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怎么办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注意: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补充液体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检验宝宝喝够水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小便的颜色是否清亮。
医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低烧的时间超过1周,你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应该会根据宝宝的症状,选择取血、拍片、B超等检查方式。如果宝宝持续低烧的时间超过2周,医生可能还会给宝宝做更深入的检查。
饮食疗法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肉类(可以吃鸡、鱼等)、蔬菜(绿色叶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时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宝宝低烧怎么办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贴士: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贴士:
1、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2、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Tips:
1、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2、贴时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方法四: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具体做法:
1、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
2、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3、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宝宝低烧的护理方法
那么,宝宝低烧了要怎么护理才正确呢?
二、宝宝低烧的护理方法
1、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如果宝宝不喝,可以添加一些青菜汁或水果汁等,有味的东西,都要喂温的。
2、适当得减衣服,把宝宝的衣服敞开,让宝宝的皮肤自然降温。
3、温水擦身,水温32~34oC,用温毛巾擦宝宝的手,脚,颈,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隔十几分钟擦一次。
4、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2~3分钟换一次,不过,宝宝可能会不喜欢,动来动去。
5、温水浴,水温跟平时洗澡的差不多,也有说比宝宝的体温低3~4oC,不知手感怎么样。
6、让宝宝睡凉水枕,降头部的温度。
宝宝低烧不用吃药
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在36度到37.3度,而体温处于37.4度到38度属于低烧,当宝宝出现低热的情况家长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家长可以采用物理退烧办法。物理退烧的办法有哪些?让小编为你一一讲解吧!
1、多喝水。不要以为喝水是一个敷衍的答案,在宝宝发烧时水分大量丢失容易造成宝宝脱水。给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2、脱掉多余衣物:有时候宝宝体温偏高只是由于穿着过多引起。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如果天气寒冷的话也要注意早晚开窗半小时置换室内新鲜空气。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宝宝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4、热水泡脚。热水泡脚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排汗,有利于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30%到50%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或者是热水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如果是担心宝宝会对酒精过敏可以采用热水擦浴的方法。酒精擦浴的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6、温水浸浴:将孩子身上衣物脱掉,准备满满一盆温水(37度到45度)让宝宝泡在水中。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7、冰袋冷敷。冰袋冷敷可以用于大血管经过的地方,不宜冰敷在耳后、颈后、足底、胸部、腹部与下阴部。家长可以到药店购买退热贴,使用前要放冰箱冷冻效果更好,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8、合理使用退烧药。当八个月宝宝体温超过38℃的时侯,可以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使用退烧药或退烧栓剂。宝宝发烧不超过38℃,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9、及时就医。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者反复用药后体温持续升高或者伴有惊厥、呕吐、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小儿低烧怎么处理 物理降温的方法
宝宝低烧建议尽量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宝宝降低体温。一般的物理降温方法是:用37℃左右的温水为宝宝进行擦浴,主要集中在腋下、大腿根、腿弯处。擦浴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一般不建议使用酒精给宝宝擦身体,那样对宝宝皮肤刺激太大,会给宝宝带来不适。
宝宝低烧要适当得减衣服
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那么,宝宝低烧要如何护理呢?
宝宝低烧怎么办
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如果宝宝不喝,可以添加一些青菜汁或水果汁等,有味的东西,都要喂温的。
适当得减衣服,把宝宝的衣服敞开,让宝宝的皮肤自然降温。
温水擦身,水温32~34oC,用温毛巾擦宝宝的手,脚,颈,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隔十几分钟擦一次。
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2~3分钟换一次,不过,宝宝可能会不喜欢,动来动去。
温水浴,水温跟平时洗澡的差不多,也有说比宝宝的体温低3~4oC,不知手感怎么样。
让宝宝睡凉水枕,降头部的温度。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1岁内发烧宝宝食谱: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婴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过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宝宝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宝宝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热。宝宝低烧一般多发生于每天下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那么宝宝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