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的乳牙生长从什么时候开始

宝宝的乳牙生长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儿出生时虽然口腔内没有牙齿,但在颂骨内已经有了牙胚。到了一定时间,从牙根表面就长出牙了。牙齿从颂骨内长出来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牙齿的“萌出”,也就是俗说的长牙。牙齿萌出有一定顺序,有个大约时间。

如出生后6一8个月,乳牙下切牙开始萌出,到两岁至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长齐,由于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过10个月还不见牙齿萌出,就应当请检查究竟有什么问题。如小儿患何楼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骨铬发育障碍等,影响牙齿的钙化,萌出时间就晚些。

乳牙萌出时间顺序如下:

乳牙名称 个数 萌出时月龄 牙总数

下中切牙 2个 5—7个月 2

上 切 牙 4个 6—11个月 8

下侧切牙 2个 6—11个月 8

第一乳磨牙 4个 10—16月 12

尖 牙 4个 18—24月 16

第二乳磨牙 4个 20—30月 20

宝宝的乳牙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从下切牙开始萌出算起,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牙齿才能长全。不同部位的牙齿出现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固定的时间的,掌握好这个时间表,你就能发现宝宝的乳牙生长是否正常。当然,这个时间表只是一个参考,由于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时间上可能有少量的提前或延后,但如果超过了十个月,乳牙还没有萌出,那就必须进行检查了。看看到底是营养不足所造成的,还是先天骨骼发育存在障碍。

宝宝乳牙生长顺序 乳牙间隔很大有影响吗

宝宝若乳牙间隔较大是没关系的,恒牙比乳牙大颗,缝隙大表示替换成恒齿时,空间较足够。相对来说,若乳齿比较密,恒齿排列有问题的可能性也就

比较高。一般状况下,宝宝三岁前乳齿排列会比较密集,四五岁开始准备换牙时,牙齿开始会有缝隙。

宝宝乳牙什么时候出齐

宝宝乳牙之什么时候出齐

儿童乳牙就是宝宝在婴儿时期长出来的牙齿叫做乳牙,每个人在一生当中会长出两副蓰,在婴儿时期长的那一副牙齿我们称之为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第二副牙齿我们称之为恒牙。儿童的乳牙长齐一般是二十颗,上下颌各十颗。

乳牙一般在出生后的六个月就开始萌出,由于现在宝宝孕妈妈的肚子里营养就比较充足,再加上现在营养成分摄入的充足齐全,所以现在的宝宝有的四个月过后就开始萌出也很正常,一般情况下儿童的乳牙长齐差不多要到宝宝两岁半左右,儿童乳牙是宝宝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的成长非常之迅速,身体各个方面都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所以儿童的新陈代谢也比较旺盛,每天营养成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宝宝乳牙之乳牙重要吗

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两副牙,乳牙一般情况在六到七岁时就会开始被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开始慢慢斩长出第二副牙恒牙,恒牙一般情况下会了十三岁左右长齐,如果因为疾病或者是一些意外导致恒牙脱落的话,那么再也不会有第三次长牙的机会了,所以一定要保持好牙齿,恒牙数会乳牙数多,一般恒牙会在二十八颗至三十二颗之间。

大家不要以为乳牙不重要,反正会脱落要换恒牙的,其实这样子想法是错误的,儿童的乳牙也是非常重要的。

宝宝乳牙迟迟不脱落是怎么回事

宝宝6岁左右会开始第二次长牙,乳牙松动脱落,恒牙长出。一般下颚的中切牙开始脱落,之后是上颚的中切牙。随后,中切牙两边的乳牙也开始松动,最后则是犬齿和臼齿。宝宝乳牙脱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一般要到宝宝12岁左右才会完成换牙。而宝宝乳牙迟脱,是指恒牙已经萌出,相应位置上的乳牙尚未脱落,又叫“乳牙滞留”。

其实,恒牙是“吃”掉了乳牙的牙根才长出来的。最初在每个乳牙牙根的下方,有一个恒牙胚逐渐发育长大,并向口腔方向生长。恒牙在萌生过程中,一方面给乳牙根与恒牙胚之间的牙槽骨施加压力,并通过破骨细胞的作用,使骨质吸收变薄,直至完全被吸收;另一方面直接压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短,直至完全消失。于是乳牙便开始脱落,恒牙逐渐长出。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使乳牙的牙根被完全“吃掉”或吸收时,就可出现该掉的乳牙不掉的现象:

