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 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 促进胎粪排出 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 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 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 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最有效的发奶的方法 帮助发奶的方法
作为母亲要有用母乳喂养孩子的决心。孩子出生以后,要经常让孩子吮奶头,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这是保证母乳充足极为重要的外在动力。
通常,开始儿天乳汁都不会很多,到四五天后,乳汁就会大量分泌出来,因此,开始几天千万不要因为乳汁少而灰心丧气。
不要随便补充奶粉。在第1周内,即使母乳很少,也尽量不要随便使用奶粉补充。因为孩子一吃上奶粉,吸奶力就会弱,结果母奶会越来越少。婴儿吃奶因吸吮乳头,可刺激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只要坚持喂奶、勤喂奶,乳汁就会源源而来。
乳母摄入全面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乳汁充足的重要物质条件。因此,在哺乳期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在哺乳期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家庭和睦。避免生气、焦虑和急躁,这也是保证乳汁充足的重要的精神条件。
在喂乳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要过度疲劳。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8 小时、午间午休1~2 小时。
催乳的最佳时间 产后半小时先开奶
催乳的第一步是做好开奶工作。新生儿出生后的半小时,可由医护人员协助,开始让宝宝吸吮母亲乳头,最晚也不应该超过6小时,尽早开奶,有助于乳汁分泌。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小时是敏感期,在产后的30分钟内,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开奶越早、喂奶越勤,乳汁分泌就越多。所以,催乳要抓住产后这关键的开奶时刻。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出生才5天的宝宝的抗病力,并且还能促进宝宝的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吃奶后帮宝宝排除胃肠胀气
婴儿在吃奶和哭闹时不可避免地会吞咽下一些空气。一旦空气进入体内,它合理的释放方式只有两种——打嗝和放屁。靠放屁排出气体须经过几尺长的肠道,这个“漫长”的过程通常会引起婴儿的不适。如果体内的空气能按原路返回,以打嗝的方式排出,就可以减少婴儿的不适。不管怎样,肚子里充满胀气都会使婴儿感觉不舒服,所以新生儿家长首先要采取措施避免婴儿吞入过多空气,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做到。
早喂奶、勤喂奶。尽可能在婴儿哭着要奶吃之前就给他喂奶。在吃奶前婴儿哭的时间越长,引起胃肠胀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倾斜婴儿身体。给婴儿喂奶时,要使婴儿的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至少要使婴儿的头部高于肚子。理论上讲,这样能使液体流入婴儿胃腔的底部,使空气停留在胃的上部,这样胃里的空气就比较容易通过打嗝排出。如果空气被围困在奶汁下面,就容易造成婴儿吐奶或放屁。
倾斜奶瓶。用奶瓶给婴儿喂奶时,要倾斜奶瓶以确保奶嘴里都充满了奶汁,这样能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让奶汁停稳。每次喂完奶之后,使婴儿上身保持竖直几分钟,让奶汁在婴儿胃部停妥后,再尝试给他催嗝。
吃奶后帮宝宝排除胃肠胀气
早喂奶、勤喂奶。尽可能在婴儿哭着要奶吃之前就给他喂奶。在吃奶前婴儿哭的时间越长,引起胃肠胀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倾斜婴儿身体。给婴儿喂奶时,要使婴儿的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至少要使婴儿的头部高于肚子。理论上讲,这样能使液体流入婴儿胃腔的底部,使空气停留在胃的上部,这样胃里的空气就比较容易通过打嗝排出。如果空气被围困在奶汁下面,就容易造成婴儿吐奶或放屁。
倾斜奶瓶。用奶瓶给婴儿喂奶时,要倾斜奶瓶以确保奶嘴里都充满了奶汁,这样能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让奶汁停稳。每次喂完奶之后,使婴儿上身保持竖直几分钟,让奶汁在婴儿胃部停妥后,再尝试给他催嗝。
早喂奶有助新生儿黄疸消退
新生儿为何有黄疸
人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新生儿发生黄疸非常普遍,约有5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降解产物。如果血清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血清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
黄疸程度较轻并能自然消退多属于生理性黄疸,它是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多于出生后第2~3天出现,第4~5天达到高峰,第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至2~4周。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供给充足的水分多可自行消退。而宝宝出生30分钟后就喂奶有助于黄疸消退。
黄疸不退怎么办
如果黄疸持续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新生儿精神不好、哭闹增多、体重下降时,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以下这些表现属于病理性黄疸: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深,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就加深很多;持续时间长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并进行性加重,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是新生儿溶血病,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在病理性黄疸中,最凶险的是核黄疸。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还不完善,有害物质较易穿过,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患儿可出现全身发黄、嗜睡、不肯吃奶、烦躁不安和抽搐,严重的会留下呆傻、智力低下、语言结构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甚至死亡。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核黄疸,母婴都要避免服用氧化性的药物,不使用和接触樟脑丸等化学用品,忌吃蚕豆及其制品。对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剖宫产、早产体重过低的新生儿等,更应加强保健护理。此外,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新生儿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等也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一天该喂几次奶
