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如何治疗 桑寄生鸡蛋汤
膝关节痛如何治疗 桑寄生鸡蛋汤
准备桑寄生30克,鸡蛋两枚。将桑寄生洗净入锅,加入适量水,旺火煮沸到鸡蛋熟,蛋去掉壳回汤里继续煮。吃蛋喝汤。每日一剂,连服10天。
说明:这个方法对于膝盖酸痛无力,屈伸不得,活动能力下降的人特别有效。这源于桑寄生味甘性平,能平补肝肾,强筋骨,去风湿,对于膝盖乏力的人特别适用。
产后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中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伴发症及舌脉辨证论治。1.血虚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等)。
4.肾虚证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方用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等)。
祛风湿药酒 风湿骨痛酒
材料: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桑寄生各90克,五加皮60克,白酒2000毫升。
做法:将前五味药物切薄片,放入容器里,加入白酒,密封好,浸泡30天后,过滤掉药渣即可服用。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通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呢
1、脾肾阳虚。
痛风病因: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症见关节肿痛持续,肢体及面部浮肿。伴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纳呆呕恶,腹胀便溏。
痛风症状: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缓或沉细。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
痛风治疗: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肉桂、白术、党参、茯苓、黄芪、杜仲、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骨碎补、金毛狗脊等。
2、肝肾阴虚。
痛风病因:由于久病伤津,阴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邪居筋骨而致。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关节变形,可见结节,屈伸不利。
痛风症状:伴腰膝酸软,耳鸣口干,肌肤麻木不仁,神疲乏力,面色潮红。舌质干红,苔薄黄燥,脉弦细或细数。治宜补肝益肾,祛风除湿。
痛风治疗: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白芍、熟地、杜仲、牛膝、龟版、鳖甲、菟丝子、女贞子、伸筋草等。
鸡血藤不同的食疗作用
1.牛大力
药物:鸡血藤,又称“美丽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多缠绕大树生长,主要用其根部。
功效:适用于腰骨痛、行路无力的人,有舒筋活络之效。
方法:可与猪骨、瘦肉一同煲汤。
2.鸡血藤豆芽汤
原料: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功能:消除湿热、活血通络。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木瓜舒筋活络、除湿;黄豆芽清利湿热。用治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痛、麻木等症。
3.舒筋活络、降低血糖---强身壮体的功效,可以当作日常汤水饮用
材料 :三至四人份量
药物: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 桑寄生 18g、鸡血藤 18g、粟米须 18g、小环钗 18g。
配料:瘦肉
说明:牛大力、千斤拔有舒筋活络作用,桑寄生有降血压及胆固醇作用,鸡血藤有补血活血作用,粟米须有去湿降血糖、清肝热作用,小环钗有降血糖养阴。
4.治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
中医学上认为“肾主骨”,骨骼的发育和功能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肾气亏虚,就会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牙齿是骨的延续,若年纪轻轻就觉得牙痹、牙齿松脱,就是骨质疏松的先兆,千万别置诸不理。补救的方法应从补血固肾入手。
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鸡血藤 18g、桑寄生 18g、蜜枣适量配瘦肉。
此外,亦可多吃木耳、南枣、等有补肾功效的食物。
补益类中药鸡血藤的补血美容食疗方
鸡血藤食疗药膳
1.牛大力
药物:鸡血藤,又称「美丽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多缠绕大树生长,主要用其根部。
功效:适用于腰骨痛、行路无力的人,有舒筋活络之效。
方法:可与猪骨、瘦肉一同煲汤。
2.鸡血藤木瓜豆芽汤
原料: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功能:消除湿热、活血通络。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木瓜舒筋活络、除湿;黄豆芽清利湿热。用治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痛、麻木等症。
3.舒筋活络、降低血糖---强身壮体的功效,可以当作日常汤水饮用
材料 :三至四人份量
药物: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 桑寄生 18g、鸡血藤 18g、粟米须 18g、小环钗 18g。
配料:瘦肉
说明:牛大力、千斤拔有舒筋活络作用,桑寄生有降血压及胆固醇作用,鸡血藤有补血活血作用,粟米须有去湿降血糖、清肝热作用,小环钗有降血糖养阴。
4.治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
中医学上认为「肾主骨」,骨骼的发育和功能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肾气亏虚,就会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牙齿是骨的延续,若年纪轻轻就觉得牙痹、牙齿松脱,就是骨质疏松的先兆,千万别置诸不理。补救的方法应从补血固肾入手。
药方: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鸡血藤 18g、桑寄生 18g、蜜枣适量配瘦肉。
此外,亦可多吃木耳、南枣、海参等有补肾功效的食物。
5.月经不调、体虚贫血
方名:鸡血藤蛋汤
材料:鸡血藤30克、鸡蛋两个
制法:鸡血藤、鸡蛋,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饮汤食蛋。
6.鸡血藤煲鸡蛋---贫血食疗
贫血是指人体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乏力、心悸、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
原料:鸡血藤 3 0克,鸡蛋2个。
制法:鸡血藤洗净,加清水两碗与鸡蛋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加白糖少许调味。饮汤吃蛋。
功效:活血补血。
饮食原则:对贫血患者,宜供给足够造血原料的膳食,脂肪要适量,忌食烈性酒。
7.血虚药膳---贫血、头晕、心悸、疲倦
地黄首乌鸡:熟地 8g、何首乌 6g、鸡血藤 7g、乌骨鸡 4两、红枣 5粒、姜3片。
8.丹参润肤汤
主治功效:养颜补血、肤色明亮
材料:丹参15公克、鸡血藤15公克、生地10公克、连翘7公克、红花5公克、川芎5公克、荆芥穗5公克、鸡肉150公克
作法:
(1).鸡肉入水烫后,取出用冷水洗净。
(2).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1,000cc的水同煮1小时即可。
骨质增生吃什么好得最快 桑寄生煮鸡蛋
