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在家怎样消毒 奶瓶、餐饮具消毒措施

手足口病在家怎样消毒 奶瓶、餐饮具消毒措施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常使用的奶瓶、餐饮具等食具,家长们要在每次使用前先煮沸20分钟或购买那种奶具消毒用品消毒后再进行使用,避免病毒残留在餐具上。

手足口病病毒存活多久 家居中手足口病病毒消毒措施

家居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紫外线、漂白粉、甲醛、碘伏、高温水煮的方式杀死手足口病毒,具体措施如下:

宝宝的奶瓶、餐具,用前用沸开水浸泡20—30分钟或煮沸3分钟,提前消毒,避免有手足口病病毒遗留在餐具上面,防止传染病毒。

对于宝宝玩耍的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防止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通过手吃东西或直接咬玩具的行为,感染上病毒。

另外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尤其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要把这些衣物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一遍,利用这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手足口病病毒可是杠杠的。

家里的地面、台面等宝宝经常碰的地方,每周用消毒水或者漂白粉进行擦拭。尤其像厨房、卫生间这些卫生重灾区,更要重点对待。

对患儿污染的衣物、玩具、餐具桌椅、枕头被褥等可使用含氯的消毒剂,例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照上面的使用说明每天进行清洗。

患儿产生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可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同时要消毒便盆,而粪便则可用消毒剂或石灰消毒后倒入厕所。

手足口病四个月有吗 哪种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会有手足口病

例如家中大宝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然后和四个月大的二宝玩,就很容易导致二宝得手足口病;其次大人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出门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然后回家没有洗手、消毒就抱了或亲了四个月大的宝宝,导致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

另外,四个月大的宝宝以奶瓶、奶嘴、奶粉等为常用食物,如果这些东西上沾上了手足口病病毒,就会把并从口入,引发手足口病。

最后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一点是,四个月大的宝宝在家中或医院接触了带有手足口病病毒的东西,如:大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的地面、墙壁、厕所、玩具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没有做好的,很容易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小宝。

手足口病玩具怎么消毒 木质、塑料类玩具

木质、塑料类的玩具,可以使用玩具专用消毒液消毒,但要注意消毒后要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清洗,以免手足口病病毒还有残留对宝宝造成伤害,另外对于可允许高温煮沸的塑料类玩具也可以进行煮沸20分钟的消毒措施来消毒。

手足口病关于家长的隔离措施要怎么做

(1)外出戴口罩,防止与人交谈时,病毒飞沫感染;

(2)与人保持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防止近距离接触传染;

(3)不要随意使用公用设备和他人物品,以免残留病毒,造成感染;

(4)随身携带一次性用品,外出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感染其他病毒,带入家中。

1、在家隔离措施

(1)勤洗手,照顾患儿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然后洗手消毒;

(2)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

(3)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阳光照射消毒;

(4)减少人员进出患者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5)家中的物体表面(指的是: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6)若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8)手足口病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9)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常使用的奶瓶、餐饮具等食具,家长们要在每次使用前先煮沸20分钟或购买那种奶具消毒用品消毒后再进行使用,避免病毒残留在餐具上。

(10)家里还有其他健康小宝宝没有得手足口病的,要将其分开照顾,避免一起玩耍接触、吃一样的食物引发传染。

得手足口病能出去玩吗 得手足口病要外出怎么办

手足口病可通过口里的疱疹病毒,经唾液或打喷嚏或咳嗽等方式传染给其他人,因此万不得已出门时,我们要戴好医用口罩,防止传染。

手足口病患者使用的东西要专人专用,出门也要带好一些个人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如:纸杯、餐具、纸巾、毛巾、牙刷等私人用品。

得了手足口病,外出就医的,要禁止在就诊时接触其他健康患者,不要随意触摸他人,防止传染或被传染,医院的设备也不要随意乱摸,容易感染病菌。

他人或公用的物品,对于正在手足口病病期期间的人群来说,是要禁止使用的,因为很可能手足口病患者一用,之后没有做消毒措施,另一个人用了之后就感染手足口病了。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上厕所后或日常吃东西前都要勤洗手,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用消毒液或洗手液洗干净双手。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

手足口病在家怎样消毒 手消毒措施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手有接触粪便、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的,应及时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皂液按正确方法洗手,不能选用单剂酒精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或者选择含氯手消毒剂使用。

幼儿较合理的六步洗手方法是:湿、搓、冲、捧、甩、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搓揉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擦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7、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手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甩