1、局部炎症:由于感染而使恒牙胚坏死,或因炎症使乳牙根与牙槽骨粘连,也可使乳牙根吸收不完全甚至不被吸收,而造成乳牙不脱落,甚至有发炎现象。

2、恒牙胚错位:恒牙胚位置不正常,错位的恒牙胚和乳牙根接触少,因此不能完全地压迫乳牙根,致使乳牙根不能吸收或吸收缓慢,造成乳牙滞留,恒牙无法萌出。

3、恒牙胚缺失:由于恒牙胚先天缺失,使乳牙根受不到压迫刺激,不被吸收,乳牙就滞留在牙床上。这种残存的乳牙有时甚至到三四十岁才脱落,虽然具有一定咀嚼能力,但会影响日后的牙齿健康,导致牙齿问题。

宝宝3岁体检具体项目

第十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牙齿检查

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此时绝大部分宝宝已经长齐了20颗乳牙,从龋齿的发病来讲,上前牙是龋齿高发区,到了3岁就开始出现后牙的龋齿了,所以这个过程中,除了要让宝宝养成良好、正确的刷牙习惯外,还得注意定期给宝宝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口腔疾病。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91.1—98.7cm,体重13.0—16.4kg;女宝宝身高90.2—98.1cm,体重12.6—16.1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9.58cm,女童宝宝48.33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能够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几步。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正常指标:宝宝乳牙20颗已出齐。

宝宝乳牙生长顺序 乳牙保健4妙方

提醒爸妈,一岁半就可以开始用牙线清洁宝宝的牙齿。这个阶段,宝宝的齿列开始比较密,需要用牙线清洁齿缝。牙线的选择选用原味即可,若用牙线棒要视脏污情况更换,有时会需要多用几根。

宝宝长到两岁时,渐渐脱离口腔期,口腔会变得敏感,不喜欢被触碰。此时若爸妈要帮宝宝刷牙,宝宝一开始一定会哭闹。谢承佑医师强调,因为宝宝不会讲话,只能以哭闹表达情绪,爸妈必须先了解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别就此放弃为宝宝建立良好的洁牙习惯。此时爸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宝宝是以事件记忆习惯的方式,所以可以在固定的一件事结束后的时段,例如:每天洗完澡或睡觉前建立一个刷牙的仪式,以唱歌、说故事、模拟情况…等各种方式,让宝宝知道刷牙时间到了。

通常宝宝一岁看牙医时,牙医师会以蛀牙风险评估。若蛀牙风险高的宝宝,医师会建议爸妈使用含氟牙膏;至于蛀牙风险较低的宝宝,牙膏使用与否则较无影响。由于此时宝宝通常不会漱口,一岁的宝宝可在牙刷上涂抹薄薄的一层牙膏,不一定需要漱口,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使蛀牙不容易产生。两岁以后的宝宝若蛀牙风险高,则可增加至碗豆大小。至于牙膏选用,医师提醒爸妈要慎选,通常大厂牌会相对有保障。即使是国外品牌,也要看清楚标示的相关内容。

乳牙在妈咪怀孕三、四个月时就开始生长,发育期很长,营养均衡对于宝宝牙齿的生长很重要。

宝宝乳牙生长顺序 乳齿生长不好有什么影响

前面的乳牙六到七岁换成恒齿,后面的乳牙直至四、五年级才会换,使用期很长,所以乳齿是否健康,将为宝宝带来以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饮食习惯偏差:

若宝宝乳牙齿质不好或蛀牙,会造成不想咀嚼而直接吞食或偏好某些食物,产生营养摄取问题,胃肠道负担也因而较重,将影响宝宝整体生长。

2.影响恒齿发育:

由于恒齿一出生就开始发育,若因乳齿造成营养摄取问题,不只会影响恒齿发育,若咀嚼不够,将影响上颚骨及下颚骨的生长速度,或造成骨床及牙床偏小,影响恒齿生长及排列。

3.学习能力降低:

