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担心日晒紫外线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
缺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担心日晒紫外线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
若担心日晒紫外线所产生的问题,又无法从食物补足维生素D,最简单的方法是补充保健品。成人每日维生素D建议摄取量200-2000 IU;健康停经后女性每日摄取800-1000 IU;预防骨折每日摄取800 IU,同时搭配1000mg的钙,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预防癌症。
缺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缺乏维生素D恐导致全身性疾病,包括骨松、气喘、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甚至癌症。除了适当日晒外,建议每日补充800 IU高剂量维生素D。
如何补充每日剂量的维生素D
维生素D为何重要
一个医学研究所的报告(IOM)表明,有强大的科学证据表明,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有助于保存这些矿物质在你的骨骼和牙齿中,使它们更强壮和更健康。因此,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相关的骨折骨质疏松症、骨骼变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肌肉无力和骨骼疼痛(软化的骨头)。
但缺乏维生素D可能与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有关。因为它是一种激素,而你的身体充满了这种激素的受体,它可能在预防其他疾病中发挥作用。在分析1000多项研医疗研究所认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维生素D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但初步研究表明会议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基本日常所需维生素D对整体健康和幸福很重要。缺乏维生素D被指责为大量的健康问题,但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应该继续关注一些疾病比如:
· 癌症。初步研究表明,维生素D具有抗癌的好处。它可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进展,在癌症治疗是有益的。
· 荷尔蒙的问题。维生素D会影响胰岛素的功能,凝乳酶,血清素和雌性激素,荷尔蒙涉及健康问题,如糖尿病,血压、心脏病、中风、抑郁和经前合症。
· 肥胖。一些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会干扰“丰满”荷尔蒙瘦素,干扰大脑信号“你已经饱了,应该停止进食。”
· 炎症。维生素D有助于控制炎症参与牙周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
· 削弱了免疫系统。维生素D可能扮演一个角色加强你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当身体攻击本身),如多发性硬化症和风湿性关节炎。
你需要多少维生素D ?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专家和健康组织敦促美国医学研究所重温维生素D和评估的最新研究。彻底检查后,发现维生素D的需求量在一些年龄层中增长两到三倍。当前的推荐膳食津贴维生素D(截止2010年11月)是:
· 年龄在1 – 70岁 :70 IU(国际单位)
· 年龄在71岁及以上:每天800 IU
· 最高摄入量:9岁或以上:每天4000 IU
维生素D补充讲究多你还在不靠谱的“晒娃”吗
主观型:冬天补D就可以了,夏天不用多此一举。
靠谱指数--1颗星,推荐指数--1颗星
0-3岁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双胞胎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是缺乏维生素D的主要群体,因为他们先天的营养储备不足,后天如果摄入不足,佝偻病发生风险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日照并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佝偻病尤为重要。
因此,“冬补,夏不补”的观点是错误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量的多少与年龄、性别、纬度、皮肤裸露面积、照射时间、紫外线强度、皮肤颜色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造成紫外线照射弱,加之城市人户外活动比较少,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夏季同样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所以,夏天补充维生素D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必不可缺。
糊涂型:“晒娃狂魔”,天天带宝宝出门晒不停!
靠谱指数--2颗星,推荐指数--1颗星
网传最多获取维生素D的方法就是晒太阳,但对于0-3岁的宝宝们来说,由于他们的皮肤表层比较娇嫩,是不能长期大面积裸露日晒的,不仅容易晒伤,还会增加成年患皮肤癌的风险。对于大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多吃些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水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就能够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鉴于婴幼儿不能长时间暴晒在日光下,再加上日常饮食比较单一,动物肝脏又有富集重金属和毒素的风险,不可频繁食用,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D。
恐慌型:孩子缺维生素D了?怎么补?赶紧补!
