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仰卧好吗
新生儿仰卧好吗
仰卧睡姿是一般父母比较习惯让婴儿采用的睡眠姿势,宝宝仰卧睡眠便于父母直接观察婴儿脸部的表情,婴儿的脑低睡平,形成所谓的“方头大脸”,婴儿的内脏器官受到压较小,宝宝的四肢能够自由地活动。宝宝仰睡还有利于爸妈直接观察他的口鼻中是否有过多分泌物,有没有呕吐等,使护理更及时更细致。
宝宝仰卧着睡,也有一些缺点。1、对宝宝的呼吸不利,由于重力的关系,喉部会阻挡呼吸气流自由进出气管口,一旦气流阻力增大,宝宝在仰睡时呼吸就会有杂音(鼾音),造成呼吸困难,对原本呼吸就不顺畅的婴幼儿不合适;2、宝宝容易发生呕吐,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后,会聚积在宝宝的咽喉处,不易由口排出,较易呛入气管及肺内,发生危险;3、宝宝身体较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容易着凉,心理上也有不安全感,不易熟处。
及早发现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仰卧位时,两大腿轻度外展,膝、髋和踝关节屈曲,如果是臀位分娩的新生儿两下肢常呈伸直位。
当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时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外展,大腿外侧贴近床面,髋、膝及踝关节均可接触床面;上肢肘关节屈曲,两手放置于头两侧,手背贴近床面,手掌朝上。整个姿势像一只腹部朝天的青蛙。
正常新生儿俯卧位时,头歪向一侧,屈曲,膝关节屈曲在腹下,骨盆高抬。
睡眠时手的姿势呈轻度握拳状,拇指放在其他手指之外,可有自发的张开及握拳动作,如果握拳很紧,拇指压在其他四指之内而且不能自发张开,属异常。
如有角弓反张姿势属异常,面先露的小儿头常常后仰,但肌张力正常,不要误认为是"角弓反张"。
如姿势左右不对称,要注意是否有偏瘫、肱骨骨折或臂丛神经损伤。
怎么预防新生儿吐奶流到耳朵里
当新生儿吐奶时,应当立即准备毛巾擦干净,尽量不要让新生儿仰卧,应把新生儿的头偏向一边。因为新生儿吐出奶时,如果是仰卧状态,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将吐出的奶水倒流入耳道里,或者会倒吸入鼻腔以及呼吸道。
新生儿打嗝还能喂奶吗 缓解新生儿打嗝的方法
1.竖抱宝宝,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
2.让新生儿仰卧在床上,垫个不太高的小枕头,然后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脑后,可以很快消除打嗝。
3.当新生儿打嗝频繁不止时,先将宝宝抱起来,轻轻地拍几下背,喂几口温水,或吃几口奶,即可制止打嗝。
4.将新生儿抱起来,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5.在新生儿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新生儿老打嗝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老打嗝怎么办如何快速止嗝?
1.竖抱宝宝,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
2.让新生儿仰卧在床上,垫个不太高的小枕头,然后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脑后,可以很快消除打嗝。
3.当新生儿打嗝频繁不止时,先将宝宝抱起来,喂几口温水,或吃几口奶,即可制止打嗝。
4.将新生儿抱起来,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5.在新生儿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新生儿睡眠姿势错误易导致窒息
新生儿仰卧时,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等器官压迫最少;同时便于父母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四肢能够自由活动。仰卧也有弊端,就是宝宝容易发生漾奶,吐出的奶水会聚集在宝宝的咽喉处,如发现不及时会呛入气管及肺内。
侧卧睡姿的宝宝,最好采用右侧位,能避免心脏受压,又能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宝宝更应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但也不能始终朝一侧睡,妈妈应该给新生儿经常调整左右方向,以免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的现象。
俯卧,就是我们常说的趴着睡,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提倡新生儿采取俯卧的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有文献报道,俯卧的睡姿有助于宝宝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
三种睡姿,各有优缺点,最好以仰卧、侧卧的睡姿为主进行交替,每天不能总固定一个睡姿。如果采取俯卧的睡姿时,父母一定要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窒息。
