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诊肝脏血管瘤
怎样确诊肝脏血管瘤
1、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胶体肝扫描可见界限比较清楚整齐的占位性病变。病程越长和肿瘤越大,则健侧肝脏代偿性增大越明显。用In作肝内血池扫描,若系血管瘤则在占位病变区被放射性填充。将两者配合应用,则更有诊断意义。
2、肝血管瘤CT检查在平扫时表现为低密度区,边缘较光滑、锐利,密度较均匀。注射造影剂后,其边缘部立即增强或低密度区消失,数分钟内,整个肿瘤逐渐密度增高,但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平扫时的表现。
3、肝血管瘤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超声切面显像所见3厘米以下小的血管瘤呈强回声;具有边缘清楚锐利的特点。3厘米以上大的血管瘤为高回声及混合型。血管瘤的内部反射均匀一致,但亦有部分血管瘤出现液性小暗区。
4、肝血管瘤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因血管瘤内迂曲纤细的血管和血湖内血流缓慢,故其Tz弛豫时间长。在T1权重像血管瘤的信号强度稍低于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但在Tz权重像上则表现为均匀的高强度信号组织。
肝脏血管瘤治疗
肝脏血管瘤西医治疗
大多数肝血管瘤的患者在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女性患者应考虑停止使用口服避孕药。对于较大或巨大血管瘤(6cm以上),有症状者或病人思想负担较重者,为防止肿瘤破裂出血,可行择期手术摘除肿瘤。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而又需要治疗者,可先行肝动脉栓塞或肝动脉结扎术,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手术。放疗在肝动脉栓塞或肝动脉结扎术的基础上可能有助于使肿瘤萎缩机化。
对于不愿或不宜手术治疗者,也可尝试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临床上常将其分为肝气郁结、痰湿留滞、肝脾两虚等三型进行辨证施治,常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预后
本病无恶变潜能,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肝脏血管瘤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疗法是根据中医益气养阴、凉血行瘀、疏肝理气、滋阴解毒的理论,研制出治疗肝血管瘤的纯中药方剂,具有增强血管免疫功能,改善调节人体自身机能,软坚散瘤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血管瘤及胸腹腔等内脏血管瘤。
1.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2.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是,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肝脏血管瘤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
3.其他学说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肝脏血管瘤是什么
顾名思义,肝血管瘤就是肝脏部位发生了血管瘤。对于肝脏血管瘤的治疗,目前专家也在做研究,正在研究更好的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那么,究竟什么是干啥、血管瘤呢?以下小编为大家大家介绍的有关内容看、就与之相关。为您解答肝血管瘤是什么呢?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女性多于男性。此病的发生可能为先天性,与内分泌有一定关系。肝血管瘤常位于肝右叶包膜下,多为单发。一般直径3-10厘米,个别可达36公斤,约10%为多发。小血管瘤多无症状信号,常在体格检查中经超声波偶然发现,大都出现的症状信号是消化不良、暖气、恶心、腹胀,或肝区胀痛不适等。血管瘤生长缓慢,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肝肿大,但肝功能正常,脾脏也不肿大。
近年来,根据较多病例的追踪观察,发现不少患者的肝血管瘤发展很慢,甚至随访多年也没有明显发展,且未发现有恶变者。因此,凡体积小的肝内血管瘤,可以在医疗监护下定期作B超检查半年或1年)。如出现肝区肿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服中药治疗。系血管瘤进行性增大,才可手术治疗,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
肝血管瘤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专家特别提醒女性朋友要注意日常的饮食情况,预防肝血管瘤的发生。
肝血管瘤同其它部位的血管瘤临床表现一样,只是生长的部位险要,肝血管瘤初发时也分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但到后期破坏肝脏组织达到百分之二十的体积,就能统称海绵状血管瘤。其原因有:肝脏毛细血管多在大面积的毛细血管扩胀充血、破裂,反复蚕食肝组织。
肝脏血管瘤的症状
目前的肝脏血管瘤存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建议患者发现有肝脏血管瘤的症状,及时到医院接受系统的检查,了解和判断出肝脏血管瘤的具体情况如何,这才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最佳方式,才能促进恢复。而且这种疾病会影响到肝脏血管瘤患者的日常生活,考虑到患者刚开始有肝脏血管瘤的情况下,对应的疾病症状还是比较轻的,所以此时通过对肝脏血管瘤的及时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1肝脏血管瘤的相关治疗上,首先针对病因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患者要找到导致肝脏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到肝脏血管瘤的具体病因,针对肝脏血管瘤展开治疗实施,才能达到治愈肝脏血管瘤的目的。
