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
蛤蟆草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等疾病。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治感冒
除了上述能够利咽消肿之外,癞蛤蟆草还能治疗肺炎引起的咳嗽、高热以及肺积水,甚至有的伤风症状一样能够有效,癞蛤蟆草开水泡可以缓解肺炎引起的症状。
蟾酥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蟾酥的营养价值
蟾酥含有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远华蟾蜍精、蟾蜍灵、日本蟾蜍甙元、惹斯蟾蜍甙元等成分。
1.脂蟾毒配基对病人的呼吸中抠及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的兴奋作用,还有强心、升高血压,且作用迅速持久,临床上用于中毒、溺水、昏迷引起的呼吸衰竭、休克、呼吸困难及气逆等。
2.蟾酥及所含成分有局麻作用80%蟾酥醇提物有表面麻醉作用。
3.蟾酥甾醇类物质能抑制血管通透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对受醋酸刺激的组织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抑制作用。
4.蟾酥煎剂对二氧化硫所致的实验性咳嗽,有镇咳作用,但祛痰效果较差。
疥疮多吃什么食物
原料:蟾蜍2只,瘦肉50~100克,陈皮3克。
做法:用清水先将蟾蜍养2天,2天后将蟾蜍去皮、去头爪,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和瘦肉、陈皮一起煮汤即成。趁热服用。
功效:利水消毒。适用于疥疮患者。
原料:苦参、苍术、乌梢蛇、蝉蜕、僵蚕、当归、赤芍、紫草各10克,千里光、土茯苓、生地、生首乌各15克,蛇床子、丹皮各12克,蚤休9克,川连6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用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疥疮患者。
原料:夏枯草、黄芩、丹皮、川楝子、川牛膝、广地龙、蛰虫各10克,柴胡、佩兰各6克,茜草15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次温服。
功效:清肝化淤,化湿散结。适用于疥疮患者。
原料:苦参、白鲜皮、丹皮、地肤子、百部、金银花各15克,黄柏、蝉衣、甘草各10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患者。
虫咬性皮炎偏方
一、蟾蜍汤:活蟾蜍3-4只。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它的功效有解毒,消肿,止痛,用治丘疹性荨性疹。
二、芋头茎猪排:芋头茎(干)30-60克,猪排骨适量。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熟食。有除热散风功效。
三、芝麻根:芝麻根1握。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有清热、散风、止痒的功效。
四、荆芥l0g 连翘l0g 赤芍l0g 生甘草6g 牛蒡子l0g银花15g 蝉蜕6g 蒲公英15g ,将以上八味药同时放到锅里加水煎熬,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以服用,每日1剂。这味药的功能是清热解毒、透疹止痒,可以有效地治疗丘疹性荨麻疹,让患者摆脱瘙痒的感觉。
五、白鲜皮6g 金银花6g 甘草3g茯苓l0g 赤豆15g 鸡内金l0g 防风6g ,将以上七味药放在锅里加水煎熬,每次煎沸后再煎20分钟。每日一剂。
六、韭菜:韭菜1把,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有清热、散风的功效
七、菜子油:生菜子油。外搽患处,每日数次。治疗期间禁用水洗患处。有解毒,消肿,祛湿功效。用治丘疹性荨麻疹、风疹、湿疹及老年皮肤瘙痒。
八、一枝黄花6-15克、七叶一枝花3-12克、石蟾蜍4.5-10克、半边莲10-30克、并头草12-30克、红枣3-5个、生甘草6克,按年龄大小调整药量,水煎服。4天为l疗程。功能清热解毒。
九、炒白术6克、炒枳壳6克、蝉衣6克、赤芍6克、伤风6克、茯苓皮12克、赤小豆12克、冬瓜皮12克、荆芥3克,水煎服。 同时配合外用15%百部酊(百部15克、薄荷脑1克,用75%酒精加至100毫升,浸泡5-7天后滤液备用)。合并感染者外涂地虎散(炒地榆、虎杖各等分研细末,植物油按25%的浓度调成)。
哪些中药会让人舌麻
花椒
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调味品,花椒引起麻舌就不用多说了吧,去吃火锅就知道了。作为一种中药,花椒是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辛性温,能够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花椒的麻舌作用源于其中的挥发油成分。
蟾酥
蟾酥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是一味有毒中药,能够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蟾酥的麻舌作用源于其中的强心苷、甾体和生物碱类成分。由于蟾酥独特的功效,很多中成药都含有蟾酥,例如刚才提到的用于治疗冠心病的麝香保心丸,又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作用的六神丸。
