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的概述
乳房肿块的概述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现出新肿块有以下原因:囊肿;乳头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纤维囊性乳腺病;患了不会扩散的良性肿瘤。激素异常;患了恶性肿瘤。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临床上,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因为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乳房内为什么会有肿块 什么是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
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
乳房肿块属于乳房的异常变化,是女性常见病。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
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
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
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乳房肿块的检查
1、x光摄影:年轻妇女之乳房组织较致密,因此乳房X光通常并不适用于年纪太轻的女性(30岁以下)。乳房X光摄影是一种相对较为方便的筛检方式,然而大家要注意的是X光检查结果正常并不足以排除乳癌的可能性。
2、超音波:可有助于判别肿块属于固体或囊状结构,如属囊状结构,医生可能会考虑用细针抽取水瘤的液体作化验,再决定是否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检查。
3、活组织检查:可说是目前最准确的诊断方式,医生用特定方法取得病人乳房的肿块组织后,再对有关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化验(包括显微镜检视)。基本上活组织的取出方法有3种。
4、针吸活组织检查:以细针吸出肿块之部分组织,主要能提供细胞形态学的资料,肿块组织内部结构的检查则靠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5、切除式活组织检查:施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之下)尽可能切除全部的肿块组织作病理化验。
6、切开式活组织检查:在某些情形下(例如肿块太大时)进行。
乳晕下有肿块的原因
乳房肿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发现自己又乳房肿块的现象,应该及时上医院检查,因为有可能患上一些疾病。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关键。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乳房肿块的一些原因。
乳房肿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乳房肿块原因一、与哺乳相关之细菌性乳房发炎。
乳房肿块原因二、纤维囊状变化
为乳房最常见的良性变化,也就是俗称的水瘤,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乳房肿块原因三、纤维腺瘤
属良性肿瘤,较常见于年纪较轻的妇女;停经后则不多见。
乳房肿块的预防
1、保持好心情:乳房肿块最怕的就是心情不好,因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病变,已病变的乳腺甚至也可能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2、保持规律睡眠: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良好的体内环境会降低各种乳房病变的发生几率。
3、和谐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当然,性爱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不过在孕激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不会产生不良的病变。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4、妊娠、哺乳:妊娠、哺乳是打击各种乳腺疾病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病变。
5、调理月经: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乳腺病变,形成乳房肿块。通过调理内分泌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各种乳腺病变。
6、低脂高纤饮食:遵循“低脂高纤”的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可以很好的预防乳房肿块。同时,还应该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病变。
7、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它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病变,所以要预防乳房肿块,就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乳房肿块的不痛“表情”
乳房肿块虽是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但也是有所区别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乳房肿块的不痛“表情”。
乳房肿块表情一: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乳腺纤维腺瘤的乳房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韧实,亦有多发者,但一般无乳房胀痛,或仅有轻度经期乳房不适感,无触痛,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不因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下,以20~25岁最多见。此外,在乳房的钼靶x线片上,乳腺纤维腺瘤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特有的环形透明晕,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乳房肿块表情二: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但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活动,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长到很大,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此外,在乳房的钼靶x线片上,乳腺癌常表现为乳房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也可以帮助诊断。乳房肿块针吸乳腺癌可找到异型细胞。最终诊断需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准。