2肝脏血管瘤的疾病症状上,可有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而且肠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可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不适、另外患者的食欲不振,而且会感觉到恶心、呕吐等不良的症状。
3肝脏血管瘤的症状上,患者可能也会有压迫症状或者是出现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情况,这些也是常见的疾病症状,患者也会感觉到血小板减少或是出现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
注意事项:针对肝脏血管瘤的疾病治疗上,可以实行药物以及护理相结合的原则,才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最佳方法,所以肝脏血管瘤患者要保持科学的治疗心态,积极配合肝脏血管瘤的治疗实施。
肝脏血管瘤的偏方
[组成]紫丹参、生牡蛎(先煎)、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当归尾、藏红花、制香附、乳香、没药、淡子芩各log。
[制用法]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并服水蛭胶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2次/日。
[组成]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
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肝血管瘤不妨试试以上的偏方呦。
肝脏血管瘤饮食
1、肝血管瘤患者应忌烟、忌酒。
2、忌盐腌、烟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
3、忌暴饮暴食、油腻食物。
4、忌霉变、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咸鱼、腌菜等。
5、忌葱、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6、忌多骨剌、粗糙坚硬、粘滞不易消化及含粗纤维食物。
7、忌味重、过酸、过甜、过咸、过冷食物。
怎样确诊肝血管瘤
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肝硬变病史,AFP可为阳性,静脉增强扫描有助鉴别。
2.肝转移瘤:部分肝内转移瘤增强扫描可表现边缘强化,类似血管瘤早期表现,但延时扫描呈低密度可资鉴别。
3.肝脓肿:一般病变周围界限不清,模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晕环,典型的病变周围强化,病变内气体存在,需结合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疾病的检查:
1.超声表现:
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
2.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一般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即注药后30~60秒,因此强调正确的检查技术,即快速,团状注射造影剂,快速扫描,适时延时扫描,否则,因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表现为无肿瘤染色,边缘清楚锐利,血管瘤显影时间较长。
4.MRI: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关于肝血管瘤疾病检查确诊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生活当中我们确实有必要去了解肝血管瘤疾病检查确诊方法,了解了这些才能够帮助人们在患病的时候及时正确的检查确诊及时的做好治疗,避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疾病的发生带来太多的危害。
如何确诊肝脏血管瘤
检查项目:肝功能、消化系B超、腹部CT、MRI、放射性核素、肝动脉造影、组织活检 肝功能多正常,AFP阴性,有的可有全血细胞轻度减少,偶有血清AKP轻度增高者。
1.B超 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高回声的肿块。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2.CT 典型的血管瘤的CT表现平扫为密度均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静脉造影动态CT扫描显示为由周边开始的密度增强,此后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且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
3.MRI 检测血管瘤的特异性可达92%~100%,血管瘤具有很高的T2信号,而T1强度则与周围相等。
4.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 用99mTc标记的红细胞进行血池扫描,肝血管瘤表现为早期的不充盈,随后由周边开始逐步充盈,填充期延长。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90%,是一种高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
5.肝动脉造影 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能显示1~2cm大小的血管瘤。表现为早期造影剂充盈且持续染色,可有特征性的“棉絮团”或“雪树状”样表现。此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临床不作为首选。
6.活组织检查 虽然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相对安全,但常得不出诊断性结论;若使用标准穿刺针,如Menghini或Trucut,则穿刺的危险性增大,且已有穿刺引起致死性出血的报道,因此活检应尽量避免。
肝脏血管瘤预防
1、设备密闭氯乙烯制造和聚氯乙烯制造过程中,都必须做好管道的密闭。注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杜绝跑、冒、滴、漏。
