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中毒能自己恢复吗
甲醇中毒能自己恢复吗
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由甲醇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甲醇本身具有麻醉作用,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甲酸损害视乳头和视神经,导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髓鞘破坏和视神经损害;甲醇干扰体内某些氧化酶的代谢,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蓄积,甲醇代谢物甲酸的产生,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只是喝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据你的描述已经出现视神经损害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急性中毒以1%碳酸氢钠洗胃,严重者作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清除体内甲醇。并以4%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以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防治脑水肿等措施抢救。
甲醇中毒早期症状
甲醇中毒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8~36小时。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无力,步态蹒跚,失眠等,重者可发生共济失调、震颤、昏迷,脑水肿等症状。
2.精神症状 多发生于中毒后2~3日,可出现谵妄、多疑、、恐惧、狂躁、幻觉、淡漠、抑郁等,还可出现记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柯萨克夫综合征表现。
3.眼部症状 视物模糊,复视,眼球疼痛,眼前有黑点或闪光,检查可见视网膜炎、视网膜水肿、出血、球后视神经炎,重者可因视神经萎缩而导致失明。
4.酸中毒 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重者呼吸深快。
5.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并发肝脏或胰腺炎。
6.其他 心动过速,心肌炎,糖尿,蛋白尿,少尿,甚至尿闭。
如何有效预防甲醇中毒
1、大力宣传:工业酒精含剧毒的甲醇,绝对不能饮用。工业酒精就是工业用的酒精,并非“又名甲醇”,而是常常含有多量甲醇。小王是甲醇中毒并非“酒精中毒”。酒精的化学名叫乙醇。甲醇又名木醇或木酒精,因为最早的甲醇是从木材蒸馏得到的。甲醇虽然也有些酒香,但对人的毒性甚大:5~10毫升就可使成人中毒,5~15毫升可令人失明,30~150毫升就可致死。如果小王外敷的工业酒精是纯甲醇的话,小命早就“玩完”了。不幸中大幸的是他家的工业酒精含甲醇的浓度并不是太高,假定其吸收的甲醇在10毫升左右,1、5~2公斤酒精容积应超过1500~2000毫升,故该工业酒精含甲醇的浓度应在0.5%~0.7%以下。
2、甲醇除可通过饮用经胃肠黏膜吸收外,也可经皮肤直接吸收,不管是破损的、儿童幼嫩的、还是成人粗糙的皮肤都能吸收,绝对不能用来浸泡或外敷。
甲醇进入人体后,经血循环到达肝脏,经肝醇脱氢酶的脱氢作用变成比甲醇更毒33倍的甲醛。我们用来浸泡尸体和固定病理标本的有刺鼻气味的福尔马林溶液的主要成分就是甲醛,后者可使人体蛋白质变性,尤其对视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选择破坏作用,可引起各式各样的视觉症状,甚至失明;同时或先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抽搐、全身疼痛甚至昏迷,CT检查可发现有脑白质和基底节变性坏死病灶,称为甲醇中毒性脑病。甲醛再脱氢就变成甲酸,后者可致全身酸中毒,更加重中毒症状和对身体的危害。
3、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白酒;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以防甲醇中毒。
4、各类甲醇和工业酒精生产、经销单位必须把甲醇作为一种特殊有毒有害化学品实施严格管理,确保甲醇产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严禁其以任何方式流入食用品市场;工业酒精和其他非食用酒精必须按标准和要求在包装容器上注有“不得食用”的警示标志。
自酿葡萄酒中毒有什么表现 自酿葡萄酒中毒怎么办
食用自酿葡萄酒中毒,无论是细菌性中毒还是甲醇中毒,在急性处理时期都需进行洗胃驱毒,用筷子或勺子刺激咽部,引起反胃,呕吐后用温水反复清洗,在服用适量维生素C食物,促进甲醇代谢。
食用自酿葡萄酒中毒系甲醇中毒,这类物质在体内代缓慢,在进行急性处理后需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酸中毒以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严重昏迷者处以血液透析,眼睛症状需用甘露醇治疗,再服用适量叶酸可促进甲醇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甲醇中毒会出现那些现象 呼吸加快
甲醇中毒后,甲醇与血液中的脱氢酶发生反应,会产生甲酸物质,而甲酸物质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使身体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重者引起呼吸速度加快。
甲醇中毒会出现那些现象 喝假酒的人注意下面6种症状
中枢神经症状甲醇中毒后会对人体的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无力,步态蹒跚,失眠等症状,重者还会出现共济失调、震颤、昏迷,脑水肿等症状。
精神方面症状甲醇中毒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谵妄、多疑、恐惧、狂躁、幻觉、淡漠、抑郁等,还可出现记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柯萨克夫综合征表现。
眼部症状甲醇中毒后会对人体的视神经带来严重伤害,主要出现视物模糊,复视,眼球疼痛,眼前有黑点或闪光,检查可见视网膜炎、视网膜水肿、出血、球后视神经炎,重者可因视神经萎缩而导致失明。
喝了假酒会有什么症状和反应
