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预防心理老化
6招预防心理老化
1、心情开朗,自我调适
首先要认识到中年是人生黄金时代,虽体力渐衰,但智力和创造力处于人生最佳年龄阶段。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冷静处理,始终使自己保持乐观情绪,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善于运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化解矛盾,保持心绪平衡。
2、自知自爱,积极进取
自知自己身体状况,既不盲目疑病,也不轻易言老,尽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爱惜自己,重视身心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荣誉,自尊、自信、自制,保持向上精神,驱除暮气。
3、重视养生,锻炼身体
人的心理活动以生理活动为基础,要延缓中年人心理衰老,还需保持一定的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让身体正常运转。
4、多动脑筋,永葆青春
人的衰老与大脑衰老密切相关,若大脑衰退,人的生理功能也将衰退,大脑对机体活动调节能力也开始下降,各种功能的减弱,容易导致心理老化。所以要养成求知欲望,多读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勤学好动,保持青春热情,可防止抑郁症,使自己青春长驻。
5、膳食养生,活得健康
适当营养,坚持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多食蔬菜水果,足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营养要求,三餐不宜过饱,不吃零食,戒烟少酒,起居有常,身心才会健康。
6、生活规律,劳逸适度
一个人的生活越有规律,大脑的活动也越有规律,进而保证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如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可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中年要避免酗酒、吸烟等不良恶习和嗜好,也要防止过于安逸,过食“肥甘”,严防纵欲对身心的损害。
隔代教育的坏处
1:隔代教育容易让小孩学不到什么知识,由于老人们的思想观念过于陈旧,祖辈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之前,受教育的程度低,知识面窄,其中不少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由于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法给小孩带来一些新知识。
2:容易对孩子形成溺爱,小孩想要什么玩具,什么芭比娃娃,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都会买给小孩,使小孩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凡是孩子要的,定会想方设法满足;一切包办代替,吃饭、穿衣,哪怕最容易的事都不要孩子动手。容易造成小孩对大人的依赖心理,不便养成自主独立的性格
3: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4: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所以小孩经常与老人们在一起生活,就会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5: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的良好机会,隔代抚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
6:增加祖辈的负担和压力,小孩刚开始还容易带,但当他们大的时候,疑问多的时候,想要寻求更多的知识,爷爷奶奶就无法满足他们,既造成爷爷奶奶的挫败感,也造成小孩想要吸收知识的良机
如何预防心理障碍
1、加强对可以患者的提醒与检查。指导患者及家属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争取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同时,积极进行随访与巩固治疗,减少复发。
2、积极了解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提高早期识别心理障碍的能力,尽早发现精神异常者。同时,要改善人们对心理障碍的偏见,及时就医,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3、给予心理障碍患者关心和一定的合理要求。重视心理、社会环境对疾病预后、复发的影响。想方设法,妥善解决心理障碍患者以及精神残疾者恢复工作或重新就业,对支持其心理状态与投身于社会大环境接受锻炼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心理障碍起病是比较隐秘的,常表现为性格改变或是学习工作质量下降,同时出现失眠,情绪不稳,多疑敏感,这些现象容易被当做是思想问题,一般生活挫折,神经衰弱而被忽视。心理障碍的预防需要我们做到的是正确面对人生的起落纷争,在早期出现的轻微症状应该选择预防或治疗。
老年人的性生活生理需求
1、要保持心理健康
正常的性生活要充满信心,防止老年“衰败心理”。一项关于老年人性问题的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0%的人性淡漠,甚至丧失了性能力,过早地关闭了“性福”的大门。究其原因,并非身体老化、性激素减少或疾病所致,而是属于心理老化,所谓“心老性先衰”。老年人要保持“我还行”的健康心理。
2、顺其自然
不强求、不压抑、不故意中断性生活,即使几个月一次也行。如果性生活中断了几年,开始恢复可能有一定困难,但不要着急也不要气馁。先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做好性生活的心理和环境准备。如果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千万不要勉强。老年夫妻不宜长期分床,应保持经常性的身体接触,如亲吻、爱抚等,这也是性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性生活前做好充分准备
如前所述,老年人性生活有其自身特殊点,如性唤起兴奋很慢,因此准备时间应稍长一些,而且动作要轻缓。尤其老年女性阴道分泌物少,非常干涩,如果没有充分润滑剂,动作过快、过大,会引起阴道痉挛、疼痛,甚至阴道擦伤,导致性生活失败,必要时可准备一些性爱用润滑剂。
老人该如何防止心理老化
心理老化使人加速生理衰退,意志消沉,生活缺乏乐趣,无所作为,严重损害老年人健康长寿。这是老年人自我心理保健的大忌。那么该如何防止心理老化呢?
