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流口水食疗方法
老人流口水食疗方法
老人食补脾肾,看这里老人口水多,大多是因为脾肾器官老化导致津液不能正常运转而出现的,可以通过食物来调节。
1、生姜红糖水。生姜、红糖都是温中散寒非常好的食物,常食可暖脾胃、通阳气。如果吃了寒凉食物,不妨泡杯生姜红糖水,可驱寒暖胃。
2、大枣桂圆粥。老年人如果因为吃凉导致脾胃不适,做个大枣桂圆粥也非常不错,再放些红糖,也可达到缓解脾胃不适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的调理办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夹寒,有的人兼热,有的人气滞血淤,所以要请医生开具体的中药药方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健脾益肾是关键。建议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物,如芡实、山药、粳米、籼米、薏米、熟藕、栗子、扁豆、豇豆、葡萄、红枣、马铃薯、香菇等。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物。
宝宝流口水食疗方法
很多宝宝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作为大人看到了经常会不以为然,认为擦掉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症状是可以治疗的。接下来就介绍几种能够治疗宝宝流口水的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一、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白茯苓30-50克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三、姜糖神曲茶
【原料】生姜两片,曲半块,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四、白术糖
【原料】生白术30-60克,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睡觉流口水食疗方一则
脾虚流口水——扁豆胡萝卜粥
来找我就诊的一位邻居就因为脾虚有爱流口水的毛病。他经常早上一起床就发现枕头全是湿的,有时甚至看电视或看书时也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这位邻居体形偏瘦,同时也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稍微多吃点,大便中就会有未消化的残渣,而且多不成形,另外,他平时还老爱出汗。
从这些症状的描述以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我判定他是脾虚证。因为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所以脾虚的人肌肉容易松弛,面部肌肉也不例外,因此,睡觉时自然就不能顺利地咽下口水,也就容易经常发生流口水的情况。
我给他开出的饮食方是扁豆胡萝卜粥,嘱咐他回家熬着喝。这道粥的主要用料是胡萝卜、扁豆、粳米,虽然用料简单,但功效却是很大。此粥不仅有健脾和胃、顺气消积的作用,还能对因胃肠功能运化不畅导致的没有胃口、恶心呕吐、慢性腹泻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粥中的扁豆甘淡温和,有健脾化湿的功效,特别适宜血糖高、吃饭不香(或小孩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女性白带多的人食用。另外,据中医临床证实,扁豆还有防止肿瘤滋生的作用,因此,想预防癌症的话,也可以适当地常吃扁豆。
胡萝卜对人体也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并有着“小人参”的美誉。它的主要功效为补中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适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水痘,还可用于辅助治疗胃痛、便秘、高血压、夜盲症等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吃扁豆时,要将其彻底加热,把扁豆中的毒素破坏掉。而且,本方不能与酒同食,否则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脾虚爱流口水的人,还要注意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和太多肥腻高脂的食物,并且平时要注意适当多吃些健脾的食物,如薏米、莲子、粳米、芡实、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香菇、大枣、栗子等,以增强脾胃的生理功能。
扁豆胡萝卜粥
原料:胡萝卜、扁豆各50克,粳米100克。
方法:
1、先将扁豆泡涨,胡萝卜洗净切丝。
2、粳米淘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粥如常法,粥熟即可食用。
用法:早晚温服1碗,连服3天。
功效:本粥具有健脾和胃、顺气消积的功效。适用于胃肠不和、食少呕逆、慢性腹泻等病症。
注意:便秘之人少量服用;不能与酒同食。
老人流口水可能是疾病征兆
1导致老年人经常流口水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调理,很多老年人流口水都是由于肾脏器官老化造成的这一现象,所以要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起到一定的滋补的作用。
2有的老年人流口水,可能会出现一些口腔炎症或者偶尔戴假牙导致的一些不适的症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出现了中风或者其他的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也可能会出现口水过多的现象。
3老年人如果患了一些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等疾病,很可能会引起中风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常流口水这非常严重的一种症状,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有的老年人如果出现了脑血栓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
注意事项:
老年人经常流口水是不能忽视的一种症状,所以老年人平时应该注意身体方面的,如果有一些不良的政策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严重的伤害。
脑血栓流口水是为什么
首先,经常在夜间不自觉地流口水。一个人一天口腔中要分泌100多毫升的口水,即使是夜间仍没有停止。门诊上经常见到一些脑血栓病人反映,自己夜里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会呛咳,甚至咳醒。这其实是流口水造成的。