有些日本医师甚至提到,咀嚼量不够会影响宝宝脑部的发育。若乳齿问题导致宝宝睡不好,将间接影响宝宝游戏欲望及学习能力都会一起降低。

4.乳齿蛀牙,恒齿也容易蛀牙:

宝宝乳齿若蛀牙严重,因没有良好的清洁习惯,口腔环境有利于变形链球菌生长,造成恒齿也容易蛀牙,所以绝不能有「反正乳齿都会换掉,蛀掉没有关系」的观念。

孩子出牙慢是什么原因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幵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却晩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晩,但不应相差得太远。如果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出乳牙,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乳牙萌出过晩,可能是两种原因引起:

1.可能是外伤引起牙龈肥厚增生,使乳牙难以穿透。

2.可能是宝宝患有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牙胚发育迟缓,乳牙萌出延迟。此外,宝宝患甲状腺功能低下、内分泌障碍,缺乏生长激素也会使乳牙萌出受到影响。您还应当注意宝宝乳牙萌出过晩是不是先天缺牙,可带宝宝到医院拍个X光片。如果是牙龈肥厚引起,可手术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萌出过晩,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査明病因,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宝宝乳牙生长顺序 长牙前会发烧吗

宝宝长牙时会有不适感,长牙的压力也会刺激唾液而让口水变多、情绪起伏大,突然不吃喜欢的食物或偏好某些食物。过去认为长牙一定会发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通常是因为长牙时期睡眠品质会变差、或是不想吃东西,导致营养摄取不够,使宝宝的抵抗力变差,若此时身体本身就有病毒潜伏,就会容易发烧。

若宝宝在长牙期间发烧时间较长,而且超过三十八度,可以带宝宝至儿童牙科就诊,确定有无牙齿感染、发炎的症状,及长牙的情况。若无这些感染风险,就需要再看小儿科确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儿童龋齿的原因 乳牙龋齿恒牙也容易龋齿

乳牙龋齿对健康影响很大,乳牙除了具有咀嚼的功能,同时还有占据恒牙生长空间的功能;若乳牙罹患龋齿,容易导致恒牙生长空间不够,造成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影响进食、发音、美观,更增加龋齿发生率,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刷牙好

六七个月大时,宝宝萌出了第一颗牙,妈妈第一次看到宝宝下牙床上的那个小白点,心中真是无比地欣喜和激动。可是,问题也接着来了,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刷牙呢? 据调查显示:9%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开始教宝宝刷牙;14%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乳牙萌出数颗后教宝宝刷牙;另有35%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乳牙长齐后再开始教宝宝刷牙;也有15%的爸爸妈妈选择在宝宝出牙前就开始进行宝宝口腔的清洁工作了,究竟宝宝刷牙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呢?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宝宝乳牙长得好不好无所谓,反正迟早要换掉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宝宝的乳牙兼具咀嚼、发音、美观以及维持恒牙萌出空间的功能。如果乳牙没保护好,会导致乳牙排列不齐,比如暴牙和地包天。而且,长了龋齿,严重的会影响到牙根,

进而影响宝宝的颌骨发育,进食及语言功能,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面容。因此,宝宝的护牙工程要从婴儿期做起。爸爸妈妈如果能经常注意幼儿乳牙生长的情形,并引导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宝宝发生蛀牙或其他缺憾。

乳牙未萌出前:漱口最关键

这个时期的小宝宝主要是喝母乳,喂完奶后可以给宝宝喝些白开水,相当于漱口,清除乳渣。可以用纱布蘸上温开水或淡盐开水给宝宝清洁口腔,这样可以预防口腔炎症。

乳牙萌出第一颗:指套牙刷最好用

宝宝萌出第一颗牙后,妈妈可以用纱布粘水擦牙床。同时,可选用套在手指上的指套牙刷来为小宝宝刷牙,这样不仅能洁齿,而且还能轻轻按摩齿龈。这种指套大多是用为宝宝专门设计的咬牙胶做的,有多种设计,有的突出沟槽,有的具有按摩牙龈的作用,有的还会发出奶香味或水果味,不但宝宝会喜爱,而且还满足了宝宝想咬东西的欲望。