桑寄生15~30克,鸡蛋1~2个,将桑寄生和鸡蛋一起煮,喝汤吃蛋即可,一周2~3次。可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增生,症见腰背疼、足膝酸软、遗精、盗汗等。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有哪些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另外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汤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有很不错的疗效,药用丹参30g,杜仲、地龙、桑寄生各15g;威灵仙、当归、海桐皮、川牛膝各10g,细辛3g等。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中当归、丹参、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生精项髓以壮筋骨;威灵仙、海桐皮祛风通络;细辛抗炎镇痛;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补益肝肾之效,为膝之引经之药;丹参、当归还具有减缓和修复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作用。
中医怎么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
对于骨关节炎的研究,我国中医有着自己的疗法,骨关节在中医里面可以分为风寒湿痹,血瘀阻痹,肾虚骨痹等等,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疗法。
1.风寒湿痹证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芪、麻黄、川乌、芍药、甘草。
上肢痹,可重用羌活、桂枝;下肢痹,重用防己、牛膝;湿热甚,加黄柏、胆南星、土茯苓。
2.血瘀阻痹证
[治法]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川芎、秦艽、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甘草。
痛在腰腿者,去羌活,加独活、乌梢蛇;痛在腰以上者,去牛膝,加青风藤。
3.肾虚骨痹证
[治法] 养血滋阴,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三痹汤加减。主要药物:川续断、桂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黄芪、牛膝、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干姜、甘草。
偏寒者,加肉桂、附子;腰痛甚者,加杜仲、狗脊、川续断、巴戟天、独活;膝关节痛甚者,加桑寄生、鸡血藤、刘寄奴、透骨草;跟骨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4.湿热痹阻证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药] 四妙散加减。主要药物:牛膝、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续断、威灵仙、伸筋草。
关节明显红肿热痛者,须酌减祛湿药物而增清热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虎杖等。
膝关节痛治疗方法
一、骨头正常但是膝盖左上方经常隐隐作痛,走路走久了就会感觉很明显的肉痛,有时候腿部还会突然失去知觉,这是劳损所导致的病痛。因为关节软骨没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修复能力有限。正常关节面有透明软骨覆盖,一旦损伤透明软骨,会引起关节的疼痛、不稳和僵硬,加速关节退变,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严重的膝关节劳损会造成关节的功能障碍,当活动量过大时,还可诱发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所以患了膝关节骨质增生症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2、坚持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动收缩动作,每天4-5次,每次15下(一紧一松算一下)。
3、仰卧,屈膝,屈髋做向上的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次,每次30-50下。
4、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
5、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具体的治疗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以下第二和第四的介绍。
二、有的人膝关节平时不痛,盘腿或抻拉就痛,有可能是韧带拉伤导致的疼痛。“急性扭伤寻梁丘”就是指如果发生突然性的扭伤可马上点按“梁丘”穴 (膝盖骨上方贴近股骨边缘敏感之处),它是胃经的“郄穴”。郄穴的特点是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能最快的调节胃经气血的有余与不足状态,不但能治疗急性胃痛、胃酸、乳房痛、肠胃炎等本经之病,还对急性腿痛、脚痛、膝盖痛有手到病除之效(以上陈旧性疼痛除外)。
对于陈旧性的膝盖疼痛,口诀中说的“膝痛中渚要常揉”就是让您“下病上治”多按“中渚”穴(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它是三焦经的“俞穴”,这个在前面的《五俞穴的介绍》里已经讲过了,同时,它也是止痛的要穴。《难经》上说: “俞,主体重节痛”;膝盖的疼痛正好也在它的主管范围,由于这个穴位很好找,操作起来也不难,“中渚穴”敏感的患者朋友们平时可常按按它,对于缓解关节疼痛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老年人膝盖疼痛;不能打弯晚上睡觉有时都会疼醒,走路时很痛,应该是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在“风湿病”中,对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如: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在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这里我们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1、每天揉揉十个手指或脚趾关节可缓解“晨僵”的病症。“晨僵”也叫“清晨运动不能”,患者表现为早晨起床时症状加重,活动困难。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使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随着按摩指(或趾)关节使肌肉得以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
骨折手术后吃什么恢复快 桑寄生鸡蛋
食材:桑寄生30g,鸡蛋2个
做法:将上述食材同煮至蛋熟,去壳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此食疗可以祛风止痛、益气养血,适用于骨折后感风十二至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关节屈伸不利、酸痛者。
产后风的症状
产后风的出现确实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的折磨,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些产后风的症状,一旦身体出现了产后风的症状,我们要及时去治疗才行。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
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甚者关节肿胀。本病多突发,常见于冬春严寒季节分娩者。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等)。
4.肾虚证
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方用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等)。
月子病的治疗
月子病怎么治疗
月子病我们一般就指产后风或者也叫做是产后遍身疼痛以及产后关节痛等。导致我们出现月子病的原因有多种,例如血虚,风寒以及肾虚和血瘀等。
中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伴发症及舌脉辨证论治。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等)。
4.肾虚证
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方用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月子病,月子病我们也叫做是产后风或者是产后遍身疼痛,女性朋友一旦患上了月子病,会感觉全身都不舒服,所以要想办法来治疗才行,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详细介绍了月子病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