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肺气不足如何治

老人肺气不足如何治

1、“呬(xi)”字功补肺气

做法是两唇微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之缝,微出。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与胸同平,然后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分别向左右两边推掌,就像鸟翼一样。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

2、深呼吸

姜良铎介绍道,深呼吸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每天以太阳刚出来之时为最佳时间,到户外做做深呼吸,有利于锻炼呼吸机能,从而达到补肺气的作用。一般来说,每天做20—30次即可。

3、朗读和唱歌也能补肺气

唱歌、朗读可以起到扩胸作用,通过对横膈肌的运动,将气吸入肺部,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声音经过共鸣腔体,进行综合调节。无论是唱歌还是朗读,呼吸量的大小、快慢节奏,都是根据曲调和文章情感需要,进行高低、大小等变化来调整呼吸,这就能让肺气得到调养。但姜良铎提醒道,这个方法必须使用适度,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锻炼,而不是一通乱喊,否则适得其反。

深呼吸能提高肺活量

很多人都知道深呼吸能提高肺活量,但是深呼吸不仅可以锻炼肺,而且还可以增强肾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人的呼吸虽然靠肺,但它和肾也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学里有个说法是,“肺主气,肾主纳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肺”主管人的呼吸,而从肺吸入的气,要下沉到肾脏,被肾所吸纳。也就是说,人呼出气固然靠肺而吸进气除了靠肺还要靠肾。所以,肾气足的人肺气才能充足,肾气衰弱的老人,肺气不足,一般都是呼吸短促。从病理上讲,假如一个人肾虚了,不能纳气入肾的时候,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现象,西医叫做呼气延长,这就是肺心病病人。

所以,我们平常要多做深呼吸,确保肺肾健康。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不要太早(如早上8点以前),每天做4~6次,每次5分钟,正常每分钟呼吸16次,一般做深呼吸时每分钟8次为好。经常深呼吸,可以促进肾的吸纳功能,从而达到养肾的作用。如果在工作间隙能坚持有意识地做做深呼吸,还能增加脑供氧量,解除疲劳。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患者,因为平时吸入之气减少,呼出的多,时间长就会伤到肾气,经常做深呼吸锻炼,对于改善肺部功能也有一定好处。

需要提醒的是,有阻塞性肺病的人不适合做深呼吸,如果有其他疾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深呼吸。

肺气不足如何调理

肺气不足一般来讲就是气短喘促,或咳嗽或声音低微,乏力等等,肺气不足除了要用药物来控制病情治疗,要及时的补救也是必要的。这还得需要病人的耐心跟家人的细心的陪伴照料才行。治疗调理疾病都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的。注意季节变化,气候转变也会影响病情的。

当然,我们知道是药就三分毒,单靠吃药时不足的,不在生活上调理一番,这病也会好的慢些。肺气不足还有肺虚跟肺旺之分,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病症,入药时是不可被马虎分辨的。

所谓肺气不足,就是对肺功能的低下而言。补充肺气,加强肺功能的锻炼很重要。但是很难通过食物来达到效果,要通过加强营养的补充增强肺组织的功能,蛋白质、VC、钙、VE等可以增强肺泡的弹性和功能,这样利于肺的扩张和收缩。

肺气不足吃什么

黄芪炖母鸡

材料:生黄芪120克、母鸡1只、佐料适量。

做法:将母鸡杀后洗净去内脏将黄芪放入母鸡腹中缝好,置锅中加水及佐料炖熟即成,吃肉喝汤,每周2次可常服。

素笋汤

材料:冬笋200克、鲜汤250克、香菜梗、水发木耳、葱姜汁、精盐、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将冬笋去皮洗净,切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过冷水捞出沥干水,黑木耳摘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段炒锅上旺火放入鲜汤加葱姜汁精盐、味精再放笋、黑木耳、待煮沸后用久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

肺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肺气不足怎么办

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人体中气不足治疗方法

其病因主要是尿路感染的直接蔓延,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血行播散及前列腺结石为主,另外各种因素引起的前列腺充血如过度饮酒,性刺激,久坐,衣物过紧,长期骑跨动作等等和会阴部损伤等也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多样,如1,疼痛:会阴部,耻骨处,腹股沟区,下腹部,腰骶部,阴囊,睾丸,尿道内的疼痛或不适感如阴囊潮湿;2,排尿异常如尿急,尿频,尿不尽,尿等待,尿分叉,尿滴淋,尿无力,夜尿多等;3,尿道分泌物(晨起,排尿终末,大便用力时尿道口有白色或透明样黏液分泌物流出)所谓气血两虚就是或先天或大病或久病之后所至脏腑气血生化功能衰退.主要因素是中焦脾胃化源不足使气虚招致血虚.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眼睑口唇淡白,神疲乏力,呼吸气短,食欲不振,纳谷少馨,头昏眼花,心悸怔忡.而中气不足则是中气,脾胃气也,后天之本.中气不足通常表现为说话无力.但气虚,指的是中气不足.治疗气血两虚的药方中应含潞党,生芪,茯苓,白术,皮草,熟地,川芎,当归,肉桂,白芍,枸杞子等. 而中气不足最好从饮食着手

