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淋巴结肿大症状 淋巴结症状特点
浅表性淋巴结肿大症状 淋巴结症状特点
肿大淋巴结,质如硬橡皮,早期无粘连,晚期可粘连成块。多发生于两侧颈部,其次为腋下和腹股沟。深部淋巴结亦可肿大,如纵隔及胸腔淋巴组织被累及,可致纵隔肿瘤综合征、肺浸润、肺不张、肺继发感染及胸腔积液等。
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症状。
症状一、肿胀的颈部淋巴结发炎症状
急性红、痛、热性能、爆发、局部疼痛后抗炎肿块塌陷。
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
慢性课长,活动,免费的温柔,通常位于下颌骨区。
症状二、恶性肿大
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症状三、良性肿大
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
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症状四、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
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
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由以上淋巴结症状可以看出,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所以对于那些抱有让其自行治愈侥幸心理的患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管怎样,患病就医始终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道理。
颈部淋巴结肿大刚发病时,颈部往往较肿大,患者不仅外貌增加几分丑陋,而且由于其自身心理原因,会感到呼吸困难。
所以此时,为了患者本身的健康,及时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淋巴瘤四大临床表现有哪些
淋巴结肿大:此乃淋巴瘤经典表现。霍奇金淋巴瘤多见颈部等浅表位置的淋巴结肿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浅表、深部淋巴结肿大,当深部尤其是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时会造成腹痛、背痛等症状。当您摸到颈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一个或者多个无痛性肿块(肿大的淋巴结)时请及时就医,除外淋巴瘤。
淋巴结外侵犯:霍奇金淋巴瘤少见淋巴结以外部位侵犯,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侵犯较常见,结外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胃肠道,其次为鼻咽部,少见的骨、骨髓、皮肤、肺、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平常见到不少病人因为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行胃镜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等。
特有的B症状:淋巴瘤患者常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发热:体温常常超过38摄氏度;盗汗:全身湿透性出汗症;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所以,遇到莫名其妙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中青年同志需要小心淋巴瘤了!
反复贫血:恶性淋巴瘤诊断时大约1/5可有贫血,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变化,个别患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或者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的情况。
淋巴结核鉴别诊断的10大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病是由EB病毒(EB病毒【译】: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青少年多见。此症往往以上感症状开始,全身淋巴结急性肿大,以颈部明显,两侧多对称,中度硬,不粘连,不化脓,有压痛。可伴有发热、皮疹,血象分类淋巴细胞可达50%—90%,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2、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大多由淋巴结引流区组织内的细菌感染沿淋巴管蔓延所致。来自口腔,牙齿及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常引起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来自下肢的化脓性炎,常引起急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炎往往引起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此时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质地较软。
3、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是由于局部组织器官的慢性感染以及组织破坏性产物的吸收波及引流区淋巴结所致。如牙齿或扁桃体的慢性感染可引起慢性颈部淋巴结炎,可见淋巴结中度肿大,质硬。组织学病变表现为淋巴结内的各种反应性增生。
4、结节病:是一种全身性肉芽肿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病变常可累及多处淋巴结,但以双侧肺门淋巴结更多见。淋巴结活检标本中又以锁骨上淋巴结、斜角肌淋巴结、前臂内侧滑车上淋巴结为多。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女性多见。大体:淋巴结中度肿大,最大约2cm,肺门者可呈巨块状。淋巴结不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粉红、浅黄或灰褐色、质中。镜下结节与结核结节相似,但结节内一般无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增生显著,巨细胞数目多但细胞核不呈马蹄形或花环状排列,巨细胞内有时有星状或同心圆状钙化灶。该病与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样结核几乎无法区别,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杆菌有时有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结节病很少累及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
5、软下疳: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传染病。阴部疼痛性小丘疹迅速破溃形成浅表溃疡,边缘不齐,周边发红,常相互融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并粘连在一起而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脓肿上方皮肤红亮,可破溃形成窦道。应与脓肿型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主要由临床表现及性生活史确立,且可与淋巴结结核鉴别。本病细菌培养较难。
6、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本病由沙眼衣菌属的免疫型所引起,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初的症状为单侧有压痛的腹股淋巴结肿大,发展形成巨大而有压痛和波动的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上方皮肤有炎症,可形成瘘管。可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诊断依性生活史、临床表现及补体结合试验,有条件可作免疫荧光镜检。