靠谱指数--4颗星,推荐指数--3颗星
如果妈妈们有及时补充的意识,是很值得称赞的。根据目前正在使用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介绍,0-3岁的宝宝的每日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为10μg(微克)-20μg(微克)之间。换算成国际单位后宝宝每日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为400IU-800IU,在《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婴幼儿的维生素D指导剂量同样有此规定,每日按照这个剂量补充,是安全、有效的。如果没有出现典型佝偻病症状,每日补充400-800IU剂量就够了;如果宝宝有典型的佝偻病前期症状,需要明确诊断并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增加补充剂量。
缺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维生素D是一种荷尔蒙
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及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荷尔蒙,除了维持钙磷平衡及骨骼健康外,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婴儿气喘、孕妇流产、心脏血管疾病、免疫力、失智症、男女生殖能力、糖尿病、洗肾患者死亡率及癌症等。
备孕补充什么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钙,磷的代谢,尤其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控制骨骼中钙和磷的贮存和血液中钙,磷的浓度。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动物性食物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动物肝脏,奶类,脂肪含量高的海鱼,蛋黄,坚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
宝宝该如何添加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临床表现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时,严重影响钙代谢,早期以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出现骨骼改变,如出牙晚、囟门迟闭、颅缝发软、方颅、按压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现肋骨“串珠”、肋缘外翻、“鸡胸”及脊柱侧弯、龟背等,四肢出现“手镯”、“足镯”、X型腿、O型腿等改变。这些病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机体抵抗力会降低,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
1.皮肤的光照合成
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光线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会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在夏季,将双手和面部暴露在中午阳光下20分钟,即可产生人体一日所需的维生素D。所以光照较好的话,人体一般是不会缺乏维生素D的。但是由于防晒霜及其他防晒物品的使用,会大大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另外,躲在玻璃窗后面晒太阳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2.食品中的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D的外源性来源
天然食物中包括母乳维生素D含量很少,谷物、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蛋黄、鱼、牛奶、母乳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一个鸡蛋黄仅含有27-40IU维生素D。所以要从天然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强化食物的普及以及维生素D制剂的广泛应用,婴儿可从这些食品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新生儿从第15天起应常规补充维生素AD制剂(一岁以内的包装),每日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为500国际单位,早产儿及双胎儿其用量在前3月内应增加剂量,可选择1岁以上包装的维生素AD制剂,维生素D日摄取量为700国际单位,3个月后再恢复1岁以内包装。补充维生素AD制剂,应一致坚持到宝宝满3周岁。
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制剂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重复补充,虽然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维生素D强化食品,尤其是奶制品,在给宝宝长期口服维生素D制剂时,应避免与维生素D强化食品重复。
2.维生素D制剂最好选用知名公司产品,这些产品质量相对可靠,维生素D含量稳定。
通过以上对宝宝该如何添加维生素d的简单介绍,大家现在都有所知道了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是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都是需要补充一定含量的钙质和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会对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何补充每日剂量的维生素D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营养和维生素D有三种方式获得:来自太阳,食物或补充。以下是你需要了解每个源。
阳光是一个很好的维生素d,是维生素d自由和丰富的来源。来自太阳的紫外线B(UVB)射线的前体转化为维生素D,然后变成了人体内25 -羟维生素D在肝脏被激活,人体内25 -羟维生素D在肾脏。一个人坐在室外20分钟穿着泳衣得到更多维生素比喝杯牛奶多200倍。事实上,许多专家建议让手臂和脸上、胳膊和腿每周三次不做任何防晒在太阳下晒10分钟,其他时间可以涂防晒霜。但从太阳获得维生素D不是那么简单。UVB根据纬度的不同,有很大变化,每年的云层,时间和每天的时间。北纬42度以上,阳光不提供足够的D从11月到2月,例如。记住,UVB不穿透玻璃或防晒霜的防晒系数(SPF)的8或更多的。老人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深色皮肤的人也产生更少的维生素d。和你的医生讨论未受保护接受阳光的照射,并不是每个人在科学界认为是一个好主意,因为有皮肤癌的风险。
食物可以提供维生素D,但很难从饮食中获取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只有少数的食物(富含脂肪的鱼类、肝脏和蛋黄)自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他食品,如牛奶和麦片,有富含维生素D。而普通人会少于所需数量的维生素D通过他们的日常饮食,很少有人表现出不足,根据最近的研究。
宝宝佝偻病怎么治调节呢
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都认为佝偻病的原因就是缺钙,其实,正常吃奶的婴儿不缺钙,人奶和牛奶中都含有大量的钙,体内缺钙是因为缺乏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
孩子的佝偻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牛奶中尽管含有大量的钙,比人奶中钙含量高得多,但钙磷比例不如人奶合适,钙经肠道吸收的比例比人奶差,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佝偻病。
缺少直接接触阳光的照射。阳光中并没有维生素D,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的皮肤后,皮肤内物质就能够合成维生素D,这是人和动物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婴幼儿由于自身的活动能力有限,户外活动的机会较少,在冬春季节,家长担心孩子受凉,将门窗紧闭,即使晒太阳,也是隔着玻璃,或将孩子包裹得很严实晒太阳,由于紫外线很少能穿透玻璃和衣服,孩子获得的紫外线照射很少;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因此,冬春季节出生的孩子容易发生佝偻病。
