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术和炒白术用法的区别

白术和炒白术用法的区别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白术和炒白术功能的区别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所以,麸炒白术一般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白术原本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由于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白术炒与不炒的功效与作用

生白术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白术,其药性会比较强,服用生白术有较好的固表止汗作用,由脾虚、气虚引起的多汗人群,服用生白术后能够让脾脏得到更好的运化,因此能更好的运化水湿,起到止汗的作用,另外,应用生白术对自汗或者是盗汗的情况都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健康。

白术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白术入脾经、胃经,白术炒制后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应用炒白术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

慢性腹泻吃什么药

一、寒湿困脾型

症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肠鸣时作,脘腹闷胀,食少纳差,身困肢冷,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以化湿运脾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味。处方:炒苍术、炒白术各15克,陈皮、制半夏、川厚朴、炒木香、泽泻、苏梗、防风、猪苓各10克,煨葛根、茯苓各30克,桂枝、于姜、炒荆芥、砂仁、炙甘草各5克。

二、肝郁脾虚型

症见大便稀溏,平素多有胸胁胀满不适,时有嗳气,纳食较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大便次数增加,舌嫩红、苔薄,脉弦细。治以疏肝健脾为主,方用叫逆散合异功散加味。处方:醋柴胡、炒枳壳、制香附、佛手、炒当归、煨诃子各10克,陈皮、青皮、炙甘草、白豆蔻、绿梅花各5克,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炒白芍、炒鸡内金、合欢皮各15克。

三、脾胃虚弱型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脉细弱。治以益气补中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处方:党参、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芡实、炒薏苡仁、莲子肉、炙黄芪、红枣各20克,炒木香、苏梗、陈皮、炙甘草各8克,神曲、炒谷芽各15克。

四、脾肾阳虚型

症见五更泻,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脘腹喜温喜按,舌胖大边有齿印、苔薄,脉沉细。治以温养脾肾为主,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处方:党参、炒白术、炙黄芪、IlI药、煨益智仁、乌梅各20克,川断、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各10克,防风、炙甘草、煨诃子各8克,炮姜、肉豆蔻、肉桂、五味子各4克。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而炒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通过上述做法、用法以及功能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了吧?

保胎止血的中草药有哪些

1、白术:

《本草正义》云:“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木能健脾,故主安胎。”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固摄无权,胎失所养,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白术有扶正固本,补脾固胎之功,为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良药;如《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炒白术、炒山药、熟地各 30g,炒杜仲、枸杞子、人参、炒白扁豆、山茱萸各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对于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者,颇有效验。

2、杜仲:

《本草求真》云:“杜仲,气味辛温,入肝而补肾,肾虚则胎元不固,固可用些温补以固胎元”。中医认为,孕期不节房事,以致肾气亏损,扰动胎元,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证治准绳》中的杜仲丸:炒杜仲、酒续断各100g,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70丸,米汤送下。有益肾安胎之功,常服有保护胎元,预防堕胎之效。

党参对胃有什么好处 党参可以养胃吗

单独服用疗效一般。

党参是常见的补气药材,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内热消渴者。炒党参配伍炒白术、炒麦芽、炒陈皮,有益脾健胃、促进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导致的脾胃运行不健、食欲不佳、胃脘胀闷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白术炒与不炒的区别 止汗用白术还是炒白术

炒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气、止汗、燥湿利水、安胎、和胃等功效,对于脾虚食少、胎动不安、腹胀、泄泻、水肿、便溏、痰饮眩悸、自汗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用炒白术治疗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较多。

需要服用白术的患者,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一些影响。

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六君丸有什么区别

香砂六君丸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本品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那么,香砂六君丸与香砂养胃丸有什么区别?

