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祛除痰湿 枳实
怎么祛除痰湿 枳实
枳实其味初酸,至于熟而香,其植株冬不落叶,木气盛也。酸者而入肝,香者入于脾胃。是枳实一物,而富有以木制土之功也。是故脾胃之滞首推此品。土家之实,张仲景创承气类,方中主枳实、厚朴也。痰证既为脾家之实,自然以疏土为大法。疏土之品首取木药枳实。
什么中成药止咳 治肺热咳嗽的中成药
除痰止嗽丸是由前胡,法半夏,黄芩,天花粉,桔梗,陈皮,白术,防风,枳实,神曲,黄柏,栀子,熟大黄,浮海石,知母,甘草,冰片,薄荷冰所组成。
方中熟大黄,黄芩,栀子,黄柏能清泄诸经之火,兼有燥湿的功效;白术,甘草,半夏,神曲健脾燥湿,为治痰之本;前胡,浮海石为祛痰之标;陈皮,枳实宽胸理气;防风,桔梗宣肺祛邪;知母和天花粉能益阴生津以利咽喉;冰片,薄荷宣窍以豁痰。所以除痰止嗽丸具有润肺降火,止咳化痰的功效。
枳实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1、枳实可用于脾胃气滞,痰湿水饮所致的脘腹满闷、饮食不消、心下坚痞或咳嗽等。偏于脾虚者,常配健脾燥湿的白术,如枳术汤;寒湿偏重者,可配温胃燥湿行气的橘皮、生姜,如橘枳生姜汤。
2、枳实常用于痰浊停滞胸中,阳气阻结之胸痹症。可以单用枳实捣成碎末服用,来治疗胸痹痛症。更常与化痰通阳的薤白、桂枝相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如果有痰热结胸、胸脘痞闷、苔黄腻等症状,可以将枳实与黄连、瓜蒌、半夏等清热化痰消痞的药物搭配服用。
3、用于热结便秘、腹胀满疼痛者,枳实常与厚朴、大黄等配伍,如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等;湿热积滞、泻痢后重、胸脘痞闷者,可配大黄、黄连、六曲等以导滞,如枳实导滞丸。
4、枳实还可以用于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病症的治疗,或单用或与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搭配使用。
痰湿体质怎么去痰湿 菊花陈皮普洱茶
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磨成粗末,再用纱布包扎好,放入被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
由于菊花具有平肝解毒、消暑清热、消脂降压的作用;陈皮可理气健脾,化湿祛痰;普洱茶能够去油腻,消食养胃,化痰降浊,三者合用祛除痰湿的效果明显。痰湿体质者夏季常喝此茶能够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
怎么祛除痰湿 茯苓
茯者,伏也,以此药原本埋伏于地下也;苓者,猪粪之别名也,以此药外形如猪粪也。根据此两点,故名茯苓。此药禀木之余气而生,得土之盛气而长,质地坚硬,色白而气平,一如金之特性。此由土生金之药也。以其初缘木气而终得土金,故可调肝木之疾。《神农本草经》所谓“主胸胁逆气忧恚”“寒热”“咳逆”是也。以其长于土,而禀木金之性,故可医土家之壅。《神农本草经》所谓“心下结痛”(心下者,土之位也)、“烦满”是也。木可疏土,土生金则自消,茯苓为化痰生金之要药,故二陈汤用之化痰也。此药生长于土中;得阴气而如金,故可益阴,常为益肾之品,而《神农本草经》所谓“口舌焦干”“惊邪恐悸”“安魂养神”“烦满”是也。
中药止咳化痰配方 天南星
性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临床应用:1.湿痰或风痰喘咳,痰多清稀,胸膈胀闷,较半夏化痰之力强,常与半夏,枳实配伍;2.肺热咳嗽,痰黄粘腻,亦可配伍黄芩,瓜蒌同用。
注意:本品有毒,性燥伤阴坠胎,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生南星一般不作内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
1、实证
(1)邪热内结:
治宜清热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胸闷加瓜蒌,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饮食积滞:
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枳实、连翘)。
(3)痰湿内阻: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气逆噫气不除加旋复花,胸膈满闷加瓜蒌、薤白,痰黄,口干加黄芩。
(4)肝郁气滞: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加味,气郁甚加木香、枳壳,痰多加陈皮、半夏。
2、虚证
治宜健脾理气。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内金、枳壳)。若脾阳虚,加干姜,温运中焦,振奋脾阳。命火不足加附子、肉桂,脾肾同治。若脾虚而又水热互结、虚实相兼者,可用仲景泻心汤意,既调补脾胃,又辛开苦降,和中消痞。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
中药
(1)香砂六君子丸(《中国基本中成药》):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治脾虚气滞,胃部胀痛。
(2)枳木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化食,行气消痞,治脾虚气滞食积,胃胀胃痛。
(3)平胃散(《实用中成药手册》):燥湿运脾,宽胸消胀,治湿浊中阻,胸满腹胀。
