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的形态
大麦的形态
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厘米。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0厘米,宽7-20毫米,扁平。穗状花序长3-8厘米(芒除外),径约1.5厘米,小穗稠密,每节着生三枚发育的小穗;小穗均无柄,长1-1.5厘米(芒除外);颖线状披针形,外被短柔毛,先端常延伸为8-14毫米的芒;外稃具5脉,先端延伸成芒,芒长8-15厘米,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几等长。颖果熟时粘着于稃内,不脱出。
大麦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厘米。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0厘米,宽7-20毫米,扁平。穗状花序长3-8厘米(芒除外),径约1.5厘米,小穗稠密,每节着生三枚发育的小穗;小穗均无柄,长1-1.5厘米(芒除外);颖线状披针形,外被短柔毛,先端常延伸为8-14毫米的芒;外稃具5脉,先端延伸成芒,芒长8-15厘米,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几等长。颖果熟时粘着于稃内,不脱出。
燕麦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秆直立光滑,叶鞘光滑或背有微毛,叶舌大,没有叶耳,叶片扁平;圆锥花序(panicle),穗轴直立或下垂,向四周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颖宽大草质,外稃坚硬无毛,有或无芒;颖果腹面具有纵沟,被有稀疏茸毛;成熟时内外稃紧抱子粒,不容易分离,这与莜麦(裸燕麦)不同。
具顶生圆锥花序。小穗含2至数花,大都长过2厘米,柄弯曲,脱节于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亦有不断者,颖具7~11脉,长于下部小花,外稃质地多坚硬,具5~9脉,有芒或无,芒多自稃体中部伸出,芒柱扭转而曲;雄蕊3枚,子房有毛。
该种似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其主要性状为小穗含1~2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
麦冬的形态特征
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
麦冬详解图 花葶长6-15(-27)厘米,通常比叶短得多,总状花序长2-5厘米,或有时更长些,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苞片腋内;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面的长可达7-8毫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常稍下垂而不展开,披针形,长约5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药三角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柱长约4毫米,较粗,宽约1毫米,基部宽阔,向上渐狭。种子球形,直径7-8毫米。花期5-8月,果期8-9月。[1]
因此植物体态变化较大,例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狭4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但其花的构造变化不大,尤其花被片在花盛开时仅稍张开,花柱基部宽阔,一般稍粗而短,略呈圆锥形等性状很一致,是鉴别本种的主要特征。
油麦菜的形态
油麦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它的长相有点像莴笋的“头”,叶细长平展,笋又细又短。
从血缘关系看,油麦菜属于叶用莴苣的一个变种——长叶莴苣,与人们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
它的色泽淡绿、长势强健。抗病性、适应性强、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有“凤尾”之称。
大头菜的形态
芜菁为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
与萝卜的区别: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以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
其外形与甘蓝或苤蓝也不相同。
大豆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
,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长10-35毫米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毫米,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毫米,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毫米,旗瓣倒卵状近圆形,先端微凹并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基部狭,具瓣柄和耳,龙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
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小麦的形态
秆直立, 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大头菜的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无毛,有时幼茎及叶具刺毛,带粉霜,有辣味;茎直立,有分枝。
基生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不裂或稍有缺刻,有不整齐锯齿或重锯齿,上部及顶部茎生叶小,长圆形,全缘,皱缩。
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延长;花黄色,直径7-10毫米;花梗长4-9毫米;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长4-5毫米,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8-10毫米,长4-5毫米。长角果线形,长3-5.5厘米,宽2-3.5毫米,果瓣具1突出中脉;喙长6-12毫米;果梗长5-15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苦荞麦的形态
苦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托叶鞘偏斜,膜质,黄褐色,长约5毫米。
花序总状,顶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长2-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长5-6毫米,具3棱及3条纵沟,上部棱角锐利,下部圆钝有时具波状齿,黑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大黄的形态
蓼科(Polygonaceae) 大黄属(Rheum)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及根供药用(见彩图大黄)。栽培种主要为掌叶大黄(R.palmatum),次为唐古特大黄(R.palmatum var.tanguticum) 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中国用大黄于医药有悠久历史,西汉初已成批运销欧洲。为中国主要出口药材之一。
1.掌叶大黄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粗壮。茎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叶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柔毛。花序大圆锥状,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被片6,长约1.5mm,成2轮;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唐古特大黄 又名:鸡爪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茎无毛或有毛。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厘米,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种与掌叶大黄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线形,裂片窄长。花序分枝紧密,向上直,紧贴干茎。
3.药用大黄 又名:南大黄。
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茎直立,疏被短柔毛,节处较密。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直径40~70厘米,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锯齿,前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或近州'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叶鞘简状,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小,径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绿色或黄白色,2轮,内轮者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边缘不甚整齐,外轮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瘦果三角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6~9毫米,顶端下凹,红色。花果期6~7月
本种与上2种的主要不同点是:基生叶5浅裂,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托叶鞘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花较大,淡黄绿色,花蕾椭圆形,果枝开展,翅果边缘不透明。
4.食用大黄(R. rhaponticum,一种耐寒的多年生植物,栽培食用其肥硕肉质叶柄)。食用大黄最适应生长于寒温带地区。叶柄味酸,常和草莓一起用来做馅,或用在水果羹和蜜饯中,也用制甜酒和开胃酒。根耐寒力强,而地上部分秋霜后即冻死。叶含有毒物质,仅在喜马拉雅某些地区,人们烹食野生种的叶。食用大黄原产于亚洲,早春由地下茎发出大簇的叶,叶形大,宽达60公分(2呎),叶柄大,直径超过25公釐(1吋),长达60厘米。晚春开花,花葶大,位于叶簇中央,花小而多,绿白色。翅果有棱,含一粒种子。
小麦的形态特征
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荞麦的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
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较小近无梗;托叶鞘膜质,短筒状,长约5毫米,顶端偏斜,无缘毛,易破裂脱落。
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一侧具小突起;苞片卵形,长约2.5毫米,绿色,边缘膜质,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无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药淡红色;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锐棱,顶端渐尖,长5-6毫米,暗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大豆的形态
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