乳房肿块的病因
一、乳腺增生
常在两侧乳腺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感乳房发胀、疼痛、下坠,尤其在月经期感到更不舒服。
二、乳腺纤维瘤
是乳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两侧乳腺内,肿块多为卵形,光滑,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
三、乳腺管阻塞
专家介绍,乳腺管阻塞是导致乳房肿块的病因之一,其多见于中年妇女,因乳腺管的上皮细胞脱落堵塞乳腺管,使乳汁积聚形成肿块。
四、乳腺结核
该病病程缓慢,早期为一个或几个小肿块,逐渐向外扩散增大。常和皮肤粘连,数月后肿块软化,形成不发热的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流出稀薄的黄白色脓液,长期不愈合。同侧腋下的淋巴结肿大,腋窝和肩膀常有酸痛的感觉。
五、乳腺癌
是发生在乳腺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的小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的组织界限不清楚。乳腺癌增大时与皮肤粘连,皮肤出现凹陷或浅表的静脉怒张。
乳房肿块是怎么可以预防治疗的
乳房肿块切除手术:术前须要局麻或全麻。在肿块表面皮肤作一长约3-4厘米的切口(切口长度取决于肿块大小),完美切除肿块,并马上送交实验室作病理学检察。乳房肿块切除术的术后效果取决于肿块的性质。如果肿块是良性的(穿刺或切除后活检结果),则无需进一步治疗。如果肿块是恶性的,预后取决于肿瘤扩散的程度,术后还需进行放射治疗。在治疗乳房肿块临床上,对于某些恶性肿块病例,切除术加放射治疗的疗效与乳癌根治的疗效相仿,而无需进行乳房重建术。
小编寄语:现代医疗科技相当发达,治疗乳房肿块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一旦乳房肿块产生,女性患者千万不要惊慌,尽早找一家正规医疗机构治疗乳房肿块方为上策。
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女性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众多的乳腺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
周期性乳房触痛和肿胀是乳腺增生的症状,在25~40岁女性中最常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期较高刺激乳腺导管造成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不必过度紧张。
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肿块,月经前后会有明显的症状,月经前肿块增大,疼痛加剧,月经过后症状明显减轻。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这类情形只是乳房内部乳腺组织正在发生改变,因而变成圆形的肿块,这类肿块的触感会比较硬。而表皮也可能会变红。部分患者乳房肿块是因为乳房内感染而产生的。这类肿块会有乳房疼痛感,除此,乳房表面的皮肤也会发红发热。你也可能全身发热。
乳房疼痛有肿块能治好吗 轻微乳腺增生怎么治疗?传统方法在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克制病情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都没从根本上铲除病毒,因而复发的概率较多。同时不停地对身体性能器官带来各种危险,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长久服用西药、手术切除乳腺增生体,危害尤甚。
乳房肿块是怎么回事
不少女性在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中,常会摸到自己的乳房有肿块,因此也非常害怕乳腺癌的到来。其实,乳房肿块并不等于乳腺癌,那么究竟乳房肿块是怎么回事呢?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
什么原因可以引起乳房肿块?
1、人为因素:对于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的女性,就容易导致造成女性的乳腺不能进行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就容易造成乳房肿块。
2、饮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高能量饮食就导致脂肪摄入过多,诱发乳腺疾病;再就是像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诱发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增生更是女性常见的情况,而这一情况也容易造成乳房肿块。
3、内分泌失调:有的女性会由于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原因,而导致黄体素分泌少,雌激素分泌多,也容易引发乳腺疾病,当然乳房肿块也容易形成。。
4、情绪等精神因素:乳腺增生可能会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不良因素造成,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如果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比如说现在的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也就容易出现乳房肿块。
所以说,有乳房肿块并不是乳腺癌。但是一旦出现乳房肿块的现象,一定要及早的治疗。
发现乳房肿块请及时就医
概 述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我们最熟悉的是乳腺癌。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
步骤/方法:1根据临床经验,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
