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粽子热量有多大
豆沙粽子热量有多大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肉粽”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卡,平均459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烧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裸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豆沙粽子热量在粽子王国中,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糯米吃了会发胖吗
如果说粽子热量高是因为糯米的话,那就真的冤枉了糯米。糯米本身的热量并不高,每100克的糯米,卡路里为355大卡,而同样量的大米,卡路里为391大卡。这么看来,糯米的热量比大米还要低。有人开始疑惑了,糯米热量低,那为什么粽子的热量那么高?这主要因为人们在包粽子时,往里面加足料,增大了粽子的热量。
在没往粽子加料的情况下,一只粽子的热量约210-250大卡,这与一碗米饭的热量是相当的。但是,往粽子里加上肉,粽子的热量达450-600大卡;往粽子里加豆沙,热量则达约500-600大卡。因此,害粽子热量高的不是糯米,而是包粽子时用的馅料和调料。专家建议,包粽子的时候最好选用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的材料,调味料放少一点。这样,吃得健康又享瘦。
如果说粽子热量高是因为糯米的话,那就真的冤枉了糯米。糯米本身的热量并不高,每100克的糯米,卡路里为355大卡,而同样量的大米,卡路里为391大卡。这么看来,糯米的热量比大米还要低。
糯米粽子发胖么 糯米粽子含有的热量高吗
在没往粽子加料的情况下,一只粽子的热量约210-250大卡,这与一碗米饭的热量是相当的。但是,往粽子里加上肉,粽子的热量达450-600大卡;往粽子里加豆沙,热量则达约500-600大卡。因此,害粽子热量高的不是糯米,而是包粽子时用的馅料和调料。专家建议,包粽子的时候最好选用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的材料,调味料放少一点。这样,吃得健康又享瘦。
教你健康吃粽子不长膘的方法
吃粽子不发胖要讲究种类
在现代的食品市场上,粽子的种类可谓说是太多了。不同的粽子味道不同不说,所含有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也是不同的。而人们吃粽子之所以很容易发胖,除了因为粽子里面的糯米成分不易消化之外,还因为粽子有些粽子的热量实在是太高了。端午节的时候,如果你不想因为吃粽子而发胖的话,那么就要选择热量比较低的粽子。而在众多的种子品种当中,豆沙粽子的热量是最高的,所以说怕吃胖的话,端午节选择粽子一定要避开豆沙粽子。相对来说,纯糯米的粽子和纯咸粽的热量是最低的,所以说,端午节的时候选择吃这两种粽子反而更不容易发胖。
吃粽子不发胖要学会克制
粽子是相当难消化的一种食物,如果吃粽子的时候吃的太多,很容易引起肥胖不说,还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胃肠疾病。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一定要吃的适量,不能吃的太多。粽子每天最合适的数量是两到三个,两个数量最佳,三个的话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超过三个,不然会很容易发胖的。
吃粽子不发胖要讲究时间
随着人们错误的作息习惯的养成,现在很多人在白天都是行色匆匆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品尝美食。所以说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来品尝粽子的美味。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晚上九点之后是脂肪的囤积期,如果晚上所吃的食物在九点之前不能够完全消化的话,那么可是很容易引起肥胖的。所以说对于粽子这类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一定不要选择晚上来吃。最好的吃粽子的时间应该是早上,中午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晚上是一定不能够吃粽子的。
吃粽子不发胖要讲究搭配
1.茶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
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配乌龙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特点,爽口解油。
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帮助消化,把油腻通通刮掉,防止粽子直接长成脂肪。
2.陈皮,助消化、排胃气、减少腹部脂肪。
3.木瓜,菠萝。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
粽子可以空腹吃吗 粽子一次吃几个合适
小的两个,大的一个。
粽子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肉粽和含猪油的豆沙粽中所含脂肪多。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也别同时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一天吃多少个粽子才适度
粽子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肉粽和含猪油的豆沙粽中所含脂肪多。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也别同时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另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最好别吃肉粽和豆沙粽;老人和儿童应尽量少吃,以免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胃肠道疾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改吃无糖的杂粮粽。
裹粽子的粽热量与健康
裹粽子 -粽子、热量与健康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肉粽”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卡,平均459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烧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素材,调味料少一点,或尽量以后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另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裸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热量在粽子王国中,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吃糯米会发胖吗
糯米口感软、粘,味道香浓,深受人们喜爱。端午节正是吃粽子的时候,糯米自然就派上大用常粽子热量高,一个肉粽子就相当于两碗米饭。一些人就容易将粽子的高热量归罪于糯米。想减肥的妹子嘴里馋着粽子,心里又念着要减肥,于是就用其他材料,如大米、黑米等来取代糯米包粽子。那么,吃糯米究竟会不会胖呢?
