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的危害性
大肠杆菌的危害性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怎样保存鲜鸡蛋 鸡蛋变质了还能吃吗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鸡蛋会因细菌侵入而发生变质,出现散黄现象。由于鸡蛋本身的生命活动是不断分解消耗自身营养物质的过程,随着存放时间增长,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危害健康。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因此,使用腐烂、破损以及蛋白质不达标的散黄鸡蛋做原材料,经加工后的蛋糕虽然看不出异样,但却是《食品安全法》被禁止添加使用的,尤其是添加烂壳鸡蛋极容易导致微生物超标,对人体伤害巨大。
大肠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国家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0,每100毫升水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1] 。
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大肠杆菌的危害有哪些
其实现在在生活中的时候,大家对于自己的健康问题总是置之不理的,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身体变得有些不适,甚至导致大肠杆菌进入到人体内部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肠杆菌的危害。
主要危害:
认知: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构造相对简单,遗传背景清晰,培养操作容易,因此也常常被作为基因工程的对象加以利用:研究者常常将外源基因导入质粒,将质粒整合入大肠杆菌基因,这样,大肠杆菌就能够表达基因重组后的蛋白(例如胰岛素,某些疫苗等)了。此外,大肠杆菌还常常作为模型生物参与细胞学实验。
虽然绝大多数大肠杆菌与人类有着良好合作,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力,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疫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号为O157:H7的大肠杆菌,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提起O157:H7,可谓劣迹斑斑: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O157:H7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由于O157:H7危害较大,且可经食物和饮用水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因此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已将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此次在德国肆虐的O104也是一种EHEC,感染症状类似O157:H7,且毒力更为猛烈。
症状:
人体感染EHEC后,会发生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和反复发作的出血性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表现,多为EHEC产生的毒素所致。某些严重感染者毒素随血行播散造成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肾脏受到波及时还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耐药的菌株也不少见。此次爆发于德国的O104由于可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故治疗更为棘手——一旦采取抗生素治疗,反倒会引起细菌产生更多的志贺样毒素(SLT),加重病情。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对付此类病菌感染的最佳手段还是预防:不吃不熟的肉类食品如生鱼,生牛肉(O157因对牛低毒而很容易被牛携带,因此食用未熟的牛肉易导致O157感染)等,食用生鲜瓜果前要彻底清洗,遇有腹泻尽早上医院。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大肠杆菌的危害,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就需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于自己的卫生问题要特别的重视起来。
大肠杆菌传播途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其中以牛的带菌率最高,可达16%,而且牛一旦感染这种细菌,排菌时间至少为一年。
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免治牛肉、汉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饮用或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个案亦有发现。此外,若个人卫生欠佳,亦可能会通过人传人的途径,或经进食受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该种病菌。
患病或带菌动物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如牛肉、奶制品的污染大多来自带菌牛。带菌鸡所产的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带菌动物在其活动范围内也可通过排泄的粪便污染当地的食物、草场、水源或其他水体及场所,造成交叉污染和感染,危害极大。
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0infection due to 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大肠杆菌首先由德国儿科医生T.埃舍里希发现,而且此菌主要寄生于人及动物的肠道内,故得名大肠埃舍里希氏菌,习惯上译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包括几种不同的菌群,具有不同的致病性。人类的大肠杆菌感染大致分肠道感染与肠道外感染两类。引起肠道感染的某些大肠杆菌菌群通过污染的手指、食物等经口摄入而致病,主要引起腹泻,重者可导致脱水和血压下降,如流行性婴儿腹泻、旅游者腹泻等。肠道外感染主要是肠道外部位或脏器的化脓性炎症,如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大多继发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外伤、肠部手术的基础上。抗生素可控制感染。
大肠杆菌超标的危害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大肠杆菌有什么危害
(一)、根据病症分为两种类型:
1、肠道外感染
大肠杆菌离开肠道后,最容易引发的就是尿路感染,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这些炎症的发生都是因为大肠杆菌所引起。除了这些之外,大肠杆菌还会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特别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以及老年人,大肠杆菌还会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败血症。
