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宝宝经过产道,在产出过程中,体温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酸碱度(PH值)随之改变,这些刺激了呼吸中枢,自然地新生儿有了第一次呼吸。显然,妈妈的自然分娩,使宝宝有个经过产道的过程,对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从没有到开始,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与以后的正常呼吸不同,透气特别深。
传统的在屁股后拍一巴掌的方式,并不利于宝宝第一次深呼吸。
新生宝宝是这样呼吸的
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肋骨间的肌肉较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上下升降,是用腹式呼吸,而从婴儿起直至长大成人,都是用胸式呼吸。
为了让新生宝宝能畅快地呼吸,在处理脐带时,不要用绑带、纱布结扎脐处,更不能将新生宝宝的腹部绑扎、固定住,这样既不利宝宝顺畅的呼吸,也不利其肺部扩张。在处理脐带时,可用小橡皮圈或脐带夹固定脐带,再用纱布覆盖,使新生宝宝的腹式呼吸方便、畅快。
刚出生的宝宝是先喝奶还是水
很多妈咪都会有这样的困扰,那就是新生儿落地之后,第一口是喝妈妈喂的乳汁?还是喂宝宝喝白开水或糖水呢?分娩后前几个小时内妈妈们的乳汁一般还没有规律性地分泌,因而导致很多新生儿宝宝出生第一口喝的是水,而不是奶。
1.老人来支招
有经验的老人家会告诉妈妈,孩子生出来之后第一口要喝温白开,孩子要等到第三天下午才会有母乳喝,前两天妈咪们几乎没有乳汁分泌,孩子自然也就没有母乳可喝。
其实,孩子喝第一口奶还很有讲究的,“开奶”有些地方也叫“开饭”,也就是宝宝第一次吃奶的意思。中国部分地区还有一种风俗,新生宝宝不能喝自己妈妈的奶,必须得喝别的孩子妈的奶,这样孩子日后便不吵不闹好带。
2.新妈咪的做法
对于现在的新手妈咪们来说,她们没有太多的讲究,也不需要举办一个什么“开奶”的仪式,孩子出生后没有奶喝,医生会直接建议她们给孩子喂奶粉。医生会在孩子出生之后半个小时左右将孩子抱到妈咪处,然后开始让新生儿有第一次吮吸动作,此时妈咪们的乳房并无乳汁分泌,只是让孩子感受妈咪的乳房,让他们找找感觉,熟悉乳房,练习吮吸动作,以便三日之后顺利吮吸出乳汁。
3.专家的看法
专家的说法各不相同,育婴专家认为先喝水有助于清洁新生儿的口腔和肠胃,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喝水对孩子更为健康。喝水有助于清洁肠胃,促进身体代谢,帮助宝宝排出胎便。
然而,医生却建议,新生儿最好是喝母乳,而不是水或是糖水,尤其是母亲的初乳,营养特别好,富含营养成分且含有免疫因子,非常珍贵。但有些妈咪看到初乳又少且颜色发黄,以为不能给孩子喝,于是直接挤出倒掉。其实这真是大大的浪费哦!
4.视情况而定
新生儿第一口到底喝什么水还是喝奶,其实大家没必要过多纠结,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妈咪有乳汁给孩子喝自然是最好,可以第一口就给孩子喂奶,但如果妈咪们没有乳汁可喝,那就不得不先喝点水解解渴先。
冬季预防新生儿患肺炎的措施
1.冬季预防新生儿患肺炎的措施
我家宝宝出生两天了,升级做爸爸真的特别开心,听说冬天宝宝容易患肺炎,请问医生,在冬天如何预防新生宝宝患肺炎呢?在日常护理中,应该怎样做?