1.提高认识,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险性,要培养“不服老”的思想。人的心理活动无不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提高,明晓道理,才谈得上树立“人老心不老”的观点和产生“老骥伏枥”的行为。
2.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人生好像是一个生活舞台,尽管有主角配角、悲剧喜剧之别,但是只要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有益的贡献。“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容易导致心理老化。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永不停步,这样才不会感到生活乏味。
3.勤奋好学,积极用脑,博览群书,可以延迟大脑衰老。
4.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调节至最佳状态,培养良好情绪。
5.永远对人生和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是防止心理老化的良好方法。好奇心就是接受新鲜事物,求知进取的积极生活态度。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6.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多种兴趣。
7.经常动手,活动身体,不要懒于做事,创造条件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广结朋友,接触社会。
8.最后要懂得生命哲理 “人的生命总有尽头,但人的智慧和才能会永世长存。”
橘子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老化
橘皮中含有的橘皮苷成分能够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从而起到降低血压和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的作用。橘子中的枸缘酸的酸性物质,也能够起到预防动脉硬化、解除疲劳的作用,经常食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系统老化有很好的作用。
老人的心理特征有哪些变化
第一,心理老化与身体老化并不同步。一般而言,老年人的心理老化的速度要慢于身体老化的速度。老年人的身体老化一般是外观上的,主要表现为头发变白,老年斑和皱纹增多等,这种变换是明显的。而心理的老化则不太明显。老年人的身体老化与心理老化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密切,也不是必然的。
第二,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与老年人个体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而懒于用脑,经常不思考问题的人,智力衰退的速度较快,而勤于用脑,喜欢思考的人,智力衰退的速度较慢。情绪不稳定,抑郁,没有进取心,意志不坚定的人,往往未老先衰;而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意志坚定,有着积极的进取心的人,即便是到了老年,依然有旺盛的创造力。
第三,老年人心理老化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老人虽然心理老化比身体老化的速度慢,但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的,思维不敏捷,精力不充沛。而有的老人心理老化的速度较慢,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有着很好的记忆力,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第四,社会因素对老年人的心理老化的影响也比较大。社会不断对老年人提出新的要求,会成为老年人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步的促进因素,也会对调动和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产生作用。社会重视老年人的智力的发挥,就会推迟老年人心理老化的速度。但是如果社会忽视老年人的智力的发挥,就会加速老年人的心理老化。
当然,社会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还表现在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对这种转变的适应情况,比如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症。
第六节 老年人常见的矛盾心理
在心理学上,矛盾心理被叫做心理冲突,是指两种对立的想法、欲求及情感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思维之中,使当事人无法适从,即不能两者择一,有不能将两者调和,从而会产生紧张、烦躁和不安,甚至是痛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不同的选择,不免会产生心理冲突。如果能够成功解决冲突,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陷入冲突不能自拔,不仅不能将问题解决,还会影响心理生理功能,导致身心不适甚至十疾病。
心理衰老应该如何预防
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
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情况也各不一样。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体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及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老人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老人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同躯体衰老相比则相对不明显。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推迟心理衰老是可能的。
老人心理老化的表现
1、已经没有任何创新的企图了,而且经常感到空虚乏味。
2、对需要付出较多脑力的工作,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3、认定自己属于时代的落伍者。
4、觉得家人及周围的人都在和你过不去,而想超然于众人之外。
5、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反应冷淡。
6、常不厌其烦地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往事,全然不顾人家愿不愿意听。
7、当生活稍不如意时,常常会怨天尤人。
8、当面临突发事件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无措。
