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曲池按摩法 曲池穴主治疾病

曲池按摩法 曲池穴主治疾病

临床上常用曲池穴治疗肩关节疼痛,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扁桃体炎,上肢瘫痪,甲状腺肿大,急性肠胃炎,荨麻疹,流行性感冒等症,此外,此穴对皮肤,疮疡疖肿有奇效。

艾灸曲池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曲池为大肠经的合穴,能有效调节胃肠功能,艾灸曲池穴能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使上肢更加灵活,还可以使眼睛明亮,改善视力。

因为“大肠者,传导直官,变化出焉”。本腑有传送运输的治则,它与肺经相表里,有治理调节的作用,所以灸曲池穴起祛风解表,清热利湿,强壮明目的作用。

主治疾病

1.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腧穴中的合穴,属土,为大肠经的母穴。合主逆气而泄,及病在胃因饮食而得的病症,故曲池与足三里,天枢配合有治疗痢疾,肠炎,肠痛等肠胃疾病的作用。

2.阳明行气于三阳,四肢为阳,曲池为治疗上肢瘫痪的重要穴位,与阳陵泉配合治半身不遂。

3.皮肤瘾疹,皮肤瘙痒,灸曲池,血海有治疗作用。

4.曲池,合谷,大椎,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有效的治疗发热配方。

5.肘臂疼痛或上肢不遂,曲池,肩髃,阿是,合谷合用,或灸或按摩,有宣通经气,舒筋活络的作用。

肠胃不好按摩哪里图片 按摩手三里穴调理肠胃

手三里穴为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养生强健穴位,可以增强免疫力,经常揉按手三里穴可健脾助运,调理肠胃,通经活络,清热明目。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腹痛等肠胃疾病。

穴位定位: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三里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艾灸曲池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曲池主治疾病

1.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腧穴中的合穴,属土,为大肠经的母穴。合主逆气而泄,及病在胃因饮食而得的病症,故曲池与足三里,天枢配合有治疗痢疾,肠炎,肠痛等肠胃疾病的作用。

2.阳明行气于三阳,四肢为阳,曲池为治疗上肢瘫痪的重要穴位,与阳陵泉配合治半身不遂。

3.皮肤瘾疹,皮肤瘙痒,灸曲池,血海有治疗作用。

4.曲池,合谷,大椎,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有效的治疗发热配方。

5.肘臂疼痛或上肢不遂,曲池,肩髃,阿是,合谷合用,或灸或按摩,有宣通经气,舒筋活络的作用。

曲池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曲池的好处

风疹,以皮肤上出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风团并伴随瘙痒为主证,此病多因风邪入侵无法消散,郁积在肌肤和血液里导致发病;或因吃多了滋补燥热植物导致肠胃积留太多热气不能宣泄郁于肌肤而发病。曲池穴为大肠经,有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肝脏解毒的功效。因此,可适当用力按压本穴,强刺激本穴5分钟多可退痒。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开通肺气”的作用,可以治疗鼻,咽喉部位的病症,过敏性鼻炎为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掐按曲池可疏通经络穴位,尽快使体内气血畅通,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曲池的作用很多,最方便的用途还有降血压,当血压骤降时,可通过按曲池穴来放松神经系统,使呼吸逐渐均匀,心气平和,血压便可逐渐恢复正常,平时也可通过按压此穴来平稳血压,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按摩曲池对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经常点按曲池还能有效燃烧手臂指腹,精致手臂肌肉线条。

常按几个穴位提高免疫力

1、风池穴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鼻窦炎按摩哪里比较好 各穴位功效与作用

迎香穴: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山根穴:山根穴有明目、安神之作用。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塞不通等。

印堂穴:印堂穴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承泣穴:承泣穴主治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

太阳穴: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上星穴:上星穴具有清热利窍、醒神清脑、升阳益气的功效。

曲池穴: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合谷穴: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

列缺穴:列缺穴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便秘按摩哪里 曲池穴

拇指按揉曲池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曲池穴为改善便秘的大肠经要穴,按摩此处能有效增强大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小儿咽炎按摩改善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天突穴30~50次,然后,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

(2)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拇指掐按风府穴1分钟,然后自上向下按揉颈部,反复操作2~5分钟。

(3)以指按压肩井穴1分钟。

(4)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天突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风府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主治疾病:风府穴的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疾病: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曲池穴

取穴方法: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主治症状:曲池穴的主治症状为: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合谷穴

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谷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扁桃腺疼痛。

曲池的位置在哪里 曲池主治病症

肠炎、腹部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并且有时候出现了齿槽出血、甲状腺肿的症状也是需要通过针灸曲池穴来进行治疗的哦。

