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疝气的饮食疗法 丝瓜山楂核
治疗疝气的饮食疗法 丝瓜山楂核
丝瓜络18克,山楂核30克,红枣6克(去核焙干)。所有药材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丝瓜络昧甘、性凉,归肺、肝、胃经,具有轻体通利、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胸胁胀痛、小儿疝气、风湿痹病、痔漏等症。
山楂的作用与功效
山楂的功效: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山楂的作用:
1、防癌、抗癌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有抗癌的作用。
亚硝胺、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或加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所以,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2、强心、降血脂、降血压
临床研究证实,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因此,高血脂、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可取生山楂 15~30克,水煎代茶饮。
3、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
治疗疝气的饮食疗法 大蒜柑核汤
红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治疝气疼痛异常,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山楂治病验方
1、高血压
方剂:焦山楂9克,草决明12克,白菊花9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健脾、消食、降压,适宜于高血压病人饮服。
2、高血脂
方剂:山楂20克,何首乌20克。
制法:将山楂与何首乌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化积消食,降胆固醇,适宜于高血脂病人饮服。
3、冠心病
方剂:山楂片、丹参各10克,麦冬5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功效:能软化血管,适宜于冠心病人饮服。
4、动脉硬化
方剂:山楂12克,何首乌15克,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加入水用文火煎煮50分钟,滤汁后加入糖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舒张血管,适宜于动脉硬化者饮服。
5、肥胖症
方剂:鲜山楂100克,水发海带300克,白砂糖30克,葱、姜、黄酒各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葱姜、黄酒、清水,用大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炖至海带熟烂,捞出晾凉,切成细丝;山楂去核,切丝备用。把海带丝加入白糖拌均匀,装入盘内,撒上山楂丝,再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咳、散结利水、消食化积。
6、消化不良
方剂:山楂肉30克,鸡内金(鸡肫皮)20克,龙眼肉15克,橘皮12克,炒白萝卜子12克。
制法:将上述5味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用。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理气,适宜于消化不良者。
7、积痰
方剂:山楂10克,瓜萎10克,半夏、枳壳各9克,川朴6克,砂仁、茯苓各10克,丹参9克,郁金12克。
制法:将上述各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化痰止吐,活血通络,适宜于痰瘀互结所致的积痰病人饮服。
8、便秘
方剂:鲜山楂10个,白萝卜1个,醋少许。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服。
功效:润肠通便,适宜于便秘者饮服。
9、小肠疝气
方剂:野山楂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野山楂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饮服。
用法:每日分3次饮服。
功效:能化积消食、祛瘀利水,适宜于小肠疝气病人饮服。
10、哮喘
方剂:山楂50克,胡桃仁150克,白糖200克。
制法:将山楂加水煮3次,每次20分钟,去渣取汁,加热浓缩至100毫升。胡桃仁加水泡半小时,磨成浆。把山楂汁、胡桃仁浆、白糖混合拌匀,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
功效:补益肺肾,润肠消食,适合哮喘病人饮用。
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的治疗
当出现疝气时部分人会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一般在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方法。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疝气带、疝气灯治疗,常用的药物可以用内消丸、结核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腹胀、腹痛、便秘等临床症状;而疝气带疗法和疝气灯(疝气灯是一种用于治疗疝气的物理仪器)疗法,虽然能够阻止疝气的发展、缓解疝气的症状,但是有一定的针对性。
当疝气比较严重,无法采取保守治疗时,通常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方式,其中外科手术中针对于腹股沟疝、股疝、腹壁疝、骨盆疝、腹内疝、膈疝、食道裂疝以及其他疝气等。
中医治疗疝气主要是以针灸疗法为主,中医内科学把疝气分为三种类型:寒疝、湿热疝、狐疝。寒疝的主要针灸穴位以气海、期门、大敦、太冲、三阴交为主,以温化寒湿、疏通经脉为治疗原则;湿热疝主要针灸穴位为中极、归来、阳陵泉、三阴交、太冲为主,以清热化湿、散肿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狐疝主要针灸穴位以归来、关于、三角灸、神阙、大敦、太冲为主穴,以补气、升陷、止痛为治疗原则。
腹外疝的食疗方
(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
(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者。
(6)橘核30克,山楂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效。
(7)无花果有理气健脾之效。取无花果5个,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8)老丝瓜250克(焙干),陈皮10克,共研细末,用白酒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1个月。
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
【用法】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功效】行气止痛,消肿散结。
【主治】腹股沟斜疝。
疝气有不开刀治疗的吗
疝气又名小肠疝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医学证实多为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造成,部分病例有遗传史,治疗疝气的方法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等.根据病程的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其他疾病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此病的最好方法.疝气一量形成,大多数需要疝气手术开刀修补.有一部分人认为手术损伤大,于是采用疝气带治疗疝气.这种方法对小儿的生育更是一大伤害.疝气若有效,必须系得很紧才......
运动型疝气吃什么好
运动型疝气饮食1,气滞证:宜食行气、理气之品,如萝卜、金橘、丝瓜、南瓜等。食疗方:理疝汤(橘核、荔枝核、白糖)。
运动型疝气饮食2,末温证:宜食散寒祛湿之品,如当归、生姜、羊肉、白扁豆、山药等。食疗方:荔枝粥。
运动型疝气饮食3,气虚证:宜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大枣、山药、莲子、黄芪、鸡肉、花生等。食疗方:黄芪大枣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