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中医解读:卫阳不足

背部为人体之阳面,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人体的背部。而“太阳为人身之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所以,如果保卫人体阳气的卫阳不足,就会常常感到背部发冷,抵御外邪的力量减弱,就会经常感冒就会经常感冒。而且,如果卫阳不足,就会使内在的阴津不能自守,还会出现“自汗出”,也就是说,不仅怕冷,而且还经常手足出汗。

1、姜茶饮

每天早晨起床后,切两片生姜放入茶杯,加开水冲饮,也可加入一些枸杞。直至味淡,弃去生姜。

2、按揉合谷、肺俞穴

两手虎口交握,大拇指末节对着另一手虎口的边缘,弯曲大拇指,指尖落在手背处,就是合谷穴,闲暇时交替按揉30-50下;肺俞穴在背部两个肩胛骨内上角,平行于第3胸椎棘突下,在脊柱2指旁边的位置。如果自己不方便按揉肺俞穴,可以用按棒来轻轻按揉。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刮痧

用刮痧板互刮手掌、手指和足部和足趾,刮至发热即可。经常刮拭手足可以促进四肢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由于手足部遍布与全身脏腑相对应的穴区,所以对各脏腑也具有保健作用。

畏寒怕冷吃什么

1.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2.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3.猪肝

每100克的猪肝中就含有铁质达到31.1毫克,并且除了含有丰富的铁质以外,同时蛋白质维生素A和叶酸等营养物质也不少,可以说猪肝的营养是比较全面的。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畏寒怕冷穿再多的衣服也没有暖和,原来是因为体内的湿气太重在作怪!若这时,加上外来的「外邪」湿气,让身体更加的畏寒,也就难怪穿再多还是冷!对于经常感到畏寒的人,可利用在家的时间,准备简单的食疗来暖身,还可以减肥,可说是一兼二顾。

湿邪是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肥胖的根本,若是酸性体质的人,加上嗜食肥腻、煎炸、辛辣、奶类、甜食,更容易导致脾胃内积湿积热。人体排泄系统是从大便、小便与皮肤流汗,纵使大小二便正常,但若未能将体内毒素清除,便会有余毒从皮肤而发,因而会产生刺鼻的汗臭。

阳虚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阳虚的人由于阳气不足,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寒症,建议从饮食、作息、运动、艾灸、药物等方面着手调理身体,以促进身体康复,如:

阳虚体质人群要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宜选择甘、温性食物摄入,尽量少吃生冷、冰冻食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适当食用羊肉、牛肉、桂圆、韭菜、生姜等温性食物,补充人体的阳气。

少熬夜,长期的作息紊乱、熬夜,会消耗人体的阳气。阳气消耗以后,容易出现疲乏、困倦、面容憔悴、黄色发黄发白等,需顺应自然的变化,让作息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一致,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人体的阳气,最好是11点之前睡觉。

阳虚体质的人不耐寒冷,喜春夏不喜秋冬,适当运动,增加日晒,有助于提升阳气,同时运动还可以调动人体生命的活力,振奋人体的阳气,强健筋骨,加速气血的运行。不过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运动要适量而行,不可过分追求运动强度,过分出汗,不然容易耗气伤阳。合适的运动强度,能够调动卫气功能,增强人体的护卫功能。

艾灸可温通气血,祛除人体的寒气,提升阳气,可以选择经络、或者穴位进行施灸。灸经络可以选择背部膀胱经,胸背部的任脉和督脉,穴位可以选择肾腧穴、神阙、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大椎穴,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

临床中常用的三伏贴、三九贴,就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温热类药物透过表皮,深达穴位,振奋人体阳气,祛除寒邪的方法。

还有拔罐也具有疏通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对于阳虚体寒,经络阻滞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阳虚体质主要以补充肾阳为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温阳类药物调理,来改善症状,比如常见的养生药物鹿茸、胡桃、冬虫夏草、杜仲等,具有温养肝肾、补阳驱寒的功效,特别适合于阳气不足的患者,不过每人具体情况不同,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畏寒怕冷怎么办

于引起畏寒怕冷的原因有许多种,所以我们需要找打畏寒怕冷的原因,对阵处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畏寒怕冷的人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破气,令您气虚更加严重。适合吃性质温热的肉类,像牛羊肉、鹿肉,桂圆也有很好的效果。食补要讲究火候,北方的天气不适合用人参等大补的药材,西洋参相对比较温和,不容易上火,但是第一次就吃一把肯定也会对身体有影响,依照自己身体的反应再逐渐地增加到合适的量。

同时食物要在温热的时候吃,不要贪凉或是吃凉饭凉菜。另外,把衣服穿的合宜也是保存阳气的要素之一。畏寒怕冷的人平时还要常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御寒冷的能力。

