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知识宝宝吃什么才健康
婴儿喂养知识宝宝吃什么才健康
蔬菜水果
可以选择一些新鲜的、易于加工食用的蔬菜水果作为早餐的一部分,注意果味饮料与果汁的区别,应选用100%的纯果汁,并适当兑一些水以免浓度过高。
一小把坚果
开心果、腰果、核桃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但可以减少上午饥饿的感觉,还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充足的复合型碳水化合物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全谷类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等等。精制的糖类如糖果等容易使你的血糖忽高忽低,对健康不利。
奶制品
可以选择强化维生素AD或者精制的牛奶,若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则可以选择酸奶,特别是含有益生菌活菌的奶制品。
优质蛋白质
除了氨基酸模式近乎完美的鸡蛋外,瘦肉、鱼类、花生酱等也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
1、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喂养知识
新生婴儿喂养,以母乳最佳,而且越早喂养越好。在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如果妈妈的乳房中还未分泌出乳汁,也需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乳喂养也可增进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在母乳喂养宝宝时,喂养姿势也十分重要,其中专家公认的最符合人体科学的喂养姿势是“竖抱位”,即让婴儿在喂养时头部微微向上抬起。婴儿在喝奶时还可以看着母亲,增进感情。喂养婴儿前,妈妈要保持乳头的清洁,喂完后,最好将乳房中剩余的奶水挤掉,防止乳汁淤积,促进乳房正常分泌乳汁。
2、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尿布知识
尿布需要经常更换,妈妈要勤快并且细心地洗尿布,每天白天至少要换4次,晚上也应该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尿布,都要把婴儿的小屁屁洗净擦干,最好擦上少许护肤油。倘若使用尿不湿也需选择透气柔软,不宜包裹太紧,要保证婴儿屁屁干爽透气。
3、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注意观察宝宝大便
如何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形状、频率,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0—20小时内开始排胎粪,呈墨绿色,称为胎便,1-2天内排完。若超过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新生儿吃奶后大便开始改变颜色。母乳喂养者大便为金黄色,呈糊状,有时带小颗粒,每日3-6次;牛奶喂养者大便呈淡黄色,软膏状,每日1-3次。
婴儿维生素D的怎么补 奶粉喂养宝宝可不补维生素D
都说补充鱼肝油很重要,于是妈妈们都在积极给孩子吃。
然而事实上,母乳喂养的孩子的确需要吃鱼肝油,但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则不需要过多补充鱼肝油,这是因为国家婴幼儿奶粉标准规定这种奶粉中每百克应添加200IU-400IU的维生素D。如果按照原来的补充标准,宝宝会摄入稍多的维生素D。
虽然这个剂量也不足以中毒。但鉴于不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维生素D含量不同,人工喂养的孩子可以根据宝宝所喝奶粉以及宝宝不同月龄奶量,以及户外运动量,来计算是否需要补充鱼肝油。
如果奶量足够,或运动量也足够,那么就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在冬季缺乏户外活动时,就可适当给孩子补充。比如可以将每天的维生素D摄入量减半为200IU。
不管您的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希望爸爸妈妈们能掌握宝宝正确补充鱼肝油以及选购鱼肝油的知识和技巧,让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混合喂养需要喂水吗
混合喂养时,应先哺母乳,再给宝宝其他乳品或食物,乳汁量要按宝宝食欲与母乳量多少而定,原则是宝宝吃饱。开始需观察几天,看宝宝有无消化异常现象。
混合喂养需要喂水吗?
