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营养不良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1、不合理的辅食添加方式
辅食的添加是分阶段、分顺序的,并不是什么营养就来什么。有的妈妈不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胡乱给孩子吃辅食,结果导致孩子腹泻或者积食,危害孩子胃肠道的正常发育。
如果母亲营养过剩,母乳中脂肪自然会大量堆积,这样宝宝就很难消化,会出现积食或是腹泻情况,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4、先天不足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疾病,归根结底还是免疫力太低下所导致的。
5、情绪不好
虽说孩子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但是家长如果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一直说教个不停,想来食物再美味,孩子也会感到难以下咽的。时间一久,孩子就可能患上营养不良,甚至是厌食症。
6、父母喂食时间不稳定
有的爸爸妈妈太过溺爱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主食不吃也不管。导致孩子三餐不按时吃,零食倒吃了一堆。这样不够均衡的饮食会让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乱,最终造成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的两种极端。
婴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宝宝营养不良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缺乏热量和蛋白质。宝宝营养不良主要症状有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皮肤苍白失去弹性、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易腹泻和呕吐等。宝宝营养不良还常伴有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水肿和低血糖等疾病。
宝宝营养不良主要是喂养不当和疾病这2大因素造成的。母乳不足、不合理的人工喂养都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例如在喝奶期间牛奶或者奶粉浓度太低,辅食期间以谷物为主食等。疾病方面,消化系统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最是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1.尽量保证婴儿母乳喂养,如果需要人工喂养,尽量安排合理喂养,要营养均衡。
2.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逐渐调整膳食,补充各种动植物蛋白、脂肪等营养。
3.纠正宝宝偏食、挑食、吃零食等坏习惯。
4.让孩子进行温水浴、日光浴、空气浴。平时多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及代谢功能,增强体质。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1.营养不良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脱脂乳、配方乳、豆浆、鸡蛋黄粉、鱼泥、肝泥、肉泥等。
2.营养不良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植物油、奶油以及各种肉类食物。
3.营养不良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汤、面糊、藕粉、粥、蔬菜水果羹等。
4.营养不良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鲜果汁、蔬菜汁等。
宝宝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分度表现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儿时挑食营养不良长大易血压高
儿时营养不良 长大易血压高
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6岁前的儿童营养不良成年后最容易患高血压。
圣保罗联邦大学在其城市贫民区挑选了53名年龄在11岁至16岁的青少年进行研究。这些青少年具有典型的营养不良症状: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低7公分,体重也较轻。研究结果表明,他们之中有7人(占总数的13%)有高血压症状,其中大多数是在13岁时出现高血压症状的,也有11岁就被确诊患高血压的。
该研究还表明,6岁之前营养不良者,不仅易患高血压,而且还容易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这些人受到疾病的影响,寿命会缩短。
我们都知道,营养不良对宝宝成长发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上,宝宝营养不良很多时候因为挑食、偏食引起的,要保证宝宝营养均衡,必须要纠正宝宝某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挑食与偏食。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1、宝宝长时间闷闷不乐,伴有反应迟钝。
补救办法:
此时宝宝可能出现蛋白质与铁质的缺乏,应该多吃点儿肉类、蛋类及奶类食物。
2、宝宝不能踏实入睡,且容易忘事。
补救办法:
此时宝宝体内可能缺乏维生素B族,应该多吃点儿核桃仁、杏仁、动物肝来提高身体所需的维生素B族。
3、宝宝情绪变化无常,乱发脾气。
补救办法:
此状况可能是由于宝宝过多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所致,所以应该减少饮食中的甜品。
4、宝宝性格孤僻,动作不灵活。
补救办法:
体内维生素C缺乏就会导致上述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白菜、西红柿、苹果等都是很好的食品。
5、宝宝睡觉出现手脚抽筋、磨牙症状。
补救办法:
这是缺乏钙质的信号,此时就要增加蔬菜、鱼虾、奶制品的进食量。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在有营养不良的时候,身体也是有着明显的症状,那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家长对这样问题,都是有着一些认识。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