畏寒怕冷吃鸡肉

一、鱼虾——微量元素最多的肉

鱼虾中的微量元素极为丰富,含钙、铝、铁、锰、铜、钴、镍、锌、碘、氯、硫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水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

二、羊肉——最滋补的肉

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令的滋养食疗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肉毕竟性偏温热,并非人人皆宜。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及发热者应忌食。

三、牛肉——最强壮的肉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

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四、鸡肉——脂肪最少的肉

这里说的鸡肉,是指去皮的鸡肉,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却只有0、7克脂肪。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冬天吃什么能“取暖”

现在是一年四季最寒冷季节,有些人一天到晚都是手脚冰凉,非常的畏寒怕冷,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中医认为,畏寒怕冷和我们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畏寒怕冷怎么调理呢?

现在是一年四季最寒冷季节,有些人一天到晚都是手脚冰凉,非常的畏寒怕冷,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中医认为,畏寒怕冷和我们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畏寒怕冷怎么调理呢?有什么好的食疗方呢?

1.可根据畏寒怕冷人员的体质状况,判断证候类型,确立配制药膳的方法。根据辩证类型,尽量选择气味、口感较好的,具有调节畏寒怕冷作用的药食兼备之品,再加入一定调料烹制而成。

2.畏寒怕冷药膳常用的中药,生姜、当归、红花、丹参、佛手、合欢花、牛膝、肉桂、鹿茸、桂枝、干姜、陈皮、肉苁蓉、巴戟天、金狗脊、锁阳、菟丝子、仙灵脾、蚕蛹等。

3.如畏寒怕冷属阳气不足型,常见症状是:精神不振、面色淡白、肢体清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口淡不渴。可选用以下药膳进行补益。

(1)益气祛寒粥:粳米100克,党参20克(或东北人参6克),黄芪20克,生姜5片,白扁豆30克。上药加水常法共煮粥,每日1次,连服1周。

(2)羊肉馄饨:五味子、山茱萸、干姜(炮裂)、川椒(去目及闭合者微炒去汗)、桂心各30克,一起捣细罗为散。每日取羊肾1对,去脂膜细切,入上药散6克,木臼内杵如泥,作馅用,和面捻作馄饨,加水煮熟后食用,每日1次。

(3)羊肉蚕蛹粥:羊肉、粳米各100克,蚕蛹50克,葱2段,精盐少许。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片,与淘洗的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水沸后,改文火继续煮至米七成熟时,放人剁碎的蚕蛹、葱段,继续煮至米开花、肉烂时,调入少许盐即成,空腹食用。对蚕蛹过敏者不要服用。

(4)补阳祛寒乳鸽汤:乳鸽1只,肉苁蓉12克,红枣5粒,生姜2片,油及盐酌量。将乳鸽宰杀洗净,去内脏,将5碗清水、乳鸽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煲中,炖煮约3小时,调味便可饮用,食肉喝汤。

(5)归地红烧羊肉:肥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50克,干姜10克。将羊肉切块,加当归、生地、干姜、酱油、食盐、糖、黄酒、清水,小火红烧,熟烂即可食用,每日2次 。

4.若畏寒怕冷属肝郁血瘀型者,其常见症状是:四肢清冷不温、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手足未端有淤紫、舌质暗有紫气。可选用以下药膳进行调养。

相关推荐

怕冷应该怎么吃

韭菜炒核桃仁 先将核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注:本方更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并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香附益母草煲鸡 香附10克,益母草15克,鸡肉250克、生姜3片。各物分别洗净,鸡肉切块,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服用。 薏米扁豆山楂粥 苡仁30克,炒扁

畏寒怕冷感冒怎么办

现在首先要保暖,避免受凉的,同时多喝水,适当吃快克,阿莫西林,头孢类的洗衣液的,多喝水的,可用玉屏风颗粒,脑力静,归脾丸治疗有一定帮助。避免精神压力适当锻炼有利于治疗的 建议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维生素C等药物输液治疗,如果体温超过38度建议使用些糖皮质激素,另外服用些风热感冒药物和退热片。多喝热开水补充水分。你的免疫力比较差,所以容易感冒,平时注意要家庭氧疗,一旦发生感冒,要尽快治疗,注意保暖,不要盲目吃药,尤其是不明成分的中药。 这种情况多半是已经高烧的缘故,由于体温高烧到38度以上时,就自然