A:新生宝宝预防肺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早期预防: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②环境卫生:适当通风换气很有必要,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稳定,有条件的话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菌的传播。③正确哺乳:新妈妈哺乳时应该遵守抬高床头、按量哺乳的原则,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宝宝发生乳汁吸入性肺炎。
除此以外,预防新生宝宝肺炎还需要做到:①隔绝病源: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新生儿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以防止病菌通过空气接触传播。②饮食调护:保障新生宝宝的营养供给,尤其是母乳喂养,母亲合理饮食,既要保障产奶量足够,同时不能过于补充高蛋白,高热量,温补食品,适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③护理得当:冬天天气寒冷,宝宝和妈咪都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另外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治容易并发严重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等。
2.预防新生儿感染肺炎从孕期防护做起
我还有5天就到预产期了,好期待宝宝的出生,冬天是肺炎的好发季节,我了解到新生儿肺炎也会在产前感染,病毒多来自孕妇,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真的好担心哦,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新生宝宝患肺炎?
A:新生儿感染肺炎有三种情况,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出生后感染。各种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进入胎儿的血液中,因此妈咪自身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生病。另外吸人污染的羊水也会导致宫内感染,因此孕末期的产前检查很有必要,可以监测胎宝宝、胎盘及羊水的最新情况,以便及时了解胎宝宝在子宫内的情况,做到早期防治。而产时感染、出生后感染,建议去正规大医院生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
新生宝宝对外界刺激的感觉程度
反射运动是对新生宝宝给予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证明新生宝宝对刺激有所感觉。因此,新生宝宝对不同刺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可以说明宝宝感觉器官的发达程度。
1 视觉
研究证明,宝宝一出生就能区别光线的明暗,如果用亮光投射到新生宝宝脸上,他就会眯起眼睛。新生宝宝醒着时可以感觉到妈妈的存在,但无法凝视。但是如果手持物体在新生宝宝眼前轻轻晃动,他就会随着物体的晃动而转动眼珠。
2 听觉
新生宝宝的耳朵构造与成人无异,只是外耳道较窄且塞满胎脂;同时其鼓室在胎内时也充满黏液,出生之后,空气进入鼓室,黏液自然消失。但是,外耳道的胎脂始终存在,这阻碍了新生宝宝的听力,因此以前一般认为新生宝宝无听力。但是最近研究发现,只要除去外耳道的胎脂,新生宝宝也能听得见。不过,在胎脂除去之前,新生宝宝对较尖锐的声音也会作出收缩身体的反应。
3 味觉
新生宝宝的味蕾(在舌上的味觉器官)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形成,因为喂新生宝宝甜汁时,他就会高兴地咽下,反之,若喂他咸汁或苦汁,他就会用舌头排斥,可见新生宝宝有味觉。但是新生宝宝也许无法区别咸、苦、酸等味道,只有喜欢与讨厌的感觉而已。
4 嗅觉
有研究发现,新生宝宝面对某些强烈刺激的味道时,会暂时中止呼吸,可见新生宝宝的嗅觉已发育到某种程度。
5 皮肤感觉
新生宝宝对疼痛、触摸、冷热的感觉比其他感觉灵敏得多。这也是新生儿会拒绝喝温度不适的牛奶的原因。
妈妈的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含有多种新生宝宝用以抗感染的抗体。初乳还有导泻作用,利于新生宝宝第一次胎便的排出。有的妈妈认为初乳不干净而放弃给宝宝喂食,这是非常可惜的。
宝宝的第一次呼吸是怎么样的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显然,妈妈的自然分娩,使宝宝有个经过产道的过程,对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从没有到开始,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与以后的正常呼吸不同,透气特别深。
传统的在屁股后拍一巴掌的方式,并不利于宝宝第一次深呼吸。
新生宝宝是这样呼吸的
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肋骨间的肌肉较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上下升降,是用腹式呼吸,而从婴儿起直至长大成人,都是用胸式呼吸。
为了让新生宝宝能畅快地呼吸,在处理脐带时,不要用绑带、纱布结扎脐处,更不能将新生宝宝的腹部绑扎、固定住,这样既不利宝宝顺畅的呼吸,也不利其肺部扩张。在处理脐带时,可用小橡皮圈或脐带夹固定脐带,再用纱布覆盖,使新生宝宝的腹式呼吸方便、畅快。
