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避孕药对生育及其后代的影响
激素避孕药对生育及其后代的影响
一、类早孕反应
类早孕反应较常见,约占用药人数的50%。症状多为先重后轻,以后逐渐消失,可能与机体逐渐适应有关。类早孕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乏力、头晕等类似妊娠早期的反应,常在服药第1~2周发生。该反应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有关。
发生类早孕反应不用太焦急,只要将服药时间改在晚饭后或临睡前,就可以很好地缓解胃的不适反应;反应较重者,可服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无缓解者,可考虑更换避孕药,选择雌激素含量较少的药物。
二、月经过少或闭经
很多女性朋友服用避孕药后月经量变少了,甚至发生了闭经。因为避孕药可以使子宫内膜发育不全,腺体分泌不足,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而变薄,致使月经量减少。个别女性因避孕药的抑制作用过度,在停药后不发生撤退性出血,出现闭经。
三、阴道出血
不少女性在服药期间,会发生持续性的点滴出血,或者如同月经量的突破性出血。这与漏服、迟服避孕药或者避孕药药量不足有关。如果阴道流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常提示雌激素剂量太小;如发生于后半周期,则表明孕激素剂量不够,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
前半周期出血时,每日可加用炔雌醇5~10微克,直至该周期结束;在后半周期出血时则每日可加用1片避孕药;若出血时间接近月经期或出血量多如月经时,则可停药,于出血第5天再服用下一周期药物。
这对本来月经量大的女性不啻是一件好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尿妊娠试验阴性,停药7天后仍可继续服用下周期的药物。若连续闭经2个月,则要立即停药观察。大多数人停药后月经会复潮。
四、体重增加
因为害怕药物引起发胖,有些女性不愿意服用避孕药。避孕药物中某些成分可以引起体重增加:雄激素可以引起食欲亢进或痤疮等,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最初3个月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因此导致月经后半个周期体重增加;孕激素促进合成代谢,导致体重增加。其实,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仅为15%左右。
食欲亢进、出现痤疮者,可以适当节食并更换17—羟孕酮类制剂如避孕药2号;月经后半期体重增加者,则要减少食盐的摄入;短期内体重增加过多,应停药。
五、面部色素沉着
一些服药时间较长的女性的脸颊部可能出现怀孕时那样的蝴蝶斑,这是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着。妊娠期已有色素沉着的人用避孕药后容易发生,且与日光照射有关。
避免面部色素沉着,可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橙子、猕猴桃等等;避免强光照射,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有色素沉着倾向的人,可选用雌激素含量比较低的避孕药,比如单纯孕激素制剂。
专家建议:很多人对激素是谈之色变,但此“激素”非彼“激素”。的确,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以治疗肾炎或其它风湿免疫病时会引起肥胖、胃溃疡、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但并非所有激素都如此。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虽然是人工合成的,但是作用与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一致,且模拟的是人体的自然状态,最重要的是:现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为20-35微克,这种剂量已被公认为是较安全的剂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证明其危害作用极小。因此不会有上述副作用,大可不必为之担忧。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选择避孕方法时必须考虑的就是女性所处的生理阶段和她的生育计划,因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女性的生理情况以及性生活习惯和经验有所不同。
1、对于生育前的女性,应该选择避孕效果可靠,不影响未来生育的方式,主要选择短效的避孕方式。首选的方法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可以使用避孕套、外用杀精剂等方式,但是避孕效果稍逊于口服避孕药。
2、生育后的女性,避孕期长达25年,建议使用更为方便的长效避孕方式:一般由专业人员放置,避孕效果可以维持5-10年。主要的选择有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
3、更年期的女性则建议使用宫内节育系统或者是外用药具,避免使用会增加月经出血量的避孕方式如含铜宫内节育器。
女性如何选择避孕方法
选择避孕方法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考虑女性所处的生理阶段和她的生育计划,因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女性的生理情况以及性生活习惯和经验有所不同。
对于生育前的女性,应该选择避孕效果可靠,不影响未来生育的方式,主要选择短效的避孕方式。首选的方法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可以使用避孕套、外用杀精剂等方式,但是避孕效果稍逊于口服避孕药。
生育后的女性,避孕期长达25年,建议使用更为方便的长效避孕方式:一般由专业人员放置,避孕效果可以维持5-10年。主要的选择有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
更年期的女性则建议使用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或者是外用药具,避免使用会增加月经出血量的避孕方式如含铜宫内节育器。
生育前的女性如何避孕
很多女性可能在2-3年内会要小孩,因此首选的是短效的避孕方法,如复方口服避孕药。
如果在3-5年内没有计划要孩子,可以选择一种长效避孕方法,如曼月乐宫内节育系统。
这一时期不宜使用单孕激素避孕针,因停药后恢复排卵的时间较长,也不宜用自然避孕法,如安全期和体外排精,因避孕有效率不高。
西欧女性的第一次月经来潮(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1-14岁,第一次性生活通常发生在16-20岁之间,这个时候是生育的高峰。在这个年龄,最普及的避孕方法是复方口服避孕药,由于它避孕效果高,使用方便,使月经周期规则并且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
口服避孕药其它的好处包括降低影响未来生育能力的盆腔感染的发生,有些口服避孕药如达英-35,还独有皮肤调理作用,有效解决皮肤过油和痤疮的问题。另外,屏障避孕法如避孕套可能对减少患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有帮助。
常规避孕药的饮食调节知多少
由于各种类型的口服避孕药都是激素类的药物,如果长期的服用,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妇女体内某些维生素的缺乏或者不足,影响到妇女的身体健康。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妇女口服避孕药主要可引起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而妇女体内维生素B2缺乏或叶酸不足,容易发生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腹泻和巨红细胞性贫血及白细胞生成减少等病症。同时,口服避孕药妇女患维生素B6和B12缺乏症也较普遍。此外,因服避孕药而发生维生素C缺乏的妇女,可发生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结膜下出血及面部出现黄褐斑等病症。为此,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应适当多吃些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瘦肉和蛋黄乳类豆类以及黄绿蔬菜、水果,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并注意烹调方法,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近年来,国外医学研究揭示,育龄妇女在停服避孕药而恢复生育的时候,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B6、叶酸的缺乏,应及时补充纠正,以利优生。故停药生育的妇女宜适当吃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肾、萝卜、土豆、扁豆、卷心菜等。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时,乳汁中缺少维生素B6,致使婴儿因缺乏维生素B6而发生尖叫,肢体震颤甚至全身痉挛等。
