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朵流脓多年原是患上脑脓肿

耳朵流脓多年原是患上脑脓肿

这名17岁的男孩来自苏北农村,最近半年男孩一直嚷着头痛、头昏,经常抱着头很难受,但没有人顾上他。一个月前,母亲偶然发现男孩因为头昏突然摔倒在地,于是才下定决心带孩子看病。男孩告诉医生,自己很小的时候,左边耳朵就会流黄水,且经常感到头痛,头昏,常有呕吐和恶心,后来听力也越来越不好。该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左侧脑部有一较大的脓肿。

该院耳鼻咽喉科与脑外科专家联合会诊,诊断为耳源性的脑脓肿。手术时发现,听小骨已经烂掉,中耳腔被腐蚀,专家在5个小时内为患者清扫了耳内脓液和肉芽组织,并由脑外科专家彻底清除了脑脓肿,成功完成了中耳乳突根治及脑脓肿穿刺两项手术。该院耳鼻咽喉科黄志纯主任医师指出,该患者引发颅内脓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早期治疗中耳炎,引发颅内感染,最终导致脑脓肿。

治疗中耳炎不要乱用偏方

在一本《偏方大全》中就曾有过这样一个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把蜈蚣、蝎子等的尸体烧成灰或磨成粉,然后吹进耳朵里,可起到消炎、止脓的作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偏方实在不可取,如果随便乱用,有可能引发危险。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引起,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等为特点。

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为单纯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三型。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如果随便向耳朵里吹进一些东西,会堵塞鼓膜的穿孔处,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长期刺激、腐蚀鼓膜,会使穿孔越来越大,外耳道的表皮也容易沿着穿孔进入中耳。这些表皮的上皮组织角化脱落后,堆积起来可压迫周围的骨质,再加上细菌的腐败作用,进一步腐蚀骨质,使炎症向周围扩散。

另外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可引起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还可引起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和周围性面瘫等。这些并发症可使患者有生命危险。

宝宝一岁耳朵流黄水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炎

宝宝一岁耳朵流黄水也有可能是外耳道炎引起的。

外耳道与其他地方皮肤一样有毛囊,当细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时,就会引起外耳道炎。妈妈在帮宝宝挖耳朵时,或者给宝宝洗澡、游泳时,细菌都有机会乘虚而入。

当宝宝患外耳道炎时,常常伴有发热、哭吵的现象,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耳痛,会不愿意让大人摸看患侧耳朵,且不愿意向患侧睡觉,怕受压而痛。如果宝宝的外耳道有单个或多个脓肿,破溃后会流脓,妈妈应带宝宝去看五官科医生。

一直打喷嚏会引发中耳炎吗 是不是一直打喷嚏就是中耳炎

不是。

打喷嚏只是可能会引发中耳炎,一般在患上中耳炎后,即使不打喷嚏,在耳朵深部也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或伴有流脓的症状,同时,患者的听力也会有所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因此,一直打喷嚏不一定就是患上了中耳炎。

耳朵里有脓的原因

1、耳朵流脓怎么治疗

耳朵流脓,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才能对症治疗,一般来说,耳朵流脓和中耳炎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因为中耳炎引起的耳朵有脓的话,建议用双氧水冲洗外耳道,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把双氧水冲洗干净。如果用了双氧水,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其实可以试着吃一些抗生素或者阿莫西林配合在一起治疗。另外,耳朵内外的清洁卫生。

2、耳朵痒是什么原因

耳朵痒有很多种原因,可能是外界的刺激,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并发症状。如果经常都有耳朵痒的症状的话,可能是因为霉菌性耳道炎引起的,可以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的症状来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有一个原因,也可能会引起耳朵痒,那就是耳逅里面有脏东西,因此引起的耳内的感染。所以,如果耳朵痒的话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

