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防痛经不妨试试这套保健操
女性防痛经不妨试试这套保健操
(1)保健功:
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0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随后掌心仍贴腰部3分钟,做时宜心静、体松、神注。动作柔和,意识要和动作一致,不宜过猛,呼吸自然,在意识导引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动作次数由少到多,根据个人体力而定,每天可做3回。
(2)保健操:
①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这样作20次,每天坚持3回。
②仰卧:每天坚持2~3次并腿仰卧,双膝稍屈起,作腹式呼吸20次。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胸部不扩张、腹部隆起,呼气时胸部不收缩而腹部收缩凹陷。
③仰卧:左右两腿轮流提腿屈膝20次,屈膝时膝盖尽量接触到下领,每天坚持2回。
④直立:脚跟提起,再放下。脚跟提起如穿高跟鞋一样,脚跟放下时如穿平底鞋一样,每回作20次,每天坚持3回。
女性预防盆腔炎试试盆腔操
第一式:左右压膝:取床上坐位,并腿屈膝,两手按于膝上,左手向外压膝,还原后,右手重复上述动作。
第二式:伸臂转体:取床上坐位,两腿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平放于臀旁,上体左转,左手由后向前摆,左手触足尖,眼跟手转,还原后,右手重复上述动作。
第三式:屈膝转腰:取仰卧位,两手交叉枕于头下,左腿屈膝,左足置于右膝旁,腰及左腿向右转,左膝向下压,还原后,右腿重复上述动作。
第四式:仰卧蹬腿:取仰卧位,左腿上提,屈膝成90度,左足上蹬,两腿夹角成60度,后缓慢还原,右腿重复上述动作。
第五式:伸臂拍足:取仰卧位,两臂上举置于头顶,左腿抬高,右手拍左脚背,缓慢还原后,右脚及左手重复上述动作。
第六式:侧卧蹬腿:取仰卧位,左腿屈膝抬高,左足置于右膝旁,腰及左腿向右转,左足向斜前方蹬腿,缓慢还原后,右腿重复上述动作。蹬腿时,两腿夹角成45度。
第七式:交替屈膝:取仰卧位,两腿并拢上抬,两膝微屈,左腿伸直,右腿屈膝上抬,左右交替,两腿轮换如踩单车样,两腿离床,动作缓慢。
第八式:屈膝松腿:取仰卧位,两腿伸直,曲左膝80~90度后,缓慢还原,曲右膝,重复上述动作。
痛经喝红糖水好吗
女性痛经别乱喝红糖水
首先,喝热的红糖水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女性朋友若有行经不畅、小腹胀痛的问题,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也可加些姜汁共煮,补中气、补血养肝(依中医观点,子宫正是走肝经),温筋通络效果会更好。
但是红糖属热性,易燥火上火,针对体质虚弱,寒湿血虚,气滞血於的女性可提高体内热性,减轻因体寒气血滞引起的痛经症状。反之,假如你的体质为火性体质,即内热较重,虚火上行,服用燥性很大的红糖水,好比火上浇油,身体受不了虚火过旺,于是以出血方式泄内火,会造成出血过多。
其次,红糖水调节痛经情况对于继发性痛经有一定的疗效,更多适用于产后痛经恢复女性补充血气。可以帮助产后女性缓解子宫收缩,但对经期女性而言,用处并不大,有时候过度吃甜食,反而会增加她们的焦虑感。所以说预防痛经还需要平时多注意经期的卫生,避免经期受凉,在经期一定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女性防痛经自我推拿法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生殖器官病变会引起继发性痛经,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
许多疼痛常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所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预防感冒不妨试试打喷嚏
打喷嚏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你知道打喷嚏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吗?在中医里,有种治疗方法叫“探鼻取嚏”,就是主动制造个喷嚏,来预防、治疗感冒。
在中医里,感冒可分成风寒、风热等许多类型,风寒感冒是秋冬季节最常见的一种。医生告诉记者,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因为寒气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身体,人产生打喷嚏、流鼻涕这些生理反应,是为了驱除寒气。西医通常用的感冒药是抑制身体排出寒气的,通过药物减少各种感冒症状,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驱除体内寒气。中医在治疗风寒感冒时,有一种方法叫取嚏,就是通过主动打喷嚏,将侵入的寒气人为的及时排出去,起到预防感冒加重的作用。
“取嚏法一般是通过药物刺激,让人主动打喷嚏。”曹启富说,可以用皂荚、冰片研磨成末,取少量放在手掌或手帕上,捂鼻呼吸,稍后会连续喷嚏,继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奋,每天1—2次即可起到预防感冒加重、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民间有人将卫生纸搓成纸捻,放入鼻孔刺激鼻腔,从而通过打喷嚏缓解感冒症状,这与取嚏法道理相同,但不可以常用,以免伤害鼻腔。曹启富表示,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打喷嚏”。
医生指出,取嚏法配合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对缓解鼻敏感或花粉症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取嚏法可以协助肺气宣降,补充大肠向前的推动力,因此能够缓解便秘。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主动打打喷嚏,能排除寒气,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女人痛经可试试吃醋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调味料,但是实际上醋也可以是一种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醋性酸温,不仅可以散痪解毒、行气止痛,还对妇科常见病还有一定的功效。但要注意,食醋不宜过量,对于有胃酸或服用某些西药时,也不可食用,空腹更不能喝醋。