还有一些出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如果体质弱或者不注意的话,大肠杆菌还会通过血液进入大脑,从而以亲大肠杆菌性脑膜炎,影响其后天的智力发育。
2、急性腹泻
大肠杆菌同时还会有暖气各种腹泻症状,而患有腹泻的人群通常以婴幼儿以及旅游者为主,其程度各有所不同,除了轻度的水泻以外,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霍乱样症状。患有腹泻的人一般两到三天就会自行痊愈,但如果是体质较弱的人群,其腹泻症状会延长至数周。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特点是有着高度的传染性,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致死。并且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大肠杆菌分类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特点是能侵入大、小肠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使粘膜刷状缘受损,局部发生溃疡甚至出血,所以临床大便表现似痢疾。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I"IEC)
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包括严重的水泻、带血腹泻、发热、腹绞痛及呕吐。情况严重时,更可能并发急性肾病。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该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致命。
也可以引起腹泻,但对其发病机理与血清型尚不了解。EAEC不侵入肠上皮细胞,不产生LT或ST,也无VT毒素。唯一特征是具有与Hep-2细胞(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粘附的能力,故也称Hep-2细胞粘附性大肠杆菌。
什么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一种。它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它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
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造成相应部位的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
大肠杆菌有什么危害
一、大肠杆菌的危害:
(一)、根据病症分为两种类型:
1、肠道外感染
大肠杆菌离开肠道后,最容易引发的就是尿路感染,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这些炎症的发生都是因为大肠杆菌所引起。除了这些之外,大肠杆菌还会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特别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以及老年人,大肠杆菌还会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败血症。
还有一些出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如果体质弱或者不注意的话,大肠杆菌还会通过血液进入大脑,从而以亲大肠杆菌性脑膜炎,影响其后天的智力发育。
2、急性腹泻
大肠杆菌同时还会有暖气各种腹泻症状,而患有腹泻的人群通常以婴幼儿以及旅游者为主,其程度各有所不同,除了轻度的水泻以外,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霍乱样症状。患有腹泻的人一般两到三天就会自行痊愈,但如果是体质较弱的人群,其腹泻症状会延长至数周。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特点是有着高度的传染性,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致死。并且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二)、根据其致病机理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coli,ETEC):
ETEC可以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两者同时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为O6:K15:H16、O25:K7:H42。鉴定ETEC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参考意义。
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
EPEC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切片标本中可见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EPEC不产生LT或ST。
有报道称,EPEC可产生一种由噬菌体编码的肠毒素,因对Vero细胞(绿猴肾传代细胞)有毒性,故称VT毒素。VT毒素的结构、作用与志贺氏毒素相似,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性。鉴定EPEC可根据临床表现与血清型。
EIEC的多数菌株无动力,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均近似痢疾杆菌,应予注意。EIEC可引起豚鼠角结合膜炎,临床上可藉此协助鉴定EIEC。
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包括哪些
1、前列腺液检查:是常见的检查项目,如果一次检查的结果是阴性,不能轻易排除本病;而阳性结果一般能作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2、直肠指检:是前列腺炎的常规检查。指检时,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数有轻度压痛。
3、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感染的细菌和治疗用药。阳性结果即可诊断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4、超声波检查:在慢性前列腺炎的部分病人中,因局部渗出、纤维化、粘连而使包膜反射不光滑,严重时包膜界限不清;腺体形态规则,左右对称,内部可见局限性反射减少等。本项检查可供临床参考。
5、免疫测定:应用特异性抗原o凝集试验,有82%慢性大肠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升高,而只患有大肠杆菌性尿道炎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都较低。
6、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但对区别细菌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意义不大。
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总的来说就是这六个,您应该要有所了解的。前列腺炎带来的危害性还是蛮大的,所以,请您早点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医治,耽误下去是万万不能的事情,希望各位都能明白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