以往人们习惯于定时给婴儿喂奶,使婴儿同成年人一样定时定次的吃奶,专家研究表明,这种传统的定时喂奶对婴儿和母亲都不利,应做到按需喂奶,婴儿想吃就喂,母亲奶胀就喂,这样可满足母婴的生理要求。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吸吮力很强,这是让他学习和锻炼吸吮能力的最佳时刻,不必拘泥定时喂奶。如定时喂奶,他可能入睡不吃,而不喂奶时,他又想吃,哭闹不得。因此,硬性规定喂奶时间和次数,就不能满足其生理要求,必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按需喂奶、勤喂奶,还能促进母乳分泌旺盛,有利于婴儿吃饱喝足,可加快婴儿生长发育。实验证明,每天喂6次奶,乳汁分泌平均每日泌奶为520毫升,如每天喂奶12次,每天平均分泌乳汁725毫升。同时有利消除奶胀,减少患乳腺病的机会。
为了实现按需喂奶,婴儿生下来就应和妈妈睡在一起,实行母婴同室或同床,这除了能保证随时喂奶有利母婴外,还便于增强母婴关系,较快地提高母亲抚养婴儿的能力和使新生儿多接受到母爱。
现在一般提倡新生婴儿期饿了就喂,按需哺乳。
随着月龄的增长,每2~3个小时喂1次减至3~4个小时喂1次,一昼夜喂8次。
等到3~4个月以后,婴儿的胃容量增大,每昼夜可改喂5~6次母乳,夜间仍可喂2次母乳。只要睡得安静,母亲不必唤醒他,清晨醒后可提前喂。
为保证晚上喂饱,可适当推迟睡前一次喂奶的时间,如晚上10点左右喂奶,早晨提前在清晨4~5点喂奶,这样母乳也会更充足。
4~6个月的婴儿,一昼夜喂5次奶就已足够,这样母乳哺喂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就应开始需要为添加辅食做准备了。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有的新生儿刚出生后,宝宝会哭个不停,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说宝宝饿了,但是长辈们不会先给宝宝喂奶,而且先喂着喝一些水,再等几小时以后才会喂奶,为什么要这样呢?
为什么先不去喂奶,那在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有的老年人会给新生儿喂一些糖水喝。到底这种开奶前喂糖水的方法对不对,如果不喂糖水的话,什么时间才能喂宝宝吃奶呢?关于是一系列的问题,专家为我们做以下的解答,希望能够刚生宝宝的家长们带来帮助。
“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以前,在开奶前总是要先喂一些糖水,民间称之为“开路奶”。为什么要在开奶前先喂些糖水呢?这是因为以前宝宝开奶时间迟,要等宝宝出生后12小时才开始喂奶。为了怕宝宝饿坏,发生低血糖,于是,便在宝宝出生后的6小时喂饮些糖水,然后再过6小时开奶,但这会影响母乳喂养。此外糖水比母乳甜,若喝惯了糖水,将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力。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落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在开奶前不要喂糖水和牛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对于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新生儿开奶前没必要喂糖水,专家介绍只要是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就可以喂奶,所以不能喂水或糖水,这样还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影响。关于新生儿的其它的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网上的专家为您来解答。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出生才6天的宝宝的抗病力,并且还能促进宝宝的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添加糖水
如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测得的黄疸指数>9 mmol/L,之后在第5天黄疸还是有些高,那么家长们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刚出生的宝宝小便次数,以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或者喂白开水也是可以的,建议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开水最佳!
游泳
让出生5天的宝宝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初乳可以给宝宝喝吗 初乳喂乳的原则
1、早开奶、勤吮吸。在分娩后半小时内,要让宝宝喝第一口奶。不定时不定量给宝宝喂奶,让宝宝喝到珍贵的初乳。在给宝宝喂奶时,要采取均衡的原则,两边都要给宝宝喂奶。
2、注意喂奶姿势和方法。妈妈可以侧卧着身子给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脸与妈妈的身体零距离接触。手掌托起乳房,让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房充分接触,促进宝宝喝乳汁。
3、多余的乳汁要及时挤出,装入干净的瓶内,可以放入冰箱保存。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
“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以前,在开奶前总是要先喂一些糖水,民间称之为“开路奶”。为什么要在开奶前先喂些糖水呢?这是因为以前宝宝开奶时间迟,要等宝宝出生后12小时才开始喂奶。为了怕宝宝饿坏,发生低血糖,于是,便在宝宝出生后的6小时喂饮些糖水,然后再过6小时开奶,但这会影响母乳喂养。此外糖水比母乳甜,若喝惯了糖水,将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力。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落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在开奶前不要喂糖水和牛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喂奶痛怎么办 喂奶时两边勤换边
绝不能让孩子只吸一边。如果奶水本身就多,往往只吸一边宝宝就能吃饱,那另一边怎么办,不吸堵奶,吸了奶更多,什么时候能跟宝宝达成平衡呢?所以换边喂,不要过度刺激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