缓解治疗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吐泻,齿痛,湿疹,痤疮,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白癜风等。

按摩曲池的好处 按摩曲池主治疾病

咽喉肿痛,齿痛,甲状腺肿大,扁桃体炎,手臂肿痛,上肢不遂,肩肘关节痛,胸膜炎,腹痛,痢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癫狂,善惊,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等。

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增强抵抗力

1、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合谷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相关推荐

慢性鼻炎怎么按摩

慢性鼻炎按摩可以采用以下方 治则:疏风宣肺,通络开窍。 取穴:人中,印堂,上星,百会,风府,风池,大椎,睛明,曲池,通天,玉枕,合谷,迎香,口禾髎,中府,肺俞,风门,肩井。 按摩: 1.患者取坐位,按摩者先用一指禅推沿颈椎棘突两侧往返操作5分钟,按揉风池,风府穴,以酸胀为度;然后从风池起沿颈椎两侧用拿治疗,自上而下往返5遍,拿双侧肩井穴,按揉大椎,肺俞,风门各半分钟,横擦两肩与大椎一线,以局部透热为度。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按摩者面对而坐,先以一指禅推施于人中,迎香,口禾髎,睛明,印堂,上星

肝俞怎么找最简单 肝俞的配伍功效

1.肝俞穴配百会穴、太冲穴主治眩晕、头昏头痛,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2.肝俞穴配支沟穴、阳陵泉穴主治胁痛。 3.肝俞穴配太冲穴治目眩、胁肋疼痛。 4.肝俞穴配肾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 5.肝俞穴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6.肝俞穴配期门穴,为俞募配穴,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7.肝俞穴配光明穴主治目昏。

三叉神经痛按摩哪里 按揉曲池

曲池穴在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主治:三叉神经痛,牙痛,咽喉肿痛,颈椎疼痛,上肢过点样疼痛等。 按摩按摩者左手拖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有口臭怎么办 按摩去口臭

通过对身体部位一些穴位的按摩能够帮助治疗口臭。可以通过按压曲池穴:曲池穴屈肘时,在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经常对曲池穴进行拇指强力按压能够帮助降解胃热,帮助缓解因为胃热造成的口臭。用同样的方按压内庭穴也能帮助去除口臭。

按摩缓解产后风湿关节痛的方

1、 风池穴,相当于头部两侧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风府穴,相当于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自己用两中指同时点揉两侧风池穴;用中指点揉风府穴,以感觉酸胀为度。 2、 大椎穴。第7颈椎下缘,鼓起最明显的骨头下缘。被按摩者坐位、低头,按摩者用大拇指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大椎穴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3、 曲池穴。屈曲肘关节,肘横纹外侧头。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右手拇指顺、逆时针各按揉曲池穴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佳。 4、 按摩者可在右侧用揉从手背向上沿腕背、前臂至肘关节往返3一5次,然后被按摩者翻掌再以揉

排毒养颜的穴位按摩养生

曲池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联系,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闲暇排毒减压。 取穴方: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第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穴位按摩:指压时朝小指方向用力,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20次。 天枢穴 身体正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变,“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天枢穴与胃肠道联系紧密,长期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的宿便。

肩贞是什么经络上的 肩贞的配伍疗

肩贞穴配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 肩贞穴配天井穴:主治瘰疬; 肩贞穴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里穴、合谷穴:治疗上肢不遂; 肩贞穴配合谷穴、肩髎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缓解治疗肩周炎; 肩贞穴配耳门穴、听宫穴:缓解治疗耳鸣。

吹空调后发烧吃什么食物好 按摩退烧

功效: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痛、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快速退烧。按摩大椎穴还可以间接补充人体的肾中之阳,增强抵抗力。 大椎穴位置: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香穴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头部7大穴位按摩及功效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其它头部穴位的按摩及功效,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慢性肾炎怎么按摩 慢性肾炎分型按摩

取穴:大椎和外关穴。 位置:大椎位于低头时最突出的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外关位于腕背横纹向上两横指,尺骨和桡骨中央凹陷。 按摩:一般在将两手掌搓热后在大椎来回摩擦,至局部感到温热,或有热感沿脊柱向头部或腰部传导为度,外关的按摩可用拇指在穴位处点按或揉,直至局部感觉有酸胀感为度,两手臂交替按摩。 取穴:风池和曲池穴。 位置:风池位于颈项后两侧大筋两旁的凹陷中;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尽头与肱骨外上髁在线中点。 按摩按摩风池所在的陷窝,坚持不动半分钟到一分钟,然后缓慢按揉,至局部有强烈的酸胀感为度;曲池穴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