炎加丹皮,红藤、败酱草。
(2)气秘:
治宜顺气导滞。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栀子、郁李仁、厚朴、莱菔子、槟榔)。
2.虚秘
(1)气虚便秘:
治宜益气润肠。代表方黄芪汤(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蜜),大便干结加柏子仁、郁李仁,肺虚甚加生脉散,气虚下陷脱肛用补中益气汤。
(2)血虚便秘:
治宜养血润燥。代表方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当归、生地、熟地、赤芍、白芍、川芎、元参、麦冬、生首乌、枳实)。
脘腹胀加厚朴,心烦、舌红少津加知母、石斛,年老气血衰加黑芝麻、肉苁蓉。
(3)阳虚寒凝便秘:
治宜温通开秘。代表方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加肉桂、核桃仁、何首乌等。
二 单方验方
(1)番泻叶10克,开水泡服,早晚各1次。
(2)蜂蜜10m1,口服,或开水冲月,可常服。
(3)大黄10克,开水泡服,早晚各1次。
三 其他疗法
灌肠疗法:肥皂水800ml灌肠。开塞露30m1,肛门灌注。
中药治疗:
1.大黄清胃丸(《辽宁省药品标准》1975年)清热泻下,治胃肠实热便秘。
2.牛黄解毒丸(《中国基本中成药》) 苦寒辛凉、清热泻火,治胃肠燥热。
3.牛黄清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清三焦实火,泻肺胃实热。
4.新清宁片(《88卫药准字乙05号》) 用于内结实热便秘。
5.麻仁滋脾丸(《京卫药准字(80)1267号》)润肠通便,治燥热腹胀便秘。
6.麻仁润肠丸(《北京市药品标准》,1980年)润肠通便缓下,治虚人、老人、产妇便秘、习惯性便秘。
7.番泻叶冲剂(《91卫药准字乙一56号》)泻热行滞通便
针灸治疗:
1.大黄清胃丸(《辽宁省药品标准》1975年)清热泻下,治胃肠实热便秘。
2.牛黄解毒丸(《中国基本中成药》) 苦寒辛凉、清热泻火,治胃肠燥热。
3.牛黄清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清三焦实火,泻肺胃实热。
4.新清宁片(《88卫药准字乙05号》) 用于内结实热便秘。
5.麻仁滋脾丸(《京卫药准字(80)1267号》)润肠通便,治燥热腹胀便秘。
6.麻仁润肠丸(《北京市药品标准》,1980年)润肠通便缓下,治虚人、老人、产妇便秘、习惯性便秘。
7.番泻叶冲剂(《91卫药准字乙一56号》)泻热行滞通便
肠梗阻的偏方
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泻热通腑,荡涤积滞。
方剂:生大黄10克、枳实10克、芒硝10克、厚朴10克。
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剂;生大黄10克、熟附于10克、细辛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20克。
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治法:驱虫消积。
方剂:雷丸6克、苦楝皮10克、黑丑10克、槟榔10克、皂角10克、木香12克、大腹皮10克、川椒5克、黄连10克。
便秘吃什么茶呢
1.蜂蜜茶。茶材:蜂蜜5毫升,红茶3克。
制法:将红茶和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热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
调理原理:蜂蜜不仅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还可以养胃、润肺,是治疗便秘的良药。
2.芝麻核桃茶.茶材:黑芝麻12克,核桃12克,玫瑰花9克,红茶5克,蜂蜜适量。
制法
1、 将黑芝麻和核桃研磨成粉;
2、 将粉末和玫瑰花、红茶一起放入杯中,加适量热水冲泡3-5分钟,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调养原理:黑芝麻能润滑肠道、增强体质,并能养颜抗癌;核桃有润肺滑肠之功,对于老年性便秘效果尤佳。此方能润肺养胃、滑肠通便,对于各种便秘具有良好的功效。
3.决明麻仁茶茶材:决明子50克,川七15克,胡麻仁20克,厚朴7克,莲藕10克。
制法
1、 将新鲜莲藕去皮、洗净,切成块;
2、 将中药材用水洗净,用棉布包好,与莲藕一起放入茶壶中,加入500ml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调养原理:决明子具有利尿滑肠的作用,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常用药;胡麻仁可润肠通便;厚朴可调理肠胃,加快肠道蠕动。此方适用于肠燥所致的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润肠通便食疗方
1、二仁通幽汤
材料:桃仁9个,郁李仁6克,当归尾5克,小茴香1克,藏红花1.5克。
做法:五物合煮,去渣。不拘时饮用。
功效:润汤通便,行气消胀。有效消除腹部涨满,小便不通等症状。
2、黄酒核桃泥汤
材料:核桃仁9个,白糖50克,黄酒50克。
做法:核桃仁碾碎,加入白糖,放在锅内,加黄酒和一碗水,用微火煎煮15分钟即成。
功效:对长期减肥造成的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3、四仁通便饮
材料: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9克。
做法:四物捣烂,用开水500毫升冲泡,加盖片刻即成。
功效:润汤通便。
4、橙手煎
材料:橙子1个,蜂蜜50克。
做法: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带皮切开与蜜加水同煮成汁。
功效:养胃止呕,消食下气,润肠通便。
5、杏仁蜜膏
材料:杏仁(去皮尖)30克,生蜂蜜120克,甘草10克。
做法:杏仁加水200毫升煎取汁,加入蜂蜜、甘草,放沙锅中慢火熬成稀膏。
功效:润五脏,通便秘。
润肠通便偏方
当归配肉苁蓉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活血止痛常用量9~15克;肉苁蓉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常用量9~30克。当归质润多油,养血润燥,润肠通便;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主治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年老体弱,产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血虚肠燥、大便秘结等病症。
桑叶配黑芝麻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常用量6~9克;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肺、脾、肝、肾经,可润燥滑肠,滋养肝肾,常用量9~15克。黑芝麻富含油脂,养阴血,滋肝肾力佳。桑叶甘苦性寒,可清肝明目。二药为伍,黑芝麻益肝肾,补阴血以治本;桑叶清肝明目,平肝潜阳以治标。宜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口苦便秘等病症。
瓜蒌仁配火麻仁
瓜蒌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可润肠通便;火麻仁多脂体润,入脾滋养润燥,滑肠通便。二药同入胃与大肠,为润肠通便常用,治肠燥便秘。二者常用量均为9~15克。
润肠通便偏方
杏仁蜜膏
原料:杏仁(去皮尖)30克,生蜂蜜120克,甘草10克。
做法:杏仁加水200毫升煎取汁,加入蜂蜜、甘草,放沙锅中慢火熬成稀膏。润五脏,通便秘。
菠菜粥
原料:新鲜菠菜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菠菜洗净,放滚水中烫半熟,取出切碎。粳米成粥后,将菠菜放入,拌匀,煮沸即成。适宜于长期减肥造成的习惯性便秘。
木耳肉片汤
原料:水发黑木耳150克,清汤1250克,瘦猪肉150克,味精1克,绿叶菜25克,胡椒粉05克,熟笋片50克,酱油、精盐、淀粉适量。
做法:水发黑木耳洗净、沥干,瘦肉切片放入碗中,加精盐、干淀粉拌匀浆好。汤锅置于旺火,倒入清汤,放入黑木耳、笋片烧沸,加精盐1克,下绿叶菜、肉片氽熟,汤沸时撇去浮沫,放酱油、味精,出锅后撒上胡椒粉即成。滋阴润燥,强壮身体,适用于肠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