2需要和增生性的乳房肿块相鉴别,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和炎症性的乳房肿块鉴别: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4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肿块,生长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动,肿块增大时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皮肤酒窝征和橘皮征,可使乳头内缩,乳房挛缩与胸壁固定,甚至溃破,流脓血水或出血不止。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青年未婚未孕女性好发乳腺纤维腺瘤,所以这类朋友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也不要过度担忧,初产妇哺乳期女性好发乳腺炎,中老年女性好发乳腺癌。但随着患乳腺癌的女性低龄化,我们需要倍加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就医早治疗。
乳房肿块的诊断
临床上,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因为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乳房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区别:
1、在临床上,良、恶变的症状,形态、大小、密度、边界等方面不易辨别。但可借助红外线,x线钼靶片提供的诊断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2、首先从形态上看:良变多规则,呈圆形、椭圆形、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等,边界都较清晰,多数为双侧,多个肿块;恶变,多呈不规则的块状,边界模糊不清,肿块表面多有凹凸不平,多数以单侧一个肿块多见。
3、从质地上看:良变质韧,多数随来潮前变硬;恶变,质硬如石,与无关。
4、从活动度上看:良变活动度都较大,与其它组织无粘连,如纤维腺瘤,增生病等,恶变常与粘连,活动度较差。
5、从皮肤表面,乳头方面分析:良变多数皮肤无改变,乳头无内陷(先天性乳头内陷除外),少数患者乳头上有分泌物,分泌物多呈清水样、乳汁样,如囊性增生病,浆细胞样炎;恶变肿块,皮肤周围出现橘皮样、酒窝状改变,乳头内陷(先天性乳头内陷除外),乳头分泌物多呈血水样、淡黄色、血清样溢液等。
6、从生长速度上看:良变生长缓慢,病程有一年到数年的变化,恶变生长迅速,数月即可能生长如拳头大小。
乳房肿块的治疗
【证治方药】
(一)气滞痰凝
1,临床表现:乳房结块,皮色不变,单发或多发,质地中等,或表面光滑似球形,或形状不一、大小不等,不痛或胀痛。若胀痛者常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痛甚或肿块增大,经后痛减或肿块减少。情志抑郁,心烦易怒。舌苔薄,脉弦。
2,病因病机:乳为肝经所过,妇女以肝为先天,如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痰湿内生,络脉不通,结而成为乳房肿块。本证常见于乳核、乳癖和乳痰、乳癌初起。
3,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4,疗剂:开郁汤(《外科秘录》)合消瘰丸(《医学心悟》)加减。
药物;柴胡10g,赤白芍各10~12g,白芥子6g,茯苓15g。白术10g,香附10g,当归10~15g,甘草6~10g,浙贝母10g,夏枯草10~15g,牡蛎15g(先煎)。
方义:开郁汤原方乃逍遥散基础上加味而成,尚有垒蝎、天葵子,嫌其峻猛教去之。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中,白芥子,浙贝母化痰,夏桔草、牡蛎散结,当归、赤白芍和血通络。
加减:月经不调加益母草调经,若经前肿块胀痛加蒲黄、五灵脂,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活血。兼见血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养血,郁火者加丹皮、山栀清热,乳核肿块可加黄药子、鹿角霜,坚硬不消加三棱、莪术。乳癣情志不遂,胸闷胁痛,加郁金、川楝子、青皮理气,或王不留行、丝瓜络、路路通通络。乳癌加全瓜萎、半枝连、莪术等消肿化瘀解毒之品。乳痰者加丹参、黄芩、百部抗痨。
5,变通法:可用逍遥散(《局方》)合瓜蒌散(《医学心悟》)。
(二)冲任失调
1,临床表现:乳房肿块并疼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疼痛加重或肿块增大。经后消失或缩小。月经不调。经暗有血块,或量少色淡,或婚后未育,或月经过早闭止,腰膝酸软。舌质淡或黯,脉沉细。
2,病因病机:冲任失调,气血不和,痰凝结块。可见乳癖(绝经期妇女)和乳癌,亦有见于乳核者。
3、治法:调和冲任,行气和血。
4,方剂:二仙汤(经验方)合四物汤(《局方》)加减。
药物:仙茅10g,仙灵脾10~15g,巴戟天10g,当归10~15g,赤白芍各10~15g,熟地15g,川芎6~10g,益母草30g,鹿角片10g。
方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鹿角片温润补阳,调和冲任。当归、赤白芍、川芎、熟地、益母草和血养血,调经补虚。
加减:经暗有血块,加桃仁、红花、茜草活血调经;经色淡而量少,加旱莲草、女贞子养血调经。气滞加香附、郁金、柴胡理气,血瘀加三棱、莪术化瘀散结。肿块质硬者,加黄药子、山慈菇、夏枯草、王不留行通络消肿。
5,变通法:若见气滞痰凝、冲任失调者,开郁汤(《外科秘录》)合二仙汤加减。
(三)肝肾阴虚
1,临床表现:乳房肿块,皮色微红,与皮肤粘连,触之有被动感;溃后脓汁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疮口久不愈台,见于乳痰。乳房结块隐痛或胀痛,经前症状加重,或与月经无关,见于更年期妇女之乳癖。或乳癌局部翻花溃烂,渗出不断,脓汁腐臭。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月经素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低热盗汗。舌质红苔步,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郁化火。日久伤阴;肝肾同源,久必及肾。肝肾阴虚,血瘀痰凝,则呈此证。
3,治法:滋补肝肾,化瘀祛痰。
4,方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
药物:山萸肉10g,生熟地各10g,山药15g,丹皮10g,茯苓15g,柴胡6~10g,白芍15g,当归15g,夏枯草30g。
方义:山萸肉、熟地、山药补肾,当归、白芍、生地和血养肝,丹皮泻火,茯苓健脾,柴胡疏肝。
加减:气虚疮口不敛者。加黄芪、党参益气托毒。午后低热,加地骨皮,青蒿、银柴胡、鳖甲养阴清热。乳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局部破溃、渗出流液加银花,连翘、蒲公英,均清热解毒之品。更年期妇女乳癖,阴虚加玄参、知母,阳虚加仙茅、仙灵脾。
5,变通法: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补肾阴,一贯煎(《柳州医活》)养肝阴,合方亦可。
(四)正虚邪恋