双手五指自然下垂,在水池里甩上三甩,防止手上的水滴在地上。

六、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

手足口没发烧会传染吗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传染给别人

在手足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玩耍,尤其是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首先要及时隔离患者,避免患者接触到健康人群,造成二次传播感染。隔离的时间大约是病好后15天左右。

帮手足口病小儿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共用患者的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做好居家消毒工作,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带孩子去各大医院小诊所就医治疗手足口病或其他疾病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他与健康人群接触,并告知别人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不要触摸、拥抱等。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

1、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应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传播方式五:医源性传播

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等造成传播。这种情况一般以门诊感染为主,因为医院器械消毒措施基本是做的很到位的。

主要是大家去各大医院小诊所就医治疗手足口病或其他疾病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触摸医院设备,谨防间接传染。

宝宝易患手足口病 应注意卫生

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宝宝以及病毒携带者。这两类人群的飞沫以及大便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毒可以寄存在手、手巾、玩具、衣物、床铺、被子、餐具、奶瓶等地方。如果宝宝接触患儿或者是患儿的贴身物品,可因为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气或接触呗病毒污染的物品而被传染。手足口病从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增多,七八月份高发,主要侵犯5 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1 ~ 3 岁的宝宝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发病急,潜伏期非常短,宝宝患病初期会伴有低烧、咳嗽、流鼻涕、腹痛等特征性不明显的症状。发烧腹痛1-2天后宝宝的口腔粘膜内会出现豆粒大小水疱或疱疹,而四肢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型丘疹,有部分宝宝在臀部也会出现。年龄大一些的宝宝会告诉妈妈嘴疼,而小宝宝则会表现出口水增多、拒绝吃东西、胃口差、哭闹。

2010年我国手足口病全面爆发,致死儿童多达260多名。手足口病可由肠道病毒以及各型柯萨奇病毒引起,但其中只有肠道病毒71(EV71) 导致的手足口病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幸的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极低。绝大多数患儿都不是EV71 所致,因此病情较轻,不会产生严重后果。EV71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疝、肺水肿、呼吸衰竭、神经衰弱、心肌炎等,病情严重均可致宝宝死亡。

手足口病如何处理?

一、治疗方案:手足口病若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只需对症治疗即可。本病预后良好,患儿多在1-2周内痊愈,家长也无需过分忧心。

二、做好家具消毒:宝宝患病期间家中应该使用酒精、84消毒液对餐椅、地板、玩具、床柜等每天拭擦,对宝宝奶瓶、餐具要每天煮沸消毒。

三、做好宝宝口腔卫生,进食前后要用温水漱口,食物要以清淡好消化、不刺激肠道以及温度合适为准。

四、要教导宝宝不要用手、舌头接触口腔皮疹,避免拭擦、挤摸手足疱疹。宝宝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接触了手足口病小孩怎么办 第3步:无病症护理

如接触手足口病小孩之后,患者没有相关的病症发作,那么需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可通过飞沫、接触、粪便等方式进行传染致病,因此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触患儿,曾经接触过一次没有患病的,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下次要杜绝再次接触,以免真的感染疾病。

尤其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更要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像是超市、游乐场、幼儿园、植物园等场所,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非常高。

如果家里有得了手足口病的小孩,那么尤其要注意不要让让两个孩子接触啦。让孩子分不同的房间休息不分享餐具、食品;不分享洗浴用品;不分享玩具、书籍;不要拥抱、亲吻、打闹;患病的孩子戴上口罩;患病孩子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盖住口,鼻,如果没有的话,使用手臂处遮盖住。之后洗手,换洗感染的衣服。

总之,接触越少越好,至少到孩子皮疹消退哦。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更要留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手、勤换洗,不吃生水、冷饮、不吃不熟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运动,多喝水,保证规律的饮食作息,增加免疫力,防病抗病。

要外出工作或游玩时,一定要记得佩戴医用口罩,防止于有手足口病症状的人通过讲话的方式,造成病毒感染。

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防止室内空气不流通,残留有病毒致病。

(1)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2)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3)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患儿的奶瓶、餐饮具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

(6)患儿使用后的便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或擦拭干净。

手足口病家长要隔离吗 手足口病家长隔离措施怎么做

(1)外出戴口罩,防止与人交谈时,病毒飞沫感染;

(2)与人保持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防止近距离接触传染;

(3)不要随意使用公用设备和他人物品,以免残留病毒,造成感染;

(4)随身携带一次性用品,外出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感染其他病毒,带入家中。

(1)勤洗手,照顾患儿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然后洗手消毒;

(2)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

(3)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阳光照射消毒;