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食醋能养颜、张仲景和李时珍《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醋的药用效果。在现代医学种,对于食醋养生的功效更是多见,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软化血管、抗癌等作用。
醋性酸温,不仅有散痪解毒、行气止痛等功效,对妇科常见病还有一定的功效。
中医学上看,许多妇科病由肝经不舒引起。醋味酸,专入肝经,能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除了在烹制菜品时多加点醋,或每天在任一餐后喝上一口醋,也可以用醋调制一些药方。
调经止痛:将香附分成三份,分别用盐、醋、黄酒浸泡,制丸内服,可调经止痛。
月经过多:黑豆500克,米醋500毫升。以文火醋煎黑豆,醋全部渗入黑豆为止。每日3次,每次服50克。
醋又分为黑醋和白醋两种,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外用。白醋具有杀菌作用,对外阴瘙痒及阴道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每次可用1000毫升温开水加白醋10-15毫升,配成浓度1%-1.5%的溶液清洗外阴或坐浴。
女性在养颜防病之时也要牢记,醋可以常用,但不能过量用,对于有胃酸或服用某些西药时,不可食用。切记不能空腹喝醋。
女性痛经防治保健操
(1)保健操:
①仰卧:每天坚持2~3次并腿仰卧,双膝稍屈起,作腹式呼吸20次。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胸部不扩张、腹部隆起,呼气时胸部不收缩而腹部收缩凹陷。
②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这样作20次,每天坚持3回。
③直立:脚跟提起,再放下。脚跟提起如穿高跟鞋一样,脚跟放下时如穿平底鞋一样,每回作20次,每天坚持3回。
④仰卧:左右两腿轮流提腿屈膝20次,屈膝时膝盖尽量接触到下领,每天坚持2回。
以上活动较轻松简单,对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加腹肌力量,纠正子宫位置是有益的。
(2)保健功:
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0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随后掌心仍贴腰部3分钟,做时宜心静、体松、神注。动作柔和,意识要和动作一致,不宜过猛,呼吸自然,在意识导引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动作次数由少到多,根据个人体力而定,每天可做3回。
女性如何调理痛经不妨试试穴位按摩
1、太冲穴
揉太冲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2、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穴: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治痛经的按摩手法源于中医,有些人可能对穴位掌握不太精准,有可能会影响按摩效果,因此建议希望通过按摩治疗痛经的朋友可以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咨询按摩手法。
咽干咽痛不妨试试药茶
1.清咽茶
金银花、杭菊花各15克,桔梗、麦冬、板蓝根、玄参、甘草各10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咽喉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2.白萝卜汁
白萝卜200克,榨汁,加冰糖,代茶饮。功能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咽干口渴。
3.参梅饮
人参3克(切片),乌梅10克,沸水冲泡,加白糖,代茶饮。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咽于口燥,烦渴欲饮,神疲乏力。
4.玉石饮
玉竹、石斛各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功能清热养阴,益胃生津。用于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口干口苦。
5.胖大海瓜子饮
胖大海2枚,生冬瓜子15克,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功能清咽利喉,消肿通便。用于咽干口渴,咽喉肿痛及便秘。
乳房痛不妨试试这几款食疗
一、乳腺增生的乳房疼痛
食疗原则:疏肝理气,清热散结,调冲任。
1.玉米丝瓜络羹
玉米100克,丝瓜络50克,桔核10克,鸡蛋1个,前三物加水熬l小时,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每周两次。
2.海带生菜煲
海带100克,生菜100克,姜、葱末少许,用清水先煲海带30分钟,起锅前放入生菜、调料、香油,每日一次。
3.凉拌芹菜海带
海带100克,芹菜100克,姜、葱末少许,海带、芹菜焯熟,捞盘中加入调料、香油,每日一次。
4.夏枯草当归粥
夏枯草、当归、香附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白粥、红糖拌服,每周两次。
二、乳腺炎的乳房疼痛
食疗原则:清肝胃,解毒,通络,散结。
1.蜜汁无花果
无花果100克,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蜜糖服用,每日两次。
2.丝瓜炖豆腐
丝瓜150克,豆腐100克,加水同煲20分钟,起锅前放入姜、葱、香油,每日一次。
3.桔梗赤小豆粥
桔梗、皂角刺各1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赤小豆粥中拌服,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化脓期。
4.花粉当归粥
黄芪、花粉各10克,当归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服用。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破溃期。
三、乳腺癌的乳房疼痛
食疗原则:应结合在其综合治疗中,不影响正规治疗为原则。
1.蟹壳适量焙干,碾末备用。每次2克,每日三次,黄酒送服。
2.天冬30~90克,炖服,每周两次。
3.穿山甲10克,丹参1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加入白粥中服用,每日一次。
4.蜂房、浙贝、山慈菇、莪术各l0克,蛇舌草、苡米各30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加入适量冰糖服用,每周两次。
痛经不妨试试这些疗法
造成痛经的5种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月经期出血过多导致血钙的流失,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女性对钙的需求又正好加大,所以导致严重缺钙,血钙降得更低,才会时常造成子宫壁的肌肉痉挛收缩而导致疼痛。