婴儿的营养不良,首先体重的增长很慢。不过,有的宝宝吃得不少,摄取了很多营养,仍长得很瘦。但这种宝宝虽长得瘦,却健康活泼。因此,判断营养好坏的第二个依据是宝宝健康与否、精神好不好。如营养不良,则肤色灰暗无光泽,捏起来缺乏弹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没有一点精神等。大便也是腹泻居多营养不良性腹泻,同时还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以上对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也是有着详细介绍,而且对如果判断宝宝有营养不良,都是有着一一说明,不过在对宝宝出现营养不良后,饮食上都是不能随意的,尤其是对1岁的宝宝,更是要注意,要在食物上全面的进行补充。
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 宝宝营养不良常见表现
宝宝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常表现为:发育不好,矮小,瘦弱,胃口不好,食欲不振,不活泼,不好动, 体质差,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 宝宝营养不良注意事项
宜:饮食要软、烂、细,以利消化吸收;易消化食物宜多吃米粥、牛奶、鸡肉、鱼之类食物;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助食品。
忌:少吃豆类、花生、玉米等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腻、过甜的食物;少用芝麻、芝麻油、葱、姜和各种香气浓郁的调味料。
肌营养不良症状体征
1、假肥大型根据Dys空间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程度不同,可分为两型: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2、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肌病。遗传缺陷是定位于4q35染色体上同源框基因(指一类长约180个碱基对的DNA序列)的重组。
3、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也称为Erb型。包含一组肌营养不良变异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散发病例不少见。病变主要累及肢体近端。此型有Dys存在,无Xp21突变。将不符合DMD、BMD或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但表现肢带肌无力患者包括在此型中。
4、眼肌型肌营养不良为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隐性遗传和散发病例。某些病例与线粒体DNA缺失有关。通常在30岁以前发病,上睑下垂为早期表现,随之发生进展性眼外肌麻痹;也常见面肌无力,以及四肢肌亚受累,病程缓慢进展。易误诊为重症肌无力。
5、埃-德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Xq28)遗传,常染色体显性(1q11)遗传很少。儿童期发病,缓慢进展,发生肌萎缩、无力和挛缩(常见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骨肌和胫前肌,以后扩展至肢带肌),可出现心脏传导异常和心肌病。血清CK轻度增高。应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植入起搏器。
6、眼咽型肌营养不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常发生于30至50岁。首发症状为上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双侧对称。逐步出现吞咽困难、轻度面肌力弱、咬肌无力和萎缩、构音不清等,吞咽困难严重可能需要鼻饲或胃造口术;血清CK正常或轻度升高。
7、远端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变异型,典型为40岁以后起病,纯合子发病较早,发病较早,症状较重。主要影响手足小肌肉、腕伸肌、足背屈肌,病程缓慢进展。也有报道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的远端肌病,表现年轻人进行性下肢无力。
8、脊旁肌营养不良40岁后发病,表现进展性脊旁肌无力、背部疼痛和典型脊柱后凸,可有家族史;血清CK轻度增高,CT检查显示脊旁肌为脂肪所代替。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动用体内的糖元,继之消耗脂肪,蛋白质致负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胆固醇均下降,基础代谢仅为正常小儿的70%或更低。营养不良小儿的消化道运动及分泌功能减弱,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落。
长期饮食不当,热量不足,人工喂养以粮谷类食物为主,质差量少,母乳不足,添加辅食不当,仓促断奶,婴儿不适应。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唇裂,颚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哺喂困难,消化功能不健全,吸收不良,肠炎,痢疾,寄生虫,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等。还由于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入减少,消耗多而导致营养不良。其它情况如早产,双胎等均是营养不良的先天条件。较重的营养不良,为多种原因所致。
在对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认识后,宝宝在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都是要及时的治疗,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宝宝营养不良治疗上,饮食一定要合理搭配,对蔬菜、水果、肉类都是要进行选择,利于宝宝身体营养补充。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它属于中医“疳症”范畴。
宝宝营养不良包括热能或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对正处于旺盛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它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经常生病、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