新生儿侧卧好吗
侧卧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睡姿,新手爸妈在让婴儿侧卧时,最好采用右侧位,这样可以避免心脏受压,也可以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更应让宝宝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即使发生溢奶也不会引起窒息。
让婴儿右侧卧,可以避免心脏受压
侧卧的缺点是:
1、如果总是侧睡,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也有可能造成斜;
2、宝宝不容易维持侧卧的姿态;
3、左侧卧容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新生儿俯卧好吗
大多数家长都有这种偏见,认为小婴儿趴着睡容易阻碍宝宝呼引起窒息,其实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备了自身防御的能力,当他脸朝一侧俯卧时,他会本能地将口鼻露出来,舒畅地呼吸。趴着睡不但不会影响胸部和肺部的发育,相反有助于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因为趴着时宝宝的胸部压迫床,床会给一个反作用的压力正好按摩小儿的胸廓,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尤其是对未满月的新生儿是有保健功能的。宝宝如果发生吐奶时,也会顺着嘴角流出,不致于因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危险,因此在许多国家都喜欢让孩子以俯卧姿势入睡。
大多数人认为小婴儿趴着睡容易阻碍宝宝呼引起窒息
俯卧的特点:1、父母不容易观察宝宝的肤色和表情;2、婴儿和口水易下咽,造成口水外流;3、口鼻容易被被褥等外物阻挡而造成呼吸困难;4、婴儿的四肢活动不方便。
看新生儿姿势判健康状况
正常足月儿安静时多为侧卧位,上下肢屈曲。将其放置呈仰卧位时颈部能贴近床面无空隙,如颈部伸肌张力增高时,颈部与床面之间有一三角形空隙。早产儿枕部相对较大,颈部与床面之间有一三角形空隙,不属异常。
新生儿仰卧位时,两大腿轻度外展,膝、髋和踝关节屈曲,如果是臀位分娩的新生儿两下肢常呈伸直位。
当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时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外展,大腿外侧贴近床面,髋、膝及踝关节均可接触床面;上肢肘关节屈曲,两手放置于头两侧,手背贴近床面,手掌朝上。整个姿势像一只腹部朝天的青蛙。
正常新生儿俯卧位时,头歪向一侧,屈曲,膝关节屈曲在腹下,骨盆高抬。
孩子趴着睡觉怎么回事呢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趴着睡是新生儿猝死综合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1987年,荷兰开始发起了新生儿睡眠运动,建议父母让新生的宝宝仰卧着睡,而不是肚子朝下趴着睡。随后,建议婴儿仰卧睡的运动于1991年也在英国、新西兰和澳洲开展起来。紧接着,美国和瑞士从1992年、加拿大从1993年开始,也都建议让婴儿仰卧睡觉。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一开始的建议是仰卧或者侧卧,随后在1996年修改了这个建议,认为仰卧才是最安全的婴儿睡眠姿势。
趴着睡并不安全
趴着睡是非常不安全的睡姿,要避免。趴着睡,会更容易让宝宝再呼吸那些呼出来的废气,容易导致血碳酸过多症和低氧。俯卧睡眠还会增加过热的风险,因为这样的睡姿会影响宝宝散热,增加体温。最新的一些研究还发现,趴着睡觉会在睡眠中改变婴儿心血管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尤其是在2~3个月大的时候。并且,趴着睡觉还可能减少婴儿的大脑供氧。婴儿趴着睡觉也会增加新生儿猝死的风险(是仰卧的2.3~13.1倍)。
侧睡可能比趴着睡更加不安全
新近的一些研究提出,侧睡和趴着睡发生新生儿猝死的危险是差不多的(分别是仰卧的2倍和2.6倍);也有一些人研究报道说侧卧危险更大。更进一步说,新生儿猝死的危险,在侧睡且又压迫着胃睡的宝宝中尤其高,是仰卧的8.7倍。侧睡是天然的、极其不稳定的姿势,小宝宝可能滚动,所以由侧睡变为趴着睡的可能性会显著高于由侧睡变成仰睡。而那些没有俯卧习惯而被刻意放成趴着睡的宝宝,发生新生儿猝死的风险也远高于那些一直就趴着睡的宝宝。因此,每个照顾宝宝的大人都要让宝宝每次睡觉都以仰卧的姿势躺在床上,这点非常重要。
新生儿腹胀症状
新生儿腹胀大家应该都了解吧,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新生儿腹胀会有很多的表现,孩子不好好的吃奶,大家应该去及时的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尽早的去采取治疗措施。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气表现为婴儿腹部充满气体,双腿上提,尖声哭喊。
婴儿腹胀怎么办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在平时如果宝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能够很好的去应对了,面对这样的现象也不会束手无措了,特别是一些没有带过孩子的妈妈,在平时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及时的去治疗也很好。