适当的补充一点水分,对宝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如果在炎热季节里,环境 温度高,婴儿有口渴的表现,体温升高或皮肤出现汗疱时,可在两顿奶间喂一些水,每日2~3 次即可。如果孩子拒绝,不要强迫他喝。非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在两顿奶间应适当加水,因为即使稀释后的动物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仍高于母乳,适当补水可以 帮助肾脏排出体内废物、保持水的平衡。
很多妈妈产后为了把宝宝照顾的健康茁壮,翻阅了各种资料,了解各种喂养知识。宝宝们一天一天的成长,长大后对妈妈的付出一定可以感同身受。祝所有的妈妈和宝宝平安快乐。
混合喂养需要喂水吗
混合喂养时,应先哺母乳,再给宝宝其他乳品或食物,乳汁量要按宝宝食欲与母乳量多少而定,原则是宝宝吃饱。开始需观察几天,看宝宝有无消化异常现象。
混合喂养需要喂水吗?适当的补充一点水分,对宝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如果在炎热季节里,环境 温度高,婴儿有口渴的表现,体温升高或皮肤出现汗疱时,可在两顿奶间喂一些水,每日2~3 次即可。如果孩子拒绝,不要强迫他喝。非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在两顿奶间应适当加水,因为即使稀释后的动物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仍高于母乳,适当补水可以 帮助肾脏排出体内废物、保持水的平衡。
很多妈妈产后为了把宝宝照顾的健康茁壮,翻阅了各种资料,了解各种喂养知识。宝宝们一天一天的成长,长大后对妈妈的付出一定可以感同身受。祝所有的妈妈和宝宝平安快乐。
婴儿晚上要喂奶吗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健康成长时刻让爸爸妈妈们担忧,给婴儿喂奶也是很让妈妈头痛的事情,如果宝宝白天没吃饱晚上就睡不着会吵闹,这样让爸爸妈妈也没法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新妈妈们对带婴儿的经验不是特别的丰富,那么婴儿晚上要喂奶吗?
很多宝宝有吃夜奶的习惯,其实从四个月起妈妈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夜奶,因为吃夜奶不仅容易导致宝宝长得过胖还会导致宝宝长龋齿。妈妈可以慢慢减少给宝宝夜间喂奶的次数,从三次到两次再到一次让宝宝慢慢习惯。为了防止宝宝饿醒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要延迟,把宝宝喂饱再督促他睡安稳觉,妈妈可以晚上10点多喂饱他以后让他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戒掉夜奶的关键是要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自然也就会忘掉夜奶了。
儿童肥胖的预防
1.孕期避免妈妈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
2.围产期保健应包括婴儿喂养的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给予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并宣传过度喂养的危害。在婴儿期,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
3.在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速,要给妈妈及时指导,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代之以水果和蔬菜。
4.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5.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 胖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成分。
6.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7.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减轻学业负担。
8.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但不主张采取饥饿、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
婴儿吃奶量标准
我们都知道养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它需要哦我们很多家庭不短的学习和了解。那么对于每一位新妈妈来说,你们知道婴儿在出生的前几月的吃奶量是多大码?如果你们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将是你们重新对婴儿照顾知识的新起步,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记录婴儿每个月的吃奶量。
婴儿从出生到成长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宝宝的婴儿阶段,所有的营养都来自于母亲的奶水或者奶粉,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婴儿每个月的吃奶量,这样才能够保证她们的健康成长。
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文章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婴儿每个月的吃奶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妈妈能否正确的照顾宝宝。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对新夫妇,能够在妻子怀孕的期间,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让我们在带宝宝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小儿肥胖症的预防
1、孕期避免妈妈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
2、围产期保健应包括婴儿喂养的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给予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并宣传过度喂养的危害。在婴儿期,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
3、在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速,要给妈妈及时指导,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代之以水果和蔬菜。
4、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5、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 胖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成分。
6、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7、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减轻学业负担。
8、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但不主张采取饥饿、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
婴儿过度喂养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一、过度喂养的危害
新生儿的胃容量只有豌豆大小,如果让宝宝一下子摄入过多的母乳,则会让宝宝的饥饿中枢提前工作,胃撑得太大,排空之后的回缩就会非常的难受,孩子肯定会剧烈哭闹,而大人看见孩子哭闹就继续喂他母乳,恶性循环就愈演愈烈了。婴儿过度喂养临床表现为:(1)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⑵呕吐,吐奶不能用排嗝所缓解。⑶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⑷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二、如何防止过度喂养
1、加强营养教育
现在很多新手父母都缺乏营养学知识,而遵循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孩子越胖越健康”,导致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断奶,而过早添加断奶食品和高盐、高蛋白摄入是导致过度喂养的主要原因。加强营养教育,让所有正在或将要哺育婴儿的母亲都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率,正确制备配方奶,让婴儿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将明显下降。
2、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严格的饮食制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婴儿时期发生超重和肥胖最有效的途径。在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尽力避免奶瓶喂养时期过长,及用食物做安慰和鼓励的手段,避免鼓励甜食、油炸食品及对某些食物的特殊偏好等。
在喂养婴儿的层面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本育儿经,但是要科学合理地喂养,则会与传统经验有争执,但是为了避免婴儿过度喂养,让宝宝健康成长,加强营养学知识的补充,这是父母要学习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