怎么防治新生儿肺炎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方法
预防新生儿肺炎的方法:
1、首先应先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2、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
3、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4、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
5、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6、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新生宝宝第一周的生理变化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第3天开始。这是由于胎儿生活在母亲子宫内时氧气不够充足,用增加红细胞来输送氧气给各个器官、组织就成为必要的机制。当婴儿出生后,自然环境中的氧气充分,无需那么多红细胞携氧,多余的红细胞就必然要被处理掉。在这一过程中,造成皮肤发黄的“未结合胆红素”是要靠肝脏中的酶的作用变成“结合胆红素”才能排出体外。而新生儿的肝酶不成熟、肠道内菌群尚未建立、胎粪排泄慢等原因使得“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迅速地结合、转运和排泄,最终造成孩子黄疸。足月新生儿60%左右,早产儿80%左右都会出现这一现象。但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会自行消失,家长无需着急。
(2)脐带脱落。生后一周内,一般4~7天左右新生儿脐带会脱落。有时由于出生时脐带结扎过松会造成脐带脱落延迟,你也不必性急。保持脐周清洁、干燥,几天后脐带自然会脱落。
(3)胎便全部排出。生后3~4天新生儿就不再排黑糊糊的胎便了,取而代之的是黄色糊状大便。这告诉我们:①胎便排尽了;②孩子肠道通畅无阻。
(4)乳房肿大。第一周的婴儿常常会见到乳房肿大,无论男孩、女孩尽皆如此。这是受母体内分泌激素影响所致。催乳素、孕酮等激素不仅使新生儿乳房肿大,还可导致泌乳。这种生理现象2~3周就会自行消退,不需治疗。不可挤压和按揉乳房,否则会因感染而引起乳腺炎,甚至发展为败血症,危及生命。
新生宝宝第一个冬天应该这样护理
新生宝宝的产热能力比较差,在低温下,宝宝不像成人那样靠肌肉颤抖产热来维持体温,而是靠脂肪代谢产热。但宝宝体内的脂肪很少,所以产热能力也比较弱。而且,新生宝宝的皮下脂肪很薄,脂肪组织的隔热作用差,容易丢失热量,散热速度比成人快4倍左右。
如果新生宝宝得不到妥当的保暖,就会出现体温降低、吸吮能力弱、哭声低微、四肢冰凉、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心率变慢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特别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4个细节,让他暖暖过冬
22℃~24℃的室温
在冬天,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2℃~24℃。在南方,室内没有暖气,如果室温达不到这么高,可以把暖水袋放在宝宝的棉被 ( 或睡袋 ) 外面,让小环境暖和起来就可以了,但不要紧挨着宝宝,以免造成烫伤。也可以用电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提高室内温度。
当然,要保证室温,也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把宝宝的房间搞得密不透风。小环境空气污浊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不好,所以,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只要妈妈和宝宝避开对流风就可以了。
40℃上下的水温
新生宝宝皮肤代谢比较旺盛,加之皮肤比较薄嫩,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容易糜烂被感染。所以,在冬天也要经常给宝宝洗澡。洗澡的房间温度在 26℃~ 28℃左右,水温在 40℃上下比较好。洗澡时,水要准备多些,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最好 10 分钟以内洗完,然后迅速而仔细地擦干宝宝的身体。至于洗澡的次数,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而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每天洗,最少也要每周洗 2 ~ 3 次。如果实在不能保证经常洗澡,不妨给宝宝分上、下半身擦身,特别是用一次性纸尿裤的宝宝,更要及时清洗小屁股。
55%~65%的相对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以55% ~ 65% 为宜。北方的冬天比较干燥,如果室内相对湿度比较低,可以在暖气上放块湿毛巾,或在水泥地上洒点水,也可以买一个加湿器,但是加湿器不要离宝宝太近,而且加湿器中的水最好用纯净水或白开水,因为自来水的杂质有可能随着水雾被吸入呼吸道。
厚薄适中的衣被