乳牙生长期间:护齿同时要磨牙

妈妈可以给宝宝买一种专门给一岁前宝宝用的特制牙刷。这个时期的宝宝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相对较差,每天饭后,睡觉前应由妈妈给宝宝刷,宜用淡盐开水刷牙,尽量少用牙膏。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宝宝长出8-11个牙齿后,更换一把尖型刷毛的硅质固齿牙刷。宝宝长出11个牙后,就可用真正的牙刷让宝宝来练习刷牙。刷头大小要适合宝宝口腔大小,刷毛也一定要柔软,不能擦伤宝宝娇嫩的齿龈。

同时,妈妈让宝宝试试磨牙饼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磨牙饼是给出牙的宝宝特制的一种饼干,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咀嚼这种硬度适中的饼干,可帮助宝宝锻炼嚼、咬的动作,提高牙齿的坚固性,同时还能减轻小宝宝出牙时的不舒服感觉。牙和刀一样,不磨不锋利。光吃流食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发育迟缓,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影响骨骼发育,所以这个时期给宝宝添加合适的辅食也很重要。

重点培养刷牙的好习惯

乳牙全部萌出后,妈妈要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刷牙,使孩子养成三餐饭后以及睡前刷牙,吃过零食后随时漱口的好习惯。由于乳牙时期,牙齿排列较稀疏,牙冠较短,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因此,在刷牙前妈妈要先检查宝宝的牙缝中有否食物嵌塞,如有嵌塞,应先将食物清除后再刷牙。

宝宝的牙刷要重新挑选了,可选用刷头小,刷毛细,牙刷柄长短以及刷头长度适中的儿童保健牙刷。刷头大小相当于宝宝的四颗门牙的宽度为宜,刷毛要经过磨圆,不刺激宝宝的齿龈。3岁至6岁的宝宝应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刷牙,但仍需大人的帮助才能将牙齿刷干净。妈妈应在为孩子刷牙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刷牙兴趣。

含氟牙膏小心选用

含氟牙膏是目前有效防治龋齿的牙膏。但使用不当,宝宝会容易得氟牙症。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之间的界限很小,再加上宝宝的吞咽控制能力还不完善,就很容易误吞含氟牙膏,导致摄入过量的氟,使牙齿产生一些斑点,严重时使牙齿变黄,表面粗糙,容易缺损。因此,3岁以下的宝宝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岁的宝宝应在大人的指导下使用。宝宝在刷完牙后要把牙膏漱干净。同时,宝宝每次牙膏的使用量大约只需黄豆般大小就够了,最多不超过1厘米。

指导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上下刷牙三分钟

训练宝宝刷牙,妈妈一开始就应该注意让宝宝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过多的拉锯式的横刷法。错误的刷牙方法不但不能把牙齿刷干净,还容易造成牙齿脆弱,以后宝宝使用稍硬的牙刷刷牙,牙龈就会疼痛。

正确的刷牙顺序是:顺牙缝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竖刷。上下、内外都是顺着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横刷。每次刷牙至少需要3分钟,每个面要刷15至20次,才能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

宝宝乳牙生长顺序 乳牙生长时间及顺序

有句俗谚提到「七坐八爬九长牙」,宝宝的第一颗乳齿大多约在六至九个月中长出,至一岁半时差不多已长十六颗;约至两岁半时,会长齐后面四颗第二乳臼齿,乳牙一共是二十颗。

宝宝乳牙的长出顺序为:下颚两颗会先冒出,再来是门牙旁边的两颗侧门牙,然后是上颚正中门牙、侧门牙,接着就是第一乳臼齿及乳犬齿;通常都会先长下排牙齿,再长出上排牙齿,并且会左右两侧同时长出。

乳牙生长历程

牙齿对于宝宝一生的健康太重要了!然而,很多妈咪并不了解,宝宝的牙齿是什么时间形成的?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护?怎样才能让宝宝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这一切,还是要从宝宝牙齿的生长历程说起——