香砂六君丸为伤食类非处方药药品。本品的药物组成:本香、砂仁、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姜半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胃之功。

香砂六君丸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1袋(6-9克),一日2-3次。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香砂六君丸与香砂养胃丸的区别:

香砂六君丸

药物组成:木香、白术(炒)、陈皮、大枣、砂仁、茯苓、半夏(制)、党参、甘草(蜜炙)、生姜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腕腹胀满,大便搪塞

注意:肝肾功能受损者不宜用

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枳实(炒)等

功能与主治:温胃和中、用于不思饮食,胃腕满闷或泛酸水,

注意:胃有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用

两者都属于脾胃虚寒药,以个人症状不同选择用何种药

白术药用价值

本草论述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药材简述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1-2]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1-2]

炮制方法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2]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2]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2]

5、《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2]

6、《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2]

贮藏方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1]

注意事项

1、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药

方法1

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8克、茯苓3克、白芍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药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药,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药、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

方法2

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方法3

熟地黄30克、白术(炒)9克、干姜9克、吴茱萸1.5克、甘草(炙)6克、扁豆(炒)6克、山药(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熟地、白术、扁豆等健脾,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景岳全书》胃关煎。

中医治疗淋巴瘤偏方

治疗淋巴瘤的民间偏方

偏方1

[组成]党参、生黄芪各30g,炒白术、阿胶(烊化,分冲)各l0g,茯苓、菟丝子各12g,制黄精、枸杞子各15g。

[加减]食欲缺乏者,加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炒山楂;呕吐者,加苏梗、姜竹茹、姜半夏;黄疽者,加茵陈、金钱草;口干咽燥者,加生地黄、麦冬、天花粉;发热者,加葛根、淡竹叶、白花蛇舌草。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均常规化疗。

偏方2

[组成]白花蛇草30-90g,山慈姑、三棱、莪术、炒白术个15-30g,僵蚕、夏枯草各30g,昆布、煅牡蛎、煅瓦楞子、各9-15g,全蝎(研末冲服)6-12g,甘草6g。

[加减]偏寒者,加干姜、附子、肉桂;偏虚者,加当归、天葵子;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紫河车;胃阴虚者,加麦冬、玉竹;肝肾阴虚者,加龟甲、憋甲、生地黄、枸杞子;阳虚者,加附、肉桂、补骨脂、棉花根;实热者,加生石膏、知母、黄芪、黄连。另葵树子、毛爪草均可选用;蜈蚣能加强全蝎疗效,但须佐保肝药1-2味。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为巩固疗效,常用所服中药作丸服10g/次,3次/日。局部可外敷独角莲或鲜蟾皮。

偏方3

[组成]龙胆草9g,炒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柴胡、生地黄、当归各6g,车前子、甘草各3g,黄芪;旱莲草、女贞子各20g。

[制用法]每日l剂,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

偏方4

[组成]方①:炒党参、炒苍术、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代赭石、炒枳壳、煨干姜、焦谷芽、焦麦芽、炙鸡内金;方②:炙黄芪、西当归、炒党参、炒白术、熟地黄、砂仁、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鹿角片、淫羊藿;方③:西当归、赤芍、白芍、紫丹参、炒白术、云茯苓、广木香、制香附、广郁金、焦山楂、板蓝根、土茯苓。

[制用法]属脾虚痰湿型者,用方①;属气血两虚型者,用方②;属肝脾失调型者,用方③。各型均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组加化疗者16例,加化、放疗者39例。对照组50例化疗加放疗。

偏方5

[组成]生黄芪、太子参、鸡血藤各30g,茯苓、淫羊藿、丹参各l0g,枸杞子、菟丝子各15g,参三七3g。

[制用法]治疗组56例,用本方;对照组29例,用谷芽。均日1剂,水煎取液300ml,150ml/次,2次/日,口服。两组均常规化疗方案治疗,6周为1个疗程。

发现自己淋巴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延误治疗时机很容易导致淋巴瘤,但是患有淋巴瘤也不要惊慌失措,要积极治疗调理,希望上述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益肾健脾汤的配方是什么

益肾健脾汤甘草4克,黄芪12克,党参、 炒白术、炒山药、茯苓、石苇、野山楂、 丹参、制山茱萸各9克。做法:水煎服,每曰1剂。功效:益肾健脾,利湿消肿。治慢性肾 炎曰久不愈及肾病综合征。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而炒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一、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1、炒白术

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炒白术一般益气健脾功效更强,而麸是小麦外科上的那层皮屑,具有健脾益胃消食的功效。所以麸炒白术健脾之力更强且可益胃消食。

2、生白术

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二、白术还有有哪些加工品

1、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2、焦白术

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炒白术不适宜哪些人群

炒白术作为一种药,并不是一方千人用的。如果是用专业术语说,就是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的人群皆宜忌用;也就是说有以上症状的人是不能服用炒白术的。