耳朵流黄水怎么回事

慢性外耳道炎症

慢性外耳道炎症患者的耳朵会经常发痒、流水,且表面皮肤增厚,有脱屑,搽拭时会有黄色或者灰褐色的分泌物流出。如分泌物堆积压迫鼓膜还可以引起耳鸣及听力减退等症状;如分泌物表面有花粉样物质,则可能是因为霉菌感染所引起。

外耳湿疹

耳内刺痒不适,流黄水。耳廓及耳道内有小丘疹或者小水泡、皮肤轻度充血发红、潮湿、有黄色分泌物。有时皮肤表面会结有黄痂,清除痂皮后皮肤潮红流水。如继发洗净感染则外耳可有红肿、触痛等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朵长期流脓并可伴有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鼓膜有穿孔或者有肉芽,耳道有黄粘脓性分泌物流出,并且会有臭味。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耳内细菌就会穿破颅骨及硬骨膜进入颅脑,形成脑脓肿,甚至可危及生命。

其他原因

平时挖耳时不小心伤了耳道,或是有用、洗头时脏水进入了耳朵,都可以引起长疖子,疖子破了也会流出黄色的脓水来。不过这种情况一般病变部位在外耳道,只要不往内发展,对听力不会有碍。

鼻窦炎对人体的损害都有些

鼻窦炎,这是一种鼻部多见高发病之一,如果患上以后不及时的进行治愈的话,损害仍是很大的,这就需求患上以后积极的就医进行医治,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鼻窦炎对人体的损害都有些啥?

1、引发中耳炎:年龄比较小的患者,比如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又不易被家长观察出来,所以有可能会诱发中耳炎,直接会导致听力下降,使正处于学习说话的婴幼儿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家长要重视了,当孩子感冒后,出现耳朵疼、耳朵闷或者耳朵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来医院检查,以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出现。

2、耳鼻喉疾病:耳、鼻、喉三个重要的器官是相通的,所以鼻窦发炎时,有可能引发眶内组织发炎、眶内脓肿、视神经炎等眼科疾病;流的脓鼻涕会使耳与鼻咽之间的小管发炎肿胀,甚至是阻塞,导致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耳科疾病。

3、颅内并发症:鼻窦炎并发硬脑膜外脓肿等症状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诊断时比较困难,除鼻部症状外可有头痛加重(卧位尤甚)、恶心呕吐、脉缓等症。并发硬脑膜下脓肿时自觉症状有头痛、发热和脑膜刺激征。

耳朵流脓就是中耳炎吗

流脓的性质

简单讲就是流出的脓是什么样子?是稀薄的水样脓,还是黄色甚至黑色和血性分泌物?是否有味道?是间断性流脓还是源源不断的流脓?

流脓的来源

1、中耳黏膜发炎流脓,多有鼓膜穿孔。

2、外耳道流脓,外耳道感染引起的,往往鼓膜是完整的。

3、有部分患者是发生在碰撞和外伤之后的流水(清凉液体),这可能是外伤引起颅底骨折后的脑脊液,一定要加强认识。

如何治疗

1、对于明确由中耳炎引起的脓性分泌物应该通过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抗生素滴耳液耳浴;若长期无效应该做脓液药敏培养。

2、对于霉菌性外耳道炎引起的流脓应该使用抗霉菌的滴耳液,切不可应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只能越用越糟!

3、彻底告别流脓,可以考虑中耳手术治疗,修补鼓膜,清除中耳病变。

相关推荐

了解中耳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专家说,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婴幼儿 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这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的宝宝还常伴有发热、畏寒、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如果孩子有不

耳朵流脓水怎么办呢

耳炎有两种种化脓性耳炎俗称害耳底种耳腔化脓性感染多由感冒引起小儿多见初耳痛明显呈胀痛有发热待鼓膜穿孔流脓疼痛减轻另种称非化脓性耳炎种耳炎流脓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 由于耳咽管炎症引起耳腔压力变化而引起化脓性耳炎治疗:有条件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 脓液量大且稠厚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用敏感抗菌素滴耳液滴耳职非化脓性耳炎主要要减轻耳咽管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耳炎 病因症状 耳炎俗称烂耳朵鼓室粘膜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

