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中老年患者宜补钙吗
心血管病的中老年患者宜补钙吗
医学实验表明,当人体细胞内的钙浓度过高时,有一种叫磷酯酶A2的酶在细胞内被激活,这种酶能够破坏细胞内的结构,使细胞核中的DNA断裂,细胞质与细胞膜分离,进而导致细胞皱裂死亡。
美国学者克卢教授研究发现,美国每年有20万例致命性心脏病发作,主要是由于心脏缺血,二氧化碳浓度突然升高,造成钙离子大量涌入心肌细胞内,发生钙沉积而猝死。
研究者认为,就心血管系统而言,钙代谢失调主要表现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钙含量增高,使血管张力增加而引起痉挛,血流减少甚至停止。
最近医学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过量,可因钙沉积而引起猝死。
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剂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不应盲目补钙。如果患心脏病的中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会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理机能,而且还会引发心脏病加重,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
夏至逢梅雨 易发湿热病
昨天是夏至,本市气温明显上升,闷热感明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晓天表示,夏至意味着夏天的开始,申城虽然还处在黄梅天,但天气会越来越热,湿热体质的皮肤病患者可多吃薏苡仁、山药健脾化湿。
家住徐汇区的沈女士最近一早就觉得胸口闷,浑身无力,还伴有头晕。沈女士有早搏病史,最近半年来控制得不错,没想到在这个梅雨季里又开始难受。夏至加上梅雨,天变得更闷热,心血管疾病患者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状况的发生率较高。张晓天主任提醒,中老年心血管病人在最近闷热的天气里,可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在家里做些简单的运动。打开空调除湿功能,保持一定通风。另外,部分中老年心血管病人在这个季节配备家用小型氧气瓶,也有利于稳定病情。
此外,皮肤病也是近日高发病。一些湿热体质的皮肤病患者,最近处在反复发病的难熬状态。张主任建议多吃薏苡仁、山药等健脾化湿的食物,保持皮肤局部干燥,尽量穿棉麻质地的衣服裤子,不要穿紧身的、不透气的、化纤的服装。尽量穿宽松的皮鞋或帆布鞋,不要穿小而紧的高跟鞋。
老年人补钙适得其反会腿抽筋
中老年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部分中老年人腿抽筋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表现。尤其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动不便等症状时,更应该首先到医院做检查,排除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症。一旦确诊,应暂停补钙,防止钙化斑块加重或斑块破裂,引发危重病变。
徐主任在门诊就遇到过不少“自作主张”补钙而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这一认识误区,往往导致自身疾病的迁延加重。
下肢动脉闭塞症在早期并没有特殊的症状,不易被及时发现。因此,对于那些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夜间腿抽筋、行走不利,就应及时到医院血管科就诊。
徐志松主任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老人务必戒烟,并积极进行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血脂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护肢体,避免受寒冷、潮湿的刺激。每天用热水洗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坚持定期锻炼,因为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加快血流速度。
总之,老年人切莫以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的。如果适当补钙后,腿部疼痛或抽筋症状未有改善,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大枣的适合人群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尤宜食用。
是病后调养的佳品。
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神经衰弱,妇女癔病,贫血头晕,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者宜食。
慢性肝病肝硬化者宜食;心血管疾病患者宜食。
过敏性疾患者宜食,包括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等,可以调整免疫功能紊乱。
各种癌症患者宜食,尤其食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者。
中老年6招防心血管病
1、良好心情 老年人心情一定要保持开朗,情绪安定,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突发事件,节制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保持不生气,不发火,少激动,必要时事先服些安定类药片,或采取旅游、转移思念等回避方法。个人欲望切不可过多过强。生命力最强的是一颗善良而勤劳的心。对一些生活小事“难得糊涂”为佳,个人的一些损失或委屈采取“吃亏是福”的精神安慰也不失为上策。退休后要克服失落感、孤独感,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尽快适应新环境。
2、规律生活 一定要注意规律性生活,妥善安排好充足的睡眠与休息,看电视、玩扑克、打麻将、聊天均不能过晚。要根据身心情况,定时做各种保健活动。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更要重视持之以恒的、合适的肢体活动,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坚持以慢跑、散步、骑车、气功等适度锻炼为主,配合综合治疗,会收到良好效果。
3、饮食的调理和控制 预防心脑血管病,一定要对饮食进行调理和控制。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糖也是“病从口入”。有机构曾经对上海、苏州三个寺院一百名吃素的老年僧人和养老院一百名吃荤的老人做体格检查,结果发现吃荤的老人组血液粘度高,患血管病率高达67%,健康率仅8%;而吃素的老人们普遍血液粘度低,患血管病率18%,健康率达57%。说明低脂清淡饮食,有稀释血液及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
