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与哪些因素有关
脊柱侧弯与哪些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脊柱侧弯患者的家族中脊柱侧弯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目前虽有不少资料证实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但对其详细遗传模式尚不明了。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中枢神经系统不对称、前庭功能障碍。
3、激素影响:有人发现生长激素和促生长因子的开释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增高。
4、生长发育不对称因素:a、脊柱前后柱生长不对称。b、肋骨生长不对称和肋骨血供不对称。c、侧凸主弯的凹侧椎板、关节突和椎体发育异常。
5、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如血清褪黑素的降低可能是发生脊柱侧弯的重要起动因素,并与脊柱侧弯的进展相关。
脊柱侧弯的常见致病因素
先天性因素(30%):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两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弯。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线片上即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
疾病因素(32%):
1.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
2.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弯,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等。
3.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弯,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胸廓成形术等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弯。
其他原因(20%):
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1.脊柱侧弯的患者会有着明显肺部不适之感,同时心脏也是会被引起一定损坏的,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还是会引发心衰的,这是因为脊柱的变形会对内脏器官产生压迫和伤害。
2.脊柱侧弯患者在体格上是会有,很明显的畸形现象出现,肩膀在患病较为严重的情况之下,是会有一高一低,左右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前胸和后背也是会出现不平整的感觉,这些畸形的出现是会给患者的心理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会使患者出现自卑心理,患有脊柱侧弯的患者通常精神状态也会不佳。
3.我们要知道脊柱侧弯的程度不同,所引发的弯曲以及畸形的程度也是不一样,轻微的脊柱侧弯会在患者身着衣物之时,是不易发现的,但是在裸上身时做有关上背前倾动作,他人能明显看到脊柱两侧的腰背不对称。较为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会明显给人驼背的印象,光凭肉眼就是能轻易的做出判断。
脊柱侧弯如何治疗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先不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首诊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下列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胸弯大于40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
(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
(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人,如果侧弯是容易进展的类型或者在观察期间出现侧弯明显进展,则应尽早手术治疗,一般3~5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术时机。
由于脊柱侧凸病因复杂,类型繁多,是否需要手术绝非简单地依据患者年龄或侧弯度数,还应考虑到畸形的类型、特点、节段、进展速度、患者骨龄发育及畸形对患者体态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进展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早手术已成共识,因其随年龄增长不仅畸形加重,且变得僵硬,难于矫治。但特发性脊柱侧弯如在儿童期过早行后路矫正融合,可能会影响其脊柱生长发育,远期很可能会出现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术对脊柱的生长和活动度的影响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因此每个脊柱侧弯的患者都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是: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采用当前的三维矫形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矫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纠正,因为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过分的矫正容易导致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神经损害和瘫痪。不同年龄、不同度数以及病因的侧弯矫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发性脊柱侧凸其矫正率通常可达到60%~80%。
青少年弯腰驼背怎么办才好
脊柱侧弯有的是先天性的,也有些脊柱侧弯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脊柱侧弯主要是遗传或者是在母体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造成的,那么导致后天性脊柱侧弯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脊髓空洞症、大脑性瘫痪等使肌肉的张力不平衡所致脊柱侧弯。患者发病年龄愈小,弯曲畸形也愈严重。
2、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患肋胸膜过度增厚并发生挛缩;或在儿童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扰乱了脊椎在发育期间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侧弯。
3、骨质疏松性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椎骨变形,从而椎骨间隙不等宽,会造成脊柱弯曲。
4、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佝偻病的小儿亦可出现脊柱侧弯。
5、由某种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这类脊柱弯曲畸形并不严重、当患者平卧或用双手拉住单杠悬吊时,畸形可自动消失。
西医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轻度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中医可以采取手法复位、牵引、支具固定等。手法复位,有剥离韧带粘连,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中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力的作用,它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循环,使软组织和韧带得以软化。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支具固定:经牵引后使用必要的支具迫使已复位的脊椎稳定不变,不发生回缩变化,也有扩大椎体间隙的作用。
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脊柱侧弯发病在现如今社会中呈现出了严重的井喷现象,而且其发病率还在急剧增加,是世界公认的顽症疾病。在脊柱侧弯的病例中,除了少数患者是由于外伤、肿瘤、结核等原因导致的,脊柱侧弯的发病还涉及到遗传、激素、生长异常以及神经肌肉等多个方面。
1、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显示发生脊柱弯曲遗传的因素。人口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人群,特发性脊柱弯曲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一项研究报告,患有特发性脊柱弯曲的妇女所生育的女孩有15°以上脊柱弯曲的发生率为27。一项关于双胞胎的研究表明,有脊柱弯曲的单卵孪生发生率从73~92,远高于双卵孪生的36~63。
2、组织异常理论:
有几种理论提出与脊柱有关的结构(肌肉、骨、韧带和/或椎间盘)的异常可能导致脊柱弯曲。这种理论是以观察马方综合症(原纤维蛋白病),Duchenne肌肉营养不良(肌肉病),以及骨纤维发育不良等疾病都并发脊柱弯曲为依据。
3、中枢神经异常理论:
该理论是以特发性脊柱弯曲常发生于神经肌肉疾病为依据,而且,中枢神经系统的亚临床功能障碍也会引发脊柱侧弯。脊髓空洞症并发脊柱侧弯的发生率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继发于脊髓运动或感觉通路的直接受压有关。
4、激素学说:
褪黑激素不足曾被认为是导致特发性脊柱弯曲的原因。因为将鸡的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的主要部位)摘除以后,发生了脊柱弯曲。此外,有研究发现,特发性脊柱弯曲的患儿夜间的褪黑激素受体的缺陷,而不是褪黑激素本身不足。假如褪黑激素果真是病因,起到至脊柱弯曲的机制并不清楚。
生长激素也曾被认为在发生脊柱弯曲方面起作用。有服用生长激素导致脊柱弯曲快速进展的个别报告。有趣的是,褪黑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方式相似,但昼夜相反。
5、脊柱生长和生物力学理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生和发展与青春期快速生长的时间有关。脊柱左、右两侧不同的生长速度,产生不对称的生物力学负荷,而Huetter-Volkman定律认为:增加压力抑制生长,减少压力促进生长。这种力学调控生长理论可以解释某些患儿在生长发育期畸形加重的现象。
脊柱侧弯是否会遗传
专家介绍:脊柱侧弯是不会遗传的。脊柱侧弯这种疾病对孩子明显危害极大,一旦发现应及时矫正。所以,我们要了解其形成原因,便于我们做好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1、先天性的原因:如怀孕期4~7周时胎儿的脊柱正在发育形成,此时胎儿的体内外环境发生紊乱,如母亲感冒、精神刺激或创伤等,即可导致脊柱发育畸形,所以应注意孕期保健。
2、遗传营养等原因:有些脊柱侧弯的原因还不太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有关,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约五分之四的病人属于此型。
3、神经系统原因: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脊髓空洞症、小儿麻痹与马凡氏综合症等所致的脊柱侧弯。
4、其他疾病原因或外伤:脊柱结核和外伤也可引起脊柱侧弯,儿童期姿态不当和背书包方法不正确也会促进侧弯进展加重。
脊柱侧弯有遗传吗
不是所有的脊柱侧弯都会遗传,而是有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并发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
其中神经纤维瘤病性的脊柱侧弯,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它会影响神经肌肉并或骨质疏松,导致脊柱侧弯;脊柱侧弯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但是侧弯患者的孩子发生侧弯的危险性,较一般孩子几率大,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脊柱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有一个孩子出现侧弯,则需对其他孩子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