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抑制炎性渗出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抑制炎性渗出
与白芥子相似,葶苈子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并使渗出液重吸收。葶苈子尚有镇咳作用。
中药治疗痤疮处方 连翘
连翘流通血气,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又能透肌解表,清热祛风,为治风热要药;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对局部炎症有力。
肩周炎用针灸治疗起什么作用
应用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针灸疗法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减轻肿胀,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刺激作用。所以针灸在治疗肩周炎上的效果相当好。
针灸能激活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肩周炎的恢复期,针灸疗法能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并抑制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以减轻功能障碍。所以说在肩周炎的各个病理时期,针灸都具有显著、可靠的治疗作用。因此,针灸治疗肩周炎起到的作用很大。
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臂的多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其病理机制为病变区的瘀血、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痛觉神经,炎性瘀滞使局部代谢产物浓度增高直接刺激痛觉神经,所以产生剧烈疼痛。
炎性渗出使炎症泛发,累及邻近组织,后期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关节活动障碍。而针灸治疗肩周炎时,就能有效的缓解甚至清除这些症状。
胸膜炎打什么针能好
适合不过敏的消炎药就可以,为了防止脓胸的形成,并且胸膜炎一般都伴随发烧,打消炎针的作用同时也在于消炎退烧。
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胸膜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会有效。胸膜炎如果是细菌引起的,要用抗生素治疗,病毒引起了用抗病毒治疗,结核杆菌引起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注意高蛋白饮食,多吃水果青菜。
二草六子汤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行气消痰,温阳化水。主治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夏枯草30克,鱼腥草30克,炒葶苈子10~40克,莱菔子10~30克,白芥子10克,全瓜蒌3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连翘10~30克,黄芩10克,银柴胡10克,鳖甲15克(先煎),川桂枝10克,炒枳壳6克,桔梗6克,猪苓10~30克,白云苓10~30克,薤白头10~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夏枯草葶苈子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主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夏枯草30克,葶苈子、银柴胡、黄芩、百合、女贞子、石斛各15克,地骨皮12克,大枣6枚,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白芥子的营养价值 抑制炎症
白芥子苷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和重吸收。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葶苈子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壅实,则气化失司,水道不通而水肿胀满。本品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治腹水肿满属湿热蕴阻者,配防己、椒目、大黄,即己椒苈黄丸。治结胸证之胸胁积水,配杏仁、大黄、芒硝,即大陷胸丸。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
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臂的多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其病理机制为病变区的瘀血、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痛觉神经,炎性瘀滞使局部代谢产物浓度增高直接刺激痛觉神经,所以产生剧烈疼痛。炎性渗出使炎症泛发,累及邻近组织,后期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关节活动障碍。
应用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针灸疗法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减轻肿胀,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刺激作用。
针灸能激活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肩周炎的恢复期,针灸疗法能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并抑制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以减轻功能障碍。所以说在肩周炎的各个病理时期,针灸都具有显著、可靠的治疗作用。
舌苔厚白粘腻怎么调养 舌苔厚白粘腻推荐食疗方
材料:山楂12克,龙井茶叶5克,矿泉水1升,蜂蜜少量。
做法:将山楂放在矿泉水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半小时,用热山楂汁冲泡龙井茶,喜欢有甜味的可加适量蜂蜜。
功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山楂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行气散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山楂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的程度。绿茶味甘、苦,性凉,有清利头目、除烦解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效。
材料:洗净的陈皮5 克,切成丝。
做法:将陈皮放入茶壶内。然后倒入煮开的矿泉水,加盖闷10分钟。待陈皮茶稍凉后加入适量枣花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药理学认为陈皮可以松弛平滑肌,保护损伤的胃黏膜,改善小肠的消化功能。
材料:葶苈子5 克,大枣3枚。
做法:将葶苈子和大枣洗争,放入矿泉水1升,煎煮30~40分钟。用葶苈子、大枣的煎煮液300毫升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温凉饮用。
功效: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大枣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的功效。饮用尊苈大枣茶,能利水消肿、排出积液,同时大枣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防止离子紊乱。
材料:桑白皮3克,生姜皮3克。
做法:将两者洗净,放入矿泉水1升,煎煮15~20分钟,放温凉饮用。
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等功效。生姜皮性微温、味辛,能解肌发表。两者协同疏解在皮下的水饮。