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也是一味有毒中药,能够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半夏的麻舌作用源于其中的生物碱和挥发油。由于半夏是一个燥湿化痰的经典用药,故很多中成药都含有半夏,例如藿香正气水、半夏天麻丸等。其中,藿香正气水中有生半夏,且含有乙醇,所以口服藿香正气水时的辣舌辣喉感就与半夏有关。
天南星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也是一个有毒中药。与半夏类似,天南星能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等。天南星的麻舌作用也源于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含有天南星的中成药也有引起麻舌感的可能,例如化风丹、救急散。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利咽消肿
癞蛤蟆草有着利咽消肿的作用,对咳嗽、咽喉肿痛、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效果。
癞蛤蟆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1.蟾蜍制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类洋地黄样作用。
2.升压作用,本品繁荣昌盛压作用迅速而平稳,维持时间长且能使肾、脑、冠脉血流量增加,优于肾上腺素缩血管药。
3.局麻作用,用豚鼠角膜进行试验,眼内滴入等量药物后,每隔5min刺激6次,共30min,统计30min内刺激角膜不发生反应的次数,以无反应的百分率作用为局麻过程指标,发现其局麻作用大部分比可卡因强。
4.抗肿瘤作用,蟾蜍制剂具有增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EC)活性率,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浓度等作用,另外蟾蜍对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等方面也有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约170g,明矾约33g,同放在石臼内舂烂,用纱布包裹成长方形(5×10cm),置于患者前颈,绷带固定。当时患者即有清凉舒适感,约经4-5小购刀因喉部分泌物减少。重症患者受4-6小时更换1次,轻症6-10小时更换1次,经20小时后即感咽喉部湿润舒适,吞咽便利。一般重症更换5-6次,轻症3-4生次即可见症状减轻或痊愈。治疗13例白喉患者,咽涂片找到白喉杆菌者9例。治后退热时间为18-50小时,局部症状消失时间为14-52小时。所治病例未有气管切开及其他并发症者。
2.治疗慢性气管炎:方一、取活蟾蜍去头、皮和内脏,焙干研末;另以猪胆汁浓缩液与面粉等量混和,低温炒松研末。按7:3的比例将蟾蜍粉与猪胆面粉混和均匀,装入胶囊。每次5分,每日3次,饭后送服。10天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观察372例,病型以单纯型为主,中医分型以虚寒型占多数。服药后止咳、怯痰、平喘的有效率达80%以上。一般在3天内开始见效。据重点病例观察,治疗前白细胞增高、肺部有干湿性罗音者,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方二、用冬眠期蟾蜍1只,白矾3钱,大枣 l枚。将白矾、大枣塞入蟾蜍口内,阴干焙黄,研细末,用水泛丸,如绿豆大,以代赭石末为衣,或将药末装入胶囊,每粒(或胶囊)0.5g,成人每日3-6g,1次或分次用温开水运服,连服30天。共治2364例,近期控制361例(15.3%), 显效651例(27.5%),好转908例(38.4%),无效444例(18.8%)。总有效率为81.2%。冬春季服药的疗效较夏季明显,单纯型与喘息型两者无显着差异。
3.治疗炭疽病:用于蟾蜍1只,加水30ml,煎至200ml,冷却后顿服;或以活蟾蜍1只,去净内脏,捣成糜状,开水冲服;或用蟾蜍1只去内脏洗净,配合白菊花;两,水煎当茶喝,或将蟾蜍、白菊花药渣外敷皮肤炭疽溃疡处。亦可配合金黄散(成药)水调,经常涂抹水肿处。用上述内服外敷法治疗皮肤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肠炭疽1例;其中有全身中毒症状者18例,涂片查炭疽杆菌阳性者 14例,均获痊愈。
4.治疗恶性肿瘤;将活蟾蜍晒干后烤酥研细末,过筛,和面粉糊做成黄豆粒大的小丸。面粉与蟾蜍粉之比为1:3。每100丸用雄黄5分为衣。成人每次5-7九,口服3次,饭后开水送下。过量时可有恶心、头晕感。经治22例胃癌、膀腕癌、肝癌患者,病情皆有好转。
5.治疗腹水:取新鲜活蟾蜍杀死(内脏不去)后置瓦上烘干,研成细末,贮于密闭瓶内备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g,体弱妇幼酌减。10次一疗程,一般可进行二个疗程,如无效不必续服。治程中如血压逐步下降,亦应考虑停药。治疗期间每日食欲不超过2g。共治血吸虫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后腹水减少,大大缩短了脾脏切除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另2例治质腹水亦有好转。用药后除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体温、脉搏等未见变化。本法对血压过低(收缩压在90mm汞柱以下)及肝肾功能过差的患者不宜使用。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蛤蟆(青蛙也可)嘴里(活蛤蟆须将嘴缝上以免砂仁吐出),然后用黄泥将蛤蟆裹好,置火上烤干后去掉黄泥,将蛤蟆研成细粉。每日服l个蛤蟆,分2次用黄酒30ml冲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一疗程即可。治疗肾炎腹水10例,9例有显着疗效,其中2例肾功能有所改善。一般用药后第2天尿量即增加,服至7天腹水即基本消失。