新生儿便秘如何按摩
新生儿便秘是常见的一种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便秘后除了调节饮食外,还可以运用按摩的手法来缓解新生儿便秘。
按摩方法一:按摩天枢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掌根着力,自膻中穴开始,往下按抚至脐下关元穴,反复操作10次。然后两手全掌着力交替进行,沿升、横、降结肠途径反复运摩5分钟。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横结肠压力宜重,降结肠压力宜轻。
3、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指推下七节骨500次,揉龟尾1分钟。
按摩方法二:按摩中脘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掌根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用拇指和中指点揉双侧天枢穴3分钟;
2、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指自上向下推七节骨400次,点揉脾俞、大肠俞各1分钟。
按摩方法三: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宝宝怎么睡觉最舒服
一、新生儿仰卧时,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对新生儿的心脏、胃肠道等器官压迫最少;同时便于父母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四肢能够自由活动。仰卧也有弊端,就是宝宝容易发生漾奶,吐出的奶水会聚集在宝宝的咽喉处,如发现不及时会呛入气管及肺内。
二、侧卧睡姿的宝宝,最好采用右侧位,能避免心脏受压,又能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宝宝更应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但也不能始终朝一侧睡,妈妈应该给新生儿经常调整左右方向,以免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的现象。
三、俯卧,就是我们常说的趴着睡,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提倡新生儿采取俯卧的睡姿,容易发生意外窒息。有文献报道,俯卧的睡姿有助于宝宝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
这三种睡姿最好以仰卧、侧卧的睡姿为主进行交替,不能每天总固定一个睡姿。如果采取俯卧的睡姿时,父母一定要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窒息。
新生儿侧卧好吗
侧卧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睡姿,新手爸妈在让婴儿侧卧时,最好采用右侧位,这样可以避免心脏受压,也可以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更应让宝宝右侧卧,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即使发生溢奶也不会引起窒息。
侧卧的缺点是:
1、如果总是侧睡,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也有可能造成斜;
2、宝宝不容易维持侧卧的姿态;
3、左侧卧容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新生儿洗澡的步骤
洗头和脸。成人坐在小椅子上,给新生儿脱去衣服,用大毛巾将新生儿的身体包裹好,让新生儿仰卧在成人的左侧大腿上,先给新生儿洗头,给新生儿洗澡的成人用左手托住新生儿的头部和颈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从新生儿头的后面把耳廓像盖子似的按在外耳道口上,以防止洗澡水流入耳道内,再用右手为新生儿洗头。洗头用的洗发精最好是对眼睛无刺激性的,以免流入眼睛中引起疼痛,影响小儿以后惧怕洗头或洗澡。洗完后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轻轻擦干头发。
洗颈部和上半身。先用大毛巾将下半身包裹好,用浴盆中的水依次清洗颈部、腋下、前胸、后背、双臂和双手,洗净后擦干,注意洗上半身时,不要使洗澡水流入脐部。然后用干净的大毛巾将新生儿的上半身包裹好。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洗澡的过程
给新生儿洗澡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轻柔敏捷。洗澡时先将新生儿仰卧,妈妈用手托住宝宝的枕部,用手指将其双耳向前按,轻轻贴于脸上,以防洗脸水灌入耳内。洗脸时用用小毛巾浸上水后,先将双眼分泌物(自内眼角向外眼角擦洗)擦洗干净后,再依次清洗:后、颈、胸、背、双腋窝、双上肢及双手。通常儿的手掌会抓的很紧,应掰开洗净。在洗宝宝腹部时,注意不要弄湿脐带。然后,将新生儿倒过来,使新生儿的头顶贴在妈妈的左胸前,用手抓住新生儿的大腿,用浸水的小毛巾先洗阴部、腹股沟及臀部(女婴要从前向后洗)。最后洗下肢及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