炒白术的使用是需要根据人体的体质来判定它的用法及用量,或者判定是否适合用。同时,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也是不适宜服用的。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最好就不要服用炒白术啦。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炒白术并不能长期服用哦,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对身体是有害的。而且自己不要随便配中药吃,要按医嘱吃。

相关推荐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

那么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有哪些呢,这里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一) 1、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二) 2、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日服2次;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三) 3、人参、茯苓、白术、炒干姜、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炒砂仁、肉佳各3g,乌梅6g,麻黄根4。5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

白术的副作用

通常人们都说,是药三分毒。很多的中药材都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按量服用,乱用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既然,白术也是药,那么炒白术有副作用吗?副作用有哪些? 根据医书有记载的,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多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 通过多次的实验证明了炒白术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 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月,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用药14天后,有中等度白细胞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服药2月,有轻度贫血,脑、心肌

养正消积胶囊的基本信息

药品准字号:国药准字Z20040095[1] 包装规格: 0.39g*36粒 药品类型:其它药物 药品说明 [药品通用名]:养正消积胶囊 [药品规格]:每粒装0.39g [有效期]:30个月 [药品成分]:黄芪女贞子人参灵芝莪术白术(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绞股蓝茯苓鸡内金蛇莓白英茵陈徐长卿土鳖虫。 [药品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粉末;气香,味苦涩。 [药品剂型]:胶囊剂

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1、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2、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白术为中焦的要药,能够健脾除湿,湿气去,则脾气自升,清阳上达于肺,而致上焦出气如雾,熏肤,充身,泽毛,氤氲于全身。气行则津液自布,若不行则滞留某处,水液阻滞则血道不通,正如《金匮要略》中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 《金匮要略》中有一方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寒湿引起的水肿,其临床表现为“身体重,腰中冷,如生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用甘

党参和花旗参同食的好处

补脾养胃 党参健脾和胃,炒党参的功效更强,适合脾虚食少、脾虚运化不良及胃部胀闷不适者,炒党参可配伍炒白术、炒麦芽和炒陈皮同服,四季皆宜饮用。 益智健脑 党参药性平和,常代替人参用于脾肺气虚和慢性疾病的调养,对于气血两虚症、气津两伤症也很有疗效。药理研究表明,党参乙醇提取物能提高记忆力,改善脑功能。

白术抗癌的药方

白术有直接杀伤肿瘤的细胞的效果,其抗肿瘤作用跟它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白术注射液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肉瘤肿瘤组织的坏死程度以及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均明显提高,白术注射液能抑制C57小鼠Lewis瘤的肺转移,并有明显的抗突变和抗启动作用。 1、胃癌 ①白术、茯苓、党参各12g,甘草3g,苍术、厚朴、陈皮、萹蓄、麦芽、神曲各7.5g,生姜12g,大黄15g,木香、沉香各3g,每日一剂。(江西瑞昌县人民医院方)②脐带、广木香、瓦楞子各100g,白术50g,清半夏50g,雄黄25g,血竭15g,共研细末,每日3

党参可以泡水喝吗 党参泡水的最佳搭配

原料 炒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炒麦芽20克。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放入茶袋,置于茶壶中; 2.用沸水冲泡,闷20~30分钟后可倒出饮用。 材料 党参20克、红枣8颗,绿茶3克。 做法 1、将新疆红枣洗净,去核后切片备用; 2、党参和绿茶用温水过滤一下; 3、将党参、绿茶和红枣一起放入煲中慢煮,煮开后小火3分钟即可饮用。 材料 党参(炒)8克,黄芪(蜜灸)8克,白术(炒)8克,龙眼肉10克。 做法 1.将黄芪,党参,白术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 2.将龙眼肉切成薄片,与纱布袋一起放入保温杯中;

巧治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

一、摄涎饼 【原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

哪些人不能服用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的主要成分为:枳实(炒)、白术(炒)、法半夏、黄连、党参、甘草(制)、茯苓、厚朴(制)、麦芽(砂)、干姜等,对于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胃胀腹胀,气滞饱闷者、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用白术。 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麦芽,久食消肾,不可多食,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 除了上述人群不适宜使用枳实消痞丸之外,还有对于枳实消痞丸成分中其他成分过敏者也不宜使用枳实消痞丸,使用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免造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