2、清釜技改以往聚合釜人工清釜,一釜一清,清釜工要接触大量氯乙烯。技术改造后,聚合釜壁涂防结剂,几十釜甚至上百釜清一次。清釜用高压水(10mpa)清洗,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氯乙烯。
3、抽取单体从聚氯乙烯树脂成品中经冷却真空抽取氯乙烯单体,使成品中的氯乙烯单体含量由原来的1%左右,降到10ppm以下。这样使聚氯乙烯成品的热加工中,释放氯乙烯单体的量极大减少,减少了污染和危害。
肝脏血管瘤可以手术吗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最多见的是以海绵状血管瘤,我们自身也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一般都是在做B超检查或进行腹部手术时才被发现的。引发肝脏血管瘤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的发育异常。还有就是部分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或者是服用避孕药等都可能会使血管疚的生长加快。大多数的肝脏血管瘤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在服用避孕药的话就要停止服用。
1现在治疗肝脏血管瘤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血管瘤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血管瘤缝扎术等。对于一些无法切除的巨大的血管瘤或者是弥漫性的血管瘤,可以进行肝脏的移植手术来进行治疗。
2如果不通过手术治疗肝脏血管瘤就要栓塞动脉后的瘤体,这样,栓塞动脉后瘤体就会形成血栓,然后出现血栓机化,纤维化,这样就可以血管瘤成为纤维瘤就可以达到缩小血管瘤的效果。
3得了肝脏血管瘤之后要注意多吃一些热量高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豆制品,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紫药,木耳,银耳等,平时还要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和一些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
注意事项:肝脏血管瘤没有恶变的潜能,发展也不是很快预后很好,但是有些肝脏血管瘤在破裂后会使腹腔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何确诊肝内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黑白B超就可以诊断肝血管瘤。在黑白B超上肝血管瘤常表现为实质性增强光团,有时其内可见管道结构。尽管肝血管瘤内充满血液,但多为低速静脉血流,因此,彩色超声很少显示动脉频谱。此特征正好与原发性肝癌相反。一般情况下,对肝血管瘤患者,并不常规行彩色超声检查。但在不典型病例,可加用彩超检查来与恶性肿瘤鉴别。
在特殊情况下或对需要手术者应行肝脏CT扫描。单纯平扫(不注射造影剂的扫描)是不够的,应申请注射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肝血管瘤在增强CT扫描上有特征性表现:在静脉相可见造影剂成团成块地集中在肝血管瘤的周边,并从肿瘤外周向中心集中。一般讲,CT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全面性、直观性和客观性方面均比B超有更大的优势,无论在肿瘤的定位及定性方面均可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有助于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还有两项检查,磁共振(MRI)和同位素血池显像,也可确诊血管瘤。但因价格较贵或敏感性较低而不作为血管瘤的常规检查武器。血管瘤在MRI上表现为典型的“亮灯征”,故在肝血管瘤不典型或与原发性肝癌鉴别困难时应考虑申请MRI检查。肝血管瘤在同位素血池显像上也有特征性表现:开始(动脉相)病灶处呈低灌注,为放射性缺损区,其后(静脉相)病灶处逐渐出现放射性聚积,再以后出现放射性浓聚,呈过度填充。据此诊断血管瘤几乎有100%特异性。但缺点是敏感性较低,小肝血管瘤常不易被发现和诊断。
血液检查不能诊断血管瘤。但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有助于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通过病史、B超、彩超和CT等检查,典型肝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确实有部分肝癌,既无肝病背景,也无肝癌临床表现,且影像学特征酷似肝血管瘤表现,这种肝癌可称其为“肝血管瘤型肝癌”。这些肝癌很容易误诊和漏诊。
如何避免肝癌误诊为肝肝血管瘤呢?检查必须全面,单项检查往往有片面性,全面检查可防止漏诊并提高诊断正确率。通常血清学检查及黑白超声足可以确诊肝癌和肝血管瘤。血清学检查主要是转氨酶(ALT)及甲胎蛋白(AFP)检测。60%~70%的肝癌患者AFP为阳性(>20μg/L)。检测ALT是为排除非肝癌原因所致的AFP升高;B超检查主要是明确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和肝脏有无硬化(有肝硬化者支持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以上两项检查可基本区分出肝肝血管瘤和肝癌。必要时可加做彩色超声检查及CT扫描等。最好选择专科医院或专科医生诊治。晚期肝癌的预后甚差,一旦将肝癌误诊为肝肝血管瘤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而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他们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助于避免误诊。
在临床上肝血管瘤伴发肝癌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千万不要满足于肝肝血管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要仔细全面,有时,不能仅满足于B超的诊断,必要时可加做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