其次,这类患者流口水的时候,并不像劳累或者初戴假牙的时候流口水一样,睡觉时头侧向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而是总朝一侧流。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多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对这类脑血栓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自己除了有流口水外,还出现过言语不清晰、一过性的单侧肢体不适、反应迟缓等等。
再者,部分人流口水还会伴有周围性的面瘫,如口角歪斜等等,这其实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
因此,如果有的老年朋友近期经常流口水,并且本身就有诱发中风的基础病,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并且,由于脑血栓病人流口水多是因脑干部位出现梗塞所致,因此用CT没有办法检查出病灶,建议直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当然,部分药物也可引起流口水。例如,很多老年朋友所用的盐酸氟桂利嗪本身就可以引起流口水。因此,老年朋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排除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进行治疗。
老人流口水食疗方法
1、生姜红糖水。生姜、红糖都是温中散寒非常好的食物,常食可暖脾胃、通阳气。如果吃了寒凉食物,不妨泡杯生姜红糖水,可驱寒暖胃。
2、大枣桂圆粥。老年人如果因为吃凉导致脾胃不适,做个大枣桂圆粥也非常不错,再放些红糖,也可达到缓解脾胃不适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的调理办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夹寒,有的人兼热,有的人气滞血淤,所以要请医生开具体的中药药方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健脾益肾是关键。建议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物,如芡实、山药、粳米、籼米、薏米、熟藕、栗子、扁豆、豇豆、葡萄、红枣、马铃薯、香菇等。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物。
老人经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老人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流口水一般是小孩子的事情,但是老年人也是有的,因为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后,受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困扰,脑萎缩、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困扰,也会出现不自觉流口水的现象,那么老年人不自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在排除这些方面疾病的困扰,在中医看来老人家在步入高龄年纪后,脾以及肾的虚弱是加重口水多的原因,特别是夜里流口水多的人多是脾虚运化不利,人体的津液就无法自如控制,此外老人肾气一般来说会相对虚弱,肾无法正常纳气,化气行水的功能也会降低。因此在中医的调理多以补中益气汤来益气健脾,从而让人体的津液流动得到控制。当然,如果是肾气虚的老人也可搭配金匮肾气丸来调理。
有些人深受“晚上睡觉流口水”的困扰,早上起床总发现枕头湿湿的,这个小毛病看起来似乎只是个人习惯问题,且难以纠正。你有没有想过,这是由脾虚导致的呢?
口水也称口津、涎,是指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中医认为,涎由脾气化生并传输分散,故有“脾在液为涎”之说。在脾气充足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故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吞咽及消化,但不会溢出口腔。但在脾虚的情况下,脾的“固摄”功能失调,涎液不能正常传输,从而发生“流口水”的现象。因此,想要克服睡觉流口水的毛病,不妨考虑由脾虚人手,请医生辨证治疗。
晚上睡觉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么
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粘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脑炎后 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而假如是本身无其他疾病,只是单纯在睡梦中流口水,就如张先生这种状况,有可能是 脾虚导致。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即为脾统摄液体,当脾胃虚寒、阳气亏虚会引起脾功能失调,无法运化津液,造 成睡觉流涎的症状。
成年人脾虚多是从小就造成的,小儿时脾虚流口水,长大后也较易发生脾虚流口水的情况。另外睡眠姿势不当,侧睡、趴着睡时,嘴角被挤开或者刺激到唾液腺,导致唾液增多,也会造成流涎的情况出现。脾虚引起的可以服用君子丸调理,卧姿不当则需调整睡姿,睡觉时尽量保持仰睡
小儿和老人易发生睡觉流口水的情况,但是原因与成人流口水有所不同。小儿流涎多属生理现象。小儿到了四五月大的时候,开始咀嚼食物,同时乳牙萌出,这些都会使牙龈受到刺激,增加唾液的分泌。小儿口腔浅无法及时将唾液咽回,导致流涎。
如果是老人,排除了帕金森综合征、中风、 面瘫、口腔附近炎症等疾病的情况下,仍易流涎,则要考虑是否为脾胃不好或肾亏。医学专家认为,老人与成人流涎,共同点都为脾胃功能不好,但是老人较成人而言,又多增加一个因素:肾亏。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加上年轻时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到了老年,肾阳多亏虚。因此,老人流涎,除了健脾益气外,还需温补脾肾。
老人经常流口水食疗方法
1、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
2、益智粥: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
3、姜糖神曲茶:生姜两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加开水冲泡。
4、鲤鱼赤豆汤: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将赤豆煮烂取汤;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同煮,放黄酒少许,用小火煮1小时。空腹服用汤汁,1天3次,连续1个星期,注意不要有鱼刺。
5、米仁山楂羹:米仁100克,鲜山楂20克,水650ml。小火煮1小时,浓缩汤汁。空腹服用,1天3次,连续1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