6.治疗麻风:蟾蜍与苍耳草配合服用,据31例观察,似具有一定疗效。
7.蟾蜍中毒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献屡有报道。-般均于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烧煮并不能破坏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儿,合食煮熟之蟾蜍一只后均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其中1例5岁患几经抢救脱险;另 l例 l岁半患儿抢救无效,于发病后7小时左右死亡。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癞蛤蟆的临床应用
1.治疗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约170g,明矾约33g,同放在石臼内舂烂,用纱布包裹成长方形(5×10cm),置于患者前颈,绷带固定。当时患者即有清凉舒适感,约经4~5小购刀因喉部分泌物减少。重症患者受4~6小时更换1次,轻症6~10小时更换1次,经20小时后即感咽喉部湿润舒适,吞咽便利。一般重症更换5~6次,轻症3~4生次即可见症状减轻或痊愈。治疗13例白喉患者,咽涂片找到白喉杆菌者9例。治后退热时间为18~50小时,局部症状消失时间为14~52小时。所治病例未有气管切开及其他并发症者。
2.治疗慢性气管炎:方一、取活蟾蜍去头、皮和内脏,焙干研末;另以猪胆汁浓缩液与面粉等量混合,低温炒松研末。按7:3的比例将蟾蜍粉与猪胆面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每次5分,每日3次,饭后送服。10天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观察372例,病型以单纯型为主,中医分型以虚寒型占多数。服药后止咳、怯痰、平喘的有效率达80%以上。一般在3天内开始见效。据重点病例观察,治疗前白细胞增高、肺部有干湿性罗音者,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方二、用冬眠期蟾蜍1只,白矾3钱,大枣1枚。将白矾、大枣塞入蟾蜍口内,阴干焙黄,研细末,用水泛丸,如绿豆大,以代赭石末为衣,或将药末装入胶囊,每粒(或胶囊)0.5g,成人每日3~6g,1次或分次用温开水运服,连服30天。共治2364例,控制361例(15.3%),显效651例(27.5%),好转908例(38.4%),无效444例(18.8%)。总有效率为81.2%。冬春季服药的疗效较夏季明显,单纯型与喘息型两者无显著差异。
3.治疗炭疽病:用于蟾蜍1只,加水30ml,煎至200ml,冷却后顿服;或以活蟾蜍1只,去净内脏,捣成糜状,开水冲服;或用蟾蜍1只去内脏洗净,配合白菊花;两,水煎当茶喝,或将蟾蜍、白菊花药渣外敷皮肤炭疽溃疡处。亦可配合金黄散(成药)水调,经常涂抹水肿处。用上述内服外敷法治疗皮肤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肠炭疽1例;其中有全身中毒症状者18例,涂片查炭疽杆菌阳性者14例,均获痊愈。
4.治疗恶性肿瘤;将活蟾蜍晒干后烤酥研细末,过筛,和面粉糊做成黄豆粒大的小丸。面粉与蟾蜍粉之比为1:3。每100丸用雄黄5分为衣。成人每次5~7九,口服3次,饭后开水送下。过量时可有恶心、头晕感。经治22例胃癌、膀腕癌、肝癌患者,病情皆有好转。
5.治疗腹水:取新鲜活蟾蜍杀死(内脏不去)后置瓦上烘干,研成细末,贮于密闭瓶内备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g,体弱妇幼酌减。10次一疗程,一般可进行二个疗程,如无效不必续服。治程中如血压逐步下降,亦应考虑停药。治疗期间每日食欲不超过2g。共治血吸虫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后腹水减少,大大缩短了脾脏切除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另2例治质腹水亦有好转。用药后除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体温、脉搏等未见变化。本法对血压过低(收缩压在90mm汞柱以下)及肝肾功能过差的患者不宜使用。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蛤蟆(青蛙也可)嘴里(活蛤蟆须将嘴缝上以免砂仁吐出),然后用黄泥将蛤蟆裹好,置火上烤干后去掉黄泥,将蛤蟆研成细粉。每日服l个蛤蟆,分2次用黄酒30ml冲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一疗程即可。治疗肾炎腹水10例,9例有显着疗效,其中2例肾功能有所改善。一般用药后第2天尿量即增加,服至7天腹水即基本消失。
6.治疗麻风:蟾蜍与苍耳草配合服用,据31例观察,似具有一定疗效。
7.蟾蜍中毒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献屡有报道。-般均于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烧煮并不能破坏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儿,合食煮熟之蟾蜍一只后均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其中1例5岁患几经抢救脱险;另1例1岁半患儿抢救无效,于发病后7小时左右死亡。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