肺气不足皮肤差

秋季气候干燥易损伤肺气。一旦肺气不足,就会导致肌肤干燥、面容憔悴等症状。所以,各位女性朋友更要注意适应天气的变化,好好地保养肺气,守住美丽。保养好肺气,还能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

“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皮肤易干燥粗糙

中医认为人体的组成外有皮、脉、肉、筋、骨,内有五脏六腑,以及经络、气血的纵横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皮肤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尤其与肺的关系甚为密切。

“肺主皮毛”。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此时若能做好养肺工作,就可以帮助皮肤活化,使皮肤光亮。

【肺气保养8法】

饮水法

肺为娇脏,最易遭受燥邪侵袭而发病,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秋季每天要比其他时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也可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大笑法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除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氧气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摩颈法

站直或坐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

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搓鼻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磨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即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每遍15~20次。

如此,每天1~2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按穴法

一是按摩大椎穴,两手搓热后轮流搓大椎即第七颈椎棘突下,可每天早起后搓大椎,较冷时出门前也要搓热大椎,对防止感冒方便又有效。

二是压揉承浆穴,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时,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

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人面色红润。

耐寒锻炼法

通常用冷水洗脸、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用冷水擦身、洗脚甚至淋浴。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除了冷水锻炼外,还可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抗寒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如登山、冷空气浴、坚持秋冬泳等。

呼吸法

在室外空气清新处,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一上一下相叠,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厘米处,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再吸气、呼气,如此反复,持续半小时。

白木耳:秋季最理想的清补佳品,润肺补肺、生津润燥、益气养阴、健胃益肾、滋养肌肤,功用十分广泛。

花生:润肺补肺,宜水煮食用。

枸杞:滋补肝肾、养阴润肺,可泡茶饮用。

百合:补肺润肺、清心安神。

蜂蜜:甘平,补虚润燥。

肺气不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肺气虚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8]

肺气不足的治疗

1.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 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 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1.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1.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 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1.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肺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肺气不足吃什么

1、肺气不足吃燕窝

性平,味甘,为清补肺虚之上品,有养阴润肺、益气补虚的功效。《本草从新》说得极为公允: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痨瘵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用此皆可治之。凡肺虚之人,不分肺气虚或肺阴虚,食之最宜。

2、肺气不足吃百合

有补肺润肺的功用。《医学入门》说它能治肺痿肺痈。清代医家吴仪洛曾经指出:久嗽之人,肺气必虚,虚则宜敛,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尤其是肺虚干咳久咳,或痰中带血之人,最宜服食。

肺气不足怎么办

(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6)老人肺气虚而皮肤干燥、皱缩、瘙痒者,大多为生理现象。可减少洗澡的次数,或搽润肤止痒之品。必要时可用四物消风散加减:黄芪15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次。本方有益气养血、祛风止痒的功能。

肺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肺气不足有何原因

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形成肺气虚证。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治疗小儿肺气不足

中医认为儿童肺常不足,肺难治周,易感受外邪,引发呼吸道感染,所以易出现肺气不宣的情况。如治疗时不注意润养肺脏,则容易感受使邪气入侵,治疗时必须正邪同治,适宜吃清热、 滋阴、止咳定喘、化痰作用的食物。

1.宣降肺气为 肺病证的治疗要点。《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2.肺气不宣,则以辛散之品,驱散表邪,宣发肺气。

3.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恶燥,燥则肺气上逆而咳喘,甘润可使肺气自降,清肃之令自行,所以宣散之品又宜辛平甘润。

4.扶正祛邪,此法尤其适合于儿童,邪气壅阻于肺,肺失宣肃,常用补益肺气、 滋阴润肺、 温肺散寒、清泄肺热、化痰降逆的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现在也常用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代替此汤剂进行治疗

肺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怎样预防肺气不足

应保持清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病室内避免烟尘,要注意避免哮喘的各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多作呼吸保健操,气功锻炼。注意保护阳气,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深呼吸能提高肺活量

中医认为,人的呼吸虽然靠肺,但它和肾也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学里有个说法是,“肺主气,肾主纳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肺”主管人的呼吸,而从肺吸入的气,要下沉到肾脏,被肾所吸纳。也就是说,人呼出气固然靠肺而吸进气除了靠肺还要靠肾。所以,肾气足的人肺气才能充足,肾气衰弱的老人,肺气不足,一般都是呼吸短促。从病理上讲,假如一个人肾虚了,不能纳气入肾的时候,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现象,西医叫做呼气延长,这就是肺心病病人。