4、饮食的平衡 饮食的平衡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除米面、豆类外,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钾、镁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柑桔等,常吃些香菇、木耳、黑芝麻、鱼虾、牛奶、大蒜等,鸡蛋每天一个。适当食植物油,少食动物油、糖类,少吃动物内脏及肥肉。每天食盐量(包括酱油)要减至5克左右。吃饭不可过量,糖尿病人每餐2两豆面。过胖、过瘦均不好。老人对口渴反应迟纯,容易缺水又不易觉察。早起饮凉开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多饮些水,有助于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的可能。
5、不沾恶习 老年人平时不要饮烈性白酒,严禁吸烟,常饮清淡茶,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6、防寒防暑 老年人冬天要防止寒冷引起的疾病,注意天气骤变,避免感冒;夏天还要防暑,多喝清凉解毒饮料,如绿豆水,甘草、双花水等。
糖友能自己做好控制血糖的工作
血糖控制越严越好吗?
血糖会影响心脏、脑、神经等多种脏器的健康并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因。
一项ACCORD(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试验研究了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强化治疗,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至6.0%为目标;另一组接受标准治疗,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为7.0%-7.9%。
在随访观察3.7年后,虽然强化治疗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标准治疗组,但因原发性心血管病而死亡的患者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另外,治疗结束后,强化治疗组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而从6.4%上升到了7.2%。
同样,中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若血糖控制过严,则有引发低血糖的危险。与年轻患者相比,中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更弱,有些患者可能血糖已经很低,却并未出现低血糖反应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因此其血糖控制的标准应稍稍宽松,糖化血红蛋白在7.5%-8.5%之间即可。
目前,国内外糖尿病指南都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要个性化,即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控制标准,一味地将正常人的血糖标准照搬到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中并不可取。
心血管病中医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一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近代广泛用于治疗脑血管意义、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管疾病等,尤其具有气虚血瘀证者。
〖药理研究〗
1·黄芪同宅中汤之药理研究。
2·川芎同血府逐瘀汤之药理研究。
其实,心血管堵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疏通血管中堵塞的垃圾。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幅汤药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血管出现堵塞的朋友。希望血管堵塞不再成为困扰大家的心头难题。专家提醒年轻的朋友们,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
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
说到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钙丢失的速率增加,骨钙离开骨质进入血液增加,钙和其它营养的摄人量随热能需要的逐渐减少而减少,所以老年人容易发生钙缺乏,因此,老年人补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老年人的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相对都会下降,如果不科学的进行补钙,便会让身体处于钙缺乏的状态,长期缺钙老人会有很多疾病隐患,老年人缺钙原因除了没有食用含有足够钙的食物之外,还因老年人的肠道吸收能力下降而不能吸收足够量的钙,何况有很多老人是没这样做的,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适当补充额外的钙剂才能满足人体对钙营养的需要。
哪些老年人需要特别补钙?
老年人补钙应因人因病而定。如果盲目补钙,可发生高钙血症,低血压等病症,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以下老年人群应补钙:
(1)糖尿病患者宜补钙。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如不及时补钙,容易出现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性骨折。
(2)高血压病患者宜补钙。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节制食盐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骨质疏松的患者宜补钙。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脱钙。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影响钙在体内的沉积和骨胶原的合成,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活动减少,骨代谢发生障碍,也易发生骨质疏松,及时补充钙元素是对骨质疏松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4)长期服用中性药者宜补钙。许多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由于慢性病的消耗,血钙水平偏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如果加用钙剂,疗效即可大大提高。
(5)“三饮者”宜补钙。长期大量饮酒,可使骨代谢发生代谢,引起骨质疏松。好饮浓茶或咖啡者,由于利尿作用,使钙排出增加,也容易使骨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饮茶和饮咖啡者要注意补钙。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骨骼变脆,易骨折也成为老年人的通病,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人补钙三大技巧,你不可不知!