孕期

孕妈咪怀孕6周时,胎宝宝的口腔黏膜细胞在未来牙齿形成的地方迅速增生,形成上下两个弧形牙板。随后,口腔黏膜细胞继续增生,在上下弧形牙板形成10个球形隆起,这就是日后生长发育成的20个乳牙胚。

孕妈咪怀孕5-10个月间,乳牙胚增生膨大,又形成20个恒牙胚。但是,宝宝出生时人们却看不到他们嘴里有牙齿,20个乳牙胚和16个恒牙胚都已悄悄地藏在口腔里了。它们是否健康,与孕妈咪怀孕时期的健康密切相关。

萌出乳牙

牙胚已经隐藏在上、下颌骨中,并被牙龈覆盖着。当它们穿出牙龈时,也就是说,牙齿到达了生长历程的第一站。

3岁前从牙龈萌出的牙齿被称为小乳牙。受遗传、性别、种族等遗传因素以及气温、营养、疾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宝宝萌出小乳牙的时间不尽相同。正常情况下,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带地区宝宝的萌出要晚一些;营养好、身高和体重增长得较快的宝宝,又比营养差、身高和体重增长慢的宝宝萌出得要早一些。

一般来讲,小乳牙在宝宝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却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乳牙正常萌出规律

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

乳牙的下颌牙,比上颌牙先萌出,并是成双成对地萌出,即左右两侧同名的乳牙同时长出。宝宝最先萌出4颗下切牙(下门牙),随后长出4颗上切牙;大多在1岁时长出4个上切牙和4个下切牙;然后,长出上下4颗第一乳磨牙(俗称板牙),它们的位置离前面的切牙稍远,这是为即将长出的乳尖牙(虎牙)留下生长空隙。

略微停顿后,4颗尖牙从留下的空隙中“脱颖而出”。通常,宝宝1岁半时萌出14-16颗乳牙,最后萌出的4颗乳牙是第二乳磨牙。它们紧紧地靠在第一乳磨牙之后。到了宝宝2-2.5岁时,20只小乳牙就全部出齐了,上、下颌各拥有10颗小乳牙。

乳牙异常萌出现象

现象1 萌出过早

宝宝还未到乳牙萌出的时间,却在一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就萌出了乳牙。过早萌出的乳牙,通常没有牙根,很不牢固,极易脱落下来。

如果落入气管,就很容易造成窒息,危及宝宝生命。这种牙齿对宝宝没有任何用处,还会经常咬伤妈咪的乳头,发生乳头感染,影响宝宝吃奶。因此,当宝宝乳牙萌出过早时,妈咪一定带宝宝及早去医院拔掉。

现象2 萌出过晚

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如果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出乳牙,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通常,乳牙萌出过晚要比乳牙早萌的发生率高。

乳牙萌出过晚,可能是两种原因引起。其一,可能是外伤引起牙龈肥厚增生,使乳牙难以穿透;其二,可能是宝宝患有佝偻病,由于VD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牙胚发育迟缓,乳牙萌出延迟。此外,宝宝患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各种染色体异常、内分泌障碍缺乏生长激素,以及先天性颅骨或锁骨发育不全等疾病,也会使乳牙萌出受到影响。还有一种少见的疾病,即先天性缺牙症,这种患儿终生都不会出牙,常常伴有毛发稀少、皮肤光亮、无汗等症状,往往有家族遗传病史。

宝宝乳牙萌出过晚时,妈咪应该带到医院拍个X线片,排除先天缺牙的可能,不能一味地等待。如果是牙龈肥厚引起,可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萌出过晚,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查明病因,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现象3 表面凹凸不平

正常情况下,乳牙是白色的,恒牙是淡黄色的。但如果胎宝宝在4个月至出生后7年内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或在乳牙发育钙化时期患有较严重的全身疾病,如手足搐溺症、营养不良等,都会使牙釉质发育不全。大约有一半早产儿,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乳牙变色,而且牙齿表面凹凸不平。

遇到这种情况,在乳牙萌出早期应注意宝宝牙面的清洁,还可请医生给牙面缺陷的部位涂氟化剂。等待日后牙齿发育成熟后,也可以做树脂修复。

爱牙知识特选窗:乳牙对宝宝身心健康的作用

乳牙是宝宝重要的咀嚼器官。健康的乳牙,有助于胃肠消化食物,可为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宝宝提供必需营养;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产生功能性刺激,有助于宝宝颌面部正常发育;为恒牙萌出预留间隙,诱导恒牙正常萌出;乳牙期也正是宝宝学习发音和讲话的主要时机,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正确发音。