所以,停药生育的妇女,应该吃一些富含有维生素的大豆、花生和葵花籽,香蕉和核桃。另外,像动物肝脏、蛋黄和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长效避孕药不良反应多
长效避孕药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是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不良反应
1、类早孕反应。
2、阴道流血。
3、停经或月经过少。
4、体重增加。
5、色素沉重。
6、其它:头痛、乳房胀痛、食欲增强等。
二、远期安全性
1、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与生殖器官肿瘤
长期服用(5年以上)短效或长效甾体激素避免药不增加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癌的发病率。并认为由于孕激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同时也减少卵巢上皮癌的发生。能否潜在性诱发宫颈癌和乳房癌的问题,近年仍有争议。
2、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与日后生育
长期服用短效或长效甾体激素避免药停药后,一般在停药3个月内恢复排卵者约占80%,一年内恢复排卵者占95%-98%.可见停药后不影响生育。
3、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与日后生育
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停药后不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病率。应用长效甾体激素避孕药,停药后半年再怀孕是安全的。
4、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与人体三大代谢
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可出现糖耐量降低,可使LDL降低、HDL升高,三酸甘油酯及总胆固醇增高。可使总蛋白下降,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5、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与血栓性疾病
使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有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危险,一般认为雌激素的安全剂量是50μg以下。我国国产短效避孕药均在30-35μg.国内经多年观察和大量多中心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妇女长期服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并不增加血栓疾病的发病率。
如何正确有效的避孕呢
1.宫内节育器避孕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其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流产避孕的目的。宫内节育器可分为惰性、带铜、释放药物、释放孕激素四种。 宫内节育器避孕最适合需长期避孕、控制生育间隔及哺乳期妇女。优点节育器避孕作用于局部,不影响哺乳和性生活、不干扰内分泌,放置后迅速起避孕作用,取出后避孕作用随即消失,金属节育器可放置8~10年,塑料节育器可放3~5年,具有长效、价廉等优点。缺点宫内节育器也有一定的不足,如其对性传播疾病无防护作用。另外,并不是每一位女性都适用宫内节育器,有些女性上环后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还有少量女性可能对铜过敏,故不适合这种避孕方式。
2.甾体激素避孕甾体激素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轴的干扰,以及对子宫内膜、子宫颈和输卵管等靶器官的直接作用而产生避孕效果。根据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用法和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等。复方避孕药(口服和针剂)适用于各种年龄、婚姻和生育年龄妇女及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较多及有痛经的妇女;皮下埋植适宜于由于顾虑雌激素对心血管影响而不宜使用复方避孕药的妇女;孕激素避孕针适用于哺乳期妇女及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
以上就是如何正确有效的避孕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才是最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建议年轻的男性女性,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自己的避孕措施,这样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
长期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导致不孕
1. 口服避孕药不可靠。
并非如此。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靠性极高的避孕方法。它可以抑制排卵、使子宫颈粘液变得更粘稠,使子宫内膜变得不适于胚胎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按照说明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几乎可以达到 100%。
2. 口服避孕药会导致体重增加。
并非如此。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说,新型的低剂量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只有少数女性(大约15%)可能会因服用新型的低剂量口服避孕药而导致体重略微增加。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期间体重增加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体液潴留,使体内存留多余水分。通常情况下,体重增加不会超过2公斤,而且这只是暂时现象,停药后体重就会下降。体重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食欲增加,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前三个月内。因此,如果使用者可以控制她们的食物摄入量,这将有助于控制体重的增加 。
3. 口服避孕药含有激素,对人体有害。
并非如此。口服避孕药是历史上研究最多的药物。多数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说,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只要你不属于复方口服避孕药禁忌人群,就可以长期使用。如果你不吸烟,那么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一直服用口服避孕药直到绝经期。另外,研究还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仅安全,而且对健康还有许多好处。(如果你想了解口服避孕药对健康的好处,请单击此处。)复方口服避孕药中的激素不能与皮质激素(消炎药)混为一谈。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激素。
4. 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影响将来生育的宝宝。
并非如此。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复原的短期避孕方法。停药几天之后,所有残余物都会排出体外。有证据表明,服用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影响将来生育的宝宝的健康。为从容起见,建议你等到停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之后再怀孕。这有助于你更加轻松地准备分娩事宜。
5. 口服避孕药会抑制将来的生育。
并非如此。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靠的避孕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可复原的避孕方法。 也就是说,如果你停止服药或者未按照说明服药,生育能力很快就会恢复。如果你哪次忘记服药,就极有可能已经怀孕。这就表明生育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