1、补钙应以食补为主。老年人补钙要重视营养合理的配餐,最好可以选择含钙量较高,而且相对购买方便的食品。老年人补钙要坚持多喝鲜牛奶,因为牛奶里的含钙量相对比较高,晚上睡觉前最好加喝一杯牛奶,这样既能安神又可以很好的补钙。
2、补钙要与身体锻炼相结合。如果您认为已经给自己补充了足够的钙营养,就大功告成了,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钙在人体内需要吸收、运行到全身各个部位,适当活动身体可以促进对钙质的吸收,尤其是户外活动还能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量,因此老年人要适当的运动。
3、要确认自己的骨量是否正常,必需在半年至一年内定期测定骨量。如发现骨量减少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时,就需要给予增加骨量的药剂,以尽可能的缓和骨量进一步减少。
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以上就是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的相关内容。最后小编提醒,老年人是最容易出现缺钙状况的人群之一,缺钙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补钙,别因为缺钙毁了健康。
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
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
说到老年人为什么要补钙,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钙丢失的速率增加,骨钙离开骨质进入血液增加,钙和其它营养的摄人量随热能需要的逐渐减少而减少,所以老年人容易发生钙缺乏,因此,老年人补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老年人的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相对都会下降,如果不科学的进行补钙,便会让身体处于钙缺乏的状态,长期缺钙老人会有很多疾病隐患,老年人缺钙原因除了没有食用含有足够钙的食物之外,还因老年人的肠道吸收能力下降而不能吸收足够量的钙,何况有很多老人是没这样做的,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适当补充额外的钙剂才能满足人体对钙营养的需要。
哪些老年人需要特别补钙?
老年人补钙应因人因病而定。如果盲目补钙,可发生高钙血症,低血压等病症,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以下老年人群应补钙:
(1)糖尿病患者宜补钙。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如不及时补钙,容易出现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性骨折。
(2)高血压病患者宜补钙。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节制食盐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骨质疏松的患者宜补钙。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脱钙。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影响钙在体内的沉积和骨胶原的合成,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活动减少,骨代谢发生障碍,也易发生骨质疏松,及时补充钙元素是对骨质疏松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4)长期服用中性药者宜补钙。许多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由于慢性病的消耗,血钙水平偏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如果加用钙剂,疗效即可大大提高。
老人小腿抽筋是衰老的表现
有不少老年人,夜间睡眠时,常常突然发生小腿腓肠肌痉挛、疼痛,甚至影响活动,民间称为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过去,人们认为此病的病因是缺钙,但实际上它是老年人的一种衰老表现。
据骨科专家介绍,那些经常腿抽筋,尤其是夜间加重的老年患者,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而且多数补钙效果不明显,经过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只轻度缺钙。但是,几乎全部病人都有髂骨动脉或下肢部分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肌肉营养不良,夜间活动度减低,导致末梢血管血流减慢,从而引发腓肠肌痉挛。
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那些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的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较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下肢动脉闭塞症,多普勒及外周动脉造影等检查可帮助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应当停止补钙,防止动脉硬化或钙化斑块加重、斑块破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中老年人腿发生抽筋是因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
据临床调研,对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腿抽筋的发生率可高达64.9%。其原因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会使脊神经根受压、损害,脊神经根内血流量下降,静脉瘀血、缺氧,因而导致腿抽筋。研究还发砚,中老年人即使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但随着年龄增长会有脊柱退行性变,这也会使脊神经根受压和脊神经根内血流量下降,发生腿抽筋。对于这种情况应积极适宜的锻炼,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多食富含钙的小鱼、小虾、奶制品等,适当运动,多晒太阳,确实需补钙者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当然,如经检查确实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要请骨科医生进行专门治疗。
老人骨头疼看什么科
1、老人骨头疼看什么科呢
中老年人腿疼最好同时挂两个科室的号:一是去骨科看看;二要去听听血管外科的大夫怎么说。