材料:山药50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和茯苓分别焙干,共研成细末,煎煮半小时。粳米淘净,加矿泉水1升,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慢熬至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和冰糖,熬至冰糖溶化,调匀即成。
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茯苓对肠道肌肉有直接松弛作用,能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保钾利尿促进水液代谢。山药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山药还能刺激小肠运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排空。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巨大效果
应用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针灸疗法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减轻肿胀,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刺激作用。所以针灸在治疗肩周炎上的效果相当好。
针灸能激活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肩周炎的恢复期,针灸疗法能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并抑制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以减轻功能障碍。所以说在肩周炎的各个病理时期,针灸都具有显着、可靠的治疗作用。
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臂的多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其病理机制为病变区的瘀血、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痛觉神经,炎性瘀滞使局部代谢产物浓度增高直接刺激痛觉神经,所以产生剧烈疼痛。炎性渗出使炎症泛发,累及邻近组织,后期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关节活动障碍。而针灸治疗肩周炎时,就能有效的缓解甚至清除这些症状。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泻肺平喘
葶苈子能泻肺平喘,用于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之证。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常佐大枣以缓其性,如《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临床常配苏子、桑白皮、杏仁等泻肺平喘。《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肺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大枣葶苈子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泻肺平喘。主治胸膜炎。
【偏方组成】大枣、葶苈子各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病例验证】治疗渗出性胸膜炎15例,均获临床痊愈。一般于1周内退热,约3周胸腔积液基本消除。
麻黄桂枝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泻肺逐水。主治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麻黄6克,桂枝9克,细辛3克,葶苈子9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中痊愈1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
当归瓜篓皮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干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当归须30克,瓜蒌皮30克,茜草根10克,炒枳壳6克,青皮6克,延胡索10克,制乳香6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降香6克,山桅衣10克,夏枯草15克,鱼腥草15克,炮山甲6克,川楝子6克,柴胡6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30克,白芥子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大黄芒硝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主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大黄、芒硝各9克,甘遂3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
一、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二、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三、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四、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五、黄芪党参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六、大枣枳实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补中益气。主治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大枣15枚,积实30克,葶苈子4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中医治心力衰竭偏方大全
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1组患者52例,用药1~2月后,疗效显著者23例,有效者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服药1个疗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 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病例验证】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右心衰竭16例,基本纠正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葶苈子的营养价值 抑制炎性渗出
与白芥子相似,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并使渗出液重吸收。葶苈子尚有镇咳作用。
中药治疗结核胸膜炎
1、夏枯草。药材:夏枯草、鱼腥草、全瓜萎、炒葶苈子、莱菔子、连翘、猪苓、白芸苓、薤白、白芥子、杏仁、桃仁、黄芩、银柴胡、川桂枝、鳖甲。做法:先用水把鳖甲煎煮一会,再把所有药材加入一起煎煮。每天一剂,分三次服用,可以起到行气消痰、温阳化水的作用。
2、大枣葶苈子。药材:大枣、葶苈子。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可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起到补中益气,泻肺平喘的作用。适合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服用。
3、麻黄桂枝。药材:麻黄,桂枝,细辛,葶苈子,五味子,甘草,生姜,大枣。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起到泻肺逐水的作用。
4、当归瓜篓皮。药材:当归须,瓜蒌皮,茜草根,炒枳壳,青皮,延胡索,制乳香,丹参,桃仁,降香,山桅衣,夏枯草,鱼腥草,炮山甲,川楝子,柴胡,蒲公英,天花粉,白芥子。用水煎煮3次,每天一剂,可分三次服用。可以起到疏肝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