1,临床表现:乳痰化脓或渍后,乳房结块增大,皮色暗红,肿块变软,溃后脓承稀薄,夹有败絮物,日久不敛,伴有窦道。乳癌乳房肿块,溃后愈坚,推之不移,表面不平,乳头内陷、糜烂,皮色暗红、紫暗,或溃破脓液腐臭,疮口不敛。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舌质淡红、紫暗或有瘀块,脉虚数。
2,病因病机:常见于乳痰、乳癌晚期,脓成溃破渗出不断,耗伤气血,邪毒久居,故疮口不敛,是正虚邪实并存者。
3,治法:扶正祛邪,益气养血。
4,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赤白芍各15g,陈皮6~1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赤白芍和血养血,陈皮、甘草调中和胃。
加减:乳癌加土茯苷、白花蛇舌草、龙葵解毒,乳疫加山甲、皂角刺透脓。
5、变通法;可用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即八珍汤加香附、贝母、桔梗,是益气养血之剂。
【医家经验】
陆德铭治疗乳腺癌经验
乳腺癌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毒留滞有关,其发生发展是因虚致实(癌),因实更虚,虚实夹杂的过程,本虚而标实。故临症以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培本为主,祛邪抗癌为辅,以提高机体抑制肿瘤因素,达到抑癌目的。主张早、中期应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配合中药减毒增效;晚期应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对手术后患者,更应侧重扶正培本,在辨证基础上辨病,分期选用有抗癌活性药物。晚期乳腺癌及术后3年内应扶正祛邪并重,术后3~5年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术后5年之后应扶正培本。常用下列几组药: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仙灵脾,肉苁蓉、补骨脂、山萸肉等温肾壮阳,生地、天冬、天花粉、玄参、抄参、枸杞子、女贞子等滋阴润燥,当归、川芎、白芍,制首乌等养血生血。各组药中选2~3味。以为扶正,气阴或气血双补,脾肾兼顾。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蛇六谷、石见穿、莪术、丹参、三棱、山慈菇、露蜂房,苦参、石上柏,苡仁、龙葵、制南星、牡蛎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祛邪抗癌。药物用量轻重至关疗效,正气大虚,邪实亦盛,处方用药量轻,虽补则无力扶正,欲攻而难达病所,故有些药物必超量方能奏效。如生黄芪、党参、莪术、石见穿、半枝莲、蛇舌草常各用30~60g,露蜂房有毒亦常超量使用12g,然而白术、玄参、陈皮则以常量9~12g处之。再者,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其转移原因,一为邪盛正虚,二为情志过激。需重视情志调节,调心调身。[阙华发,陆德铭治疗乳腺癌及其术后经验集萃,辽宁中医杂志。1994,21(2);61~62;刘胜,陆德铭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经验,中医杂志。1996,37(1):18~19]。
【简易方药】
1,散结灵4粒,日3次。
2,小金丹4粒,日3次。
以上适于乳痰初起、乳癖、乳核。
3,犀黄醒消丸,1次5g,日2次,用于乳癌者。
4,夏枯草膏,1次15g,日2次,用于乳痰者。
5,麦芽30~60g,山楂20g,夏枯草20g,鸡血藤、牡蛎、鳖甲各30g,赤芍、丹参备15g,陈皮、通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乳癖、乳核。
6,白芥子6g,白附子10g,生半夏5g,制蜈蚣3条,炙水蛭2g,炙甘草9g,熟地、茯苓、海藻、生麦芽9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乳癖。
7,全蝎16g,瓜蒌25个,瓜萎开孔,将全蝎分装于瓜萎中,焙成性,研细末。日3次,每次3g,连服1个月。用于乳核。
【外治法】(敷贴)
1,处方: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用法:敷贴局部。适于乳核、乳痰(初起)、乳癖。
2,处方:阿魏消痞膏(初起)、海浮散(溃后)、生肌玉红膏、生肌散(坏死组织脱落后)。
用法:外敷,用于乳癌。
3,处方:山慧菇、生半夏,生南星、贝母、僵蚕、乌头、白芷、细辛、樟脑各10g,研末。
用法:取适量用陈酒或鸡蛋清调涂,日1次,用于乳核。
4,乳痰初起用阳和解凝膏,溃破后疮口有腐肉者用九一丹掺药脱腐,疮口肉芽新鲜用生肌玉红膏,瘘管用白降丹或红升丹药捻插入,脱管生肌。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屋翳、乳根、膻中、天宗、肩并、足三里。配用太冲、三阴交、外关、中渚、行间、肾俞。
方法;针刺以中度刺激为主,留针30分钟。
疗程;隔日或每日针1次。以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5天。适于乳腺增生症。
(二)耳针法
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枕。配体穴乳根。
方法:病变在单侧者两耳交替针治,双侧均有病变者双耳同针。每次留针20~30分钟。
疗程: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适于乳腺增生症。
【评述】
乳痰宜配合抗痨。服用中药和外用药l~3个月效果不显时,乳核、乳癖宣手术治疗。
乳癖用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对于长期服药而肿块不消反而增大,且质地较硬。边绿不清,疑有恶变者,应手术切除。
乳核一般应作手术切除,尤其是绝经后或妊娠期前发现肿块者,或服药治疗期间肿块继续增大者。术后均需作病理检查,有条件应及时作冰冻切片检查。
乳癌手术仍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近年手术范围渐趋增大,配以大化疗、大放疗。采用辅助化疗、联合化疗及众多的化疔新药,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但正确掌握适应症、合理治疗依然十分重要。以下列表(表10一1)以示临床常见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什么是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
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
乳房肿块属于乳房的异常变化,是女性常见病。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
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
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
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