人的血管就像是自来水管子一样,时间长了,也会长“水垢”。现在血管疾病中有两大类已经为患者所熟知,分别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肢血管病特别是下肢动脉闭塞症也是很常见的血管病,据估计,每年新发病数与心血管病新发病数基本相当,但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关注度还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早期症状与老年退行性骨科疾病的症状有些类似。
2、老人骨头疼是什么原因
2.1、骨刺
骨刺型膝关节疼痛,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形成骨刺,这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方面。
抽筋有哪些检查方法
腿抽筋应先排查下肢动脉闭塞症:
腿抽筋患者,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而且多数认为补钙疗效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病人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全部病人髂股动脉或月国 动脉呈80%甚至100%的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下肢脉波图和血液生化学、血液流变学、血管分子学检查等,外周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外周血管闭塞症,应暂停补钙,以防止动脉硬化或钙化斑块加重、斑块破裂。
老年人补钙适得其反会腿抽筋
人们俗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收缩,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造成肌肉痉挛症状的原因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寒冷刺激、剧烈运动、疲劳过度以及缺钙等。
中老年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部分中老年人腿抽筋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表现。尤其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动不便等症状时,更应该首先到医院做检查,排除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症。一旦确诊,应暂停补钙,防止钙化斑块加重或斑块破裂,引发危重病变。
门诊就遇到过不少“自作主张”补钙而效果不佳的老年患者,这一认识误区,往往导致自身疾病的迁延加重。 下肢动脉闭塞症在早期并没有特殊的症状,不易被及时发现。因此,对于那些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夜间腿抽筋、行走不利,就应及时到医院血管科就诊。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老人务必戒烟,并积极进行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血脂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护肢体,避免受寒冷、潮湿的刺激。每天用热水洗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坚持定期锻炼,因为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加快血流速度。 总之,老年人切莫以为腿抽筋都是缺钙引起的。如果适当补钙后,腿部疼痛或抽筋症状未有改善,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腿抽筋不可乱补钙
近年,由于电视广告的作用,缺钙会导致腿抽筋几乎成为全民皆知的“真理”。但医学专家认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极易掩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这一危害极大的常见病症。
调查显示,腿抽筋患者,尤其是夜间腿痛加重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大多有过长期大量补充钙剂的治疗史,而且多数认为补钙疗效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中多数病人仅轻度缺钙,而做彩超检查股动脉等,全部病人髂股动脉或月国 动脉呈80%甚至100%的闭塞,最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下肢脉波图和血液生化学、血液流变学、血管分子学检查等,外周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外周血管闭塞症,应暂停补钙,以防止动脉硬化或钙化斑块加重、斑块破裂。即使病人合并缺钙也应当科学补钙,以食疗为主,多食富含钙的小鱼、小虾、醋泡鸡蛋等,适当运动,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也很重要。
那些老年人需要特别补钙
补钙应因人因病而定。如果盲目补钙,可发生高钙血症,低血压等病症,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以下人群应注意补钙:
(1)糖尿病患者宜补钙。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如不及时补钙,容易出现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性骨折。
(2)高血压病患者宜补钙。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节制食盐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降低血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骨质疏松的患者宜补钙。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脱钙。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影响钙在体内的沉积和骨胶原的合成,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活动减少,骨代谢发生障碍,也易发生骨质疏松,及时补充钙元素是对骨质疏松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4)长期服用中性药者宜补钙。许多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由于慢性病的消耗,血钙水平偏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如果加用钙剂,疗效即可大大提高。
(5)“三饮者”宜补钙。长期大量饮酒,可使骨代谢发生代谢,引起骨质疏松。好饮浓茶或咖啡者,由于利尿作用,使钙排出增加,也容易使骨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饮茶和饮咖啡者要注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