如果龋坏或早失,便可导致恒牙萌出时间过迟、排列错位、颌关系紊乱。不仅使宝宝承受疼痛折磨,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还会形成歪脸、地包天等不美观的面容,使宝宝身心受到影响。

因此,重视和保护乳牙非常重要,认为“乳牙是暂时的,无关紧要”是极为错误的。

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就要刷牙了

据调查显示:9%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开始教宝宝刷牙;14%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乳牙萌出数颗后教宝宝刷牙;另有35%的爸爸妈妈选择宝宝乳牙长齐后再开始教宝宝刷牙;也有15%的爸爸妈妈选择在宝宝出牙前就开始进行宝宝口腔的清洁工作了。宝宝究竟什么时候要开始刷牙呢?

宝宝的乳牙兼具咀嚼、发音、美观以及维持恒牙萌出空间的功能。如果乳牙没保护好,会导致乳牙排列不齐,比如暴牙和地包天。而且,长了龋齿,严重的会影响到牙根,进而影响宝宝的颌骨发育,进食及语言功能,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面容。

建议小孩在长出第一颗牙后到2岁半前,家长就要帮助其刷牙。2岁半以后建议小孩自己刷牙,刷完后家长检查,如果没有刷干净,家长再刷一次。三岁后建议使用含氟牙膏。

一岁宝宝没出牙是怎么回事

出牙延迟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小儿出生时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牙胚,正常情况下,宝宝6~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宝宝乳牙的萌出有早有迟,个体差异性较大。

因此,我们会发现有的宝宝四个月就开始出牙了,有的则延迟至10~12月,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

当宝宝超过一岁仍未出牙,则可视为异常。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与宝宝自身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关。如婴儿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等全身性疾病时,会使乳牙萌出延迟。

其次,与母亲妊娠期及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关。我们知道,乳牙在胚胎期就开始生长发育了,这期间如果孕母营养不良,势必影响乳牙的生长发育;而哺乳期时母亲营养低下,也将影响宝宝的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导致宝宝出牙延迟。再次,还要注意一种罕见的疾病——先天性无牙畸形。这种患儿不仅表现为缺牙或无牙,而且伴有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如毛发稀疏、皮肤干燥、无汗腺等。此外,某些口腔肿瘤也可能对出牙不利。

相关推荐

宝宝乳牙滞留的应对方法

宝宝乳牙滞留的应对方法尽早去医院检查 若家长发现宝宝乳牙持久不脱,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预防由于局部炎症导致的牙齿疾病。对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又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并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法,做好后续治疗准备。 给宝宝准备能锻炼咀嚼能力的食物 宝宝乳牙迟脱,最常见的一种原因是由于宝宝的饮食结构过于精细。许多家长都给宝宝准备大量精细食物,如袋装米、精细甜点等,宝宝长期吃这些食物,导致

小孩牙齿怎么保健

宝宝乳牙护理应从出生就开始,在乳牙萌出前妈妈应每天用纱布蘸清水或淡盐水轻擦宝宝牙床,长出乳牙后还要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宝宝的小牙。宝宝要用专门的儿童牙刷,因为毛质较软,不会伤害宝宝牙龈。在2岁左右可使用清水刷牙,3岁左右熟练后可用专用儿童牙膏刷牙。 换牙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新长出的恒牙要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还关系到饮食、容貌,甚至心理。建议家长在宝宝换牙期间,首先要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

什么时候长乳牙

宝宝6、7个月大时,乳牙开始相继萌发出来,但也可能提早到3、4个月,或延后到11、12个月才长牙,通常前牙会有前后6个月的差异,后牙的差异甚至可达1年。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4~10个月开始乳牙,1岁时萌出6~8颗,2岁至2岁半时出齐,长满完整的20颗乳牙。 婴儿出牙顺序表 宝宝年龄 出牙顺序 5~10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乳中切牙 6~14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乳侧切牙 10~17个月 上个各长两颗第一乳磨牙 18~24个月 上下乳尖牙各长两颗 20~30个月 上下各长两颗第二乳磨牙 婴儿长牙特点 孩子出生时