(4)香砂养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祛湿,和胃畅中,消胀除满。
(5)加味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消食导滞,利湿和胃。
(6)越鞠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解郁舒气,和胃消食。
(7)左金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泻肝清胃,治肝胃热郁,泛酸灼热。
怎么祛除痰湿 黄芩
黄芩色青带黄。黄则入土,青则入木,故为调治木土之药。痰证为土家之实,宜调治以木,故黄芩善当此任。黄芩味苦性寒,寒则去火而降,苦则泄邪而开,故黄芩有开降痰浊之功。脏者中实,腑者中空,入木之药,实心者多入肝,空心者多入腑。腑源于府,府者,聚也。故府乃办公之所,有司朝聚、三班六房,主簿衙役,文物毕集,处理公事,公事既理,至暮而散,府中乃空,故时聚时散,时充时空,是腑之特点也。黄芩者,其物中空,空则入腑。青中带黄,故可入胆。肝木虽主升,但木中之肝性升,木中之胆性降;木中之温者性升,木中之凉者性降。黄芩胆药而凉,故善和降。胃有逆,治以胆药黄芩。若伍以姜、夏、藿、苏等,效果尤佳。妊娠之呕吐用之效佳。小柴胡汤为少阳之名方,该方之主治多有脾胃症状,而柴胡、黄芩乃其中之要药也。《神农本草经》谓黄芩“主诸热,黄疸”。因其寒而除热,因其入土而消湿,因其属木而疏泄,故热结之黄疸可治也。所主之黄疸者,湿热也。痰证亦湿热之性也,故黄芩可治痰。
怎么祛除痰湿 桔梗
桔梗味辛、色白,采于秋季者佳,是秉秋金之气而入肺也。肺气通于天而主喉,故桔梗善医咽喉部诸疾病。肺之位在胸,金可平肝木之亢,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胸胁痛如刀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桔梗又主“腹满,肠鸣幽幽”。《金匮要略》用之治疗肺痈等亦此理也。痰证为脾土之实,土生金则自消,故用桔梗治疗痰证,实乃化土为金之策。
怎么祛除痰湿 厚朴
厚朴乃树之皮,皮者合于肺,且此物皮色本白,其味苦辛,以其合于肺、合于皮,故《神农本草经》云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厚朴善导大肠之气滞。张仲景承气类以此物配合枳实,以导大肠之积。肺与大肠相表里。承者,承接也。承气汤乃承接肺气,以至于大肠,而使其肃降者也。痰证缘于土家之实,土实者,使其生金,则土自消。试以临床验证之,大凡大便通畅之人,少有肥胖患者。金盛则土消也,故余之化金汤有厚朴等品,意在取大肠肃降之功,而消脾胃之痰。
中度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中度脂肪肝如下:
大柴胡汤加减
组方:柴胡,黄芩,芍药,法半夏,枳实,大黄,大枣,姜,海藻等;
功效与主治:以柴胡,芍药疏肝行气,法半夏,海藻化湿软坚,散郁结之痰湿,枳实,黄芩,大黄泄热消积,大枣生姜调中合理,作为佐药,本方有疏肝行气,化痰消积功用;
用法:水煎服,1天1剂,1天2次。
补中益气汤加味
组方: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等;
功效与主治:方中黄芪补气益肺固表;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和中;陈皮疏肝理气,柴胡,升麻助党参、黄芪以升举阳气,更有利于健脾没适用于肝脾气虚型脂肪肝;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天两次。
枳壳和枳实的区别
枳壳和枳实的区别?中药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为治脾胃气滞实证之要药。那与枳壳有什么区别呢?
枳实与枳壳都是中药的一种,两种药材的味道偏苦,属于性微寒的药材。两者在临床上对于气滞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两者的区别难以分清,容易混淆,想要辨别它们,一定要知道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枳壳、枳实均味苦、酸,性微寒,为破气药,有破气消积,化痰消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实证。枳壳性味、归经、功用、用量都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以行气宽中除胀为主。
不同点:
枳实是很小的幼果,象鹌鹑蛋那么大的。枳壳是近成熟的果实。枳实性寒,行气力强;枳壳性温,行气力稍缓,对于胃肠有双向调节作用。枳实形小皮厚,为未成熟果实,心实而气寒,性急善于达,能破中焦之气,气结在胸以下者用之,尤多用于肠玻枳壳为已成熟之果实,形大而薄,中虚而气散,其性也缓,常用于治高位气滞,可破上焦之气,偏于治胃、胸中气滞。
枳实主要在泻下中用,比如大承气汤,枳实功用为行气消痞;比如麻子仁丸,枳实功用为泄热通便,行气消痞。厚朴三物汤中,也有枳实。枳壳用的多一些,如人参败毒散里,枳壳与桔梗起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之用;血府逐瘀汤里,枳壳与桔梗一降一升开宣肺气;清气化痰丸里,枳壳起行气燥湿化痰之用。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便秘寒,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需要注意的是气在胸中用枳壳,气在胸下用枳实;体质虚者用枳壳,体质好者用枳实;消食破滞用枳实,行气宽中用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