7、非结核分枝杆菌淋巴结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淋巴结炎主要为鸟——胞内复合菌、瘰疬分枝杆菌所致,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亦可累及耳部、腹部沟、腋下淋巴结。确定诊断有赖于病原学证据,活检发现NTM,并显示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此病前期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最多的是胸锁乳突肌后缘淋巴结。其特点为:(1)有多个性伴侣史;输血和输入血制品史。(2)大多为青壮年男性。(3)有长达数月的低热、疲倦、乏力、消瘦、盗汗等。(4)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减少,CD4/CD8<1。(5)抗HIV抗体阳性。
9、恶性淋巴瘤:以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特征,全身淋巴结均可累及,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该病病程发展快,常有发热、消瘦、盗汗、皮肤瘙痒、肝脾肿大、黄疸伴有纵隔及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淋巴结穿刺抽液涂片和淋巴结印片对诊断很有价值。
10、白血病:各类白血病常伴有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62.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有淋巴结肿大,常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光滑,无压痛,不粘连,不化脓,质地较硬,常伴发热、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贫血、白细胞显著升高或不升高,骨髓象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增生。
老年人霍奇金淋巴瘤的症状
1、瘙痒常为常见的淋巴癌的早期症状表现。淋巴癌患者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痒之异,全身性瘙痒多出现于纵膈或腹部有病变。
2、淋巴癌的疾病常以不规则发热为早期先兆,并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一种淋巴恶性肿瘤,早期质软,可活动无痛,应引起注意。这也是属于典型的淋巴癌的早期症状。
3、淋巴癌患者在早期伴随浅表淋巴结肿大,淋巴癌的早期症状以颈部为主,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晚期可累及纵膈淋巴结,可见低热、乏力。
4、表浅淋巴结肿大凡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癌的早期症状。主要为颈、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60~80%,腋窝占6~20%,腹股沟6~10%。
5、发热: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这也可以是淋巴癌的早期症状,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
淋巴癌早期症状
淋巴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表浅淋巴结肿大凡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癌的早期信号。主要为颈、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60~80%,腋窝占6~20%,腹股沟6~10%。
2、全身不适症状早期伴随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见低热、乏力。
3、何杰金氏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常以不规则发热为早期先兆,并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一种淋巴恶性肿瘤,早期质软,可活动无痛,应引起注意。
4、瘙痒常为何杰金氏病的独特信号。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痒之异,全身性瘙痒多出现于纵膈或腹部有病变。
淋巴癌早期的典型征兆:
1、全身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为主,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晚期可累及纵膈淋巴结。
2、脾肿大
约30%累及于脾,多出现于后期,一般为反应性增生,或肉芽肿形成。
3、造血系统
呈贫血象,与骨髓受累有关,晚期可出现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
约30%有胃、胰、肠受累,可有吸收不良,甚至腹水症状。
5、心血管系统
偶有渗出性心包炎。
6、肝损坏
可由于肝损坏而导致黄疸。
7、骨转移
约5~15%,出现骨痛。
8、肾受累
约13有肾浸润,严重出现肾衰。
9、肺浸润
胸腔积液为多,可占13~23%。
10、全身症状
发热(呈不规则型),盗汗,瘙痒,尤其瘙痒为何杰金氏病的特异症状。
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能够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治愈率会大大提高。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部位、硬度、活动度方面符合前面所讲的恶性淋巴瘤的特点的:“淋巴结结核”经正规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慢性淋巴结炎”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经治疗有时好转,但经常有反复,并且总的趋势为进展性;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如果身体出现这些异常情况,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按期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局部感染,急性炎症初期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没有粘连。慢性炎症淋巴结较硬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最终可缩小或消退2:淋巴结结核:多发于颈部,质地较硬,可相互粘连或与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损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质地坚硬,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很小,不易摸到,但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会使其相应的淋巴结群出现肿大和疼痛。在身体患恶性肿瘤时,也常沿淋巴管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
●慢性的局部炎症如口腔内扁桃体炎、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会引起下颌、耳后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传染病及全身感染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的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和消瘦等症状。
●恶性肿瘤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浅表淋巴结肿大感觉出来吗
浅表淋巴结肿大自己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浅表淋巴结通常分布在耳后、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果发生浅表淋巴结肿大,通过用手触摸这些部位,是能够感觉到不同于平常的肿大的。
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
如果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在可触摸到的有淋巴结分布的地方,会出现肿大症状,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按压可能有疼痛感,也可能存在红肿症状。