只要室温合适,宝宝在屋里不必要穿得太多。穿一件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盖被子 ( 或包裹着 ) 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可以给宝宝做一个大小适中的睡袋,这样既保暖宝宝手脚又能活动, 而且换尿布也方便。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宝宝经过产道,在产出过程中,体温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酸碱度(PH值)随之改变,这些刺激了呼吸中枢,自然地新生儿有了第一次呼吸。显然,妈妈的自然分娩,使宝宝有个经过产道的过程,对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从没有到开始,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与以后的正常呼吸不同,透气特别深。
传统的在屁股后拍一巴掌的方式,并不利于宝宝第一次深呼吸。
新生宝宝第一个冬天应这样护理
新生宝宝,需要温度
新生宝宝的产热能力比较差,在低温下,宝宝不像成人那样靠肌肉颤抖产热来维持体温,而是靠脂肪代谢产热。但宝宝体内的脂肪很少,所以产热能力也比较弱。而且,新生宝宝的皮下脂肪很薄,脂肪组织的隔热作用差,容易丢失热量,散热速度比成人快4倍左右。
如果新生宝宝得不到妥当的保暖,就会出现体温降低、吸吮能力弱、哭声低微、四肢冰凉、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心率变慢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特别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4个细节,让他暖暖过冬
22℃~24℃的室温
在冬天,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2℃~24℃。在南方,室内没有暖气,如果室温达不到这么高,可以把暖水袋放在宝宝的棉被 ( 或睡袋 ) 外面,让小环境暖和起来就可以了,但不要紧挨着宝宝,以免造成烫伤。也可以用电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提高室内温度。
当然,要保证室温,也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把宝宝的房间搞得密不透风。小环境空气污浊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不好,所以,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只要妈妈和宝宝避开对流风就可以了。
40℃上下的水温
新生宝宝皮肤代谢比较旺盛,加之皮肤比较薄嫩,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容易糜烂被感染。所以,在冬天也要经常给宝宝洗澡。洗澡的房间温度在 26℃~ 28℃左右,水温在 40℃上下比较好。洗澡时,水要准备多些,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最好 10 分钟以内洗完,然后迅速而仔细地擦干宝宝的身体。至于洗澡的次数,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而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每天洗,最少也要每周洗 2 ~ 3 次。如果实在不能保证经常洗澡,不妨给宝宝分上、下半身擦身,特别是用一次性纸尿裤的宝宝,更要及时清洗小屁股。
55%~65%的相对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以55% ~ 65% 为宜。北方的冬天比较干燥,如果室内相对湿度比较低,可以在暖气上放块湿毛巾,或在水泥地上洒点水,也可以买一个加湿器,但是加湿器不要离宝宝太近,而且加湿器中的水最好用纯净水或白开水,因为自来水的杂质有可能随着水雾被吸入呼吸道。
厚薄适中的衣被
只要室温合适,宝宝在屋里不必要穿得太多。穿一件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盖被子 ( 或包裹着 ) 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可以给宝宝做一个大小适中的睡袋,这样既保暖宝宝手脚又能活动, 而且换尿布也方便。
TIPS
保暖,切忌过度
其实, 现在由于保温不足而造成新生宝宝寒冷损伤的现象已经不多了,更多见的反而是保暖过度。保暖过度也同样会损害新生宝宝的健康,甚至可能比寒冷损伤更加严重,这就是蒙被综合征。
蒙被综合征又称捂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宝宝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 月为发病高峰期,多发生于1 岁以内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宝宝。所以,不要给宝宝穿、盖得过暖,捂得太严。
宝宝第一次辅食的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
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要注意什么吗?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辅食的添加时间,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并不是越早越好哦,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是在6个月左右,所以家长们需要注意不宜过早给进行第一次辅食的喂养。
2、辅食的选择