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01缺铁 试验结果表明:对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并常有伴有血浆中甲状腺素降低,而女性主要因为月经导致铁的损失。 缺铁的人血红素较少,血红素为血液提供携氧能力,缺少后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的热量不足,从而感到寒冷。 02体重过轻 体重过轻也会有影响。这里指的是肌肉和身体脂肪。肌肉可以产生能量,而脂肪可以作为绝缘物与外界隔绝。体重太轻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身体脂肪与寒冷对抗。 03饮食作息不规律 很多人不吃早餐,这样身体得不到足够多的能量,不得不产生更少的热量来保存仅剩的能量。如果

畏寒怕冷属于表虚吗

其实人正常的时侯应该知寒知热。冷的时候,应该感觉到冷,热的时候感觉到热才是正常的。这种寒热感觉超出正常的范围,其实都是异常。比一般人感觉到更加畏寒怕冷,穿的衣服更多,是阳气虚弱寒气较重的表现。 但有时也会出现反常的情况。在夏天特别怕热的人,其实他内在的寒气是比较重的。有些人在夏天特别怕热喜欢吹冷空调,喜欢吃冷饮,这样使寒气积聚到体内,阳气损伤,虚阳外越,让人感觉更加怕热。

畏寒怕冷怎么饮食

⒈姜蒜炒羊肉丝 原料:净羊肉250g、嫩生姜50g、青蒜苗50g、甜椒30g、黄酒、精盐、酱油、湿淀粉、甜面酱、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 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放入碗中,加黄酒精盐拌匀,嫩生姜、甜椒切丝用,湿淀粉、酱油放入碗内调成芡汁,炒锅置大火上,油热后煸炒甜椒丝至熟,盛入碗内,锅内在放入油烧至七成熟,加入羊肉丝炒熟,在加嫩姜丝,甜椒丝及切段的青蒜苗炒数下,加甜面酱炒熟,放入芡汁,颠翻数下及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温胃散寒,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等亚健康状态,既经济又实用,正好适合此症的人吃。

女性畏寒怕冷怎么办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另外,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营养学家指出,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的铁,但是大多数妇女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因而怕冷。所以建议女性朋友平时除了饮食外,还应适当补充铁之缘片等铁剂,只

女人冬天畏寒怕冷如何护理

穿着 多穿一点: 冬天的气温低,比起其他季节自然是要多穿些衣服的,否则身体怎么可能留得住热量。多穿了好几件衣服,尽量不穿短裙短裙之类的。出门的时候,围巾,帽子什么的也都用上,加强保暖。 保暖用品: 冬天怕冷的女性,除了要衣服多穿一点之外,还可以随时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小用品,可以暂时性的起到保暖效果。 运动 甩甩手脚: 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做做一些小运动,可以简单的原地跳跃,踏踏步,甩甩手臂,扭扭腰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饭后散步: 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怕冷,手脚冰凉等问题,提高免

畏寒怕冷可用药茶调养

1.生姜茶 取鲜生姜刮去表皮后,切成5片,放茶杯中,用水冲泡,代茶频饮。可解郁、温阳、健胃,适用于食欲不振、舌苔发白、胃部怕冷畏寒怕冷者。 2.虾米茶 取虾米10克放入小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即倒入搪瓷杯内,加盖焖泡20分钟,当茶饮用。茶饮完后嚼食虾米,每日2剂。可补肾助阳,适用于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的畏寒怕冷者。 3.沙苑子条 取沙苑子、菟丝子各10克洗净,晒干捣碎,装入布袋,扎口,放入容器内,用沸水冲泡,代茶常饮。可温阳去寒,适用于中老年肾虚怕冷者饮用。 4.锁阳茶 取锁阳、巴戟天各10克洗

秋冬畏寒怕冷应该如何调理最健康

女性畏寒怕冷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铁,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或者运动太少,热量释放不足所致,要想调理可以加强运动,多吃温补食物和寒铁量丰富的食物。 霜降过后,冷空气将会不时来袭,气温逐渐下降,秋季渐渐向冬天迈进。有些女性一到冷天就会手脚冰冷,特别怕冷,但是又查不出什么病。也有些人并不在意,认为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就可以了,但其实,女性畏寒怕冷也可能藏有健康问题。

男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男人胃寒怕冷手脚冰凉,这种情况一般与肾虚造成的,可以选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来调理,多食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牡蛎,胡桃肉,栗子,甲鱼,文蛤,鸽蛋,猪腰等. 手脚凉属于阳气不足,男性多有肾阳虚。建议用些补肾阳的药物,如金匮肾气丸等等,平时多吃点羊肉,狗肉,也可以用中药泡脚选用巴戟天、淫羊藿、狗脊、肉桂、小茴香、鸡血藤、炮姜、艾叶熬水泡脚平时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怕冷是典型的肾阳虚的症状。比如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心情不畅,都会有损肾气的。建议找中医辩证法治疗,主要表现为是手脚发凉,面色容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