孩子不长牙应该怎么办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小儿出生时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牙胚,正常情况下,宝宝6~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宝宝乳牙的萌出有早有迟,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我们会发现有的宝宝四个月就开始出牙了,有的则延迟至10~12月,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 当宝宝超过一岁仍未出牙,则可视为异常。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与宝宝自身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关。如婴儿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等全身性疾病时,会使乳牙萌出延迟。其次,与母亲妊娠期及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关。我们知道

乳牙有几颗

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列是乳牙,第二列是恒牙。乳牙通常在宝宝半岁左右开始萌出。2岁以内宝宝乳牙数目等于月龄减去4-6,约2岁半时出齐。那么宝宝乳牙有几颗?人的乳牙有多少颗?一般来说,乳牙共20颗,上下颌各10个。 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乳牙的下颌牙,比上颌牙先萌出,并是成双成对地萌出,即左右两侧同名的乳牙同时长出。通常,宝宝1岁半时萌出14-16颗乳牙,最后萌出的4颗乳牙是第二乳磨牙。它们紧紧地靠在第一乳磨牙之后。到了宝宝2-2.5岁时,20

宝宝护牙,妈妈这样做

·爱护宝宝牙齿从孕期开始: 怀孕妈妈首先要防止缺钙。在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时间里,是乳牙釉质的钙化期。这时候的孕妈妈要多晒太阳,每天记得喝至少250毫升牛奶,还要尽量地多吃虾皮、虾米、蛋黄、绿叶蔬菜这些富含钙的食物。从怀孕中期开始,孕妈妈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直到怀孕36周。还有,孕妈妈还需要拒绝吸烟并且远离被动吸烟环境。 ·母亲的哺乳方式将直接影响宝宝牙齿的健康。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颌面部骨质正常发育。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的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正常吗 乳牙缝隙大,对牙齿排列影响吗

宝宝乳牙有牙缝并非坏事,因为乳牙都很小,换牙后的恒牙比乳牙相对体积都要宽大一些,有牙缝意味着牙齿生长空间大,会使得恒牙更容易长齐。而没有牙缝的孩子,换牙后牙齿生长可能会受到挤压,会有牙齿不整齐的情况发生。但是,如果宝宝是由于外伤和不良习惯造成的牙齿间隙,则对恒牙的生长并无太大帮助。

乳牙有几颗

随着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乳牙也会开始一颗颗地“冒”出来。乳牙作为宝宝人生的第一副牙齿,在咀嚼、发音和外观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宝宝6-12个月时,会长出乳中切牙,在8-10个月时,会长出乳侧切牙。在宝宝萌牙期间,可能会伴有肿痛的感觉,而且也爱咬硬物,此时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比较硬的食物,如胡萝卜、玉米等,也可以让宝宝咀嚼磨牙棒,这样能缓解萌芽时的不适感,还能帮助宝宝出牙。下面一起了解宝宝长出乳牙时该怎么帮宝宝磨牙,以及护理宝宝乳牙的各种注意事项。 乳牙有几颗 宝宝6个月的时候会开始长出乳牙,在被替换成

乳牙长得不整齐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许多家长都忽视了乳牙的重要性,认为乳牙在孩子12岁前反正都会全部脱落,所以无需加以特别关注,只要小心护理恒牙就可以了,其实这是极为错误的。乳牙的排列情况会影响以后宝宝恒牙的生长,如果乳牙出现排列不齐的症状在乳牙期矫正是非常有效的,等到恒牙出了之后再矫正就不太容易了。尤其出现前牙反颌,俗称“地包天”和“兜齿儿”等,应在乳牙期间及时矫正。 乳牙是否整齐和很多因素有关,宝宝生长期的营养、新陈代谢、遗传,以及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吮手指、咬指甲、含着奶瓶睡觉等情况,都会影响宝宝乳牙的排列情况。定期的口腔检查可以预防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有关牙齿的萌出、伴随的症状、及牙齿护理方面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