另外,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挡光、环境污染等原因也使孩子照射紫外线机会减少,户外活动正常要在1~2 个小时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食物中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人乳、牛乳及一般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如不能从照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又没有服用鱼肝油或强化维生素D的辅食,就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由于慢性腹泻、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吸收和利用。
防晒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吗
近年来,有关维生素D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除了影响钙磷代谢外,它还能影响免疫、神经、生殖、内分泌、上皮及毛发生长等。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及卵巢疾病、I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然,这些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UVB照射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换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胆固醇不能被人体吸收,需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麦角骨化醇,即维生素D2,才能被人体吸收。
但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最主要的是对皮肤的伤害。红斑效应(皮肤中活性物质吸收紫外线辐射2-24小时内产生的红斑)是最常见的急性反应。除了引起皮肤黝黑、出现晒斑等色素沉淀,紫外线还会影响皮肤真皮层,使结缔组织和血管受到影响,加速皮肤老化,造成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出现皱纹,这就是光老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紫外线的介绍,紫外线暴露还会诱发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日光性角质化病、恶性黑色素瘤,引起角膜炎和增加白内障失明的风险,甚至还可能降低疫苗的效力,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是,为了避免日晒伤害而防晒会减少皮肤吸收的紫外线,维生素D的合成量必将因此下降。我们会因此缺乏维生素D吗?
防晒是否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
有文献对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2009年4月到2010年5月参加体检的287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维生素D的含量、补充剂的使用、食用鱼类和牛奶的情况、户外运动时间以及防晒产品的使用,发现其中近1/3的人缺乏维生素D,与维生素D缺乏呈现正相关的数据包括:年龄小于40岁;没有牛奶或鱼类的消费;没有使用多元维生素片或者维生素D或钙补充剂;没有阳光暴露并日常使用防晒产品。
但是,这种正相关性并不代表使用防晒产品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在美国2003-2006年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研究者对16-60岁的5920位成年人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白种人经常在阴凉处或穿着长袖衣服会有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而频繁使用防晒产品并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这个结果并不难理解——躲避阳光其实是防晒很重要的手段,而使用防晒霜是一种补充手段。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紫外线防护的建议都是先强调避免太阳直射,穿长袖衣物,戴墨镜和帽子,然后才是使用足量的防晒霜。一方面是因为紫外线会通过地面、湖面建筑物反射,照射到身体或者面部未能遮挡的部位;另一方面,防晒霜并不能阻挡100%的紫外线,比如,SPF15只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也只能阻隔98%的紫外线。
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或者长时间研究表明,使用防晒霜会影响足量的维生素D合成。只有大概发表于20年前的3篇文献提供了有限的信息。一篇是1987年,日本人做了防晒霜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临床试验,认为防晒霜可以阻断维生素D的合成。可是只有8个人参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人,使用剂量和方法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一篇是1988年,有学者将使用防晒霜的20人的维生素D水平与其不使用防晒霜的邻居(接受紫外线量和实验组类似)进行对比,经过12个月的研究,发现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但是这个实验样本量仍然很小,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1年接受紫外线的辐射量也没有控制,实验前维生素D的水平也没有比较。第三篇文献的样本更小,在此就不加以细述了。与此相比,较多文献对数百名实验者进行了随机双盲或纵向的长期研究,结论是使用防晒霜并不会引起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降低。
佝偻病缺少什么维生素 如何补充维生素D
小儿佝偻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引起的,因此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多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混合喂养的孩子宜在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家长应仔细计算每天经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予以补充;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须补充的剂量。
如何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滴剂
滴剂可以帮助每天获得适当的足够量的维生素D。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滴剂。
缺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维生素D好处多人体90%透过日晒
所有维生素自身不可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应付生理所需,需藉由食物补充;而人体维生素D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若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全身性疾病。人体90%的维生素D是透过日晒产生,建议可于每日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让身体四肢于阳光下曝晒10至15分钟,并适量摄取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木耳、深海鱼类、香菇、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