2、受凉因素。因天气寒冷或衣着过少而受凉,导致气血凝滞,经血无法畅通排出而加重痛经。
3、劳累因素。经期的女性的体质本来就不如平时好,需要补充营养和多加休息,过重的体力劳动会加重出血及痛经。
4、饮食因素。有些女孩爱吃零食,月经期也吃冷饮及梨等生冷食物,易导致气血凝滞,正如中医所说:不通则痛,自然会使痛经加重。
5、心理因素。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初来月经的女生,由于对月经缺乏正确的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的心理,反而加重痛经。
缓解痛经3大疗法
一、饮食疗法
适用人群:痛经以腰脚酸痛、腹部抽痛、乳房胀、抽痛为主的人。
对应疗法:这类人群平日应摄食富含维他命B1、B2的食物,如:糙米、胚芽米、乳制品等等,或以合利他命F供作B1、B2的补充。然而出现骨盆腔充血,经来下腹子宫卵巢部位疼痛的人,则建议多摄取富含维他命C、E的食物,如:柳丁、柠檬、核桃、等改善骨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骨盆腔充血的疼痛。至于整个腹部都痛的人,则平日尤直注意饮食及营养,少食生冷油腻,可以维他命B群、优酪乳、表飞鸣等调理肠胃。
因贫血而引起痛经的人则可以补充铁剂、深绿色蔬菜或偶尔喝一些白兰地酒,也可以逐渐缓解痛经症状。
二、物理疗法
适用人群:痛经时觉得以热水袋在腹部上热敷可以减轻疼痛,此种体质之人。
对应疗法:这类人可以在平日多洗温泉或作热水盆浴,每次约一小时,这对骨盆腔血液循环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但月经期间并不适合盆浴,所以此时可以拇指按压脐下二横指之部位(此为中极穴),一般按压十分钟至二十分钟,可以减轻或消除痛经。
三、药茶疗法
适用人群:痛经伴有四肢发冷、面青唇白。
对应疗法:这类人群可以等分量的生姜(或干姜)、大枣、红糖煎汤温热服用。如果痛经严重的,可以川红花三钱,冲泡热开水当茶饮,每日一至二次,可以消除瘀血作痛的不舒服。
贴心小提示:如果出现以下几种现象的话,你可能就不是单纯的痛经了,这时候就应赶紧去看医生哦!
1、疼痛逐渐减轻一段时间后又加剧的话有患子宫后屈或其他疾患的可能。
2、经期发烧的话应考虑患子宫内膜炎的可能。
3、经期过长或过短(正常为3-7天),出血量过多。
4、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含有陈旧性血液、粘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呈碎块状或气味发生变化。
痛经 鸡蛋偏方不妨一试
痛经几乎是每一个成熟女性的困扰,它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而且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为此,专家推荐了一种用鸡蛋来治疗的痛经的小偏方。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经妇科检查未发现病理变化;继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生殖系肿瘤、盆腔炎症等。继发性痛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痛经的朋友除了月经前及月经期要注意避免劳累、受凉、情绪紧张等因素外,用益母草煮鸡蛋吃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具体做法是: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痛经的发生与淤血有着密切的关系。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益母草可通过松弛痉挛状态下子宫、缓解炎症等多种途径起到抗痛经的作用;元胡具有行气活血、散淤止痛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痛经的常用药。三者合用可起到行气、养血、活血、去淤、止痛的作用,是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益母草煮鸡蛋并非对所有的痛经患者都有效。根据痛经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痛经分为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五种证型,而益母草煮鸡蛋最适合于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食用。这类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往往不太规律,在月经前2~3天开始出现莫名其妙心烦、胸闷,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少,色黯有块。除了坚持吃益母草煮鸡蛋外,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平日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柑橘、佛手、茴香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提示
其他类型的痛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食疗,如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散寒化湿、温经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葱白、山楂等;湿热下注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清热除湿、化淤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丝瓜、苦瓜、红小豆、绿豆、薏米、油菜、香椿叶、莴苣、莲藕、冬瓜、芹菜等;气血虚弱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红薯、山药、栗子、鸡肉、牛奶、土豆、葡萄、桂圆、大枣等;肝肾不足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肝肾、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子、桑椹子、核桃仁、黑豆、黑米、黑芝麻等。
对于痛经患者,只有原发性痛经患者用食疗效果较好,而继发性痛经患者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单单靠益母草煮鸡蛋这种食疗方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会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