(4)减少人员进出患者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5)家中的物体表面(指的是: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6)若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8)手足口病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9)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常使用的奶瓶、餐饮具等食具,家长们要在每次使用前先煮沸20分钟或购买那种奶具消毒用品消毒后再进行使用,避免病毒残留在餐具上。

(10)家里还有其他健康小宝宝没有得手足口病的,要将其分开照顾,避免一起玩耍接触、吃一样的食物引发传染。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复发

手足口病就是喜欢攻击免疫力低下的2—5岁幼儿,因此日常作为家长要提供足量食物,平衡膳食,规律就餐,让宝宝不偏食不挑食,每天饮奶多饮水,避免含糖饮料,适量运动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健康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基础方法。 手足口病高发期,建议幼儿园如果出了手足口病病例的,就不要去幼儿园了,同时也不要去那些人多的商场,尤其是医院,建议在家好好休息,避开这个病症高峰期。 (1)患儿玩过的玩、用过的奶、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2)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

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还需要做预防工作吗

幼儿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以下日常预防工作。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怎么做

患儿尽量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禁止外出,不要着急上学,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1周。 (1)煮 宝宝的奶瓶、餐,用前用沸开水浸泡20—30分钟或煮沸3分钟,提前消毒,避免有手足口病病毒遗留在餐上面,防止传染病毒。 (2)泡 对于宝宝亲密玩耍接触的用品,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防止宝宝在玩的时候,通过手吃东西或直接咬的行为,感染上病毒。 (3)晒 另外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尤其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要把这些衣物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一遍,利用这阳

手足口病的常规处置措施

1、注意隔离患病幼儿 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预防,为避免传染,患病幼儿自发病起应隔离一周以上。此外,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进行传播,因此,预防“病从口入“,加强日常用消毒和隔离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2、注意卫生:勤洗手、家奶嘴要消毒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应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只要掌握好个人卫生,掌握好洗手、消毒、通风、运动,病毒自然就会远离你。 小儿的玩应勤清洗,并在阳光充足处晾晒后才可给小儿玩弄。 3、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

消毒锅的温度

A.水煮奶瓶消毒器:有传统的水煮方法来消毒,其原理是将水煮沸到100℃,通过高温来消毒奶瓶。这种消毒方法适宜消毒耐高温120℃以上的器皿。其锅身为不锈钢材质,配备的奶瓶盛放篮,可盛放6只左右的奶瓶。 使用方法:先用盛放篮装好洗净的奶瓶,放入锅内,再往锅内注入没过奶瓶高度的水,盖上盖。再将奶瓶消毒锅放入煤气炉或电磁炉上加热10分钟即可。 B.蒸汽奶瓶消毒器:采用100℃的高温蒸汽消毒奶瓶及小配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消毒效果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国家餐消毒标准采纳了这种方法,医疗器消毒标准是在餐消毒

手足口病怎么消毒 手足口病其他物品的消毒措施

宝宝的奶瓶、餐,用前用沸开水浸泡20—30分钟或煮沸3分钟,提前消毒,避免有手足口病病毒遗留在餐上面,防止传染病毒。 对于宝宝亲密玩耍接触的用品,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防止宝宝在玩的时候,通过手吃东西或直接咬的行为,感染上病毒。 另外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尤其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要把这些衣物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一遍,利用这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手足口病病毒可是杠杠的。 家里的地面、台面等宝宝经常碰的地方,每周用消毒水或者漂白粉进行擦拭。尤其像厨房、卫生间这些卫生重

手足口病家里如何消毒消毒

家中手足口病患儿使用过的餐要进行消毒,可以煮沸20分钟,或用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手足口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在小孩子的身上。而且手足口病的发生高发季节也是在每年的春天,春天随着气温的增高,细菌也随之增加,小孩子有贪玩的天性。除了在大人的指引下注意卫生外,很少注意卫生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预防 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个人卫生用、餐等物品要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扫后应立即洗手;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及时送诊

手足口病患者接触一定会传染吗 如何避免被传染手足口病

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用洗手液洗干净手,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还应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或者其他用品。患儿及经常照顾患儿的家长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出门回家后应及时洗手。 不要让孩子猛吃冷饮或喝生水,要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喝煮沸后放温的水。 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防止过度疲劳,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致病。 和人交谈宜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注意居室整洁卫生,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悬浮的病毒颗粒,使室内病毒达不

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积极做好预防手足口病措施十分重要,但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呢?现在给大家详细的做个介绍。 误区一:手足口病防不胜防 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防止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在病毒流行期,最好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洗手。对于患儿家庭,当孩子伴有高烧、皮疹等并发症,则须送医院治疗;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以采用家庭隔离的办法,在家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0天就能痊愈。 误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