9、平日里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围绕自己为中心进行的。
10、越来越变得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1、常常曲解别人的好心劝告,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
12、唠叨起来没个完,而且没有心思听别人讲话。
13、常找不到自己放置的东西,要费很大劲才能找到,记忆力明显不如以前了。
14、常常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并感到不安。
15、自感办事效率明显降低了。
16、做某一件事时总是一拖再拖。
17、渐渐对那些没有用途与价值的东西产生兴趣。
18、对生活中的繁杂之事感到厌烦甚至惧怕。
19、常找借口逃避与陌生人接触。
20、渐渐变得感情用事,言行中的理智成分越来越少。
21、经常白天也需要较多的睡眠,而且要喝浓茶提精神。
怎样预防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怎么预防
心理冲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心理冲突,要设法调运并积极治疗。
身体有病常常会引起不良情绪,而情绪不好,又往往加重病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正确对待疾病也能防止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人的期望值过高,或者预期的目标远远超越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很容易遭受挫沂,而这种挫折感和失败感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减轻心理冲突。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悦他人,也能放松自己,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如何预防心理衰老
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推迟心理衰老是可能的。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内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心脏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一般,老人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老人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比较躯体衰老则相对不明显。
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比如进取心、希望、理想等,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相反,如果没有进取心和理想,并充满失望,就会加速心理衰老。当然,老年人往往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情,如自己多病、老伴去世、有些事力不从心等。如果老年人一味地把现在与过去年轻时相比,就会越比越悲观,甚至会觉得人生无味。因此,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莫说人非,避免老气横秋。同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和自信心,不断地与自我颓废的心理状态作斗争,应该做到人老心不老,应该积极地追求生活目标,争取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就有精神寄托,可以排除烦恼和孤独,并在晚年激起为社会做一番事业的理想和希望,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老年心力衰竭预防护理
加强三级预防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全人群策略和高危对象的个体策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从儿童时期即开始,为全面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二级预防:对老年人坚持定期体检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对患者系统治疗,可减少患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主要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的病死率和病死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心理医疗,家庭医疗护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残,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人记忆障碍 9个方面防范
所谓心理老化,是指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与其年龄阶段特征相比,整体反应水平下降,心理机能明显退化和衰老。心理老化是一个人精神上“未老先衰”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心理病态。
人的心理发展也与生理发展一样,要经历幼稚、成熟、衰老的过程。随着生理年龄进入老龄阶段,人的心理也逐渐衰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生理与心理并非完全同步,有的人年逾花甲,却仍然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而有的人虽处在中年,却暮气沉沉,缺乏生气和活力。后者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老化的表现。
以下是心理老化的一些表现,如果你的情况与其中相同的越多,表明你的心理老化程度越严重。
①忆力明显下降,常丢三落四。
②喜欢回忆往事,时常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过去。
③爱钻牛角尖,思路狭窄,反应迟钝。
④缺乏创新意识,循规蹈矩。
⑤对脑力劳动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⑥经常感到无聊、空虚和乏味。
⑦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反应冷淡。
⑧对什么事都觉得司空见惯,缺乏好奇心和新鲜感。
⑨缺乏求知欲,兴趣越来越少。
⑩时常怨天尤人。
⑾面临突发事件常感到惊惶失措。
⑿越来越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⒀变得爱唠叨。
⒁自感办事效率明显降低。
⒂做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⒃渐渐对没有价值和用途的东西感兴趣。
⒄常找借口逃避与陌生人接触。
