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什么吐什么是怎么回事 原因三:急性胃肠炎
小孩吃什么吐什么是怎么回事 原因三:急性胃肠炎
宝宝吃什么吐什么也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若是宝宝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那么应及时就医,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
患急性胃肠炎的宝宝应暂时禁食四到六小时,好让胃肠得到休息而有利于恢复。如果渴得厉害,可用生姜煮红糖水少量多次的喝以止呕。
等到宝宝不吐了,再用药治疗,可用食母生、乳酶生、胃蛋白酶口服液等帮助消化,或用化积口服液治疗以消食化积。
如果伴有发烧,要考虑存在急性胃炎,需要积极抗炎治疗。
儿童肠胃炎的病因
很多小孩由于饮食不当,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这个疾病的产生,有的小孩子吃的时间比较长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诱发急性肠胃炎的产生,这种情况下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一般小孩子出现急性肠胃炎,这个疾病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反复的高烧的现象,不管是吃了一些米粥还是喝凉水,都会有呕吐的症状,如果不能吃药的情况,就要通过注射的方法来治疗。
3有的小孩子喜欢踢被子,所以家长在孩子睡熟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给孩子盖一些被子,避免肚子着凉,导致急性肠胃炎的产生,小孩子吃了一些凉的食物或者油腻的食物,也会诱发急性肠胃炎的产生。
注意事项:
以上我讲了一下,小孩子急性肠胃炎是哪些原因引起的等方面的问题,小孩子出现急性肠胃炎这个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急性胃肠炎
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化学因素
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热或高热,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蒙眬,甚至昏迷。
汤圆跟什么一起煮好吃 汤圆什么人不能吃
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汤圆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汤圆一定要细嚼慢咽。
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吃汤圆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急性胃肠炎与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也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类型。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性病变,多见于婴幼儿,约50%婴幼儿的急性腹泻由病毒所致,成年人的病毒性胃肠炎也不少见。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以及肠腺病毒、嵌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均可导致病毒性胃肠炎。
不同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稍有不同,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3天,诺沃克病毒为1~2天,肠腺病毒可长达7天。病毒性胃肠炎起病急,前驱症状不明显,突然出现呕吐、继之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呈水样便或稀黄便,无脓血和粘液,有酸臭味。
吐泻可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可有轻微腹痛、头痛、骨痛或全身不适。而急性胃肠炎主要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起病急,先有上腹不适,继而出现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持续或阵发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大多为摄人的食物,可有胆汁、粘液等。腹泻每日数次至十几次,为稀便、水样便或含粘液,腹泻后腹痛暂时缓解。
急性胃肠炎治疗
以上我们看完了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之后,那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治疗急性胃肠炎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一般治疗
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
3.抗菌治疗
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但应防止滥用。
肚子突然很痛是什么原因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发作时,通常是上腹部与肚脐周围出现持续性急性腹痛,或是疼痛呈现阵发性加剧,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
李子一次吃多少颗合适
大人每次4~8个(60克左右),小孩吃二三个。李子吃多了会损伤了脾胃,引起腹胀等现象。特别是对于不成熟的李子更不能吃,会引起中毒的现象。而且还会腐化牙齿诱发蛀牙,尤其是像患有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更是不能食用。除此以外,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也是不能吃李子的,而像脾虚痰湿和小孩子是可以吃,但是不可多吃哦!
小儿腹痛症状起因
腹痛根据缓急,可分为急性秘慢性两种.
急性腹痛首先要考虑是否为外科病,以免误诊.诊断慢性腹痛多为外科疾病,要从多方面检查.
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
(1)上腹正中部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等.
(2)右上腹部肝炎,胆石症,肠蛔虫症等.
(3)左上腹部脾脏创伤等.
(4)脐周围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右下腹部急性阑尾炎,肠结核等.
(6)左下腹部痢疾,类块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
(7)腰部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
按腹痛的原因,可分腹内,腹外以及外科性三类,常见有以下原因:
(1)腹内原因肠蛔虫症,肠症挛,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痢疾,便秘等.
(2)腹外原因(是或全身性疾病)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上呼吸道感染,脑腹型癫痫等.
(3)外科原因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肾结石,肾盂结水等.