假酒使用的大多是工业酒精,所以饮用后很容易出现甲醇中毒等情况,从而出现头晕、呕吐、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和醉酒症状非常类似,但其实是甲醇中毒而导致的。
喝了假酒之后还容易出现味蕾发麻的情况,这是因为假酒当中的甲醇会对舌头造成刺激,使得味蕾感觉麻木。
过多饮用假酒还可能造成眼部不适,从而出现视力模糊、周边视网膜充血、出血、视神经萎缩等症状。
喝假酒头痛怎么办快速缓解 立即催吐
发现喝了假酒后不管喝酒量的大小,尽可能的催吐,减少甲醇的吸收量,降低甲酸的生成,避免甲醇中毒。
甲醇中毒用什么来解毒
甲醇中毒: 甲醇又称木醇、木酒精,为无色、透明、略有乙醇味的液体,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解毒:
甲醇中毒的治疗包括清除毒物、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特效解毒剂和血液透析治疗,下面主要对后三者进行探讨。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决定甲醇中毒的严重性和预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减少甲酸/甲酸盐的比例;促进甲酸的排泄(酸中毒时甲酸经肾排泄减少);减轻甲酸毒性、改善预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措施包括应用碳酸氢钠和血液透析。
1、阻止甲醇继续进入体内采用催吐、洗胃。
2、清除已进入体内的甲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有效地清除甲醇。血透可使甲醇排泄速度提高5~10倍。血透效率较腹膜透析高8倍以上。
3、纠正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4、乙醇可抑制甲醇氧化。通常用5%~10%葡萄糖液加入乙醇,配成10%的乙醇溶液,按每小时100~200ml速度滴入,使血液中乙醇浓度维持在21.7~32.6mmol/L(100~150mg/d1),可连用几天。当血中甲醇浓度低于6.24mmol/L以下。可停止给药。
5、叶酸可促进甲酸氧化成CO2和水。用法:50m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可连用几天。
6、甲基吡唑(4MP)可抑制醇脱氢酶,阻止甲醇代谢成甲酸,一般摄入20mg/kg体重后,24小时体内无甲酸形成。
男子喝误喝甲醇中毒 甲醇中毒吃什么能缓解
胡萝卜汁:胡萝卜汁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同时能够营养视网膜,可以减少视力功能障碍,减少甲醇对视神经的影响。
冬瓜:冬瓜也是一种较好的利尿食物,能够促进肾脏的排空,促进甲醇毒素的排空,有利于减轻甲醇对身体的损伤。
白酒:白酒中的乙醇能够与血液中的脱氢酶发生反应,从而减轻甲醇与脱氢的作用。
鸡腿菇:鸡腿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及蛋白质,能够营养神经阻滞,减轻甲醇对神经的损伤。
导致甲醇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甲醇中毒的发病原因:
1、经口中毒者
多由有意服用甲醇、误服甲醇或含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的酒类或饮料所致。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
2、职业中毒
主要见于甲醇的生产、运输和以甲醇为原料或溶剂的工业。如通风不良或发生意外事故,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甲醇,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若经皮肤吸收大量甲醇也可引起中毒。
甲醇中毒发病机制:
甲醇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分布于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且含量极高,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甲醛在体内氧化和排泄均缓慢,故有明显蓄积作用。甲醇的主要毒性机制为:
1、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2、由于甲醇及其代谢物甲醛、甲酸对视神经及视网膜有高度选择性,在眼房水和眼组织内含量较高,致视网膜代谢障碍,易引起视网膜细胞、视神经损害及视神经脱髓鞘;
3、甲醇经脱氢酶作用,代谢转化为甲醛、甲酸,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致需氧代谢障碍,体内乳酸及其他有机酸积聚,引起酸中毒。
甲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其它危害
部分患者出现甲醇中毒并不是一次性服用大量甲醇引起的,而是经常服用含有甲醇的假酒或者其它食物引起的,当甲醇慢慢在体内聚集时,患者就出现一些慢性中毒的反应,例如: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
喝假酒会怎么样
假酒是不可喝的,如果酒中含的不是乙醇而是甲醇的话就会导致甲醇中毒,引起了各种症状,容易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昏厥,眼睛肿胀等等等现象。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由甲醇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
甲醇本身具有麻醉作用,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甲酸损害视乳头和视神经,导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髓鞘破坏和视神经损害;甲醇干扰体内某些氧化酶的代谢,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蓄积,甲醇代谢物甲酸的产生,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喝了假酒怎么办 根据喝酒量多少采取措施
喝假酒量极少时,出现轻微头晕,恶心等酒醉症状者,应该在酒后多吃点解酒食物,加速酒精以及杂醇的代谢。
喝假酒量较多,应该及时催吐,并送往医院治疗,假酒喝太多,很可能会引起甲醇中毒,急性甲醇中毒有8-36小时的潜伏期,且急性甲醇中毒早期呈酒醉状态,所以通常中毒以后较难察觉,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