由于是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所以家长们对于辅食的选择也要十分注意,为不影响到宝宝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建议家长们首次辅食最好是选择米糊比较好,切记不宜添加一些易过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3、不宜过量
宝宝第一次辅食还需要注意不宜过量添加辅食哦,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就添加2-3勺就可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的目的是为了可以让宝宝开始接触辅食,宝宝辅食添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所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
4、禁止强迫
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保持耐心禁止强迫宝宝吃辅食,很多宝宝第一次接触辅食都会出现不爱吃的情况,这都是很正常所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强行喂养。
宝宝出生9天呼吸急促 短暂性的呼吸急促:正常现象
宝宝出生才9天,其肺部发育还未完善,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出现短暂性的呼吸急促,一般呼吸频率1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新生宝宝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
备注:如宝宝害怕、咳嗽、哭闹或恼怒也会让宝宝呼吸急促。
新生宝宝的正确喂养
一、 要注意吃初乳
妈妈的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含有多种新生宝宝用以抗感染的抗体。初乳还有导泻作用,利于新生宝宝第一次胎便的排出。有的妈妈认为初乳不干净而放弃给宝宝喂食,这是非常可惜的。
二 、学会给新生报把哺乳
有很多妈妈对于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进行母乳喂养还犹豫不决。但是妈妈必须根据自身、新生宝宝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因为最开始新生宝宝可能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喂奶一次,这是由于大多数新生宝宝每次喂奶的时候只能喝90—120毫升,有些甚至更少。而且新生儿夜间吃奶的次数也较多,当新生宝宝白天吃奶较多时,夜间吃奶次数也会减少。但总的来说,新生儿满1个月之后才会渐渐减少夜间吃奶的次数。
同时,如果新生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很轻,则需要通过增加夜间喂奶次数和时间来增加他的体重。不要担心新生宝宝在出生后的3—5天内体重减轻,这期间几乎所有新生宝宝的体重都会减少220—340克,这属于正常现象。
按照标准,新生宝宝每天需要的热量标准为每千克体重需热量110焦。标准配方奶粉和母乳每升约含有670焦的热量。
最初的哺乳,妈妈一般是坐在床上,用几个枕头支着背部,一只手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头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喂奶前,妈妈必须用热毛巾把乳房和手擦干净,然后,一手夹住乳房,轻轻塞进宝宝嘴里——不仅是乳头,连同乳头下面的乳晕(即乳头周围的黑圈)都放进宝宝的小嘴里。妈妈会看到,宝宝的两颊张得很大,整个嘴都被乳房占满,颊部肌肉在努力工作,两只小耳朵也跟着动。不用担心宝宝不会吃,他为了吃到食物,天生就有寻找乳头的本能。在出生10天以内,喂奶前,只要妈妈把宝宝的脸颊靠近自己的身体,新生宝宝就会本能地转向妈妈的乳房,去寻找乳头。有的妈妈在喂奶时,宝宝的吮吸会使另一个乳房渗出乳汁来。这时可用一个乳垫或奶套放在乳头上,接住乳汁。只要母乳充足,可以让宝宝自己来决定吃奶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宝宝睡得正香,喂奶的时间到了,硬把他弄醒让他吃奶反而不好。
揭秘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宝宝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宝宝经过产道,在产出过程中,体温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酸碱度(PH值)随之改变,这些刺激了呼吸中枢,自然地新生儿有了第一次呼吸。显然,妈妈的自然分娩,使宝宝有个经过产道的过程,对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从没有到开始,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与以后的正常呼吸不同,透气特别深。
传统的在屁股后拍一巴掌的方式,并不利于宝宝第一次深呼吸。
新生宝宝是这样呼吸的
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肋骨间的肌肉较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上下升降,是用腹式呼吸,而从婴儿起直至长大成人,都是用胸式呼吸。
为了让新生宝宝能畅快地呼吸,在处理脐带时,不要用绑带、纱布结扎脐处,更不能将新生宝宝的腹部绑扎、固定住,这样既不利宝宝顺畅的呼吸,也不利其肺部扩张。在处理脐带时,可用小橡皮圈或脐带夹固定脐带,再用纱布覆盖,使新生宝宝的腹式呼吸方便、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