耳朵痛怎么办

耳朵痛可大可小,但不可轻以轻心,因为如果是严重耳病引起的耳朵痛,必须及时治疗。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 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

耳朵流血流脓是怎么回事

1、脂性耳漏 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2、脓性耳漏 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3、血性耳漏 该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外伤所引起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耳外伤以及中耳炎所以引起的,同时血管瘤以及中耳癌也是会出现这种症状。 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

中耳炎的常见危害后果

声音是需要通过耳朵才能传递的,但是耳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我们是听见那动听的声音,而其中就有一种疾病叫做中耳炎的,中耳炎一旦出现会造成者的听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疼痛,严重的影响到者的神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发生,为了避免造成更多影响平时大家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用药,而且要注意自我调理,那么,中耳炎的常见危害后果都有哪些? 看看中耳炎的危害吧! 1、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2、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

耳朵痛是什么原因

耳神经痛 耳朵四周神经较多,在受到过强过久的噪声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时会出现阵阵耳痛。 包括: 1、舌咽神经痛。 2、膝状神经节痛。 3、喉神经痛。 4、颈神经丛痛。 外耳道炎 当耳内不适、发痒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毛线针、短木棒、火柴杆等在耳内盲目掏挖。如果挖得过猛或被人碰撞时,很容易将耳道皮肤戳破,引起皮肤感染发炎。此病不仅有耳痛,而且还可能伴有出血。 外耳道炎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 表现 1、耳郭牵引

头痛是中耳炎发作的危险信号

对于耳朵流脓,许多人都认为没什么了不起,是小毛病。但事实,由于人的耳部与头颅内的脑膜很接近,中耳若感染发炎,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是通过内耳直接扩展到颅内,而引起颅内的并发症,严重时可以危及者的生命安全。 经检查发现,在病灶已侵犯到脑部造成脑脓肿从而导致头部剧烈疼痛,这个时候如果脓肿破裂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急性中耳炎发作会导致中耳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压迫、刺激到鼓膜,还会出现耳道深部的疼痛,重者可出现搏动性痛或刺痛;放射至颞顶枕部可引起放射痛,这种疼痛多呈持续性、搏动性痛,伴耳呜、听力下降。 耳痛是急性

效果比较明显的中耳炎治疗方式有什么

一、清除积液。对于中耳炎者的情况不同,我们在进行手术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用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我们要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则可以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来做到。 二、积极治疗鼻部疾病。我们可以采用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这些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于扁桃体特别肥大,还有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一些者,我们应该做扁桃体摘除术,这也是一种治疗的不错方法。 三、抗生素治疗。我们可以运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抗生素来治疗中耳炎,或是

脑脓肿严重吗

耳源性脑脓肿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脑组织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有90.7%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尤其多并发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约占脑脓肿发病的80%。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脑脓肿的途径,主要是邻近脑部直接感染,通过骨质破坏区或经正常解剖通道及未闭合的骨缝侵入颅内,形成脑脓肿,以大脑颞叶及小脑多见。少数可经过血液循环途径引起脑部感染,形成远处部位的多发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表现较复杂,除中耳乳突炎症状外, 还有不同部位脑脓肿的症状与体征。尤其是抗菌素的应用及其它颅内并发症

耳洞发炎的症状

1、耳朵红肿:枪打后还没换银耳钉,被刮伤后延误了药处理的时间,会导致耳朵出现红肿的症状。 2、耳朵疼痛:打耳洞一个月感觉疼痛,摘下后能挤出脓和血,这可能是护理期间刮伤或皮肤过敏导致。 3、耳洞流脓:可能是金属过敏导致,有些女性打耳洞后带金属耳环,因为对金属过敏,就会出现耳洞流出黄色或者白色的脓液。 4、耳洞周围起皮发痒: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因为过敏菌传染导致,因为耳洞周围的皮肤耐受性差显得有点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