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对于急性胃肠炎这类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来说,多多的了解这个疾病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急性胃肠炎属于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引起这个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这当中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细菌的感染、药物的刺激、免疫系统的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的因素等等的原因,由此可见急性胃肠炎这个疾病的严重性。
患有急性胃肠炎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目前治疗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物。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多多的与医生进行沟通,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出现。
患有急性胃肠炎还会并发水电解质失调、肠穿孔、败血症等多种疾病。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要加强营养的补充,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要减少到外边饭店吃饭的次数,注意营养的搭配,多喝水,饮食要尽量的清淡,食物应该以粗粮为主,不要吸烟和饮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期,注意防寒与保暖,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服,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勤洗澡,勤换洗内衣和内裤,平时要多多的接触大自然,时刻都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孩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肠道感染除细菌性痢疾、霍乱、鼠伤寒等外,其它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真菌和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均可称为肠炎。2岁以下小儿,在秋冬季出现流行性腹泻,粪便蛋花样或白色水样便,无脓血大便的,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可能性大;如发生于夏季,大肠杆菌致病的可能性大;粪便含粘液、脓血的应考虑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1)轻型腹泻的,要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脂肪饮食,暂饮米汤、豆浆、酸乳或脱脂乳,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乳时间。重型腹泻的患儿要速送医院救治。在家中治疗的轻型腹泻,可口服补液盐(药铺中有售),每包冲水50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一般轻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升;中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升。吐泻好转后3—4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小儿得肠炎,有条件时最好要做大便化验或培养以明确诊断。大肠杆菌肠炎时,可用多粘菌素b,每日每千克体重5—10万单位,3—4次分服;或用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3—4次口服。疗程不要超过7天,以防菌群失调。
(3)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琥乙红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4次ngr。
(4)霉菌性肠炎可用克霉唑,每日每千克体重20—60毫克,分3次口服。
(5)病毒性肠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用中成药卓丹止泻灵,1—3岁每次5毫升,每日3次;3—7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效佳。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区别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途径为细菌毒素的污染、微生物感染。通常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胃肠型感冒常采用藿香正气滴丸进行治疗。两者组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饮食不洁净史,同时急性胃肠炎会出现高热或者低热的症状,而胃肠型感冒的患者不会发生。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较为相似,在临床上常常多数医师会将胃肠型感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是将急性胃肠炎误认为胃肠型感冒。因此,本文通过对急性胃肠炎与肠型感冒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进行探析,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1 急性胃肠炎
1.1 临床表现
急性肠胃炎通常会引起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状况较为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内,颜色呈黄色或者是黄绿色,同时伴有白色皂块或少量的黏液,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低下等情况,有少数情况下会呕吐出咖啡样物。若患者出现低血钾的情况,会引发腹胀,还会出现全身中毒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不规律的高热或低热、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意识模糊,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昏迷。
1.2 病因
导致人们发生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是由毒素与病毒而引起的,病菌中主要以嗜盐菌感染、沙门菌属为主,毒素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为主,但造成急性胃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沙门菌属,在多数患者体内会发现鸡鸭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以及猪霍乱沙门氏菌。当患者食用不卫生的肉、家禽、鱼、肉,或者是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或者是嗜盐菌生长的海螺、螃蟹等均会引发急性肠胃炎的发生。但细菌性食物中毒而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胃肠炎具有潜伏期较短、发病比较急、时间集中等特点。细菌性痢疾引起急性胃肠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经常出门、习性改变、生活环境改变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感染腹泻,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土不服。
1.3 治疗
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较多,但治疗目的均是以通肠养胃及抗菌消炎为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药物,当患者确定为是细菌感染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以每天使用抗生素,每天3次,每次的剂量为0.3克。但需要注意孕妇、儿童禁用的药物,例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等。
也可多使用比奇、思密达等药物来实现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急性胃肠炎,在其治疗中需要提升阳性、温和肠胃、温中化浊清暑利湿。
处方:茯苓12克,大腹皮10克、焦山楂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焦神曲10克、炒麦芽5克、莱菔子1克。有部分寒湿型患者可以藿香正气散加减,处方为:茯苓12克、白芷10克、藿香10克、白术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10克、厚朴10克、甘草6克、生姜5克。
吃完饭后恶心想吐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吃完饭后想吐可能是由于各种炎症导致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像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内脏疼痛性疾病,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胰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炎,脑膜炎,高血压脑病。其中最主要的要属慢性胃炎,胃溃疡,它们都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有时候,胃肠感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肠躁症是原因之二,患肠躁症病人的突出表现是便秘并伴有呕吐等症状,这时可以服用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片)缓解症状。发生的主要的病变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采取的治疗方法有两种抗生素+胶体铋(或奥美拉唑),服用两周后,复查。如果好转可停药,否则继续治疗。
吃完饭后想吐是胃病的症状。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去医院检查,听从医嘱。一般的,医院里会让你做胃镜,以便了解你的病情,胃镜针对的主要就是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有条件的可以做最先进的胶囊内镜。有些人认为胃镜检查很痛苦。但是患者需要放松喉部,才能使胃镜轻易的通过咽喉而进入食道。
怎么治疗呢?根据症状,我们可以口服西沙比利,克拉霉素,而且在病好了之后要巩固一段时间。并且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中多加注意,禁食生冷,坚硬,辛辣的食物,禁烟,酒,茶,咖啡,少食多餐,定时进餐。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像各种蔬菜,谷物,水果,豆类菌类。有利于缓解便秘,改善胃肠道功能。粗纤维可以解压,放松心情,吃得愉快又健康。
小儿急性肠胃炎的原因
①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假如孩子有病而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还会造成霉菌对胃肠的侵犯。
②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肾炎、中耳炎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于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
③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
④气候变化,如过冷使肠蠕动增加,过热使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分泌,也可以诱发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假如引起的是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陈春莲教授表示,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