⒅常产生厌烦、不安、忧愁的情绪。
⒆总觉得很疲倦。
心理专家认为,心理老化现象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引起各种心理性疾病,还会埋没个人原本的才智,影响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引起精神萎靡不振、悲观失望,失去生活和做人的信心。
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1)掌握一些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会心理的自我保护。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工作、学习、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广泛的生活情趣。多读、多看、多听一些东西,多一些爱好,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充实人的内心世界,排除烦恼和郁闷,保持愉快的心境。
(4)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使人彼此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支持。在交往中,心理处于开放状态,这有利于激发人的精神力量,防止心理老化。
(5)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充满活力。
(6)多结交有成就、有知识、有朝气、有创造精神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能给你启发、激励、鞭策,能使你学到知识,受到感染。
(7)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生活内容,善于寻找生活乐趣,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激情,热爱生活,豁达开朗。
(8)改变自己的外观形象。通过适当的服饰打扮,落落大方的行为举止,以年轻、精悍、果断、充满活力的美好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9)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不懈的追求,才会让人感到生活充实。
芭蕉树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芭蕉树能够提高心肌的收缩功能,促进血液的流动,因此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肌缺血的情况,而且芭蕉树还能扩张血管,防止心血管出现老化的情况,因此平时适当地服用一些芭蕉树的话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心理衰老可延缓体质衰老
许多中年人出现心理早衰
进入网络办公通讯时代以来,高效率和快节奏成了现代办公的主流现象。电脑为人们的体力减轻了负担,但也给人们的心理增加了负担。不少长期面对电脑的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呈现出一种心身的亚健康状态———早衰综合症。这是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个性特征等原因,过早地出现生理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76%的人在体质衰老之前,都有心理衰老的迹象。可见,预防心理衰老是延缓体质衰老,保持健康活力的基础。
心理早衰的表现和成因
电脑办公族的心理衰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疲劳,引起头部发紧;感到精力不足,自觉“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热情,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没有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简单随便,很难提起兴趣;变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
与上一代人相比,许多中年人现在显得缺乏主动性,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这直接导致了正常的人际网络的失调。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QQ、MSN、网络电话等沟通工具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甚至许多公司直接将其作为商务或工作沟通平台。这种架设在虚拟空间的网络通讯,在人与人之间制造了不可逾越的阻隔。人们习惯了这种剥离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礼仪的沟通方式,对直白、切中意图的交流熟稔于胸,一旦面对人群,顿时变得无所适从。有人抱怨“现在一想到跟别人见面,就怵头。”有人甚至不愿与熟人见面,严重者还会出现社交恐怖症。
化学品、药物也许能抵御或延缓体质衰老,而延缓或治疗心理衰老的良药则是自我调节。心理早衰不可怕,但也不容忽视。不少中年男性,尽管已经出现心理早衰的迹象,但因为没有身体疾病发生,仍旧忙于事业、工作、理想,忽视身心保健,导致亚健康。所以身体健康检查与心理保健工作要“两手抓”。
如何防止早衰
要防止心理早衰,首先,保持合适的欲望,拥有快乐的心态。有一个寓言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渔夫打鱼若干后休息去了,路人问:“为什么不继续打鱼?”渔夫答:“已经够养活自己了。”路人说:“继续打鱼可以攒钱买新船、雇人、开公司、买别墅,然后舒舒服服躺在海边晒太阳。”渔夫答:“可是我现在已经在海边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了呀!”所以,生活是否快乐,由你自己做主。
其次,多跟亲人、朋友联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亲人是最安全舒适的交际对象,“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歌里唱的,维护心理健康也应该从融洽家庭和睦关系入手;此外,每逢周末、节假日、纪念日,除了发短信、打电话问候友人,何不尝试用最“原始”的方式:约几个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到咖啡厅、酒吧坐一坐、聊一聊。很多人以工作太累为由,放假了就闭门不出,反而没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松效果好。
另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大大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劳。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解除疲劳和紧张,改善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工作起来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