所以,我们平常要多做深呼吸,确保肺肾健康。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不要太早(如早上8点以前),每天做4~6次,每次5分钟,正常每分钟呼吸16次,一般做深呼吸时每分钟8次为好。经常深呼吸,可以促进肾的吸纳功能,从而达到养肾的作用。如果在工作间隙能坚持有意识地做做深呼吸,还能增加脑供氧量,解除疲劳。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患者,因为平时吸入之气减少,呼出的多,时间长就会伤到肾气,经常做深呼吸锻炼,对于改善肺部功能也有一定好处。

需要提醒的是,有阻塞性肺病的人不适合做深呼吸,如果有其他疾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深呼吸。

相关推荐

老年人气肿怎么吃养

气肿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喘息病史,伴见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等逐渐加重的体征。 中医认为久病虚,如内伤久咳、哮证、支饮、痨等慢性系疾病迁延失,经久不愈,痰浊壅,气还间,致使脏虚损,成为气肿发病的基础。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老年人气肿患者怎么饮食可养气肿症状多在冬季加重。中医食疗建议老年人气肿的饮食方法如下: 老年人气肿急性发作期,应少吃脂肪,禁饮酒和浓茶,忌食辛辣之品。有水肿的病人要予以低盐饮食,每顿饭不宜过饱,因过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老年人气肿病

气不足多见五种表现:

(1)多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 (2)使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 (3)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 (4)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 (5)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建议医院依据个人体质进行调理。在平时饮食中,可以选择百合、花生、橘梗、黄芪、党参等放入食材内,帮助润补气。

脑瘫的中医疗方法

1、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五迟主要是由于肾藏精气不足,先天胎禀不足,后天护理不当,哺养不利.使后天水谷之失养,气血虚弱。肾主髓、肝主筋,使筋骨痿软,站立不稳、延迟行走。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使牙齿迟而不出。心主血,血为发之余,患儿头发稀黄迟出。如果气血不充,心不能主神明,肾不能生髓,脑髓不充,技巧不出,患儿低智,反应迟钝,说话晚或不会说话等。 辨证分型为: (1)、肝肾不足法:补肾养肝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法:补心养血主方:菖蒲丸。 2、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

老年气肿吃什么效果好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老年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泡管、泡囊和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老年气肿这种发病比较慢、病程比较长的疾病在老年人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服用橄榄油:早晨起床时,吃一匙纯的低温压缩橄榄油。不但帮助胆囊及大肠清除毒素及废物,同时也提供体内必需脂肪酸。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喝果菜汁清肠:喝萝卜汁、芹菜、菠菜榨出来的汁液,喝苹果汁、梨子汁和西瓜汁。它们不仅能补充营养,润止咳,还能

老人气肿偏方

气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过度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老年气肿偏方的小知识。希望这些常见的小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大家,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气肿偏方 [方一]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适用于痰浊阻所致的气肿,此种气肿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

老人气肿的危害表现

严重的气肿可导致动脉高血压及右心衰竭。患上动脉高血压,血管狭窄多瘢痕,血液很难通过,这种情况常常导致心力衰竭。慢性病也可以引起所谓继发性红血球增多症,即携氧的红血球数目过多。 就是细支气管一旦受到轻微感染,即迅速演变为严重炎症,而且这种炎症甚难愈。血液内氧太少,二氧化硷过多,会影响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引起各种反应,如头痛、失眠、精神迟钝等。 气肿常伴有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使病情更为复杂。气肿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由于吸氧和呼出二氧化碳很困难,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内积蓄,造成心脏、大脑、

的食物有哪些 白果

白果能温,是一种止咳平喘的食品,有滋养、固肾、养之功。适宜虚咳嗽和老人气虚弱体质的哮喘。如用生菜油浸泡白果,还适宜患有结核病的虚之人服食。

调理气不足的食疗

调理气不足的食疗 1、山药红枣粥 材料:粳米100克,薏米75克,山药(干)50克,荸荠25克,枣(干)10克 做法:糯米、薏仁分别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荸荠、山药去皮,洗净,分别捣成粉末;红枣去核,洗净备用;薏仁、糯米下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置旺火上煮至米粒开花;将红枣下入锅内,转小火熬煮成粥;待糯米软烂时,边搅拌边将山药粉洒入锅内,约煮20分钟;将荸荠粉和白糖入锅搅匀,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具有气血双补、润调养等功效。 2、蜜汁花生枣粥 材料:花生、红枣、蜂蜜。 做法:把红

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服用橄榄油:早晨起床时,吃一匙纯的低温压缩橄榄油。不但帮助胆囊及大肠清除毒素及废物,同时也提供体内必需脂肪酸。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喝果菜汁清肠:喝萝卜汁、芹菜、菠菜榨出来的汁液,喝苹果汁、梨子汁和西瓜汁。它们不仅能补充营养,润止咳,还能清洗肠胃,排出毒素。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 鲜百合汁可结核之咯血,慢性支气管炎伴有气肿。制作方法:鲜百合三个,取汁用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 究竟老年人气肿吃什么好?炒咖啡豆,采取每天十克并煎浓汁饮,可以有效的疗慢性支气管

出汗多的解决办法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口渴等,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