如果说粽子热量高是因为糯米的话,那就真的冤枉了糯米。糯米本身的热量并不高,每100克的糯米,卡路里为355大卡,而同样量的大米,卡路里为391大卡。这么看来,糯米的热量比大米还要低。有人开始疑惑了,糯米热量低,那为什么粽子的热量那么高?这主要因为人们在包粽子时,往里面加足料,增大了粽子的热量。
在没往粽子加料的情况下,一只粽子的热量约210-250大卡,这与一碗米饭的热量是相当的。但是,往粽子里加上肉,粽子的热量达450-600大卡;往粽子里加豆沙,热量则达约500-600大卡。因此,害粽子热量高的不是糯米,而是包粽子时用的馅料和调料。专家建议,包粽子的时候最好选用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的材料,调味料放少一点。这样,吃得健康又享瘦。
豆沙粽子为什么煮不熟
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煮制时间短了导致的。
豆沙粽子的主要材料是豆沙和糯米,豆沙的质地细腻,很容易煮熟,相比之下,不容易煮熟的反而是糯米,糯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糯米煮熟之后还需要进行充分的煮制,将糯米细胞中的黏性物质煮出来,因此,只要加热充分一般不会出现豆沙粽子煮不熟的情况。
粽子放一天会坏吗 粽子一天最多吃几个
一般情况下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两个。
一只粽子的热量,往往比一碗饭的热量(100克116千卡)高很多。一只中等大小,约120到150克重的白粽子,热量约200至250千卡,而肉粽加了肥瘦肉和猪油,有300至400千卡,豆沙粽的热量也在300千卡左右。
所以,如果想要减肥,一定要少吃粽子。女性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要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
粽子热量高是因为糯米么
不仅仅是因为糯米。
糯米虽然富含淀粉,但是纯糯米的热量并不高,每100克的糯米,为355大卡,而同样量的大米,为391大卡,因此,糯米的热量比大米还要低,粽子热量高的不是糯米,而是包粽子时用的馅料和调料。往粽子里加上肉,粽子的热量达450-600大卡;往粽子里加豆沙,热量则达约500-600大卡。
粽子的热量高专家教你健康吃粽子
一个粽子的热量=一碗饭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
粿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 210至250大卡;
肉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大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大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大卡,平均459大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赤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
豆沙粽子的热量:每个热量约含 500至600大卡,热量在粽子王国中,数一数二偏,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碱粽子热量:因体积较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大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
因此,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材料,调味料少一点,或尽量以猪后腿肉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专家教你健康吃粽子
粽子并非不容易消化
首先,国内外的血糖研究都证明,热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饭与大米饭相比,消化速度明显地快。而且,我们实验室的测定发现,糯性食品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冷了再热透之后吃,消化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饭面食之类,冷后再热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刚煮出来的时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来再卖的,回家还要加热一次,趁热吃照样容易消化。
其次呢,自己也可以试试,刚蒸出来的热粽子(注意,是没有加油加肉那种粽子,加枣或豆沙的那种传统产品)一点都不会给胃肠带来负担。按一碗米饭的量,换成粽子,吃起来很快,胃里也并不觉得堵。有些人因为粽子好吃,一下子吃太多而觉得堵,那不能作为理由。因为科学上比较消化速度时,是用同样量的淀粉来比较的。一个大粽子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碗米饭了,何况连吃三个——换成同样量的米饭更撑。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如果说这就算食疗,那大部分食品都能“疗”了)。
不过,凡是养生建议,都要区分不同体质的人。对于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个养生好食品,对于糖尿病人就未必了。因为食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快,糖尿病人应当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哪怕是不加大枣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样。正如王兴国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食物中有没有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餐后血糖上升有多快。
1.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2.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又方便,又让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觉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粮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
5.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则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腻的菜。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不宜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腻的鱼类最宜。
6.因体质不同,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烧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较多的蔬菜也会好一些。
肉粽中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的脂肪。凡是质地柔软的熟肉,必定是脂肪含量偏高的,何况做肉粽常用的是五花肉。高血脂病人当然是要避免的,可以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品种。
甜粽呢,往往令糖尿病人担心。其实,糯米本身血糖反应就过高,糖尿病人是应当避免的,无论无糖与否,都应当避免食用。
温馨提示: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那种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的粽叶,安全性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